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周年】第二届南京国际耳机展回顾(多图杀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8-12 17:2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
本帖最后由 刘嘉明 于 2025-8-12 17:53 编辑

2023年7月,首届南京耳机展盛开,当时的人气远超出预期,很多新的想法,新的概念在这届南京展落地,比如集印章开盲盒,比如COS模特表演等,给大家耳目一新的一届耳机展,在我的印象里,这届展会的场面的确是我逛过的所有展会里面,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这些创新的想法,有赖于背后的策划团队不懈努力。但尽管首届南京展人气如此火爆,新热点,新概念如此出色,在次年的展会站点里,却没有南京一站。大概在多方的努力筑成下,终于在今年7月,南京迎来了第二届耳机展。


7月的南京可是真的热,四大火炉之一嘛,这名头不会白叫的。刚到南京的那天,已经感觉得到热浪不比咱南方城市弱,闷热的天气还是挡不住第一天晚上再游玄武湖,这也成了我几乎每次来南京的固定打卡点了。尽管热,但展会首日前来观展的烧友还是不少。时隔一年,南京展依旧火爆。


以下观展回顾的展位不分先后。


研音科技
卡农PRO
之前有听朋友提及此款耳塞,这次南京展终于坐下来听了一耳朵。这是一款七单元圈铁架构的耳塞,售价在3000RMB内,拿在手上看,这是一只颜值挺不错的耳塞,整体设计风格还是偏二次元,听了一下,声音比之前的产品有进步,至少低音部分已经有一定的厚度和量感,但下潜方面依旧还是略显保守,深度稍微欠缺。当然,也许听ACG类的音乐是完全没问题的。声场尚可,横向比纵深要更突出一点。不算难推,但也可能是我的乐图GT2推力充沛的原因。总体而言不是我自己习惯的风格,但还没到排斥且没法听的地步。




知音堂
Quantum量子

这是FATFreq旗下最新的平板耳塞,搭载14.5mm平板单元,耳塞采用了可更换模块设计,所谓模块,就是一个加了阻尼的金属活塞,外壳缠绕了两个橡胶圈作固定在耳塞腔体上的组件。按照官方资料描述,三种声音模块分别对应增强低频,突出人声,强化声场空间感等作用。小胡子推荐了我试听的是强化声场的模块,这个模块下,空间感比较舒展,听感宽松开扬。但低音效果我觉得还是受限于平板单元的物理特性,量感,厚度都有了,但下潜还是有些妥协。后来我自己更换了低频模块,这个模块的低音力度上来了,虽然下潜增强还是有限,但听感上,这个低音的分离度会更明显,声场纵深感相对突出。6K+RMB出头的价格,大家喜欢声音多样性的平板耳塞,不妨留意。




qdc
FRONTIER
这两场展会qdc的新作都是千元内的新品,继上次成都展亮相的联名电竞方向的单动铁耳塞漠界HP01之后,本次南京展继续以一款单动铁新品作为重点推介对象,这款qdc与日本Auito联合研发的新品,取名为FRONTIER,搭载单动铁单元,官方给它的定义是,海王星的强化版,延续海王星的一些声音特点,并加以改进,调校,增强了低音的量感,力度,厚度,让声音听起来更有气氛和感染力,偏暖的声音底蕴更适合演绎一些泛流行音乐类型的作品。除此之外,这次新品还首次采用了透感镜面渐变炫彩面板工艺,观感更吸睛。这只新的一单元耳塞并不难推,qdc的耳塞普遍都是灵敏度良好的,对前端相对友好,别说国砖,小尾巴都能轻松驱动,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在强化低音之后,依然能保持清晰的声音细节及密度,高音相对朴实而不刺激,唯一让我一耳朵不适应的是,这款新品的动铁味道feel会相对明显,声音线条略显硬朗,当然,毕竟它就是动铁,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去考虑,或许你就觉得这声音,很合理,也挺正常的。




