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97|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也许是不同的游戏——从Topping B200单声道后级聊一聊不同系统的搭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9-10 08:5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
之前一段时间一直在无休止的出差当中,Topping这两台单声道后级也在手里放了一段时间,每逢休息的时候总会听听,找一些思路。


这台后级的资料网上都可以查得到,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今儿单刀直入聊一点儿干的和邪门儿的。

首先从邪门儿的东西说起来,先聊两个事实

科学机/科学教
无论从广义还是严格意义的声学/电声定义方面,电声测量与测试都没有被冠以科学的名字。从这一事实出发得出几个也许是废话的老掉牙的观点:

测量与测试本无罪。
一般评价中,客观测量结果应与主观试听相结合的。


我的部分测试/测量方法并不标准甚至有点离谱。





系统搭建(暴论:屋子越乱声音越好):

音源MACMINI M2

音频管理及桥接:RME FIREFACE UFXII

主解码器:享声DAM1

前级:MBL 5010D

后级:MMC P500

主监听组:Dynaudio Evidence Temptation

低音后级:MC² 1250

低音炮组1:Audiomis 12“改被动低音 X 2

低音炮组2:SVS SB16 X 2



首先来放几个邪门测试的测量图片:



这张测量曲线的测量背景是我家的客厅里,测量时本底噪声应该有30-40dB,所以低频部分的曲线我们姑且不管,主要关注点是在5k以上区间的窄Q高频噪音——如果这是一般测量,我相信这系统应该直接返厂维修了,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此时传声器(测量用麦克风)距离高音扬声器的距离不足1cm,简单做个比喻——用耳朵抵在上面听能听到一点微弱的噪声,听音点与两侧箱体单元A面距离大约3m,此时测量麦克风的高频区域是非常平坦的,甚至可以说这点噪声会完全被底噪掩蔽掉。



当后级功放被更换为B200时,测试测量曲线如下,可见高频部分的噪音部分有非常大的优化。然而高频位置依旧有数个尖锐的峰值,此时我断开了输入的XLR信号线,得到了以下的测量结果。



我们可以看到整个高频区域的峰值几乎全部都被抹平,这排除了前端设备的输入干扰,我需要再次重申,这个测量是使用传声器几乎抵在扬声器上的测量结果。当然,这么一个极端的测量,其实也是对Topping一致以来宣称的高测试结果的一次反证,一言以蔽之,我对Topping的测试与测量结果所反馈出的SNR是有比较大信心的,尤其是高频噪声的控制方面。



以上是用来实验性校准的测量麦克风阵列,为了尽可能使我各个座位上的声音基本一致,我使用了一个阵列进行座位方面的校准处测量工作。至于为什么要做声学校准,这里也不做展开。给大家看两个过程性文件。



请不要纠结为什么这个impulse上来先给的是负值,仅从相位一致性上来看,得到的结果还是不错的——这是基于LR声道时间戳得到的比较精准的结果。如果要参考整个系统的一致性,见下图。



可见正常系统声压下两声道存在轻微的声压差,但处理后的结果还是不错的,4个低音炮的相位调谐的确是喝了一壶,至于为什么要用4个低音炮但又要一个平直的曲线,你可以认为这是一个邪门的神经病做法,我也不会对此做解释。后期为了应对20-30Hz的极低频不平衡状况和声压差又做了一点处理,从量程上来看抖动基本控制在±3dB的程度,对于一个50㎡且音箱采用横向摆放且乱七八糟的客厅来说,这基本上满足需求了。



也许读到这里的你已经开始失去耐心——这和B200有什么关系?你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呢?

实际上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以上的校准工作在使用证据的时候,听音位置声压75-85dB左右的曲线平直度做到以上水准甚至超越掉完全没有问题。然而问题回到听感上却呈现出了很多非相关的体验:



首先体现在大声压下的动态释放并没有那么淋漓尽致,测量上面表现在增益设置和功率储备两方面,B200的输出增益应该是略小于手头P500这个性能怪兽的,体现在SPL上面,这个图的测量我搞丢了,记忆中大约3dB-4.5dB左右,这个可以通过降低低音增益的方式来实现平衡。然而无法平衡的部分则是因为功率储备本身限制带来的增益区间线性问题,这会直接影响到动态范围的表现。简而言之,就是低声压下,B200的音色非常干净,分析力也非常充足,这非常符合“前级出声,后级出力“这样一个概念,即所有的音色处理都应放在前端而非后端。然而在高声压/大动态的音乐下面则会显得力不从心,尤其是在较大的厅堂内驱动一个对功率需求极为夸张的怪物而言——一个简单的声学概念,距离增加一倍则-6dB,标准测试条件下扬声器距离测试设备仅有1m的距离,然而实际听音中这个距离可能增加的不是一点半点,考虑早期反射和直达声造成的相位问题,校准时我们还必须留出数个dB的headroom,然而此时只有功率本身能够作为冗余了,如果考虑到功率增加一倍只多3dB的电学概念来说,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扩声中需要使用线阵列堆叠和恐怖的功率储备了。



