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51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享受 TIDAL 最佳音质:如何正确设定 MQA 「Decoder」和「Renderer」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6-8 16:0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东莞
本帖最后由 ifi-audio 于 2020-6-8 16:05 编辑


究竟MQA是甚麽?简单来讲 MQA 技术可以将 24bit/192kHz 的 Hi-Res 音讯压缩到 16bit/48kHz 的音乐档案之内,在较小 size、较细 bitrate 之下依然可以听郅 Hi-Res。

不止「压缩」技术更加是高音质保证
MQA(Master Quality Authenticated),由英国 Meridian 主力研发,采用了特殊的编码技术,将 bitrate 达到 9.2Mbps 的 24bit/192kHz 音讯重组并放入 bitrate 只有 1.5Mbps 的 16bit/48kHz 的音乐档案之内,即使用 CD 质素的音乐档案,但是封存了 Hi-Res 级数的音讯。不过,MQA 技术的最重要部分其实并不止于极高效率的「无损压缩」,更是音乐质素方面的保证,MQA 可以保证音乐以录音室原声的高质素保存到档案上面,做到真正的 Hi-Res 原音。

MQA 的运作流程最重要一步其实不是编码,而是最初的原音音源,这也是 MQA 的音质保证。

最重要是向下兼容播放 16bit/48kHz
MQA 技术理论上可以应用到 WAV、FLAC、ALAC 等等采用 PCM 编码的音乐档案上面,不过现时 2L Music、e-onkyo 等网站买到的 MQA 档案主要都是 FLAC。MQA 其中一个最大优点是可以向下兼容,即是支援 MQA 的播放器或者 DAC 对一首 MQA 音乐解码,可以播到原本的 24bit/192kHz Hi-Res 音讯,而不支援的播放器,亦可以播到 16bit/48kHz 的 CD 质素音讯,这种兼容性相当有利 MQA 技术的普及。


MQA 的编码原理是将高频音讯「折叠」到 0Hz-24kHz 的主要音乐讯号内作为 noise,所以不支援 MQA 的播放器依然可以播到,支援的播放器就会将这些「noise」解返出来,变返原本的 24bit/192kHz 讯号。

期待网络串流 Hi-Res
MQA 的「高压缩」特性对音乐下载同音乐串流都好有利,以下载为例,现时买到 MQA 编码的 FLAC 音乐多数都是 24bit/352.8kHz 原音档案,大小只有原本的 1/8 左右,节省了很多下载时间。TIDAL 已经提供 CD 质素、16bit/44.1kHz 的无损音乐串流服务,在差不多的 bitrate 之下、配合支援的播放器,利用 MQA 技术就已经可以串流播放 24bit/192kHz 的 Hi-Res 音乐,何乐而不为。


本文转载自:https://www.spill.hk/glossary/mqa/

2
 楼主| 发表于 2020-6-8 16: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东莞
本帖最后由 ifi-audio 于 2020-6-8 17:45 编辑



在 TIDAL 音乐串流平台上具备 MQA 解码的音乐愈来愈多,不过要完全解码享受到 MQA 的最佳音质,就需要播放器或者接驳的解码器支援 MQA。而MQA 的支援又分为「Decoder」和「Renderer」两种方式,如果播放软件设定错误的话就无法解码播放到TIDAL MQA 的Hi-Res 音乐,甚至只是听返最基本的「HiFi」CD 质素,浪费了「Master」的录音室音质,今次就同大家讲解一下Decoder 和Renderer 两者的不同之处,以及软件要如何正确设定。


Decoder vs. Renderer:「完全解码」与「半解码」
MQA 的卖点除了录音室母带的高音质之外,另一重点就是可以将24bit/96kHz、24bit/192kHz 等的Hi-Res 音乐讯号通过无损压缩的方式收藏在CD 质素的音乐串流当中,也令到原本只提供CD 质素无损音乐串流的TIDAL 可以通过MQA 为用家带来Hi-Res 的音乐串流。不过要将串流音讯内的 Hi-Res 音乐「解压」出来就需要对应的解码器。而市面上的 MQA「Decoder」或者「Full Decoder」就是指可以将 MQA 音讯直接「完全解码」,还原本来的 Hi-Res 音乐的播放或者解码器。而另一种支援MQA 的就叫做「Renderer」,本身并不能够将「原装」的MQA 音讯完全解码,需要播放软件辅助先进行一次初步解码,将MQA Core 部分还原出来,然后Renderer 再对MQA Core 进行后续的解码,还原MQA 的Hi-Res 音乐。

iFi 支援 MQA 的 USB DAC 相当多,不过大部分是 renderer,而 iFi Pro iDSD 就是少有的 decoder 选择。


iFi 最新推出的千元级 USB 解码连耳扩 ZEN DAC 就是 MQA Renderer,需要先在播放软做第一重解码,还原 MQA Core 音讯,才能进行后续的第二重解码工作。


TIDAL、Roon 与 Audirvana 的 MQA 解码设定

现时支援 TIDAL MQA 的软件除了 TIDAL 软件本身之外,还有 Roon、Audirvana 等等,今次就以借到手的 iFi ZEN DAC 来示范一下几款软件要如何设定,基本要点是:

1.如果 USB DAC 是 MQA Decoder:选择将串流音乐 pass-through 或者 decoder,音讯直接全部交给 DAC 解码。
2.如果 USB DAC 是 MQA Renderer:选择非 pass-through 或者 renderer,由软件先做第一重解码后再将音讯交给 DAC 作解码。



TIDAL 设定



先在播放介面选择好输出音效的 DAC,然后点选「More settings」进入音效设定。



如果是使用 iFi Pro iDSD 这类支援 MQA 完全解码的 decoder,就可以选择 Passthrough MAQ。另外 Use Exclusive Mode 和 Force volume 对播歌都有帮助,可以顺手启用埋。



今次连接的是 iFi ZEN DAC,是 MQA Renderer,所以关闭 Passthrough MQA,TIDAL 播放软件预设对 MQA 音乐会先进行一重解码再交给 DAC 处理。



iFi ZEN DAC 接收到已解出 MQA Core 的音乐讯号,就会进行「renderer」的后续解码程序,还原出 Hi-Res 音乐,音量旋钮周围也会亮起紫色灯光,代表正在进行 MQA 解码。

Roon 设定



先在 Roon 的 Audio Setup 介面 Enable 连接的 USB DAC 装置,然后点选旁边的 Device Setup 标准进入装置的音效设定。



里面的 MQA Capabilities 就可以选择 Decoder、Renderer 或者不支援 MQA,ZEN DAC 就选择「Renderer Only」;至于「Decoder and Renderer」与「Decoder Only」就同 Roon 的 DSP Engine 处理顺序有关,这里就不详细讲解啦。



Audirvana 设定



至于 Audirvana 也是先在播歌介面选择好输出的 USB DAC,然后点选旁边的箭头进入装置设定。



Audirvana 有相当方便的「Auto-detect MQA devices」设定,启用之后就可以自动辨识支援 MQA 的装置,好似连接 iFi ZEN DAC 的话就自动知道是「Renderer」。



如果遇到无法自动辨识或者认错的情况,可以选择关闭 Auto 设定,手动选择「MQA Renderer」或者「MQA Decoder」。

本文转载自:https://www.spill.hk/audiovisual ... der-renderer-setu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3 23:3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