凯声科技
黑铃GOLD
还是上回在成都展会听到的那款新品,这次和DM7 Ti以及DM7比较了一下。从素质上说,两款“DM”系列的耳塞会更强调声音的细节,分离度,解析力等硬素质方面的深化,而黄铜腔体的这款新品,我个人觉得是在兼顾硬素质的同时,要做出以往老平头塞的宽松,细腻,温暖的听感味道。个人更喜欢这次的新品黑铃GOLD。




拜雅/高达尚
AVENTHO 100



这几年拜雅在真无线耳机产品市场持续发力,并且也有爆品登场,这次的AVENTHO 100很有可能又成为一款大热的轻便型头带蓝牙耳机。AVENTHO 100备有三款颜色供用户选择,我个人比较看好白色那款,因为白色的那款,单元支架的配色颇为特别,在会场的暖光等下,有点类似香槟金色的色调,视觉上比另外两款配色抢眼。声音方面,这只耳机十足的流行氛围感,温暖,饱满的声音风格,听流行音乐挺对味的,而且带降噪功能,出差,通勤戴着这耳机,基本能应对旅途中的娱乐消遣。开启ANV降噪也有接近40小时的续航,而支持快充能让用户携带出行使用更为便捷,充电15分钟,能撑15小时,功能上,AVENTHO100支持双设备连接,不同使用前端之间能够自由切换,不过话说回来,这个支持多设备连接,其实也不是今天才用,但作为发烧耳机唱片的蓝牙产物,有这个功能总比没有的好,而且是真的实用。




KM原音再现/沸谷音频
黑鲨王(新配色)
两次路过的时候都有人排队,没听上,但黑鲨王刚上没多久,大概率这款只是配色或工艺的改变,声音大方向不会有调整,不如自己打自己了。黑色我觉得也挺好看的,至少看起来更低调内敛。




木音科技
三动圈耳塞和鸣-SP

和水司的和鸣比较,我比较喜欢和鸣-SP的声音氛围,但水司的和鸣声场会拉得更开一些,两款和鸣声音有些不同,这款联名款声音更突出声音的暖度,氛围,厚度和质感等,人声相对饱满,结像不会那么靠后。而原版的和鸣,声场空间会更有纵深,立体感会相对突出一些。架构一样的声音表达方式有些不同的两款耳塞,各有自己的音色特点。如果以流行为主,这个价位,选择联名版会合适一些,喜欢声场拉得更开,人声结像相对靠后的,听室内乐加多,买原版的和鸣会好些。


头戴耳机T3-01-MD
头戴耳机T3-01-MD声音和限定版旗舰T3-01-ANV对比,低音会稍微收敛,下潜也相对浅一些,但中高频段会更为锐利,抓耳。限定版声音会更饱满,细腻,充沛有力,密度更强,声音更稳,尤其低音部分。相反标准版则声音更显清秀,单薄一点,整体素质不如限定版,但音色整体会更偏向于高频段。声场的规整度还是限定版更好一些,更接近球体声场,空间三维更均衡。


耳放Riccia
耳放Riccia声音整体表现出力度强,声底扎实的风格,鲜明,清晰,有层次感,驱动我手上的Meta,也有板有眼。当然啦,推小耳塞是不在话下。估计这货推个小头戴也能玩一把。不过试听的时候,需要插电,说是机身里面电池耗尽?后面南宁活动,有机会再搭配多几个塞子试试。




Oriolus 老人家音频工作室
1795MKII
时隔N年,老人家音频工作室终于推出了1795蓝牙解码耳放的第二代产品~1795MKII,还是沿用之前的解码芯片1795,电路架构上稍为做了优化,更改了新的运放,让声音变得更细腻。另外,外壳和产品外形上也做了一些改变,比如更换了不锈钢外壳,正面设计改为透黑的玻璃,直接能看到内部的电路板。

声音方面,1795MKII依然走的是走氛围感良好,乐感表现出色的路线,用习惯老人家产品的朋友大概也知道,他们家的产品,声音都比较注重乐感氛围,听感不会差,但如果拿来听古典类,可能就不太适合,但一般流行、人声、爵士类的,听感都不错。新一代的1795MKII,素质上比上一代也有了适度提升,但风格基本得以保持。




