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432|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必要单独发个帖子:正确看待音响器材的测试数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1-16 13: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期有些人玩测试数据有走火入魔的迹象。特别写个帖子,说说测试数据在音响器材评价中意义和地位。

如果懒得看长文,记住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即可:
用仪器测试音响器材,用的是简单的正弦波信号(THD等测试),而真正播放音乐是高度动态变化的,而功放/耳放所驱动的音箱、耳机,从阻抗到低频响应特性等等都是具有极大差别。所以唯数据论是很低级的行为,特别是某些人更幼稚到把THD失真数据来做音箱器材声音水平的“排名”。


一、首先要明确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客观、科学测试数据:
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行业通用的测试器材和测试方法:
1、通常测试器材是AP音频分析仪(也有用DS3以及其他音频分析仪的)。
2、加负载:从8欧到600欧不等,通常是32欧的多。
3、测试文件通常是16bit/48khz(或者24bit/48khz)

误区一:有一些网站和一些玩家,用声卡、不加负载测的RMAA数据,拿来当“客观数据”,这类测试数据和行业标准测试方式结果有些误差极大,比如不加负载的通道分离度会比加负载高出很多。这类错误数据误导了很多的人。更有奇葩的测试方式:加上一个耳机当负载去测放大器,拜托!耳机的失真比放大器多几个数量级好不好!这样测的既不是耳机的数据也不是放大器的数据,完全不伦不类。
误区二:国外部分器材标称的测试数据极高,和芯片的数据都差不多,也是用音频分析仪测的,这类“超级数据”是怎么来的?其实也很简单,一是不加负载,二是用高码率测试文件(24bit/48khz等),这类器材用通行的测试方法马上露出原型。
误区三:输出功率不写明失真范围:正确的做法应该THD+N<1%情况下测得的最大输出功率才是有效数据。部分厂商有虚标的问题。
误区四:现在有些个人通过故意设定不正确的测试条件针对某些产品故意测出较差的数据,以此作为自我炒作和对相关厂商的胁迫手段,性质恶劣。比如是通过调整输出功率,故意得出失真大的数据等等。对于外行极具欺骗性。


二、音响器材的测试数据的意义:
1、测试数据能直接反应器材的部分特性,最直接的一些数据(这里主要涉及放大器模拟测试数据):
A.通道分离度,听感上体现了声场的宽度。
B.底噪值:能大致体现器材噪声水平(信噪比的数据要加上器材的放大数据算出来的,所以反而不是很直观)。
C.输出功率:这个测试数据比直接听音量大小靠谱多了。某些“大声”器材比如D100录音笔就是在测试仪器下露出原型。
D.输出内阻:输出内阻如果比较大会对低阻耳机的听感有一定影响(相当于给串了一个电阻)

2、只能体现部分器材特性的数据:
THD/IMD等。THD指标高的未必声音就比指标低一些的更好。比较典型的是一些老器材,包括电子管放大器,早期的DAC芯片做的解码/播放器等,模拟味十足,听感好但THD数据都比较低。说THD指标能部分体现器材特性,是指如果声音风格上偏向高解析、高保真类型的,THD指标应当会比较高,如果这类风格的器材THD数据确很差,那可能就有点问题。还是前面录音笔的例子:D1/D100数据指标都很差,对应声音上失真问题也比较明显。(有些人喜欢把刺激或者完全丢失歌曲情感的乏味风格叫做“高保真”)
另外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音乐手机的测试数据,THD失真数据都很好,因为内部外围电路非常简单,接近芯片理论指标,但实际听感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大多偏干硬,只能达到入门级音质水平,因为其供电部分以及输出功率等都存在明显缺陷。
至于其它花样繁多的数据和器材声音的关联就更不明显,甚至有些数据的名称极具误导性,比如“动态范围”,实际是测试-60db正弦波的失真数据,和音响器材实际对低频动态的控制力毛关系都没有。

三、测试数据不能代替听感,对于影响器材的评价听感对比是最重要的环节
    决定器材最重要听感特征的一些因素:冷/暖、厚/薄、音乐味/数码味、干/润,低频下潜和控制力等等,这些是测试仪器完全无法体现出来的。所以整天玩数据去评定器材水平的实在是走火入魔了。该醒醒了!
   有些人说了,听感是完全主观的,完全没标准,岂不是可以信口开河?对于某些不靠谱的人或者“目的明确”的人来说确实可以云山雾罩瞎扯谈,所以前面的那些测试数据,就是要给这些信口开合的人加一个紧箍咒,让他们在某些器材特性上不能瞎扯谈。比如输出功率和声场大小等。
    而主观听感还是可以做到相对客观的,那就是通过不同器材的对比,以一个器材为标准,那么另外一个器材相对的声音特性就可以相对客观的描述出来。这样的主观听感也就有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总结就是一句话:音响器材的评价应当是严谨的测试数据与主观听感(器材对比)的结合,缺一不可!

