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3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DSD与高清PCM的探讨以及斯巴克(Cayin)N6播放SACD的ISO镜像方法和注意事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2-30 00: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吉林
  
关于DSD与高清PCM的探讨

以及斯巴克(CayinN6播放SACDISO镜像方法和注意事项

   首先请我啰嗦一下个人对DSD文件的看法。目前看到发烧友们对DSD的争议比较大,所以觉得有必要说一说。
   比较极端的观点可以分成两派:一种是热烈拥护DSD和24bit/192等高清PCM音频。第二种则是抵制DSD,认为这是早就被淘汰的格式,纯属炒作。第一种烧友多半是年轻耳机发烧友,喜欢新鲜事物,对高科技有研究热情。第二种则是老烧比较多,听惯了黑胶和传统CD,对高清数字音乐并不看重。
   对这两种观点我都能理解,但我则并不属于这两种。科学研究离不开实践,在对比了大量黑胶、CD、高清数字音乐之后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首先DSD确实是一种很先进的数字音频格式。这种采用1bit流的脉冲方式记录电平的高低,靠时域的疏密承载音乐信息,在本质上与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形式更为接近,也更为连续。有着一定的“模拟”特性。同时由于采用1bit流的记录方式,在体积并不算太庞大的基础上,采样率可以达到2.8MHz甚至5.6MHz。如果你清楚的认识这种数字音频技术,你会惊叹人类的智慧是多麽的伟大!
   PCM则是以振幅来记录电平的高低,在时域上显得比较离散。现在通过正规渠道可以获取来自于唱片公司的高清PCM可以达到24bit/192kHz,甚至有DXD编码的384kHz。而DAC硬件目前已经发展到支持32bit/384kHz或更高的位深和采样率。
   那么问题来了,DSD和PCM谁更好?不一定。这个问题要从几个方面来谈。
   首先是文件的来源。目前DSD的来源几乎全部是发烧友们由SACD抓轨上传的。而我们知道SACD是96年索尼和飞利浦开发的音乐唱片载体,并不是新鲜事物。这就是老烧们所说的“DSD早就被淘汰了,索尼在炒冷饭!”。但是我觉得问题并不能这么看,虽然SACD由于兼容性等种种原因,随实体唱片一同消亡了。因为我们现在早就不是听实体唱片的大环境了,发烧友们现在听的是数字音频文件,音乐爱好者听的是云音乐时代。因此,只能说SACD早被时代终结,但是DSD的普及才刚刚开始。而且论坛上也确实有很多SACD的iso镜像可以下载。目前来看,高清PCM从获取方式上比DSD来的要正统许多。很多付费音频网站直接提供由唱片公司发行的数字音频母带,而且这个趋势越发壮大。论坛上也有很多网友分享。所以目前从获取角度来说PCM前途更好,但是也不排除唱片公司会发行DSD文件的可能。
   获取文件并不是主要问题,我们再来看看这两种文件的上游。早期从音乐的母带到数字压片,以模拟母带转制或是数字采样录音,都需要ADC的过程。多数ADC芯片直出之后实际上就是1比特流音频,然后再转为多比特后进行混音编辑制作,最后压片发行。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到,PCM的源头也是DSD,经过转换必然存在一定的损失。这也是当年索尼开发SACD的原因之一。但是当时设备对于多比特的支持更为成熟,模拟制作也相对困难,再加上业界的混乱,人们通常是也是将1比特转成多比特,保存为数字母带,通常为24bit/96kHz。经过制作处理,再压片发行LP、CD或是转回为SACD。也就是说我们听到的SACD或是普通CD的整个过程实际上都是比较混乱的,说不定谁是谁的源头。
    从源头的分析上,我们可以看到,即使DSD的记录方式非常优秀,但是整个制作过程存在的影响因素非常多,造成音质的好坏的原因其实已经与格式本身无关了。那么我们不如凭自己的耳朵,来多听一听两种格式的声音,再来给出答案。
   实际上,在音乐的制作过程中,音响师在对母带进行的调音和艺术处理上,比音乐格式本身所占比重更大,也更为明显。由于传统CD在标准上的限制,所能达到的动态为96db。因此,音响师为了让CD更加好听,普遍会拉高电平,并通过各种滤波将音乐处理的比较平滑。这就导致了在听一些CD时会觉得比较假,人工处理的成分比较多。对比大量的LP黑胶、SACD抓取的DSD音频文件、和从唱片公司直接获取的24bit/96kHz PCM数字母带,可以发现,这三者的听感是较为接近的。他们普遍能够较好的展现音乐真实面貌,听起来更为真实自然,细节更加丰富,声场更为宽广。而很多CD版本,尤其是后期的LPCD、XRCD,貌似声音很饱满,但是声场比较拥挤,结像比较虚大,两端延伸收到限制。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我们听了这么多年的CD,也有非常多的优秀作品,感动过我们千万次。只是对于数字载体来说,在格式上确实存在限制了。
  我们再回到DSD,由于SACD多数由日本制作,并且不会受到CD的动态限制,因此在制作过程中,后期的人工成分也相对要少很多。日本人对声音的理解和欧洲人有很大不同。这一点来说经常听各种版本碟片的朋友应该深有体会。欧洲人喜欢宽松饱满的声音,讲究音乐的醇厚感,同时也会很结实而致密,比如老虎鱼的制作。日本人的理念通常更符合现代HI-Fi的审美观,就是清澈通透,声场宽广。因此SACD也通常保持这样的特点,更接近于母带的声音,人工成分要少一些。那么你是喜欢较为现代的HI-FI声,还是比较黄昏的传统英国声呢?
   其实,格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音乐本身,DSD和PCM都有很多优秀的录音,我们有什么就听什么,注意感受音乐的味道而非格式。虽然DSD在转制PCM时会存在损失,主要为将时域信息映射成振幅的过程。但实际上,即便你有了支持硬解DSD的播放器,也未必能听出来这个转换过程中到底有多大影响。不信的话可以做个盲听测试,转成24/96看看十个能对几个。说到这里,不妨推荐个转换软件,KORG公司出品的AudioGate,非常好用,可以设置各种输出位深和采样率。所以,为了听DSD和高清PCM,急于淘汰自己的老CD或是解码器,而购买配置更高的解码器并不是很理智的做法。更不建议购买SACD机。因为SACD毕竟已不是主流,而DVD载体在读盘上也很难和高档CD光头抗衡。现在的听音方式越来越多元化,没有固定的玩法。数播+解码,PC+解码,甚至支持无线传输的解码播放一体机,或支持各种无损音频的随身播放器越来越多。如果有条件的话,多听听各种格式的音乐,抱着积极的心态去感受,我想对上面这个话题,每个人都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也会获得许多乐趣。

