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3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年闲时随笔——双木三林M9解码一体机听感小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2-4 11:2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湖南
本帖最后由 天行者lion 于 2017-2-4 11:23 编辑

    年底了总想给自己进个小礼物犒劳下自己,最后斟酌再三还是入了双木新出的旗舰一体机M9。对双木这个牌子个人还是挺有好感的,觉得这家公司的产品总是能让我找到一些小惊喜。M9从年底入手到如今也听了一段时间了,春节有空能坐下来一边听着音乐一边随意的写点什么。

    M9的外形继承双木公司一贯的设计理念,继续以小巧和简约为产品的外观特点。外壳是一体成型的铝制合金,做工相当不错,第一眼看上去就知道双木应该是为这款产品下了一定本钱的。机器的正前方有6.35MM单端口,2.5MM平衡口,和中间的显示屏,还有电源开关和功能调音旋钮。顶部在右下角只印上了应该M9的LOGO。果然是够简约简单。机器后端是同轴,USB,光钎接口和电源接口。电源应该是设计的时候考虑到机器的体积原因而采用了外置的5V电源。M9的设计参数和使用方法在官网上都有介绍,这里就不再啰嗦。这次还是主要说说这款机器的声音。测试采用了比较简单的笔记本USB口直输到M9,耳机有HD650和索尼Z7,莱曼耳放做为客串来比较650分别在直推和RCA输出下的表现。试听曲目都采用了DSD文件,分别是张信哲—— 绝对收藏 和Antonin Dvorak Symphony No. 9 From the New World-德九两张专辑。


    首先来看看650在6.35单端口下的表现。650是大家公认的万金油耳机,古典人声都不在话下,在M9驱动下的650听张信哲这张专辑非常够味,特别是低频和人声的表现,丝毫没有没驱动好的沉闷感和疲软无力,得益于SACD文件的优势下,歌声和伴奏融合在一起就像一条反射着阳光的河流在我面前缓缓的流过。。。随后切换到RCA莱曼驱动650,感觉是声音的分离度和声场打开了点,但那种满满的氛围感也少了很多,总之,流行人声我比较喜欢M9直接驱动下的650.然后歌曲换到德九。耳放驱动下的HD650声场拉得比较开,每个乐器都能比较明确的听出他的位置,而且高潮时的气势也表现得不错。相比下直推下的650貌似把舞台拉近了不少,提琴声也没有之前那么铿锵有力了。我的结论是听交响乐上放的作用还是大一些。

    再来听听索尼Z7,这个耳机也算是个性鲜明的耳机,这次我特意用转接线接2.5MM的平衡口来试试M9平衡驱动Z7的表现。接上Z7听张信哲,我最明显的感觉是耳机的素质比之前的650要稍有提升,低频也能够控制得不错,但总觉得声音的色调较之前有点变化了,Z7的声音有点像把闪着寒光的利剑,而650的声音则好比温润的流水。各有侧重。再听听德9,和之前的HD650比,平衡驱动下的Z7声场更像一个圆形的剧场,只是高潮部分各种乐器齐响时感觉有点嘈杂刺激,不算那么耐听。

    最后就说说总体感受吧,M9在外形上应该是定位于喜欢简约风格,便于携带,对声音和功能有一定要求的用户。有这种需要的烧友很方便就能得到不错的声音。单从声音上来说M9的素质在两千多价位这个区间一定是很有竞争力的。回放声音的细节和控制力都很给力。建议搭配个暖声点的耳机就能得到很好的听感。以上就是我对这款解码一体机的一点个人评价。但耳听为实,希望有对这个价格区间有所考虑的烧友能把双木的M9也纳入你的选择范围,说不定也同样不会让你失望哦!最后祝各位烧友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2
发表于 2017-2-4 11: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阜阳
比莱曼还有“氛围”也挺难的,当然有的时候也挺容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22 02:0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