---------------------------------------------------------------
早期曾经用“耳机大家坛音频工作室”的名义发过几个评测。后续会开启新的主页系统,会把前面的一些评测汇总到“耳机大家坛音频工作室”的名义之下,单独设置一个栏目。
希望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减少那些误导性的数据和唯数据论的错误观点继续误导大众。



耳机大家坛音频工作室拥有的两台专业音频分析仪:APX515、DS3




音乐手机测试数据,大家可以去对照一下某些网站不加负载的RMAA数据:


来源: 有必要单独发个帖子:正确看待音响器材的测试数据
2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6 13:13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有些个人通过故意设定不正确的测试条件针对某些产品故意测出较差的数据,以此作为自我炒作和对相关厂商的胁迫手段,性质恶劣。比如是通过调整输出功率,故意得出失真大的数据等等。对于外行极具欺骗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1-11-16 14: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在! 于 2021-11-16 16:08 编辑

有一些网站和一些玩家,用声卡、不加负载测的RMAA数据,拿来当“客观数据”…
可能有的人真是别有用心,如果是这样,一是背后有明显的商业目的,二是人品真的是有问题,其实对像我这样的小白还是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起码我曾经是如此…
到底是以数据还是听感为准,永无止境的话题,只能自己想办法多听多积累经验了。我自己的感受,哪个论坛都有这种情况,但绿檀,别有用心的人,尤其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1-11-16 15: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前排支持版主,最近确实有不少看似科学实则经不起揣摩的言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1-11-16 15: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流氓才子 于 2021-11-16 15:25 编辑

想说,加不加负载,数据真的差得很多的,最终声音其实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带有主观性的,所以个人对纯数据党,有两句话想分享:

1、你能测出来的数据(方法正确与否且不论),不一定都是重要的
2、那些对音质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不一定都能测的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1-11-16 16: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1-11-16 21: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荆门
新厂家喜欢的就是数据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1-11-16 23: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这方面我觉得**还挺不错,至少别人数据体验和听感都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1-11-17 06: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索尼有几款功放和一体机就是测试烂得一塌糊涂,仿佛堆好料以后没有做软件调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1-11-17 12: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佛山
支持指标测试,asr万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1-11-17 12: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看了也没什么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1-11-17 13: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音响是耳朵用的,耳朵说了算,,,玩儿古董的行家告诉,只看真品,别看仿货,时间长了,看假货一眼的事儿,,。多听乐器 多听现场,听的多了,自然识得声音。可惜对多数国人来讲,国内听现场的机会太少了,否则也没那么多的纷争,,有听现场的说 现场声音糊,而音响界最牛的广告词,就是将现场音乐搬回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1-11-17 16: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
asr才是HiFi界的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1-11-17 17: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搭配也很重要,有时低档器材搭配好了,也会比高档好听。跟06年的五星巴西也进不了4强道理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1-11-18 00: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gydd0305 发表于 2021-11-17 13:28
音响是耳朵用的,耳朵说了算,,,玩儿古董的行家告诉,只看真品,别看仿货,时间长了,看假货一眼的事儿, ...

人家说的现场是大编制啥的吧,地下LIVE那么吵谁要带回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1-11-18 07: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英国
本帖最后由 tomtrp 于 2021-11-18 07:02 编辑

说的有些道理,但是你的核心论点和精神我是反对的。客观测试不完美也不能充分解释听感,但是主观听感基本上更不靠谱。
因为即便是非常专业的主观评测人的环境,也无法做到科学意义上的控制变量测试。即双盲,音量匹配,快速切换ABX和统计学有效。没有这些控制变量的措施,就无法确保一个人的听感是不是受到了脑放,注意力变化,环境噪声,音量不一致等等影响。主观评测人的听感不一定和你的听感相符,换句话说,主观评测人的听感也不过是参考。主观评测人观点对同一个器材听感互相打架的也多得很。
结合客观测试挑选产品,自己试听,然后结合自己个人的听感才是最重要的,无需对网上不明来路不明利益动机的主观评测个人的观点过多在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1-11-18 07: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玄学HiFi vs 科学HiF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8 15:50 | 只看该作者
tomtrp 发表于 2021-11-18 07:00
说的有些道理,但是你的核心论点和精神我是反对的。客观测试不完美也不能充分解释听感,但是主观听感基本上 ...

如何看评测(从别人的主观观点里吸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http://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05

这个问题19年前就已经写明白了,除非是连别人的文章都懒得仔细分析的人,按照参考方式,总能得到有益的参考(想完全找不到任何与自己听音喜欢类似的人也不很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6 10:30 | 只看该作者
CHazB 发表于 2021-11-18 21:30
我来挑个毛病吧。。所谓thd测试,楼主认为用正弦波信号的测试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进而认为相信该测试的人 ...

什么乱七八糟的,我写的是THD数据不能完全反映器材的声音特点。把THD拿来作为鉴别器材声音好坏的唯一标准,是极其愚蠢的行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2-1-16 12: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陕西西安
屁股决定脑袋,坚决反对两极分化,严厉打击参数虚标,严厉打击非法KO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12-24 01:1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