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乐彼客服1 于 2025-1-13 10:11 编辑
作为市面第一个全分立R2R架构的DAP,P6上市距今已有5年,随着近日集大成之作P6Pro 10th的发布,该系列也在便携范畴将R2R的性能发挥到了极致。 随着P6PRO 10th的陆续到货,有烧友仍对我们这5年来研发R2R所积累的技术感兴趣,想知道电阻全分立R2R架构的P6系列小信号还原能力如何,这篇文章将给予数据实测与解答。
以Hi-End级R2R解码为标杆,123dB并非“真实动态”? 我们了解到,法国知名R2R DAC厂家TotalDAC在其官网贴出了D1-Core的-120db正弦波FFT(如下图所示,图片有链接)
其实P6系列公布的动态范围就已表达出对于小信号的还原能力,因为动态范围的测试原理就是以最大输出作为测试参考0db基准,然后测试比如-60db的小信号THD+N,再减去衰减的60dB就是动态范围,这么测试可以防止作弊。
如下图是P6PRO的-60dB的A计权THD+N AES17@20KBW ,那么动态范围就是63dB+60dB=123dB,但实际上这并不是P6PRO的真实”动态范围”,因为可以看出来,-60dB时仍然有些许谐波份量,这显然会拉低动态范围。
那么如果把小信号继续减小至-120dB结果会如何?我们继续把FFT的Y轴放大。可以看出:1KHz -120db的测试激励信号测出来峰值是在-119dB左右,离下面的噪声线(32K FFT长度)-155dB仍然有较大的对比度,而此时的THD+N为-8dB,如果我们测试动态范围按-120dB小信号作为动态范围的测试激励,那么P6PRO的动态范围则是8dB+120dB=128dB,而制定动态范围的测试规范时间比较早,当时的设备解析度并不高所以就以-60为小信号测试标准,所以我们还是以行业标准来公布P6系列动态范围,但P6PRO毕竟只是个是多年前设计的便携分立R2R解码耳放一体式播放器,比纯解码多了数播、耳放及显示屏驱动等电路,所以还需要平衡整机功耗体积等,与高端台式分立R2R纯解码确实还是有一定差距。
便携全分立R2R DAP也能背景漆黑?P6底噪实测
再放一张大家关心的底噪,毕竟这是对听感影响较大的环节。这是P6PRO最大音量(60) 3.5mm PO口播放静音文件的底噪为1.25uV。
然后大家不要忘记,P6系列的音量控制电路是自研的电阻矩阵调节(也有人说成是R2R音量),所以让我们调小音量试试:将P6PRO音量调至50,测试底噪结果为840nV。这就体现出了自研电阻矩阵调节的优点。因为它是衰减的模拟电路音量,也就是解码的信号输出与噪声都被衰减,剩下的噪声也仅仅是耳放电路的本底噪声。当然,再调低音量测试已经没有意义,因为APX-555的本底输入噪声就已接近800nV,要测试出实际最小底噪还得加一个放大器将噪声等比放大然后换算才行。
技术是音质的核心保障,对于小信号的还原能力只是体现性能的其中一个小细节。希望通过这篇“管中窥豹”的文章让各位更多的了解到P6系列,如果还有更多关于该系列以及R2R方面的技术疑问,随时欢迎咨询我们,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