从策略上我并不会在意测量设备抵在高音单元上多出的几个dB高频噪音,毕竟我的听音位置不知道比这个测量距离多了2的几次方距离,但这并不妨碍我对大动态的追求。然而这并不代表我对B200的否定,相反,这个纯后级放大器我有大用。

我上海的宿舍里也有一套专门的听音系统,虽比不上家里,但依旧够用。

音源Macbook Pro/iPad Pro/手机蓝牙/各种你可以想得到的奇怪播放器

主解码器:双目三林 D1

主监听组:耳机大家坛20周年纪念音箱E20Pro



论坛20周年纪念音箱应该是在我们几个怂恿之下长得有点歪的产品,别看是对小书架箱,喂饱了出好声是毫无疑问的,上海的小客厅只有20㎡左右,完美契合这对小箱子作为中近场监听使用的环境,声学校准本身的处理可以在电脑端直接处理,甚至还省掉了我一个声卡,剩下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喂饱,喂好这对箱子,从过往的使用经验来看,充足的功率储备(150W+)是有绝对必要的,而且8Ω负载下,通常计算功率为4Ω负载的一半。从B200的说明书上来看8Ω负载达到了200W,最大功率也达到了240W(10%THD+N),E20Pro的SPL和证据几乎是一个尿性,只有86dB/SPL,这个功率区间虽说给证据这种怪物东西彻彻底底不够用,但给到中近场的E20Pro反而是个绰绰有余,充足到甚至我做完校准后甚至还能玩玩大动态的东西,只是场面、规模和低频方面没有证据那套来的舒服罢了。


当然,小空间双分频的校准和大系统比起来毕竟有很多妥协之处,为避免赘述就不一一放上来了,当然这和室内的混响条件也有关系,且多数情况下蓝牙之类随便听听的连接方式也是没办法做校准处理的,姑且听个乐呵。虽是个乐呵,B200搭配下的系统表现也是比较可圈可点的,得益于极高的SNR和较为充足的功率储备,相对充足的输出功率区间可以让系统在一定动态范围下保证足够低的失真,极低的SNR可以在此基础上那个进一步提升声音的对比度,因此无论是在大箱子上还是小箱子上,B200的声音的表现是非常干净的,清晰度和分析力也是这套系统的强项之一,当声音足够干净时,基本上就已经赢了一半。



5寸的西雅士低音+前倒相的结构决定了E20Pro的低音肯定不可能做到双16寸+双12寸的排山倒海,此前我倾向使用一点“骗术“来轻微的提升低音的量感,比如尽可能靠墙放置,比如找到低频的共振点(驻波)并进一步调整摆位,一样可以获得还不错的低频冲击感,当然,可能会牺牲一部分层次感和失真,但功率足够的情况下多少可以少牺牲一些,换取更加平衡的体验,如果觉得实在不够,也可以试试看加个炮玩点复杂的东西,实践中我并未如此操作,主要还是嫌麻烦。



从声像的角度来评价,干净的声音也容易陷入一种“仙乐飘飘“的真空感当中,乐器形态本身可能因为定位过分准确和极低频欠乏的原因导致偏瘦,可能和审美有关,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这种锐利的骨感美,而随着年龄逐渐增大,也多少开始注意到乐器本身的低频共鸣,这依旧和听音距离还有低频的取向有关,并非功放之过,见仁见智。



综上,B200的发挥,个人认为在难以搞定的小箱子方面,是个不错的选择。同时也拉拉杂杂探讨一下大型音响系统/扩声系统和部分书房系统的差异性,简而言之,他们玩儿的并不是一个游戏,从系统和声学搭建的角度来理解系统进而升级,也许能够更好帮助我们用更加科学的方法的使用做出调整,谨以此抛砖引玉,博诸君一笑耳。
2
发表于 2024-9-10 10: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请教楼主,现在这个丹拿系统,表现乐器本身形态,以及乐器本身的低频共鸣如何?如提琴,钢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24-9-10 10: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hifisxf 发表于 2024-9-10 10:31
请教楼主,现在这个丹拿系统,表现乐器本身形态,以及乐器本身的低频共鸣如何?如提琴,钢琴~

我想要明确一点问题哈,您是说B200驱动下还是目前我的这个千瓦土炮?
是单体音箱还是加了低音炮校准之后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4-9-10 11: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garyvictor 发表于 2024-9-10 10:52
我想要明确一点问题哈,您是说B200驱动下还是目前我的这个千瓦土炮?
是单体音箱还是加了低音炮校准之后 ...

