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吉他手的嗓音,是什么模样】拜雅DT72IE试玩手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8-20 09:0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春风不度玉门关,又见才子伴乐谈

本期的伴乐谈节目,我们要分享的,来自当下耳机界唯一的百年老店拜雅(beyerdynamic),是不是刚刚看到这个品牌名称的时候,就有一点“专业用产品线”的既视感?这倒是实话,今天要说的算是一款兼顾民用和专业用这两个使用场景的产品:DT72IE入耳塞子。“DT”(Dynamic Telephone)是拜雅绝大多数耳机的前缀,不夸张地说,承载了几乎整个世纪的技术沉淀与声学信仰。当这个传奇的标识首次与“IE”(In-Ear)结合,便预示着一个全新系列的诞生——DT IE系列。这并非一次简单的产品线延伸,而是拜雅将其在录音棚和舞台监听领域的深厚底蕴,浓缩于方寸之间的入耳式监听耳塞之中。毕竟大伙的印象里面,除了大名鼎鼎的榭兰图和去年几个纪念款蓝牙之外,拜雅的经典耳塞型号就没剩太多了,今年算是一个大的更新,拜雅此次同时推出了四款定位明确的DT IE系列耳塞,从DT70IE到DT73IE。咱们今天要具体说的,则是其中的DT72IE

才子一直记得线下展会上,第一次见到这四兄弟的情景,这几款耳塞使用了同样的动圈单元技术,也就是TESLA.11(和榭兰图同源),你可以认为几款基础属性都是相同的,但是在腔体和单元本身的声音调教上,会各有区别。本以为四款产品会通过颜色来进行区分,但展台上看到实物,发现除了印制的型号不同,几兄弟基本没有什么颜值上的区别。其实从拜雅官方对于这四兄弟的说明来看,DT 7x IE这一系列的耳机专为特定应用设计,如混音和音乐鉴赏、鼓和贝斯、吉他和人声,以及古典乐器和键盘乐器。这种做法在业内并不多见。它清晰地传达了一个信息:在专业领域,没有所谓的“全能冠军”,只有“术业有专攻”的专家。这四款耳塞共享着德国海尔布隆手工制造的血统、核心的TESLA.11单元技术以及卓越的人体工学设计,但通过精密的声学调校,各自服务于不同的监听场景。其中,DT 70 IE主要用于混音与精准监听,它是系列中的“标准参考”。其声音特性追求极致的线性与平衡;DT 71 IE主要服务于鼓手与贝斯手,专为节奏组设计,提供强劲有力的低频响应和清晰锐利的高频;今天的主角DT 72IE主要用于吉他与人声的还原,它的核心使命是提供自然的声学平衡,并着重增强中频的清晰度,官方的原文描述是:它专为吉他和人声的专业监听而设计(“sound signature is tailored for professional guitar and voice”);最后的DT 73 IE则是专精于管弦乐和钢琴等键盘作品,旨在捕捉管弦乐、钢琴及键盘乐器丰富的谐波与动态细节。

