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8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情绪信息】音乐里,情绪信息,靠什么来记录和回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9-11 21: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

慵懒,激动,急迫,平缓。

这些,都可以反应在演奏者和演唱者的每一个音调中。
那么,这些情绪,感染人的情绪,又是如何记录下来的呢。

仅仅靠精密的时钟信号?

只从音源中,是否能提取出,纯粹的情绪波动呢。
把情绪波,像音波一样,提炼出来,分析当事者的人观感受,在以此曲线,对音乐元素,进行重新加紧,或舒缓排列,
改变播放时的匀速性,变成情绪化的波动性,忽紧忽缓。

声调,本来就是一个基波,放快放慢后的区别。
人生,就是气流冲击声带,产生快慢震动的区别。
人的每一口气中,都包含了心跳,肌肉震动,神经波动的一切内含。
人的演奏,也是含有肉体抖动波动,急缓快慢,稳与不稳的因素。

那么,这些生物信息,就可以看成是情绪信息。
至于,生物的情绪,来自哪里。这就不知道了,可能是长期进化出的应激生化反应,也可能是外界暗物质对人体的干扰。

而回放的目的,不就是感受其中的情绪,以当成想进食一样的,喂饱自己的情绪体,充实心灵体吗。
不然,听歌的意义在哪里呢。听歌,改变了什么呢。

情绪的回放,就要靠人人共通的情绪感受系统,来接收,来解码,
音频音乐,只成了一个通讯信道了。
而这个信道的传输质量,决定了脑放的收听效果。
只要大于某个最低限度,人就可以脑补出原始情绪,完成无损解码。

所以,不只是简单追求音源的密度品质,还有追求其中的情绪品质,加急,拉缓,压紧,放松,
这些,基于音频,又不属于音频数据的另一套情绪码,对回放,进行精细操作,提升录制时,损失掉的情绪波信息。

啊,大概就是这个意思。除了记录音频,还要记录情绪波。


2
发表于 2021-9-11 22: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马来西亚
说得真好,如同大部分标榜发烧的专辑唱得都像机器人一个调调有时候我真不明白到底是我在听音乐还是音乐在耍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0-5 09:5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