有机会的话,楼主都指点分享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24-9-10 13: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hifisxf 发表于 2024-9-10 11:00
有机会的话,楼主都指点分享一下~

我尽可能简单来说一下情况吧

只谈论证据本体:证据本身是很平衡的箱子,他的下潜不会乱标称,29Hz是可以到达的,所以低音共鸣还是比较好的,这套系统组建的初衷是为了听小提琴,实际上如果只是为了小提琴奏鸣曲,无伴奏之类的话,书架箱就足够了,早先我的讨论里面也说过(你可以查一下我当初搭配柏林的时候),这套系统目标是小提琴但是钢琴确出乎意料的好,这是占了频率响应的优势,但还没有好的那么极限。

B200的表现和文中所述差不多,如果不考虑声压,或者小音量美学的话,音色是非常干净清冽的,文章一开始的不正经测量其实在听感反应上没有那么夸张——这么大一个屋子不开空调是不现实的,就算是凉快的夜里,真的不开空调,带来的底噪减小收益也不是特别的大——毕竟聆听距离3m开外了,对音色乃至共鸣我几乎没有意见。如果有,那基本上也是可以通过前端来做艺术性调整的。

P500也基本类似,但是大声压和高动态条件下表现会略微的好上一些,毕竟动态在那里摆着,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就是个终极解决方案——声音的细腻度上依旧可以得到提升,但代价是在现有器材价格表后面加个0,现阶段暂时是不需要这么折腾了。

针对钢琴其实还是有一些东西我不太满意的,原因很简单,钢琴的低音弦,就是最左边那一根,A0的基频是27.5Hz,也就是说如果要做好回放,频段响应应当满足27.5Hz,当然一部分品牌甚至可能会再往左边做一个八度,比如贝森朵夫,290型号甚至干到了97键,也就是说低音会瞄准了20Hz去。

P.S.一个题外话,去年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时候,听蒂勒曼指的德累斯顿演奏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乐章最后部分管风琴,才知道原来低音可以是这个样子的。括号,地表多半部分音响系统没办法做这个回放,有空去音乐厅听一下吧。

那么目标出现了,就是补齐剩下的几个Hz,通常理解,补全这么点低音其实很简单,之前我尝试用双12寸炮如此做了,但实际上听感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究其原因不难理解——失真,频段越低失真越夸张,功率越大失真越夸张。在频段限定条件下来控制好不失真功率,然后通过叠加多个功率设备的方式来换取声压(功率翻倍+3dB的道理),这也是为什么会用到复杂的多炮阵列。

根据ITU2022年度的标准,通常系统LFE通道(超低音)的带宽是不大于120Hz的,我家这里肯定用的更低,一方面让能量更加集中(FFT),第二也是没有必要让低音做那么多的事情——严格意义上来说上了80Hz都是几乎没有任何意义的)

于是开始漫长的调整调适过程,具体过程还是蛮有趣的,横跨了各种测量、滤波器设置之类一大堆乱七八糟事儿,也学到了很多有趣的知识。

结果还是不错的,低音方面后续测量得到的结果是低频失真在85dB的时候可以接受,高声压条件下也可以接受。我在上海的演奏家朋友那里可以经常听到施坦威274和法奇奥里308两架顶级钢琴,这两架钢琴在整个校准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参考作用。单纯从钢琴一项上来说基本还拿得出手,包括但不限于钢琴奏鸣曲,独奏之类的曲目。

当然也带来了一些意外的好处,比如管风琴的部分频段也得到了补齐(实现真正的管风琴是做不到的),大编制当然也没问题,至于电影,只需要设置里略微拉高3-6dB低音就很震撼了,不过这个属于在计划中的。

拉拉杂杂又写了这么多,一言以蔽之,你需要知道你要补全的是什么,或者说,你在每一步操作的时候都必须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这一点上小型系统的便捷性反而是无可比拟的,换句话说,如果懒得折腾,也许MT48+neumann KH310反而是我心头好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4-9-10 13:2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片面的测试和片面的数据从来就没有过罪
有罪的是把这些片面的东西,拿来向盲人吹大象的商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4-9-10 13: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garyvictor 发表于 2024-9-10 13:24
我尽可能简单来说一下情况吧

只谈论证据本体:证据本身是很平衡的箱子,他的下潜不会乱标称,29Hz是可 ...

技术与艺术,科学和美学,楼主两者都有相当考量,尤其是能满意经典品牌钢琴的表现;
多谢并期待楼主继续指点和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4-9-11 17: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南宁
好贴顶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4-9-11 19: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赶紧帮民间科学家的新机顶一顶销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11-24 18:5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