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Victor_Derbob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继续折腾双达菲Daphile,闲聊。。。。。。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24-2-2 11: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市
aworm 发表于 2024-2-2 00:06
理论是理论,有桥机的你桥机换个牌子内存看看声音马上变掉。何况固态。

换内存声音会变,理论上想不通,但是我还真相信您。

不过我现在的设置都没从固态读取内容呀,我设置系统预读进缓存。而且我刚好零号机有两个不同品牌的M.2,我没留意到它们装的达菲有不同。其中一个现在拿来给二号机当系统盘用了。

所以其实TF盘也好,M.2也好,介质本身影响对我来说应该不大。因为我是选择预读系统进缓存。

唯一的影响就是每种介质走的总线(PCIe/SATA/USB)电源要不要关闭。能关闭当然最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24-2-2 11: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市
野有蔓草 发表于 2024-2-2 02:37
lz你这样的无私分享经验是最难的最有用的信息

其实论坛也好B站也好 现在最大的毒瘤就是这些明明是新手 ...

嘿嘿,坚持的意义不就是为了您这种知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24-2-2 11: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玩双机的本质其实就是核桥分离,双达菲也是这样,性能更高的处理数据做核,性能较弱但机内干扰更低的做桥。其实楼主这套也可以试试HQplayer,达菲一样可以接收推送,正好也可以看看X86桥和ARM桥区别。而作为核机也可以看看daphile的升频算法和HQplayer相比那个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24-2-2 11: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Victor_Derbobo 发表于 2024-1-31 23:12
这个问题我其实也没整明白。我现在缓存设得挺大的,但是直出的时候点一下那个内存播放,还是会卡一下然后 ...

daphile本身就支持U盘系统,即使无硬盘一样可以运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24-2-2 11: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市
ldhdk 发表于 2024-2-2 09:13
核心机上不上线电区别不大,桥机上线电还是有必要的,最重要的耳机、解码、耳放适配到位了,其它的东西基本 ...

是的,达菲主机的线电问题后面再去考虑吧。

另外一个方向是搞个树莓派来玩玩。

大侠看您个人信息有用达菲和volumio,我volumio都下载了,没去试。假设同一台硬件Daphile跟volumio区别大不大?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24-2-2 12: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市
本帖最后由 Victor_Derbobo 于 2024-2-2 12:11 编辑
flight8888 发表于 2024-2-2 11:55
daphile本身就支持U盘系统,即使无硬盘一样可以运行。

这个我还是知道的。哈哈哈。谢谢。

哦对了,我核机USB是选了runtime power management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24-2-2 12: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市
flight8888 发表于 2024-2-2 11:53
玩双机的本质其实就是核桥分离,双达菲也是这样,性能更高的处理数据做核,性能较弱但机内干扰更低的做桥。 ...

虚心求教HQplayer怎么推给达菲?我在HQPlayer里翻来覆去看不到达菲的链接。

另外,我现在达菲是升频到88.2-96khz的,我A/B了一下,比44.1-48khz好。我的硬件不知道哪里有问题,如果设置176.4-192khz,会没声音。

HQplayer在现在定型后的两台专机上,完全没试过。也请教一下,如果要试,是不是用linux来装出好声的希望会更大?

万分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24-2-2 12: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Victor_Derbobo 发表于 2024-2-2 11:55
是的,达菲主机的线电问题后面再去考虑吧。

