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吉亚·坎切利 Kancheli, Giya 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4-5 22:1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汉城 于 2025-4-5 22:16 编辑

magnet:?xt=urn:btih:41D4C09A55F4A73EA84934F6B80A82109ABAE339




坎切利生平 Biography

格鲁吉亚当代作曲家。出生于首都第比利斯。自从1991年苏联解体后,他先是定居在柏林,之后又定居在比利时安特卫普。现在他是比利时弗拉芒皇家爱乐乐团的驻团作曲家。他的主要作品包括7部交响曲。他的音乐个人风格明显,具有宁静、舒缓、通俗易懂的艺术特点,他也为多部电影作过配乐。如今他享有国际性的声誉。



Giya Kancheli(吉亚·坎切利)是格鲁吉亚当代作曲家,出生于1935年8月10日,现年89岁。其创作以交响乐和电影配乐为主,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国际影响力‌。

一、生平与创作背景
‌早年经历‌:出生于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1991年苏联解体后移居柏林,后定居比利时安特卫普,现任比利时弗拉芒皇家爱乐乐团驻团作曲家‌。
‌创作特点‌:作品以宁静、舒缓的旋律为特色,融合通俗性与深邃情感,在平静中蕴含力量。他的音乐常被描述为“平易近人、优美且直接”‌。
二、代表作品
‌交响曲‌

共创作7部交响曲,其中《第5交响曲:对父母的记忆》(1977年)为代表作,以抒情性与纪念性主题著称‌12。
《第2交响曲:歌曲交响曲》(1967年)则体现早期对声乐与器乐结合的探索‌。
‌协奏曲与室内乐‌

大提琴协奏曲《Magnum Ignotum》(又名《心弦》)由罗斯特罗波维奇首演,展现其细腻的情感表达‌。
中提琴与乐队作品《冥河》(Styx)以极简主义风格探索生死主题,与古拜杜丽娜的《中提琴协奏曲》常同场演出‌。
‌电影配乐‌

曾为《Kin-Dza-Dza》《Mimino》等电影创作配乐,主题音乐兼具叙事性与氛围感‌。
专辑《Themes From The Songbook》收录多部电影主题曲,如《Bear’s Kiss》的抒情主题和《Twelfth Night》的戏剧性旋律‌。
三、艺术评价
坎切利的作品在技术层面以简洁织体见长,灵感源于对人性与记忆的深刻洞察‌。其音乐在当代古典乐坛独树一帜,被视为格鲁吉亚文化输出的重要代表‌。



Giya Kancheli(1935年8月10日-)是格鲁吉亚著名作曲家,出生于第比利斯,现为比利时弗拉芒皇家爱乐乐团驻团作曲家‌12。其音乐以宁静舒缓的旋律、通俗易懂的结构为特征,常被称为“平静中蕴含力量”‌。

主要艺术成就
‌交响乐创作‌
创作7部交响曲,其中《第5交响曲:对父母的记忆》(1977年)被视作代表作,展现其独特的抒情性与情感深度‌。

‌电影配乐‌
为多部电影创作配乐,包括《Kin-Dza-Dza》《Bear’s Kiss》等,主题音乐兼具叙事性与艺术性‌78。作品《Instead of a Tango》收录于2019年专辑《Sunny Night》,融合探戈元素与当代古典风格‌。

‌室内乐与声乐作品‌

大提琴协奏曲《Magnum Ignotum》(又名《心弦》)以空灵质感著称,豆瓣评分8.3‌3
《Lament》为纪念意大利作曲家Luigi Nono而作,结合小提琴与女高音,获乐评界高度评价‌。
风格与影响
其作品常运用极简主义手法,通过重复旋律片段营造冥想氛围。尽管技术评分79分(低于同期先锋派作曲家),但88分的灵感值与83分的创新值凸显其艺术独特性‌。国际声誉建立于苏联解体后,作品在欧洲多国上演并获ECM等厂牌推广‌。



2
发表于 2025-4-6 14: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
谢谢楼主补档经典音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4-9 11:1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