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67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耳机系统避震是否有用,不妨来看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6-2 09: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佛山
本帖最后由 任任任 于 2020-6-2 12:49 编辑

这里说的是广义的避震,包括脚垫、避震板、器材架、乃至机器本身的一些设计。说他有用,不意味着质量一般的避震加在那些本身就有用心处理避震的机器上会有明显提升(大胆猜测,便携设备加避震更容易获得较明显的提升);相比箱子系统,耳机系统上的改变确实也公认更低一些,但许多情况下还是可闻的。值不值得,永远看个人的系统,永远由声价比决定。发这个帖子,是为了告诉大家避震不是玄学,如果已经搞好其他大件、电源,或者是单纯想花点小钱提升系统的话,可以去尝试。

直接采用三点避震的TEAC ud505;
“金属虎爪式避震机脚”的钰龙DA10;
用底盘减小谐振的ifi pro ican;
直接使用了三颗钢珠的结构避震,自带避震机架的chord dave等等;
利用外壳材料与设计减少谐振的矩声element x。









2
 楼主| 发表于 2020-6-2 09: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佛山
本帖最后由 任任任 于 2020-6-2 12:50 编辑

hifi的领域还有很多的深奥的东西,我承认我也说不出给机器避震的原理,但是这不妨碍我去尝试在这方面升级、获得更好的声音,自己去找人帮忙盲听和ab,耳朵收货,去提升自己的系统。
就像线材一样。换了线之后是不是升级、是否适用于我的系统、是不是比我原有的更好、有哪些变化、性价比如何(避震同理),才是我们值得讨论的话题。如果还在用自己“常识”的“理论”,去争论“这玩意到底是不是玄学”、“是不是脑放”,乃至冷嘲热讽,觉得自己比一些高阶段的烧友还厉害,最后固步自封,也许就错失了一些提升系统短板的机会……何必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11 08:5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