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入门首选,性价比新标杆!水月雨兰2动圈耳机双版本体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11-10 15: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莱芜
入门首选,性价比新标杆!水月雨兰2动圈耳机双版本体验

水月雨做“慈善”的入门系列,梅兰竹菊四公子当中,给我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应属是“兰”,当年凭借超高性价比的定价,与帮助建立正确听音观的高素质调音呈现,成为红极一时的爆款存在,时至今日仍有不少给它换线折腾把玩的老烧,足见其单元架构的潜力。时隔两年多,官方终于发布续作,兰2能否再续佳绩?如水月雨其他升级款一般突破自我,刷新入门级新标杆的版本T0定义?
相比初代,兰2特别区分了两个不同版本,REF参考和POP流行,建议聆听歌曲风格对应是乐器古典和流行人声,为不同使用需求的烧友,提供了更便利、更有针对性的型号选择。两款型号定价均为299元,腔体延续前作小巧贴合、重约9g的轻若无物舒适佩戴设计,外观有所升级,将面板“浮雕化”搭配镭射雕花,不止于单一平面,更具立体层次,细看不同版本的图样也有不同,观感更佳。
包装配件部分,依旧是好看的老婆封绘,POP版本包装以黑色为主,低头玩手机的友希,与白色为主,友希手持纸扇的细嗅兰花的REF版本在用色层面形成强烈对比,似在表现声音取向的截然不同。配件部分,两个版本是一样的,祖传皮质收纳包,以及高品质无氧铜0.78mm双针规格可更换配线,相比前作不同的是,默认配线是4.4mm的插头,额外附送有4.4mm转3.5mm的转接线,让我想起最近那个“传家锅主理人”的梗,看来兰2这是也准备一步到位,一机传三代了,开局给你配齐4.4mm和3.5mm,省的折腾换线,便于不同设备搭配。
最重要的升级,在于发声单元从镀铍球顶复合振膜单元,升级为全新玻璃球顶复合振膜单元,使用高精密模具结合精密玻璃工艺制成的0.05mm超薄实心玻璃球顶,拥有超高杨氏模量及更好的内阻系数,可针对性的提升高频延伸与解析,同时专门调教的柔性悬边也为悬挂系统能够提供超低失真、长冲程大动态,以及丝毫毕现的解析力,提供物理层面的客观保障。
此外,为更好充沛驱动全新的特殊振膜,确保高灵敏度表现,简单获得好声音效果,兰2采用两枚N52磁铁,同心圆结构内外各置一枚,实现磁通量超1T的均匀对称磁路,这种新的内外磁复合双磁式单元结构设计,可为振膜良好驱动提供更充沛的动力保障,确保高灵敏度及优秀动态呈现。调音依旧家族式科学手法,自家VDSF Target Response加持,追求更低失真,同时优化高频延展表现。
当然了,新的技术使用,更好的参数表现,不论怎样追求科学的设计,终究还是为音质服务,还要耳朵收货,效果说话。实测接驳手机,单端3.5mm输出,使用入门小尾巴播放Tidal流媒体高品质音源,先说REF版本,首先是低频部分,没有想象中的低频无量,适度的量感和紧致的质感,以及敏捷的收放速度,少延迟少残响,干净利索,扎实有力,质感相当优秀。测试曲目男女声各选了一首,The Weeknd和Daft Punk合作的《Starboy》以及Billie Eilish的《bad guy》这俩都有着非常多的低频节奏鼓点,而且歌曲整体的风格也非常依赖低频表现出效果,在使用REF得到一个不错的质感体验之后,我换到POP版本进行测试。
对比之下,二者最大的区别是低频的紧致程度不同,POP版本相比REF的紧致理性,残响更为丰富,更多的低频氛围细节,让下盘变得更为丰腴,但这并不意味着量感的轰头级提升,亦或是Hufi的下盘暖糊呈现,调音还是相当克制的,相当符合水司的“正确听音观”追求,仅做动感氛围提升,不影响低失真高素质的总基调。此外的区别,则是聚焦在人声部分,男女声的音色倒是没有过多的修饰变更,或者情绪渲染之类的音染,这点也符合上面低频我说的基于客观真实呈现的核心调音逻辑。区别主要是体现在人声的口型结象与相对位置,REF的女声齿音略微明显一点,但也不会影响听感,造成不必要的刺耳刺激,只是说唇齿间的气声细节捕捉的更为真切,而POP版本则选择性的模糊处理柔化了这部分与欣赏流行歌曲关系不太大的“真实细节”,而在人声的位置方面,个人感觉POP版略有前移,尤其是《bad guy》最后有一段贴耳念白,轻声细语还带哈气,这部分是最能体现出二者差异的部分,REF是用细节做出刺激,而POP则是位置更近,贴脸开大了属于是,靡靡之音的效果相当过瘾,均是真实解析自然呈现。
