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数字文件的修饰有感而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8-26 12: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西玉林
这些天,看到越来越多的帖子,更为深刻的意识到,数字文件很可能无法做到和cd一样的那种自然的味道
很多对于cd来说小菜一碟的事情,对数字文件回放来说,简直就是高难度的,甚至很可能永远无法做到

比如山灵播发器,大家普遍认为人声染色过重

从这点,可以敏锐般地感觉到,并不是山灵失手,而是数字文件很难做到人声像cd那般厚润且自然,若不染,数字文件肯定人声发干,若染,势必会染色过重

现在就连一向以厚重的英国调音的naim,他家的数播评测中都会提及“年轻化的声音”,其实就是数字文件所有频段听感偏亮的一种体现




2
发表于 2025-8-26 20: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直白点说,某随身若是不好听基本都是机内模拟信号放大电路设计不到位。随身就巴掌大,现在的dac芯片性能统统过剩,公版电路小修小改即可,对于从业者来说是信手拈来,但如何做好模拟信号的放大、如何做好音色才是问题的核心。反之,某台式解码若是不好听,十有八九是供电、数字部分没做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5-8-26 22: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USB光电隔离洗水+usb隔离adum3165 串联使用,隔离的供电采用氮化镓电源+超级电容滤波或者超级电容供电。
CD机也需要同轴信号数字洗水隔离器,供电同上。
前后级供电架构不好改,最后是耳机振膜,喇叭单元的反向势能吸收。
要实现真的不难,因为厂商一直搞神秘,一句话就能说明白的事就是不说,无论贵贱都能做到极致,三件事,数字信号隔离,供电架构响应快,供电干扰抽离,黑胶则不用数字信号隔离更简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5-8-26 22: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先听听网上随便找的云视听,各种贵价产品,听听看再来听我打鼓,一个是音箱听着就是音箱,声嘶力竭嘈杂的反射声。
我的系统听着像耳机的包围听感,近乎没有周围环境的反射声,都是大量的直达声,听着就像音乐文件内录,第一次听的人很不习惯,都被代理商的云视听带歪了,听不出好坏了

【稀有名箱:瑞宝金参考与一些吹牛皮聊天-哔哩哔哩】 https://b23.tv/xBTuSxz


【HIEND障板系统 一鼓作气 立体声外录-哔哩哔哩】 https://b23.tv/or1cNm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27 10:5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