乂度科技
DP-10
乂度科技首款数字播放器,纯数字输出,官方推荐玩法是搭配XD05 PRO,支持本地播放,可插内存卡,也可安装固态硬盘,支持光纤,同轴,USB,AES,蓝牙,IIS,HDMI输出,接口丰富,功能强大。播放方式支持本地播放,局域网播放,流媒体播放,串流播放,网盘,CD光驱,可玩性极高。


Link 3
搭配双片ES9039Q2M解码芯片,体积介乎在大尾巴和小尾巴之间,但声音却达到了大尾巴的水准,乂度科技啊,又不讲武德了是不是?机身侧面带了个小屏幕,显示歌曲信息。不过话说回来,这只Link 3是不带电池的,所以目前市面上带电池的大尾巴,大部分支持蓝牙功能,但Link3是不支持蓝牙功能,需要链接手机使用。体积比Link 2 bal对比大出甚多,电路架构也比Link 2 Bal更加复杂,音质当然也是等比提升。另外有一个新玩法,这台Link 3还可以插TF卡播放,插入TF卡之后,通过手机操作播放本地音乐即可。
·
推力方面,平衡端输出功率为800mW@32Ω,目前市面主流的耳塞基本都能驱动。Link 3的声音依旧保持乂度科技小尾巴均衡,中性,声底安定,平整,干净的风格,细节还原良好,声音渲染不多,总体声音比较自然,舒展,耐听。目前售价还没公布,但以乂度科技的性子,这台机子应该不过2000RMB,产品竞争力不错的一款新品。




弦仕音频
Mangird Top Pro

弦仕音频的展位,听到了一款在五月份发布的产品,Mangird Top Pro一款2动圈8动铁架构的圈铁耳塞,16欧姆、103dB感度、频宽20Hz~33kHz,整体声音偏流行风格,细节和密度感良好,声场规模感不大,但氛围感尚可,音色稍偏一点动铁味道,比较强调线条和解析。展位上展出了标准版和升级线特别版,特别版的低音下潜和量感更充足一些,但音色走向基本一致。




ad strad爱达声
VITA
一款即将发布的新品,搭载两颗动圈单元和两颗平板单元,调音挺接地气的,有着温暖饱满的氛围感,听老歌挺有感觉的,声场不算特别大,但有一定的包围感,低音饱满,有厚度,听感不刺激。当时拿了些港台老歌试了一下,挺有感觉的。


Skyline 2
第二代的期间,单元做了加法,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动铁单元,声音解析力更高,低音方面也做了一些调整,更凝聚,扎实。人声感染力也有一定增强,硬素质方面,分离度,微动态,声场等方面都有强化,声音还有进化的空间,但大体的框架基本定下来了,据当时了解到的信息,目前还没有具体上市时间表,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META
双动圈旗舰,一款研发周期长达三年的耳塞,成都展已经正式发布,这一站属于发售前的预热。设计很有想法的一只耳机,出ID,结构到调音,都非常用心。甚至把空气动力学也借鉴到了。声音方面,这是一款鲜明,细致,分离度和瞬态表现都不错的动圈,也是一款无明显短板的动圈。和时下很多种类扬声器结合的多单元耳塞不同,这里的Meta只有两颗动圈,如果你是按单元种类和数量去论声音高级的,这款产品你可以略过,毕竟无论单元数还是单元品类,它都没有优势。但正因为只有动圈,所以声音方面和一些多单元复合架构的旗舰耳塞风格有所不同。作为动圈,它的声音细节及信息量是足够的,微动态表现良好,线条感通透,层次鲜明,并不算走老耳塞那种崇尚味道,凸显氛围的暖厚音色路线,我倒觉得它的调音有点现代审美,通透,纤细,流畅,舒展。低音不多,高音不刺,中频有着适中的密度和良好的质感。声场不会拉到漫无边际,合理的三维空间分布,安定的背景和相对透明的声底。其实听器乐小编制和一些女声类作品效果都不错。