————————我是废话太多求大神饶命的分割线——————————

   下面说如何用N6播放SACD的ISO镜像。很多朋友遇到一些问题,小弟承蒙梁总信任与托付,集中回答一下。

   N6播放器支持对DSD64也就是2.8MHz采样率和DSD128也就是5.6MHz采样率的原生直解能力。同时支持以DSD为编码的SACD iso镜像的播放。也就是如果是分轨文件,以dff或者dsf为后缀的文件均可直接播放。但是如果是ISO镜像,建议大家先看一下这个镜像的大小,如果超过3GB,那么极有可能这个镜像中除了立体声音轨以外,还包含着6声道音轨的部分。我们的储存卡有限,所以如果含有6声道建议通过软件提取立体声部分,然后再放入N6中。查看方法很简单,拖入到Foobar2000中,通过查看属性即可。如下图中,该唱片只有14首歌曲,分成2声道和6声道。

    另外,有相当一部分SACD用的是DST编码,DST由原生DSD经过无损压缩而成的。由于DST在播放过程中要解压成DSDIFF也就是原生DSD源码,这个过程所耗费的浮点运算资源是非常巨大的。因此目前N6对于这样的ISO镜像并不支持。所以在放入N6之前也要用Foobar查看一下ISO的编码。如果为DST编码也是要用软件提取为DFF或者DSF才行。如下图可以看到该唱片为DST编码,我们要提取之后才能播放。

    如果是DSD编码即可正常播放ISO镜像,如图。


    这里要补充说明一下.dff和.dsf的区别。这两种文件均为DSD的原生格式。其中.dsf可以看成一个原生DSD的容器,支持Tag。可以编辑曲目信息。也是索尼公司所采用的DSD格式,更推荐大家使用。

    下面就是如何提取SACD的ISO镜像。主流有两个软件。分别是
Scarletbook和AudioMate。前者的提取速度较快,系统资源占用小,但是有些SACD不支持,容易出现闪退。后者比较稳定,能够选择的项目比较多而专业,比如可以选择提取立体声还是6声道、是dsf还是dff等,但是对CPU的要求较高,我的电脑是台式机,配置比较落后了,是AMD3核710。转换过程中CPU占用率会达到100%。所以建议两个软件可以互补使用。具体下载和安装注册方法网上有很多。这里贴两个网址,可以参考。

Scarletbook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120/00/114824_261290586.shtml

AudioMate: [url] [url]http://tieba.baidu.com/p/3251681645[/url][/url]

文章略长,其中包含很多技术层面的探讨,难免出现不当之处,请多包含,欢迎批评指正。

我的新浪微博ID为@TransAm,地址:
http://weibo.com/1860127862/profile?topnav=1&wvr=6

同时也是@舜仕音响的主页菌,地址:
http://weibo.com/5054742631/profile?topnav=1&wvr=6

欢迎互动。


无标题1.jpg (79 KB, 下载次数: 86)

无标题1.jpg

无标题3.jpg (84 KB, 下载次数: 82)

无标题3.jpg

无标题2.jpg (68 KB, 下载次数: 83)

无标题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12-24 07:1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