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7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不点三动圈大耳简评以及力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4-17 13: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西省抚州市
近来做耳塞的hifi厂家很多,但是做大耳的很少,因为做大耳的需要比做耳塞更多的物料成本,以及面对更加挑剔的受众群体。先不管做的怎么样,国内有新的厂商敢去研发尝试就是好事,要是都不敢研发,以后怎么能百家争鸣,发展出更加优秀的耳机。



小不点的三动圈耳机,本来去年听说有这么个东西要面市了,就非常好奇三个动圈能做出什么样的声音。所以非常感谢群友矿泉水把自己的耳机拿出来巡回。


闲话不说了,直入正题了,还是从外到内开始说一下这个耳机,我不咋会拍照,外观图我就不多拍了,随便截几张淘宝官方图意思意思。这个耳机不管是质感做工还是包装各个方面挺好的,可以说是相当有诚意的。宣传图中的击穿性价比壁垒并不是虚言。




柔软的头梁和厚实的耳罩,加上金属边框,木质机体,做工质量良好的背后是重量的增加,这耳机虽然并不算沉重,但是比手头的其他耳机,还是算不上轻巧,具体多重手头没称,所以不清楚。好在我是能顶着大乌连着听三个小时的人,这点重量还是不成问题。而得益于厚实的耳罩和柔软的头梁,佩戴体验还是可以的,没有明显的不适。唯一的不足可能是夏天不宜佩戴出门,会很热。虽然说是开放式耳机,但是实际体感并不如hd650,k701,elear那些耳机那么透气。





而线材上面,原配3.5线材和五百块钱的4.4升级线中间分线器那一大块实心的铁坨子,在我看来是比较蛋疼的,增加重量不说,而且也增加成本,4.4升级线对耳机提升不小,但是美中不足是线材本身跟铁丝一样,太硬了,不方便。原线倒是还算软。



现在说说声音,先基于原线,以及耳罩前薄后厚的人声模式说一下在手头各个前端下的声音表现。这个声音模式还挺有新意的。





先说原线3.5,用ifi zen dac以及zen can驱动下的表现,低频丰满充沛,中频信息量密度表现极佳,动态表现也不错,整体风格上是偏向人声流行的,泛音浓厚,小编制或者器乐独奏都有独特又丰厚的韵味。而美中不足的是因为丰富的中低频信息量表现,虽然声底并不浑杂凌乱,但是整体听感缺失了些许宽松从容。而换上4.4的小不点升级线,则进一步提升了宽松感以及结像的立体感观。



而使用zen dac解码,双木三林sp200作为放大驱动gyfu,则人声结像会更加靠前,人声以及低频的密度都有着明显的提升,会更加凝实有质感,在此前端下的听感,我觉得是hd650与歌德sr325e杂交后诞生的产物,既带着歌德热情的人声音染,又有650醇厚的中低频氛围,并且耐听很多,没有sr325e听久后耳朵都有些疲劳的刺激感。





而在原线手机直推下的声音表现也并不差劲,虽然能明显感受各方面素质有明显的缩水,但是并不难听,而手机直推下我不建议用均衡模式,均衡模式会显得糊一点,人声虚远一些,而用前薄后厚的人声模式,人声结像更加精细明显一些,我认为会更加好听不少。将手机音量拉到80左右的位置,声压就足够了,在手机直推下,声场,动态和结像的清晰度是明显弱化的。中低频的表现会会更加弥散,但是朦朦胧胧的人声韵味并不差。





整体来说,gyfu唯一的缺点是声场并不算广大,然而这并不影响我对gyfu的喜爱,因为我敢说哪怕你去将其与各大厂的经典型号或者任何同价位耳机对比,gyfu都可以互有胜负,并不会相形见绌,gyfu中频醇厚的音染是我听过二十几个大厂经典大耳中也算是独一无二,首屈一指的存在,大爱。



官方宣传中所说的击破性价比壁垒,我认为售价不足三千的小不点gyfu做到了,并且做的很好。优秀的厂商产品,不应该被埋没,这也是我愿意写,并且愿意为之发声宣传的初衷。纯路人,没收好处。

当然,我很喜欢这个耳机,本文有严重的主观喜好偏向,喜欢就吹,讨厌就黑,所以更建议有条件试听的烧友,试听后再购买。

最后感谢群友矿泉水提供小不点gyfu群里巡回。



最后最后推荐烧友交流Q群:邮费杀手-1105091996,我们时不时组织耳机器材押金试听,欢迎加入。








2
发表于 2021-8-4 09: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LZ写的挺好的,有闲钱我都想入一只小不点的耳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2 02:1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