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一下,这个厂已经垮了,产品也不再生产了。就别再说我是水军了哈 前几天,发了个帖子说现在再也找不到当初听磁带时候的感觉了,所以想研究一下,如果要入手的话,应该怎样挑选。中道肯定是当之无愧的顶级产品,不过价格太贵了。当然非常漂亮。那有没有性价比更高的,价格更容易接受的呢?
“厮龙手”Tandberg TCD3014卡座 1984年发布的TandbergTCD 3014卡座被誉为“厮龙手”,因为其设计的目的就是战胜Nakamichi“龙”,当时最先进的卡座。 世上有条龙,真真的龙,它主宰整个行业,直到有一天“厮龙手”的出现。我们不是在谈论“权利游戏”,而是谈谈曾几何时最受敬仰的磁带卡座。 从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道“Nakamichi”集团主宰整个高端磁带卡座市场。1983年中道发布“龙”,首次在市场上使用如此霸道的名字来命名自己的产品。的确,“龙”以自己优异的性能在高端磁带卡座市场设立了全新的标准。一年以后,挪威人天宝“Tandberg”推出TCD 3014予以还击,这个天才般的产品立即遏制了”龙“,被誉为”厮龙手“。 为了全面理解这段传奇般的历史,我们需要回顾一点背景知识。
“紧凑性录音磁带“格式(后文称”卡座磁带“)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在7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全面打败了黑胶的市场,后来被CD所替代。LP和盘式录音带不能携带,但是卡座磁带可以。曾经有段时间,8轨磁带作为卡座磁带的竞品,盛行了一段时间,可以携带,但任然稍显笨重,同时音质不太好,所以生命周期较短。卡座磁带以其便利性和相对HIFI的音质,迅速占领市场。70年代到90年代初,因为卡座磁带还带领了混编磁带文化的盛行。虽然将个人喜欢的歌曲混编到一盘带子里面时盘式磁带发烧友在70年代发明的,但是当时并没有盛行起来。 中道传奇卡座“龙”使用当时极为先进的微处理器技术,可以使得磁带在达到磁头前实时调整其位置。 但是虽然使用便利且可以自由录制,但是早期的卡座磁带音质却并不尽如人意。自70年代以来,各大厂商试图通过不同的方法提升磁带的音质,但是无论使用什么样的介质作为磁带的材料,让磁带在通过磁头时能够精确定位才是获得高品质音质的法宝,大家要知道磁头比咖啡方糖大不了多少。同时磁带能够以持续并且准确的速度通过磁头也是音质的重要保证。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期,中道公司的产品因其能让磁带在进入磁头前进行精确定位而声名大噪。他们装配石英钟用于精确控制绕带速度,同时开发了名为“Nakamichi Auto Azimuth Correction”修正系统,使用当时先进的微处理技术控制磁头的位置,进行自动的位置优化调教。 为了应对中道的先进技术,天宝公司在控制磁带速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3014上,分别使用4个马达和2个飞轮用于精确控制磁带运行速度。简单的按下播放键,普通用户可以非常便利的获得极高的音质。同时,对于极其讲究的发烧友,提供了物理的磁头调整功能,用于调整磁头的位置获得不同的效果。 除此以外,天宝公司还为其装配了两项专利技术使其与日本竞品脱颖而出。其中一个专利技术叫做ActilinearII,用于降低失真。另一个叫做Dyneq,用于提高高频的回放质量。 Dyneq技术用于解决磁带天生高频限制,导致无法完全重放高频部分,例如钹、长号的高阶信号。因为为了让磁带能够重放那些漂亮的高频信号,有经验的录音师知道需要做相应的处理,将高频信号进行降调处理。
所以人们在进行回放的时候往往需要使用均衡器,对高低频不同频率进行提升或者压制的调整,但是这样调整如果做过了可能会适得其反,甚至带来毛刺声。甚至有些厂商提供了各种不同的预置设置,如摇滚、歌剧、爵士等,来应对不同的音乐类型。不过说实话,老烧们估计没有一个人会使用,因为这些设置都是静态的,适应性很差,效果往往差强人意。天宝公司破天荒的开发了可以在播放时持续调整的动态调整均衡器,所以命名为Dyneq。 天宝的双飞轮系统是众多技术中确保磁带速度稳定的法宝。同时天宝的坦克造型也是一大卖点。 声音超棒的全新天宝磁带卡座立即迎来普遍的赞誉。纽约时代周刊当时写的:“如果一定要指出谁是最好的磁带卡座,那么天宝的全新型号TCD 3014,将毫无疑问的占领候选者的头席“。
天宝为3014开发了后续型号3014A。天宝的资料中并没有过多的介绍3014A与前任的区别。同时拥有这两版本设备的发烧友,提到机械构造上有少许区别,电路板进行稍微的改动。但是他们都认为前任的音质更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