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帖最后由 wjmnsx 于 2025-10-29 12:21 编辑 
 经常出差,所以一直没玩台机,都是便携设备手头的塞子包括:PK1,拜雅谢兰图2,海森MX686G,AKG N5005,HIFIMAN RE2000PRO,
 除了榭兰图,都是难搞定的角色,pk1容易推,随便插都有个能接受的声音,但推力弱了,实力发挥不出来。
 大耳有:AKG K702,拜雅DT900ProX,拜雅T1三代,海森HD800s。
 用的最多的是dt900prox,真是方便,比耳塞还容易推,而且随便插都有个比较好的声音。拜雅T1三代,海森HD800s这两个就从来没推开过,因为手头的设备还是弱了点
 手头的设备包括:小尾巴 海贝FC4,大尾巴 山灵H7,播放器 海贝R6ProMAX,节奏坦克V3
 之前最常用的就是节奏坦克v3+山灵H7,推AKG N5005的时候最多,感觉已经是能让人满意的声音,听古典与国乐多,大编制总感觉声场受限,然后声音多少有点太蓬松了。
 节奏坦克v3+山灵H7的组合,推AKG K702,拜雅DT900ProX 声音也蛮好;推拜雅T1三代,就只能听个响了。T1三代随便插也能听,但真推开也不容易。
 出差带播放器 海贝R6ProMAX,一块大砖,就是为了推力足,推塞子完全没问题,但大耳,就只能插拜雅DT900ProX,其他都搞不定。
 便携设备推HD800s,完全没希望。看论坛里一直说xd05pro推力大,能把hd800s推个七七八八,一直想收一个,最近就着双十一的活动收了一台,折腾了近一个星期,谈谈自己的一点点使用感受,初烧,见识有限,仅是个人意见。
 
 
 尺寸大小上,其实xd05pro的大小还是完全能接受的。
 xd05pro:18.5*9.5*3.3CM
 山灵H7: 13.8*8.05*2.3cm
 飞傲Q7: 15.8*8.8*2.8cm
 ifi大菠萝2:16.6*7.2*2.5cm
 mub5: 13.8*9.8*1.8cm
 
 比较下来xd05pro尺寸是大一些,但比其他几个大的有限,还是那种能拿到手里的“板砖”,算是可以接受的尺寸。重量上,那确实是板砖的感觉,拿着都有安全感。
 输入输出插口方面,xd05pro的选项够多,完全满足日常需要。
 按钮与操作上,还是很方便,都不用仔细看说明书就能连接使用,侧面的按钮略有内缩,不容易误碰,这个还是很重要。
 
 xd05pro+海贝R6ProMAX
 推塞子:PK1到低阻大耳模式下,有了脱胎换骨的感觉,声场明显开阔了,老平头的素质发挥出来了,确实有大耳的感觉,一直说pk1推到位有hd650的感觉,所言不虚。
 AKG N5005也要到低阻大耳模式下,实力才全面发挥,N5005 的声场潜力被完全打开,声音开阔、立体,分离度极高。交响乐也能呈现出清晰的层次和庞大的动态范围。
 HIFIMAN RE2000PRO尝试了几次,声音不是太理想,声音偏暗,感觉需要换线折腾。
 
 
 推大耳:AKG K702用了高阻大耳模式,声场宽阔,纵向层次感和结像的立体感大幅提升,细节和能量饱满,应该算喂饱了,是与xd05pro蛮搭的一个耳机。
 拜雅DT900ProX用了低阻大耳模式,蛮好,这耳机上限有限,用xd05pro推并没比山灵H7好多少
 拜雅T1三代,之前用节奏坦克v3+山灵H7的组合,感觉就是软趴趴的,用d05pro推,设置在低增益、大电流、平衡输出,声音饱满了不少,声场也开阔了,果然是大力出奇迹,T1三代像换了个耳机
 HD800S,高阻大耳模式,大声场的特点是明显展现了,动态也还可以,但整体上还是偏软了,属于能听,但不亮丽的范畴,不过便携设备能到这个程度,完全可以接受了。
 
 
 xd05pro可以换解码模块,可以换运放模块,设置里也有很多的组合,能不断折腾出新的花样,可玩性高。
 个人不怎么喜欢折腾,听古典与器乐,ES9039SPRO这个解码也够用了,平时放在桌面推塞子,也不算惹眼,插电脑用foobar2000,明显比小尾巴大尾巴好很多,不过对音源很挑剔,音源差点就完全没法听了。
 总体感觉xd05Pro的推力确实可以,但要完全搞定旗舰大耳,还是差点火候,推塞子是足够的,低阻大耳也完全没问题。
 xd05Pro插口丰富,组合多样,可玩性高,力大,但声音不粗,对便携设备来讲,应该算是最优秀的产品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