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73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流行” “古典”是否需要高素质器材的一点想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2-4 15: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
这两天看到一些关于“古典音乐比流行音乐更能检验器材好坏”的帖子~

鄙人是听八九十年代老港台歌曲比较多的,也烧了不少器材了,并且也涉猎少量古典音乐(包括人声和编制乐器)

鄙人偏爱人声的原因在于人声比器乐更容易传递情感,这不是因为人声拥有更丰富的变化(音域、多变性肯定是乐器强啦)而是因为“辨识力”~人类对于同类的样貌、声音都有着更高的辨识力就好比你看马云和马化腾的脸会觉得截然不同,但是看两只老母鸡会觉得差不多~声音也如此,人类的声音中的一些细微变化都会引起情感上的变化,乐器的变化虽然更多,但是人类对其的辨识力可能会弱于人声,所以人声可能需要更好的器材。(至少对我来说,分辨两个体型相仿 相同性别的人的音色,比分辨两把看起来一样的小提琴的音色要容易的多)

关于流行和古典,其实都包含着人声和乐器,也都存在调音、润色,只是古典音乐因其题材的严肃性可能会更终于还原~但是,听流行歌曲也同样可以要求器材更好,哪怕是充满“味精”,但是人声的丰富变化也绝对不是低端器材可以搞定的。


无意引战,鄙人早就不在乎器材、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了,只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并讨论一下~鄙人见识浅薄,还望各位海涵!
2
发表于 2018-12-4 16: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吉林四平
看到孟庭苇这三个字感觉很亲切啊。。。。

我的想法是:流行相对于古典来讲,对于素质的要求的确是可以宽松一些,因为此时的注意力集中在感情和氛围上,对于细节的要求不是放在首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23 04:1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