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ytlll 于 2020-3-9 16:19 编辑
起始设备 音源:Macbook Air 界面:伟良 xmos 数字界面 解码功放:马兰士 NR1506 音箱:B&W 宝华 685 s2 电源线材:声韵电源线
原额外附件 滤波排插 音箱脚钉(硬钉)
家人几年前买的音响设备,当时我也是不太了解。 客厅+饭厅是长条型的,严格上客厅的面积是4m*3.6m(纵深3.6m)。 电视柜属于长条矮柜(高30cm),不适宜摆放落地箱。 选择廉价AV功放是为了方便,当时机顶盒没有光纤输出。
最近换了机顶盒,也就顺势升级一下。
听歌主要靠Spotify和其它国内流媒体平台。Spotify资源肯定是要比无损差一点点,但比国内流媒体强。 而且Macbook Air副主板的USB坏了,外接硬盘都不用想了。 Macbook Air肯定是不如Mac Mini的,等坏了再换好了。
整套系统来说就是音箱还行,解码功放太弱。
解码更换 买了Aune X8,接入AV功放。 原配的明纬开关电源口碑还不错,但ifi iPower还是更好一些。 解码自带的数字界面模块起初不如伟良XMOS,但在一系列配件(地盒、USB独立供电)添加后,要比伟良略好。 客厅还是简洁一些,能少一件是一件。
更换运放的玩法值得尝试,最后换了以素质著称的LME49720NA,同时也买了OPA1612。 在我的设备上,1612高频过于犀利些,49720干净得恰到好处。 购买的朋友可以先从原配2134和49720的对比,再结合网友的对比评价,更好找到尽可能适合系统的运放。
音源USB供电 试过ifi iDefender相当不错,加上家里有一个Jitterbug,就接一起用了。 本不想额外再买一个5V的iPower,用了华为家的5V2A开关电源,音质还可以。 对比了几个开关电源(苹果5W,苹果10W,小米18W快充),除了苹果5W的比较差,其余没有明显差别。
原来用Kindle的原装Micro usb线,新买了绿联2米线,声音更好了。
后来贪玩买了飞傲的USB供电隔离器UA1,是设计给车载用的,输出5V 0.6A,给iDefender够了。 声音提升可闻,做工还不错,99元很值。
一轮升级,发现还是比iPower差那么一点。就把上面这套给耳机用,音响还是iPower吧。
功放更换 换了Rega君子的功放,具体没啥心得分享。
去掉滤波插排 开始发现廉价的滤波排插会劣化声音,然后换成公牛排插。 又发现排插还是不如墙插,买长点的电源线也要接到2米外。 最后墙插孔用了3个,分别是USB供电、解码和功放。 不想花什么钱买好的滤波排插,能入墙就入墙吧。
换个角度来看,既然接滤波的初衷就是防止其他电路干扰进入音响系统,那可否把滤波排插留给大功率设备呢?具体还没来得及试,滤波就出了。
电源插座极性(相位) 这真的是个大坑。 美标和国标是可以共用通用插座的。 但是通用插头一般按照国标左零右火来做,美标也能插,就是极性是反了的。 三插还算好分辨,二插就麻烦了。
网上教的是设备除接电线,连接线全拔掉,电表打交流电220v档位。 正极接设备外壳金属裸露处,负极接电源插座的地线处,测量出来的电压低者为正接。
iPower可以借助插座配件识别,使用国标和英国的接头附件能正确辨别零火线。 那就是面对左零右火的插座,开关电源的线头朝上。声音可闻提高。 即使给iDefender供电的华为开关电源,正接的声音也是更好一些。
地盒 买了一个玩玩,接解码提升比功放大,三四百的价格,值得拥有。
增加音箱脚架 之前一直没有给书架箱上架子,因为在电视柜上摆东西遭到家人反对。 最后我在音箱下加了把椅子,得到了不可忽视的提升,最终同意购置。
听音时耳朵与高音喇叭位置平齐,这点要尽可能遵守,毕竟是厂家的设计原则。 之前把书架箱放置过低,导致低频得不到有效的散播,声音略浑浊;高频也没有直达耳朵,解析结像能听但实在不像样。
脚架只有30cm高,还可以灌沙。考虑到不要给柜子增加太多重量,在底部灌1/3铁砂和1/3石英砂,比单灌铁砂重量小,又比单灌石英砂获得更低的重心。音箱和脚架之间使用蓝丁胶固定。
能感觉到低频量的减少,收得更干净。
系统唯一无法解决的问题 音箱是木质,音箱脚架是木质,电视柜也是木质,震动起来你我不分离。
知乎有人建议用5cm厚的白麻花岗岩石材放在脚架下,尽可能隔绝震动。 但是一块30*30*5cm的花岗岩就是13kg,音箱摆放的位置下面刚好悬空,这负重实在没法玩。
考虑到现在脚架与桌面用的是硬钉,最后上一套铁三角AT6099,多吸收点震动。6099号称单个负重5kg,三个就是15kg。计算一下音箱6.8kg+脚架3.5kg+灌沙3.4kg,13.7kg的总重量还是可以的。
至于疗效嘛,整体声音清晰了就对了。
升级到这里就凑合着吧。再升级连音箱和解码都得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