这次爱达声展位新品挺给力的,这个年轻品牌一直都很有自己的理念和追求,值得大家关注。
2
 楼主| 发表于 2025-8-12 17: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本帖最后由 刘嘉明 于 2025-8-12 18:09 编辑

泽锋线材



泽锋这两年的升级线也越来越多选择,但原来的线身偏硬的问题依旧,大概这也是他们的一种产品的传承吧,但你问我,我还是喜欢线身软一点的好。没一一细听,我最近在用他们的一款耳塞升级线,和98-99年的威斯顿UM1舞台监听版的耳塞线类似,是比较老的铜线,但声音质感还不错。图片展示里,没有我用的那根线,但图片里的线,都是他们比较新的高端升级线。


BGVP
所罗门
9单元圈铁静电骨传导耳塞,2动圈+2骨导+3动铁+2静电的组合,除了动圈,其它单元全部是声扬的,成本不低,所以你说国产现在耳塞有多卷,关键是声音还挺可以的,没啥明显短板,你说它堆料吧,那别家也在堆,现在都在堆的,而且大多都是泛流行风格调音,主打一个杂食均衡,要面面俱到,又要声音悦耳,还得高颜值,还得易驱动,高性价比,反正就是一定要全能型选手。这款所罗门声音大致也符合这一类,双低音动圈,保证了足够的低音量,厚度基本OK,骨传导补充声音质感和氛围,三颗动铁兼顾了中频到高频段,不算多,但密度感还是比一些动圈耳塞好,声扬单元音色比较舒服,而高频、极高频段通过静电单元去营造声音空气感,目的指向性强。从声音来说,7600+RMB买到这个配置和声音,也没啥好批评了,流行风格标签明显,喜不喜欢,看你自己的听音取向了。


洪陆科技/今日电器
Swecci Audio Kukulkan
中文名叫库库尔坎,这是一款2动圈+6动铁+4静电+2骨传导豪华配置的超级旗舰耳塞,首发在上一场的成都耳机展,售价35000+RMB,到了这个价格,声音素质基本不会翻车了,更多的是卖调音,这个调音你喜不喜欢,喜欢且价格能接受就埋单,不然就出门右转。


四平八稳的声音吧,也算适合形容这款超级旗舰。细节,层次感,密度感,声场空间广度都是这款耳塞素质拉满的项目,有自己的音色特点和走向,听管弦乐,只要前端能有足够的底气,推力控制力,也能玩一把。也许你会问,不是说小耳塞不适合大编制吗?其实现在的这些超旗舰也可以凑合听听的,但别和台式耳机系统或音响系统比,不算一个层面。这只超旗舰,素质算是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声音也基本面面俱到,我觉得大家更多需要考虑的,是价格是否能接受,另外就是你手上的设备能否匹配,不推荐耳塞买到超旗舰级别的,还拿着一根小尾巴接手机,这种本末倒置,头重脚轻的搭建器材思路,不可取。


头领科技 HIFIMAN
HIFIMAN展位展出了新发布的四款新品,AUDIVINALE,EDITION XV,ANANDA Unvieled和HE600。
现场试音听了老鹰乐队的加州旅馆,四款新品声音各异。搭配的是EF500解码耳放。

AUDIVINA

主打入门级别的AUDIVINA声音偏泛流行类,但人声相对后缩,口型不大,有点V型频响风格的声音走向。相对低廉的售价比较适合一些预算有限又想接触平板耳机的烧友。

EDITION XV
这个型号真的好久没更新了,是一个经典的易驱动平板耳机型号,它的第一代产品,感觉就像当时HE1000的易驱动版本,当然,素质上,和HE1000有差距,说回这次的EDITION XV,其低音饱满,高音平整,声音鲜明,是一只非常好驱动的耳机,偏暖的音色,人声表现较AUDIVINA更有质感。