简单梳理了一下四兄弟的应用场景,我们不难看出针对人声和吉他的DT 72IE,自身特色还是很鲜明的,它并非一款追求“万金油”式听感的消费级产品,而且它最擅长还原的频段是我们人耳最敏感的中频,而且对于大部分音乐(尤其是通俗音乐)来说,中频是最核心,也最灵魂的频段。所以这段时间的试玩,一方面才子会用监听的角度去审视它,另外一方面,也会用不同前端不同类型的音乐(主要是各类通俗音乐)去感受专业监听设备解读之下的流行人声和流行元素。从DT 72IE的参数上看,它的阻抗是16欧,灵敏度约114dB SPL (@1mW),四舍五入就是没有驱动门槛,你可以用手边的任何小型音频设备去驱动它,甚至是,老人机的3.5mm耳机口。说到这里,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在当下入耳耳塞单元种类品类众多的现状下,像拜雅、森海这样的一线老登品牌,还是坚持着单动圈的路线不曾动摇,还有其他一些大厂都在进行谨慎的“堆单元”。同样情况还有音箱领域的JBL,在推出现役主力4365的时候,设计团队也坦言,由于一代传奇4344的主设计师已经离开JBL,因此在4365的研发中,他们并没有把握驾驭4344那种复杂程度的四分频,而是依旧采取了较为保守的三分频,通过使用参数更高的单体,以较少的喇叭数量去达到较高的技术指标。从这种说法我们不难感受拜雅对于耳塞声音的得失把握:专注单单元本身的技术开发,无论是振膜还是特斯拉磁路。所以你看DT 72IE的这颗特斯拉单元,拥有40000hz的高频上限、137db的巨大动态余量,这些参数在实际使用中已经性能过剩了,所以何必还要堆多单元呢?除了避免分频带来的相位失真,单动圈的另一个好处就是DT 72IE(整个7x系列)的腔体可以非常紧凑小巧,不但睡觉的时候都可以佩戴,而且因为贴合度好,拥有高达-39dB的被动降噪,隔音效果堪比部分主动降噪耳机。

谈谈声音,试玩期间,我使用的搭配基本是节奏音频V3D数字转盘+德森瑞的小型解码耳放一体机Clarinet的捆绑小套装,或者是Oriolus DPS-L2复古播放器,偶尔在办公室里面也会插上台式一体机去使用。播放的曲目基本也都是自己抓轨的各类唱片,考虑到DT 72IE的定位,以器乐独奏、流行人声等通俗类的音乐为主。先说说DT 72IE的音色,这决定了耳机最初给我们的印象,简单来说,DT 72IE的整体色调就像农夫山泉一样,透明,但稍稍有点光线的折射,无味,但广告又说它有点点甜?我本以为拜雅一口气推出四兄弟是为了在各自频段做夸张的加强,但事实并非如此,DT 72IE整体听来相当中正,如果是和榭兰图相比,最容易被关注的就是DT 72IE中频人声距离拉近了许多,拉近距离以后,你会更容易捕获歌手的气息吐纳,也更容易感知到,DT 72IE的中频尤其吸引注意的原因,并不是通过加味精实现的,而是实实在在把密度变高了。

我想说,这种中正且扎实的人声感觉,让我们真的会在聆听中不知不觉注意到配器之外歌手本身的歌唱实力,这么说吧,DT 72IE是一个放大器,用它去听60-70年代的欧美民谣、80-90年代的港台流行、00年代之后的J-POP或者ACG,你特别容易抓住每个时代的主旋律审美。在诸多搭配中,DT 72IE一直不变的是平和开阳的共性,它的人声听来颇有点故事感的色彩,娓娓道来,不刻意突出“温度、浓度、厚度”,在耐听度上有不错的分数,虽然人声距离比较近,但并没有用大口型的人声去抓听者的注意力。这种风格甚至让我动了念头,让它客串一下DT 73 IE,去演绎一下古典音乐,虽然DT 72 IE的声场不算其长处,但用它聆听各种器乐独奏,都还是中上水准,当然了,个人觉得DT 72 IE的原线是有较大局限性的,换一条声场宽大的升级线,再配合换上AZLA的胶套,你也能感受到宽阔的舞台感和错落有致的器乐结像,拿来欣赏各类巴洛克作品是比较合适的,而且DT 72 IE在中频上的饱满,一是可以让听者更容易把握管乐的那种华丽的质感,二是在吉他等拨弦乐器表现上,各种微动态会像下雨声那样涌入你的耳朵,聆听罗梅罗家族的吉他录音(尤其是水星公司的录音),到了快速轮指的段落,那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质感,怎一个爽了得。不得不说,一方面,DT 7X IE系列在应用场景上的细分,体现了拜雅对专业监听需求的深刻理解,另一方面,作为核心的DT 72 IE也在手术刀一般的精确中,不失温度地分离和审视了通俗音乐中最核心的肌理——来自中频的美感,亦如那聚光灯下抱着吉他的歌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20 12:0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