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24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采用ECH83低屏压电子管的STC单端耳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6-9 10:0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亚太地区
本帖最后由 jingli999 于 2020-6-9 10:42 编辑

    我在走一条陌生的路,目标定为:电子三极管与BJT晶体管复合的STC单端放大电路,供电电压36V以内,能推动常见的低阻耳机。这个电路架构能查询到的参考资料不多,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都说电子三极管单端电路的声音好听。我的理解:不仅仅在于电子三极管对声音的润色,更在于电子三极管特有的不饱和输出特性,可以给负载更合理的驱动。所以,那些仅仅让音频信号经过电子管的放大电路只能让音色稍有电子管的滋味;唯有以电子三极管的输出特性直接驱动负载的电路才能充分领略电子三极管的好声音。
    常见的以电子管作为末级驱动元件的耳放,大多是走高电压(>100V)小电流(<100mA)的路子,再通过输出变压器进行阻抗变换后驱动耳机。我不否认高压小电流的工作状态最能发挥电子管的优势。但是,我不想玩太高的电压,又想听到电子三极管单端的声音。
    在STC电路中,电子三极管与BJT三极管复合之后,等效获得一只大电流的电子三极管,且输出特性曲线形态与电子三极管一致。只要找到能低压工作的电子三极管,就有可能通过STC电路等效获得一只可以低压大电流工作的电子三极管。

STC 基本原理图:
除了输出变压器,负载还可以是电感、电阻、恒流源等。

某型号电子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
纵坐标单位为“mA”,横坐标单位为“V”,栅压间隔为0.5V

复合一只Hfe=100的BJT之后的输出特性曲线:
纵坐标单位为“mA”,横坐标单位为“V”,栅压间隔为0.5V

上面两组曲线的形态基本一致,这保证了复合管的输出特性与电子三极管一致。再请注意纵轴坐标的差异,几乎就是BJT的Hfe值

2
 楼主| 发表于 2020-6-9 11: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本帖最后由 jingli999 于 2020-6-9 16:26 编辑

    市面能找到的低屏压电子管不多,比如著名的ECC86,用于STC电路也非常好,但是价格……
     ECH83还是相对容易找到的。ECH83是一只为车载收音机等电池供电设备开发的低屏压七级、三极复合电子管,屏压6.3V就可以工作。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我终于用ECH83复合BJT的STC电路搭棚出来一台音质、电路架构让朋友们耳目一新的0.5W牛出小单端。


    在目前的调校状态下,供电33V,末级静态电流0.11A,每个声道可以在7.5Ω负载电阻上输出2V的电压,输出功率约0.5W;此时失真约3.6%。用来试推8寸的老曹全频喇叭,声音醇美,非常平衡;尤其是低频的控制力和量感,听过的朋友们无不称奇,想不到是这样个头的小功放发出的——得益于STC电路极低的内阻和优秀的线性。这样的功率储备推大多数耳机应该足够;降低功率输出要求的话,失真很容易控制在1%以内,乃至更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27 06:4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