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楼
发表于 2023-5-8 23: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zasflower 于 2023-5-9 00:52 编辑
mqa你把理解成一种类似mp3的有损压缩格式就好了。一种hi-res的有损格式。方便在流媒体传输hi-res。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减少服务器提供商的带宽费用,实时音频视频类的带宽比较贵一些。虽然缓冲区能解决问题,但是谁也不希望点击播放音乐10秒才会有反应吧?在线看电影等个十秒问题不大,音频估计没几个能接受这种操作响应速度。音质不是其目标,真想追求音质直接24bit 96khz flac干过来就是了,当然你网速够快直接flac干过来也可以。我手写过flac解码器,flac 24bit 96khz和24bit 192khz是支持网络流媒体传输的。只是文件一定比mqa大。这也是说为什么mqa一定是有损,因为flac已经非常接近于信息论的无损压缩极限,就算你能牛逼到达到理论的极限,也就比flac文件小个2%-3%,毫无意义。你再压缩文件大小只能有损。物理定律是无法打破的。mp3走的也是这条继续压缩文件大小之路。mqa想复制mp3的辉煌收钱,可惜mp3当年这么辉煌好像也没人为这个格式出过什么钱(后来我查了一下,好像mp3格式专利持有人是收入低于10万美元免费,高于10万美元收入一年2000美元,2017年专利过期完全免费)。flac编码器解码器也是,直接全部免费(flac格式的所有人似乎没有收费)。历史上流行起来的格式好像都是免费的。
和flac有区别是一定的。就和flac cd和mp3数据一定有区别。
至于能不能听出区别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人年龄越大,听力下降越明显,这是不可避免的。很多老年人已经听不到15khz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