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ddHiFi 型号:TC44Grip 类型:便携解码耳放 定价:1198元 技术特征:双CS43198解码芯片,双SGM8262-2独立运放 外观特征:独特"手柄"型安装吸附设计 其他特征:支持边听歌边充电,支持PD快充 声音概述:均衡中正的风格走向,千元级小尾巴音质水准 适合人群:对手机听歌有需求但不喜欢传统“尾巴”的用户,高音质小尾巴用户群体 一句话评价:颠覆小尾巴传统形态的便携解码耳放产品,同时具有千元尾巴的优秀音质
写在前面
自从苹果单方面取消了手机的耳机口,耳机发烧友们就失去了用手机听歌的“资格”,从此,手机想用有线耳机听歌被迫开启了“尾巴”时代。不管大尾巴小尾巴,终归离不开那条连接线。后来,ddHiFi开发出了TC35和TC44系列,以“转接头”的形式勉强让大家摆脱了“那根线”的束缚,但“转接头”毕竟空间有限,想在音质上拼过那些有线但体型更大的“尾巴”们,确实有些强人所难。友商也尝试做过一些体积更“放飞”的转接头型小尾巴,声音没得说但使用便利性和安装稳固性方面,确实是个问题……就在大家都以为未来高音质尾巴都是mub1、RU9的样子的时候,ddHiFi的TC44Grip出现了。
我第一次见到Grip是今年五月的深圳展会,当时丁工只是神秘地从裤子口袋里掏出他的iPhone给我看了一眼背面“吸”着的小玩意儿,我就知道小尾巴的变革要来了。这样的形态,其内部音频设计和堆料自然有着比“转接头”尾巴充裕得多的空间,音质的上限更高也是理所当然的。对耳机发烧友来说,是时候把耳机口“还”给手机了。
形态与使用场景
TC44Grip仍属TC44系列,采用了双CS43198和双SGM8262-2的组合,32Ω负载下平衡口输出功率≥330mW,比同系列的E3低一些,据丁工说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发热和功耗,毕竟Grip是时刻贴在手机背面,并且和手掌接触的,太热了必然影响使用体验。造型方面可以理解为类似“相机手柄”的配件,通过磁吸安装在手机背面下半部分。机身除背板外均为CNC金属制成,与手机接触的一面为内凹审计,中间留有凹槽,可供线材穿过机身,L型的平行TYPEC口与手机连接;并且这个线材的长度留有余量,入线口与TYPEC插头之间也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使不同的手机或手机壳在安装时更好地适配。Grip的背板比较素,ddHiFi标配了黑色、棕色两种不同材质的皮垫,贴上后颜值和手感都有大幅提升。
Grip安装好后,靠下的一侧有3.5和4.4两个耳机口,以及一个TYPEC充电口,支持一边听歌一边充电。充电口支持PD快充但不支持各品牌的私有协议,理论上搭配一些平板和笔记本电脑最大可以达到60W,我的主力手机小米14U实测充电最大可以到20W左右,虽然不算慢,如果特别急于补电还是建议用原装充电器。btw,这个TYPEC口仅用于供电,千万别以为有什么额外的音质加成……
对于Grip的使用场景和习惯,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像我这样重度HiFi用户,平时随身带着有线耳机的,那Grip是可以装在手机上直接不取下来,安装时将标配的带磁铁的金属引磁片贴在手机壳上(建议安排一个专用手机壳用来搭配Grip,不需要用时换手机壳即可),此时Grip吸附较为牢固,甚至可以作为“相机手柄”来在拍照时辅助持握;另一种则是偶尔使用Grip听歌,平时不太想装在手机上的,那么选择标配的皮质引磁片即可,这种磁片相对较薄,吸力不强,仅用于简单固定。好处是比较薄,贴在手机壳上也不显眼,作为装饰还算好看。ddHiFi给Grip标配了一块金属强磁片和两块皮质弱磁片,如果不够用可以另行加购,价格不贵。
Grip支持带麦克风的3.5mm插头的耳机,通话功能不受影响;如果你使用的是不带麦克风的3.5或者4.4耳机,那么在通话时则由耳机收音,手机麦克风通话,逻辑合理,也不像一些小尾巴必须整个拔掉才能通话,弄得手忙脚乱。
音质与搭配
聊完了Grip的产品形态和基本参数,下面就来聊聊发烧友最关注的声音表现。有两位比较熟的烧友埋怨我不早点告诉他们有Grip这个东西,说自己的E3买早了……实际上,Grip和E3即便不谈产品形态和功能上的差异,从声音角度来讲也是完全不同的东西。E3更强调大推力和开阔的声音框架,由于是传统有线小尾巴设计,因此在功耗方面放得比较开,驱动一些不太好推的耳机耳塞也有不错的效果;而Grip要更多考虑功耗和发热的体验问题,因此在推力方面不如E3极致,转而优化声音的精致度与细节表现,更适合一些比较吃前端精致度和控制力的耳机。
Grip在我看来,它的定位是让发烧友的有线耳机在“手机听歌”这个场景中重拾用武之地。一方面更大的机身空间让音频架构与电路设计更加从容,另一方面,它面对的驱动对象不再是“出门听个响”的出街耳机,更多是发烧友的主力耳塞设备。这样的设计目标,对产品音质的要求其实比E3要高。
从整体能量分布来看,Grip走的是均衡克制的路线,虽说全频段的饱满度和厚度都不弱,但并没有随处可见的混响和泛音来强行增加氛围感,而是遵循一种有序的、从容的声音表达方式。低频量感处于中间档,下潜有力但仍显克制,弹性不错;整个低频为了照顾整体“理性派”的风格,同样没有做成能量泛滥的状态,清晰、有力、有层次是Grip低频的基调。中频方面人声密度出色,厚度尚可,结像大小适中细节丰富,形体感非常棒。在搭配一些高价位的耳塞时有明显的精致感和高级感,尤其是人声高音部分的衔接与上扬非常自然平顺;而在中频人声和乐器的质感方面,干净有力的同时,“落地感”也很棒。Grip的高频相对直白和还原,亮度和解析都处于当前千元档尾巴的中上游水平,延伸平滑而出挑,毛刺感绝大部分被摘除干净,仅保留了少量用于维持乐器的细节还原。动态瞬态方面可圈可点,干净通透、速度相对较快的风格;声场开阔,规模感适中,层次丰富,定位精准。
从音质水平来看,在1000元出头的价位Grip声价比相当不错。而在声音调校方面,很明显和E3的“大开大合”不同,而是往更加精致通透的、具有更高级审美表达的方向去努力的,尽管和高端播放器在音质上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在声音的结像、两端延伸、声场与层次的表达方式上,与后者极为接近。自从有了Grip,我出门带播放器和小尾巴的频率显著降低,哪怕是带条中高端塞子出门,Grip也能轻松“接得住”——我想,这大概是ddHiFi推出Grip的真正意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