另外一个方向是搞个树莓派来玩玩。

对PC来说甚至对所有数字播放系统来说,性能与输出质量都是一对矛盾,所以才有了双机分离的玩法,核机提升声音质量的本质是软件,算法越高端性能要求越高,所以硬件性能优先级大于其他。而桥机相反,桥的作用只是数据输出,但并不需要再对数据做优化处理,所以对提升信号质量的优先级要大于硬件性能,如何提高电信号质量最简单的有3个优化思路,1、减少震动。2、减少机内干扰。3、避免高频信号的产生。1减少震动很简单就是无风扇无机械硬盘。2减少机内干扰就是精简硬件,大致思路就是小板比大板好,集成比独立好,只要保证基础运行,硬件越少越好。3避免高频信号的产生,CPU降频是一方面,内存选择上低频率的比高频的好,使用线电也是如此,减少开关元件数量,这些都是高频信号产生的源头,这些高频干扰虽然不会改变数据,单却会随着电信号传递出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24-2-2 12: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本帖最后由 flight8888 于 2024-2-2 12:19 编辑
Victor_Derbobo 发表于 2024-2-2 12:07
虚心求教HQplayer怎么推给达菲?我在HQPlayer里翻来覆去看不到达菲的链接。

另外,我现在达菲是升频到 ...

通过daphile的upnp插件,foobar也可以,甚至很多NAS的音乐管理软件也可以,只要支持upnp或者DLNA推送的所有软件都可以推送给daphile,当然前提是网络设置没问题,daphile可以被发现就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24-2-2 12: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市
flight8888 发表于 2024-2-2 12:17
通过daphile的upnp插件,foobar也可以,甚至很多NAS的音乐管理软件也可以,只要支持upnp或者DLNA推送的所 ...

我是不知道HQPlayer怎么推

Upnp推的事我试了一圈,从LMS, JRiver学习版, Roon学习版,Foobar(两种插件)甚至是Windows Media Player都试了。唯独HQPlayer没找到解决方案。

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24-2-2 12: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本帖最后由 flight8888 于 2024-2-2 12:41 编辑
Victor_Derbobo 发表于 2024-2-2 12:07
虚心求教HQplayer怎么推给达菲?我在HQPlayer里翻来覆去看不到达菲的链接。

另外,我现在达菲是升频到 ...

没声音有几种可能,但很多情况是解码器问题,比方说你解码器只支持到88.2和96,不支持192的那当然没声音,还有就是是DSD还是PCM,解码器不支持DSD,那么高码率输出就只能选择DOP了。当然如果daphile和解码之间还有界面的话,那么界面的支持格式也要注意下。另外关于升频设置我有个常识但很容易被人忽略的点,就是升频尽量选择原始文件采样的整数倍设置,源文件44.1的升频就设置成88.2或者176.4,很多人什么都无脑192,但其实很多时候整数倍声音更好,甚至一些文件低倍比高倍更好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24-2-2 12: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Victor_Derbobo 发表于 2024-2-2 12:25
我是不知道HQPlayer怎么推

Upnp推的事我试了一圈,从LMS, JRiver学习版, Roon学习版,Foobar ...

这我也没法回答,因为我也没怎么玩过HQPlaye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24-2-2 12: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我之前就是树莓派volumio开始的,达菲ARM不能装,树莓派做桥装的是picoreplayer后来加线电。树莓派线电再直流自己不会改效果不比MacBookair电池运行达菲U盘好。苹果机器USB口电流稳接解码比树莓派USB口好,树莓派没USB隔离USB差距巨大,苹果差距小,还能换固态和内存。qlc颗粒的固态薄的难受。笔记本因为电池的原因所以电源影响没有固态内存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24-2-2 12: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市
flight8888 发表于 2024-2-2 12:14
对PC来说甚至对所有数字播放系统来说,性能与输出质量都是一对矛盾,所以才有了双机分离的玩法,核机提升 ...

有个问题,我现在没有充分的证据,只有一些经验类的东西:就是您这段话对桥机的描述,我不太赞同。

民用PC主板,小板的做工和供电往往比大板差(最近两年开始流行小板高配,另说);别的不说,我在玩PC超频和拷机的时候,是能很清晰看到这个差距的。

越集成越好,那么问题来了:我用我那不争气的笔记本做桥岂不是应该比专门配一台大主板台式机好?然而结果是相反的,笔记本做桥很难听。至于它难听的原因到底是干扰太大还是供电问题,我从LatencyMon的硬件延迟问题来推测,多半是供电问题。因为引起硬件延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主板芯片组性能过差;二是供电策略过于保守。我那笔记本毕竟是i5移动平台配置,打3D游戏都可以,不至于性能差。多半属于第二种。

