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不度玉门关,又见才子伴乐谈
本期的节目,我们的主角来自水月雨,我们说说水月雨在今年4季度推出的一款头戴平板大耳,型号Laputa,中文名称叫做天空之城。伴乐谈节目这几年分享了不少水月雨的产品,在头戴大耳这块,从大都会COSMO到乐园2,我们都做过分享,这两者也算是近几年水月雨在平板大耳路线上的集大成之作,乐园2体现的是品牌拥抱入门和进阶级的诚意,大都会展示的则是阶段性的技术成果。而今天的Laputa天空之城,在我来看,则是气质审美的一种突破。别看天空之城的发售价格和大都会差不多,但结论放在前面:这个耳机在我来看,实力和地位都和价格严重不对等。
可以说在Laputa之前,水月雨的平板耳机从颜值上保持了高度的统一,银白色的金属框架,金属与皮革的头梁,偏扁平的腔体,以及腔体外侧规律的开孔。这些视觉特征在Laputa的身上虽然有所保留,但更多是突破。Laputa的头梁采用了碳纤维弹性头梁与柔性镂空3D打印可调头垫的组合,不仅仅是颜色上的区别,碳纤维相比金属头梁来说更加柔软轻量,3D打印的软头垫对头部的压强也降低许多,且多孔结构极其透气,这两个点让Laputa的佩戴比水月雨先前的几款头戴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当然,宽松的佩戴也降低了夹耳的力度,Laputa在同等情况下不如大都会那么牢靠,考虑到几乎都是室内使用,我个人觉得头梁的优化是利大于弊,而且才子发型是平头,如果用家发量多一点点,软头垫和头发的静摩擦力也能提供更好的牢固度。Laputa的腔体外侧也和其他同门产品有些差别,采用了黑色金属网罩,从视觉效果上透气率甚至会更高,这也是和其声学特性有关的,个人觉得并不是出于颜值方面的考虑,最后总结一下,Laputa自重不轻,但轻量化和软质的头梁让佩戴的压力大大降低,在室内使用的话,用家是可以较长时间佩戴的。我自己经常深夜听歌,戴着Laputa靠在沙发上就睡去了。
说说Laputa身上我比较在意的技术点,那便是水月雨一直在升级和精进的FDT驱动技术,我们都知道,平板耳机是有一点像音箱的,振膜一寸大一寸强,然后在同样尺寸的前提下,有效振动面积又决定了最终声音的能量和密度,而FDT就是提升振膜有效发声面积的驱动技术。在Laputa这里直接驱动比例已经达到95.5%,伴随一致性提升的就是分割振动的降低以及动态表现的提升。这么说吧,水月雨这些年在平板大耳上的自研技术,已经构筑了足够的累积和迭代基础,讲直白一点,技术在手,请随他走。从一个行业观察者的角度,个人可以做一个大胆的预判,未来5年内,水月雨在大耳领域的地位,会达到和超过它当下在便携圈如日中天的地位。第二个要在意的是Laputa的振膜材质:500纳米超薄振膜与纯银驱动电路,这是前面说的FDT技术得以实现的硬件基础。超薄振膜意味着更轻的质量,更快的响应速度,能够更精确地捕捉音乐中的每一个细微变化。而纯银驱动电路,则代表着低电阻、高导电性,能够为振膜提供更纯净、更强大的动力,另外,纯银线路的音色,也为Laputa的底色打下了基础。
从96db的灵敏度和60欧的阻抗来看,你会不会觉得Laputa这个耳机的驱动门槛不高?只能说,让它发出正常声压的门槛并不算高,至于“好推”或者“比较好推”的结论,我用试玩期间的感受来回答就是“错觉,全都是错觉”。对于这些大口径平板单元来说,阻抗和灵敏度真的也只能参考一下别较真。你要不要看看Laputa的前作,上一代旗舰,COSMO大都会的参数,15欧姆阻抗,100db灵敏度,明显比Laputa还好推对不对?