ANANDA Unvieled
ANANDAUnvieled是颇有感染力的一只耳机,对比ANANDA,声场,透明度都有提升,对比前作,提升还是挺明显的。这个全开放系列又多了一个新成员,但对比其它几位,明显ANANDA Unvieled是相对入门的一员了。这个系列主打一个素质拉满,声音极致的方向,是各自同型号派系里面,素质最高的,认着这个“Unvieled”标签就对了。

HE600
HE600,让HIFIMAN这个“6”系列,在若干年之后,终于迎来更新了,而且国补之后的售价是5199RMB非常值得推荐。延续6系列的声音优点,细节丰富,层次鲜明,声场规整,舒展,平整,金碧辉煌的音色但又有些出色的耐听度。但依旧对前端推力和控制力有一定要求。是好耳机,但耳放也得有相对素质和底气。

回望这个“6”系列的三位数型号,是继多年前HE560之后,我等待很久才没看到三位数耳机。在次世代超纳米振膜,超强磁铁的技术支撑,让HE600能够模拟出接近HE6/HE6se的音色,但比两只“HE6”更好驱动,对前端更为友好,而耳机净重上,做到更轻量化,更利于长时间佩戴使用。声音方面,感觉这只耳机的声音结像清晰,形体感适中,细腻顺滑的声音有着良好的包围感,声场表现不如HE6那么宽广宏大,但更容易驱动,只要前端有一定素质,HE600就能基本驱动完整。国补后仅售5199RMB,非常值得推荐。


金平面
GL600PRO
对比四位数型号的耳机,这只GL600PRO不算难推了,但,有条件还是给它上个耳放吧。售价我就没打听了,有朋友说2k出头,总体而言是一只杂食的耳机,流行,小编制都能玩一下,声音没啥大毛病,尤其结合这个2k价位,听着挺流畅的,后来接了他们展位的耳放,声场,密度有稍为提升了一点。金平面的耳机音质都还可以,以前是铝带系列不好推,后来的平板单元对前端设备相对友好些。这只GL600PRO看上去就知道是定位相对入门的型号,但没办法,现在这个世道卷,越是入门,越要面面俱到。


达音科技
3001BD&EA联名版
这只搭配Effect Audio联合调音的新样机,声音密度和张力似乎比我记忆中的原版做了强化。算是把原来相对薄弱的环节进行了改良,下盘更稳,势大力沉。流行音乐而言,氛围感更加突出。问了一下售价,来到4k+的价位了。不过也罢,毕竟搭配了EA的线材,这个价格上调也能理解。


斯维嘉
白鹭 工程机
斯维嘉的新品,定价7k RMB价位,平板耳机,声音很纤细,流畅,低音依旧是高端平板耳机的特点,量感不多,力度适中,下潜收放有些快,整体细节感良好,主打纤细,透明,流畅的风格。人声结像清晰,有适中的距离感,比较有氛围但素质依旧在线的一只平板耳机。可惜现场的样机有点儿偏音,大概是为了展会而赶出来,还没来得及测试。

夜莺PRO 工程机
平板耳塞,有着平板耳塞声音细腻精致的特点,男声表现没女声好,人声下盘会稍微有点虚,低音部分仍是平板耳塞的先天问题,下潜不深,力度适中,人声部分,个别男声会稍微有点上漂,沉不住,下半身有点残,当然了,说了是工程样机,一切皆有可能。

M300
三款新品这个算是比较有惊喜的,总体上说,这款平头塞算得上完成度还不错的一只工程样机,声音鲜明,舒展,人声口型饱满,声场虽然不算特别大,特别开阔,但有一定包围感,空间的三维度尚算规整。可惜现场有点嘈杂,很难听得仔细。不过不得不说,在没有隔音的状态下,依旧能听到有些许厚度和解析的低音,这个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


创动乐OTG




以配件为主?不全是,只是和耳机比起来,这个配件阵容是真的豪华。VanNuys的包包,AZLA的耳塞套,都是各自领域里的顶流。当然了,耳机嘛,还是有的,来自日本的FUGAKU,五分频8单元耳机。


