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02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几款经典耳机的三频分布(结合频响曲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9-25 21:4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天津
本帖最后由 BloodyOcean 于 2020-9-26 00:22 编辑

先说说测试过程:测量频响曲线首先要对人头麦本身频响曲线进行反向EQ补偿(人头麦出厂提供的补偿文件),保证人头麦测得耳机频响曲线更加真实,之后佩戴避免耳罩和人头之间产生漏音,给耳机输入正弦信号,逐渐加大耳放音量使得人头麦测得耳机音量均为84dB,频响范围20-20k Hz
频响曲线不能明显体现声场,结项,分离度,下潜等等这些高阶听感,但对于耳机听感上的三频分布有较为直观的体现

1.dt990 600欧(绿) vs hd800s(紫)


烧油中广为流传的990两头翘在该图体现非常明显,高频峰高达96dB,且极高频持续压制该次测试一众耳机,990高频延展及其出色,加之低频量很足,宽松度爆表,少数单端可以推出平衡听感的高阻大耳
于此同时如此多的高低频也是把双刃剑,前端不够的情况下这么多高频很难不刺,中频有所埋没,人声有轻微撕裂感,颗粒感较重

2.dt1990(蓝) vs hd700(红)


700的低频频响是本次实验大耳中最少的一支,与实际听感相符,700和1990的中频缺口也都是最大的,人声部分听感也都相对较暗,加之700的低频相对较少高频比较亮,搭配不好也就形成了很多烧油口中的暗刺。高频峰hd700为92.5dB,1990为94dB,但实际听感700的高频要更犀利,更刺,原因在于在5-6k范围700的频响已经上去了,然后从6k往后又有一次提升,类似于给你一巴掌还没抬手又是一巴掌呼上来的感觉,使得700的高频峰听感上更加明显。而800s高频相对柔和许多是由于虽在5k附近有第一个峰,但后面很快又有所下落后再到达下一个高频峰,相当于给你一巴掌后让你稍微缓和一下再来第二下,就没那么难以接受了。再说1990,低频量中等偏上,中频比较少,高频有峰但其余高频区域中规中矩,整体听感没什么特色,也没什么缺点,这很拜亚

3.小乌+原耳罩(紫)vs小乌+大乌耳罩(橙)


先谈谈大乌耳罩是如何影响频响曲线的,测试过程中先测的小乌耳罩,将耳机调到84dB后没再加减过耳放的音量,换上大乌耳罩再测音量,明显耳机音量有所减少,多次实验一直如此,并非佩戴导致漏音,而是大乌耳罩本身比原耳罩要更漏音,所以漏音会导致低频损耗加大,在通过耳放音量增加进行补偿后,中高频肯定会相对低频增加更多,而如何增加,增加多少应该也和耳罩内部材料回音有关,这个不再进行讨论
但不管那种耳罩,小乌的高频都是本次所测耳机中最少的,也就导致小乌的音源包容性很高,录音再差都很难出恶声和齿音,大乌耳罩导致的1-2k的峰对小乌的中频通透度和亮度提升很大,但损失了人声密度和韵味。由于是通过耳罩漏音来换得的通透和声场,导致听感上动态和下潜有所损失,可以理解为用人声厚度和低频下潜去换取极致声场和通透度。总结一下大乌耳罩更适合古典乐,声场大,解析好,小乌耳罩更适合流行乐,密度大,有韵味,低频爽。



2
发表于 2020-9-25 21: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陕西西安
技术贴,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29 07:1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