因此,正如我前文提到的,我觉得桥机不是“越简单”越好。(arm机器另说)

精简硬件我是赞成的,无论核桥都应该如此,X86主机在这个时候,确实显得过于累赘,不是hifi的首选。我们普通用户能做的,也就是去bios里关闭一切能关闭的冗余功能。这样一来也可以尽量减少处于工作状态的开关元件的数量。知乎上那位“倪里”大侠认为普通用户在X86主板上谈“去开关电源化”有点扯淡。其实也就是难度不低啦,并不是不可能。

当然,我的实践因为不是科学实验,所以也不能一概而论哈。我也明白这个道理。

再次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24-2-2 12: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市
aworm 发表于 2024-2-2 12:36
我之前就是树莓派volumio开始的,达菲ARM不能装,树莓派做桥装的是picoreplayer后来加线电。树莓派线电再直 ...

了解了。感谢您的分享。

我下一步多半还是会去试试树莓派,坛子里有人说他不用线电都好听得不得了。

另外我从来没用过果果家的硬件。一时半会没法去试了。(前天晚上想去装个windows的iTunes,装上用不了。不知道果果咋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24-2-2 12: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aworm 发表于 2024-2-2 12:36
我之前就是树莓派volumio开始的,达菲ARM不能装,树莓派做桥装的是picoreplayer后来加线电。树莓派线电再直 ...

你这个情况有没有可能就是苹果的生产硬件本身品质就比树莓派好的原因?比方说PCB工业呀,电容电阻质量呀等等。。。。。daphile的争议性很大很多原因其实是硬件上的,大家软件一样,设置一样,声音却有的说好有的说差,硬件不一样当然区别很大,有人用几百块的工控机有人用几千块的组装机,肯定声音有区别。树莓派才多少钱,板子以及元件素质就不能和苹果的相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2024-2-2 12: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市
flight8888 发表于 2024-2-2 12:28
没声音有几种可能,但很多情况是解码器问题,比方说你解码器只支持到88.2和96,不支持192的那当然没声音 ...

解码肯定支持192的,都是pcm。我不爱听DSD。而且它很奇葩,不是一直没声音,是偶尔有偶尔掉链子,掉链子通常在换歌的时候。不行的时候你全线重启一遍都没用。
罢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24-2-2 12: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本帖最后由 flight8888 于 2024-2-2 12:58 编辑
Victor_Derbobo 发表于 2024-2-2 12:45
有个问题,我现在没有充分的证据,只有一些经验类的东西:就是您这段话对桥机的描述,我不太赞同。

民 ...

这个问题看我楼上回答,其实我对于桥机的理解你可以认为在同等生产工艺水平和元件质量的情况下比较。所以可以再引申出一些探讨,那些天价的品牌专机本质可能就是树莓派就是PC,但真的就是智商税吗?抛开那些山寨垃圾商家不讲。正儿八经的HIFI生产商,可能电路板和元件都是定制或者采用高品质的,尽管他本质是ARM机或者X86,尽管是公版架构,这就是细分后的优化讨论了,同样的主板结构同样的线路,一种采用高规格生产工艺使用精度要求更高的零部件,一种采用普通的生产工艺和普通的零部件,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也是不同的。同样的芯片组的主板,一线品牌的做工比三线好很多也是这个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24-2-2 12: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市
flight8888 发表于 2024-2-2 12:53
这个问题看我楼上回答,其实我对于桥机的理解你可以认为在同等生产工艺水平和元件质量的情况下比较。所以 ...

明白了,是的,很多时候如果把前提都端出来。码字要累死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24-2-2 12: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省
Victor_Derbobo 发表于 2024-2-2 11:55
是的,达菲主机的线电问题后面再去考虑吧。

另外一个方向是搞个树莓派来玩玩。

我是直接x86小主机装达菲,rock64+线电装volumio做桥机用的,没有和x86单机达菲对比过,目前只是想换个性能更好的x86小主机(华硕VM65),其它的不再折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8 09:5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