精奢乐彼
PCM1792模块
乐彼的主力机型E7也终于迎来了第三块音频模块,这次使用了Ti公司的经典解码芯片PCM1792,一款模拟味道不错,声音温暖细腻风格的芯片。实际听感上,这款新机器还是蛮有意思的,尤其是人声录音和一些泛流行音乐,表现出比较宽松,细腻,温暖的声音特点,但尽管是偏重于乐感的一个芯片,在老万的调校下,素质并没掉线,该有的细节,层次依旧存在。和此前的偏透明度,线条感,华丽贵气的1955比较,PCM1792的声音会更温厚一点,人声更突出质感和厚度。当然,每块音频模块都有自身的特点于风格,看你的耳塞搭配和聆听音乐类型去选择了。另外,这款模块还在调试阶段,所以声音还有上升空间。


AFUL致音
这次又听了一下他们的旗舰,说是比之前的13单元增加了一颗单元,来到了14颗单元。怎么说呢,这次比上回我在深圳耳机展上面听到的工程机,多了一个骨传导单元,声音比上回听到的要更厚实饱满一些,声场依旧比较规整,低音较之前的13单元更凝聚扎实,但同时带来的量感和厚度都有增加。问了一下,声音基本定型了。计划售价在9000+RMB这样子。

另外还听了一款平头塞PN01的升级版,其实是搭配了新的升级线材,带了耳棉之后,声音也足够的饱满,声场不算宽,比较偏氛围感的一个塞子,低音有适度的厚度,音色偏暖,用在平头塞上,我觉得是相对理智的。


逆转未来
森林乐鸣
这是一款采用了木振膜单动圈耳塞,声音非常厚度,量感足,力度感也比较突出的一款耳塞,暖声厚声底的耳塞,声音氛围感会比较暖厚扎实,但坦白讲,和我自己接受的暖度比较,这款塞子会有些过了,而且有些音乐里,乐器的细节微动态会稍微被遮闭了,属于流行风格的调音,899RMB的售价,听流行人声蛮合适的,喜欢暖厚声底,量感充沛的朋友,这只木振膜耳塞可以留意。


新声域
新声域 代理的品牌 Kanek Audio推出的一款新旗舰,2动圈6动铁4静电耳塞,圈铁静电架构似乎已经是这几年的标配,接近三万的售价,声音整体表现算是均衡,没特别的抓耳点,也没有明显毛病,2动圈架构,量感是充足的,下潜适中,听流行基本够用,细节及解析力没有过于夸张,大概是要兼顾听感的宽松感和流畅度,听得舒服但又不会让你觉得细节缺失就OK了。如果要找茬,我觉得,听器乐室内乐等作品,低音下潜能再提升一点,就更好了。

而同展位的AROMA展出了一款工程样机,单元数比上面的Kanek Audio Spirit单元还多两个。声音还在研发阶段,外接了一块音频板卡去驱动,板卡和耳塞是通过耳机线连接在一起的,听感偏暖,空间感尚可,低音下潜貌似没有发挥到极致。工程机,还有调整的空间,等下一场再细听。

第二届南京耳机展的回顾到这里已经分享完毕,这次听到不多,见到了一些老朋友,南京这个城市挺适合做这类耳机展或者线下活动的,烧友们很热情,顶着热浪过来观展的积极性让人感动。

在文中尾声部分,分享展会上拍摄到的一些黑白图片,最近两年爱上了配色黑白照片,拍得不好也请各位包涵,谢谢!












































最后,再次感谢主办方的邀约,期待下届南京展更加精彩。

耳机大家坛 刘嘉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25-8-12 17: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本帖最后由 刘嘉明 于 2025-8-12 17:46 编辑

已全部编辑完毕,由于工作太忙,拖延到现在才发文,抱歉,欢迎坛友有自己的观点上来交流,感谢收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5-8-12 19: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好贴,留名欣赏,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13 00:2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