但大都会实际上的驱动难度,用过的都知道,甚至有玩家用功放搭配阻抗适配器去驱动,这个耳机极其吃前端信息量、电流和控制力,大都会这个特性在Laputa身上得到了继承,Laputa可以说是在大都会的基础上,全面加强的版本,无论声音,还是驱动门槛。我自己拿来伺候Laputa比较满意的是拾壹音频的Sagra解码+方程式耳放(加持外置电源powerman),其他组合,比方说钰龙A39+D39,或者德森瑞M1,都是在及格线以上,但对比之下会觉得不如拾壹的组合密度高。另外,纯粹从耳放的角度来说,个人觉得胆机会比石机更加适合Laputa,比方说GA10会比同价位的SuperFET驱动得更舒展丰满。
![]()
![]()
说说声音,Laputa给我的第一感受,是它的自然、沉稳。这个声音的路数,非常“不水月雨”,在之前接触的各类水月雨耳机中,你都能感觉到水月雨在不同耳机音乐适应面上的权衡,顾及各类人声(尤其女声)作品、乐器SOLO都是其核心需求,但是在Laputa这款耳机身上,一开声就给我一种巨大的引导,这是一个几乎纯粹古典向的耳机,我甚至在最开始的五秒钟里面有一种遇到加强版K812的错觉。再仔细看看,这是水月雨的旗舰,这并不是辉煌时期AKG的旗舰。此时Laputa整体音色的那种自然通透,已经抓住了我的耳朵,作为一个古典狗,我想说,可能Laputa对于水月雨来说是个有点剑走偏锋的尝试,但是它听器乐类作品,以及各类原声的话,味儿实在是太正了。它的音色朴实平和,没有突出亮度去破坏平衡感,因而器乐的本色都可以一一如拨云见日一般地还原,同时Laputa的声场非常宏大,这是一个有音乐厅概念的空间,即便是大编制,也可以从从容容游刃有余。不过在这里我要提醒一下,Laputa虽然非常优秀,但是其配线受制于成本,完全没法体现Laputa的真实水平,且还会增加头中效应,开个玩笑说,Laputa+配线的水准,对得起它现在的售价,但是把配线扔掉,Laputa的水平就原地起飞了,所以对于Laputa的用家,除非你特别喜欢被关在脑壳里的声音,否则一定要考虑一下换线。
说到Laputa是个古典大杀器,另一个原因在于它拥有大尺寸振膜之下依旧优秀的瞬态,它的钢琴独奏真的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受,钢琴是一个考验全频表现的乐器,用Laputa听老贝或者舒伯特的钢奏作品,你会发现这个耳机的底盘挺扎实(吐槽:原线下不够扎实),向下延伸的能量虽然不算特别震撼,但是下潜的深度可能是我听过水月雨耳机里面做得最出色的。这种低频的层次感,也在大编制管弦乐的表现中体现出来,它的下潜深邃,能够感受到庞大的低频能量,但瞬态反应极快,有收放自如的弹性,这种弹性在演绎各类通俗音乐中,就会很讨好耳朵,既能给予耳朵一定的爽感,但又不会拖泥带水,影响到中频的清晰度。
最后说说人声表现,相比起大都会,Laputa会显得更具备宏大的世界观,从狭义上说,大都会的人声会显得更饱满、细腻、富有情感。但我们把目光放远一些,大都会的人声舞台是百老汇的舞台,而Laputa的人声舞台就是歌剧院,两者的场景并不太一样。如果听流行音乐或者昭和老歌,那么大都会甚至是乐园似乎是更抓耳朵的,如果聆听的是歌剧类,或者是艺术歌曲,那么Laputa依旧是首选,为啥呢,因为在Laputa的体系里,它把人声的演唱,也当成一种乐器去演绎了,没有给与额外的照顾。所以,你既可以说Laputa有些偏科(偏器乐),也可以说它很全面(把人声当器乐)。
文末,说句不是套话的套话,Laputa作为目前水月雨的旗舰级耳机,它在演绎器乐方面蕴藏的潜力,和它的价位是不成正比的,但是若想要充分挖掘,玩家为之打造的驱动门槛是必要的,门槛足够高的时候,你登上去,会发现,那不是山顶,而是天空之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