此外,二者在同样播放欧美流行乐的时候,整体的氛围表现也有不同,基于人声和低频的区别,综合造就了二者整体的氛围感效果区别,REF的版本,似乎更为清冽严肃,声音细节的线条感更为骨感紧实,锐度明亮,瞬态灵敏,上盘空灵开拓,有很好的空气感留白,清晰解析细节的同时,并没有过于干冷,不够立体的枯燥监听感觉。POP版本则完全不同,更足的混响和更近的人声,给我一种更偏现场的聆听沉浸感,整个画面被残响和丰富的细节填满充实,相比之下确实更适合流行音乐的节奏感传达,简言之,二者从素质解析的角度,水准都很高,但聆听同一首节奏感为主要呈现的歌曲时,POP版本的声音呈现让我更想甩头抖腿。
说完流行歌曲的直观对比,换到大编制交响古典乐器曲目这一REF的建议曲风测试一下,此时我更换到国砖播放器经由4.4mm平衡输出接驳进行聆听。首先选择最常听的海顿弦乐四重奏皇帝,REF版本开声给我第一印象是对于厅堂感空间刻画,非常夸张,闭眼如置身其中,让我想起上次在顶级棚内听贵价音箱那种纵深通透的声场表现,很难想象这在一个入门价位的耳塞上面能够体验到,着实是有点夸张了。细听弦乐的细节,不同乐器的音色层次分明,呈现比较理性,快速瞬态表现毫不拖沓,应对快节奏章节属于是从从容容游刃有余,齐奏时互相分离清楚,音色不会黏连,小提琴锐利不刺耳,亮度刚刚好,微动态的呈现让我音箱也很深刻,小的强音出声对比,强劲有力,响度起伏大,反应速度快,非常过瘾!高把位细节清楚,极高频泛音延伸消散的过程清晰可闻,整体亮而不刺是基本,相比前代更加贵气优雅从容,颗粒感呈现更为细腻柔和,没有任何刺耳瑕疵。
大编制部分使用四季的夏第三乐章,宏大场面加快速提琴群感齐奏,对于细节的解析分离以及场面的掌控要求极高,而REF版本对于此曲的呈现,依然还是从容,大键琴的音色和演奏的细节弱音,也能非常清楚抓到,这就有点夸张,须知这是在一群弦乐快速演奏时,清楚分离解析之外还能抓到的细节表现,足见何为参考级水准。此外,对于木管乐的呈现,也做到不只是没存在感的承上启下,而是真切的将木管乐的音色自然准确的呈现出来,这些细节的处理,和声场的刻画,以及最令人满意的上盘高频效果,是让我觉得REF版本最为强劲的部分。那么用POP版本重听一遍这些,效果是否就要令人失望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就如同REF版本不会听流行乐就下盘枯燥无味,软脚没节奏感呈现一样,POP版本听乐器古典交响乐,也不会让你一耳朵摘,扭头就走。还是得说二者的调音确实没有绝对的天差地别,事实上只是在几个关键细节部分做了差异化的设定,实测使用POP版本重听上面的曲目,打击乐区的弹性更活泼生动,整体的声场还是那么宏大宽松,细节上,各部乐器分离解析定位依旧是精准无误,在音色呈现上有区别,这种区别很像我们常说的近录音与远录音的区别,以小提琴为例,上盘虽然不黯淡,但相比REF版本的呈现,强度和能量感一定是有衰减的,这就很像远录音坐在观众席听到的琴声,风格不同而已,聆听弦乐四重奏,不同乐器之间的音色依旧是层次分明,不过聆听下来,大提琴的音色反而更突出,木质感共鸣感更足,于是我额外单听了一手马友友的巴赫大无,那个效果可以说是相当拔群,大提琴的共鸣感,丰富的极低频细节,残响共鸣,堪称绝品,非常悦耳。
综上所述,虽然官方建议的两个版本聆听的歌曲风格有差异,但我觉得也没有绝对的谁好谁坏,如果在二者之间选择,我跟倾向于问自己对于氛围感的需求这个问题,理性还是感性,上盘的锐度和下盘的残响共鸣自己如何偏好,来进行版本区别选择,当然了,双修也不是不行,毕竟这俩我听下来,感觉素质水准都是相当高,性价比也称得上入门首选的新标杆,若你问我怎么选,那我会说全都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1-11 02:5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