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每大家想花钱的时候,总是在网上翻来覆去的找评测,看对比,但是看来看去,最终也决定不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感觉网上写的那些话都是玄学,都是托,感觉都是kol恰烂钱,然后就开始纠结。
当然,这种现象是有的,但是每个人都是kol?那品牌方为了卖耳机要花多少钱做推广呢?HIFI耳机本来就是一个很小众的东西,很多耳机耳塞一年的销量赶不上人家苹果一个小时的销量,您觉得这样的推广所获得的价值能够支撑起这样的推广吗?
说实话,我很多朋友都是乐于与大家分享自己玩耳机的收获的,他们会很仔细的对比,尝试,搭配,把一个东西玩出花来,再给大家分享自己的观点,现在有些人进出器材非常快,连器材的特性都没摸熟,更不用说煲开了,所以我有时候还会怀念10年前的大家坛,这种观点我们没有办法评判对错,因为听音观是极其主观的东西,很多人连自己的听音观都没有建立起来,就不要妄想着所谓客观的去评价声音了,只有听的越多,才能越客观的去评价一个器材。
最客观的是频谱仪,但是有多少频谱好看的一批的耳塞都翻车了?耳塞素质只是一方面,我们HIFI玩家不是做监听的,除了素质我们还需要听感,需要音乐性,如果这些都没有,那我觉得这种称不上hifi,只是单纯的返听,当然有很多人喜欢这种监听风格,我觉得没问题,这是个人抉择,也印证了听感是主观这一态度,只是很多人认为这个客观的声音,我觉得并不妥,各家的监听设备风格都有不同,你怎么确定这个声音是绝对客观?
我以前玩hifi就是有点固执的追求还原,长期使用多款录音笔,便携性差,操作繁琐,声音只能说很还原,但是乐感几乎没有,这种声音真的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东西,听音乐最重要的点是好听,这种所谓的忠实还原的声音并不好听,而且,真的还原吗?我玩过大大小小十几个录音笔,别说不一样的的牌子了,就是一个品牌的两款录音笔,声音都可以说是完全不同,这能称之为忠实还原?说不上吧。现在还有很多厂家的器材的调音居然还在往这种声音上靠拢,兄弟,这不能用高素质来解释吧。调音这个东西,太看功底了,需要对声音有极其深刻的理解的,能做出来好东西的人,不仅仅是一个卓越的工程师,还得是一个音乐家,要熟稔器材的性能,还要深刻的理解声音,这样的人做出来的东西才是一个好的作品,全去拼素质,跑分?你又不是雷军,跑个p的分。
就说这么多吧,我估计很多人要来骂我,一家之言,看过算过,毕竟月经贴,别当真。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