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来余音的李欣单飞做的牌子,我对余音印象的好印象源自廉价的rc one,做工精美的全金属腔体和亲民的价格,不错的声音,可以算是个小强了。
sm2我直接买了个顶配,外壳是镜面+磨砂组合,一拿到手,线材上中规中矩的东莞接插件,几百元的dx6接插件都比这做的精美,属实配不上镜面的惊艳。耳机盒居然是nf的,我还以为自己买到了老羊家的副牌。sm2有原导管(短管)+甜点替换导管(长管)。试了下搭配,我用原导管+alza的长轴套+3.5转换头,吐槽一句都啥年代了,还是2.5插头。前端dx320+amp13卡。
特点是平衡向,声场适中,人声位置略前凸向。声音走透明路线,低频不凶悍,下潜深度不错和速度收的适中,这点和同时买jadhifi的大马士革凝神差异很大,凝神是凶悍扎实、拳拳到肉的低频,相对收的慢。sm2的低频明显没有凝神抢镜,两者的量感完全是不同级别的,风格之迥异,让人感慨hifi耳塞的参差。sm2的高频比较有意思,上的去控得住,这种游刃有余的感觉,在听爵士乐时加成非常大,听小野丽莎的时候,乐器质感反而比人声更抓人。听惯了pd21四芯,fi-ba-ss,stax002和iex1的女声,在听sm2的时候,不会有人声修饰过的感觉,反而有种听现场的既视感,四周乐器的位置感排布,真的是亮点,很适合即兴演奏的爵士,和十年前的老爵士mmdt,是两种走向的东西,老爵士热情顺滑、饱满有张力。sm2润泽干净,细节拉满,透明度高,位置感上佳,声音密度高 ,且能保持声音整体柔和,这点比一些强行把密度堆的很高,声音发硬,想要突出解析力的耳塞,处理手法强太多了,起码对声音整体的把握是在线的。换甜点导管,分离度会更强,搭配国砖高频相对短管刺激一些,是短导管的乐器强化版,听小编制室内乐和电影原声上佳,细节和乐感把握的很平衡。试下来长导管反而更适合搭配手机,搭配国砖还是短导管有优势。
缺点:sm2开声时线条存在感偏强,和dx6一样,声音偏紧,第一印象一般,开声起码没有向像iex1、小天牛和jadhifi凝神一样惊喜。扔台机和国砖上接力上放了两天歌,拿起来听了下,很好。就是下次不要在用饭盒叠叠乐包装了,拆的时候,还以为自己买了套餐具,因为里面真的有汤勺,让人有种地铁、老人、手机的既视感。看看人家七赫兹的新版红黑方形耳机盒,要与时俱进。现在的千元价位,竞争激烈到都快TM卷成麻花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