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18|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卡拉扬大师挥柏林爱乐在东京1977年的贝交很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4-29 20:3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RT,正在听贝1&3,很棒很带劲!因为对小日子不感冒,加上网文洗脑说它不咋的,以前没去听它;结合近来听的布交,越来越喜欢卡拉扬了(为空出硬盘空间,以前删了不少卡大师的包子)。大师的作品常听常新,成见是座大山

Folder(1).jpg (107.58 KB, 下载次数: 4)

Folder(1).jpg
2
发表于 2025-4-29 21: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有SACD 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25-4-29 21: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前烧,您好!看到回复我的欲望不由的膨胀起来,
我现在听的是这个版本“Beethoven - BPO, Karajan - Symphonies Nos.1 & 3 (2012) [SACD ISO & 24-88.2 FLAC] {TFMCSA-0025}”,里面既有SACD同时也有24-88.2 FLAC分轨文件。也是好奇心我点开了24-88.2的FLAC来听,感觉真棒,刚听完这盘两首交响。
可,我就这一个方件夹,也忘了什么时候从哪下载的,其它四盘您有吗?
就要这种高格的,最好是24-88.2 FLAC文件。    我听SACD文件音量觉得小,不过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5-4-29 21: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这个是 24/192 的, 听听看

http://***.com/s/1o8uqx0Q 密码:bk5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25-4-29 21: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kkk101 发表于 2025-4-29 21:23
这个是 24/192 的, 听听看

http://***.com/s/1o8uqx0Q 密码:bk5l

啊,爱你!

我也正在上传手里的这张,口说无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25-4-29 21: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只有夸克网盘有空间可用
「Beethoven - BPO, Karajan - Symphonies Nos.1 & 3 (2012) [SACD ISO & 24-88.2 FLAC] {TFMCSA-0025}」
链接:https://pan.quark.cn/s/485d778d0cac
提取码:8x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25-4-29 21: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里面的信息,还是挺有意思的,发上来。

专辑名称:Beethoven - Symphonies Nos.1 & 3
艺术家称:BPO, Karajan
音乐风格:Classical
资源格式:SACD ISO & 24-88.2 FLAC
唱片公司:Tokyo FM
出版时间:2012
发行版本: 日版               

专辑简介:
    2010年,东京FM出版了卡拉扬与柏林爱乐1977年在东京普门馆演奏贝多芬交响曲全集的实况录音,共有5个单张,2012年又发布了SACD版本。此张为其中的第一及第三交响曲。   
   
    谨将CD说明书中第1篇文章译出,以供对此有兴趣的乐迷朋友参考。此文撰写者东条硕夫1939年出生于东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是日本著名的音乐评论家,现作为自由撰稿人为各大音乐报刊和杂志撰稿,有《朝比奈隆的贝多芬交响曲解说》等多部著述。

《卡拉扬/柏林爱乐 1977年普门馆》
东条硕夫  
    1977年11月,时隔4年第5次访日的卡拉扬和柏林爱乐在日本进行了他们时隔5年第3次(在东京是时隔11年第2次)贝多芬交响曲全集连续演奏的音乐会。
    作为柏林爱乐演奏会的会场,在日本首次使用了普门馆。可以容纳5千人的这个宗教团体的大厅原本并非为音乐会会场而设计,所以考虑到声效方面会有诸多问题,在正式演奏会的前一天,卡拉扬自己一个人来到了会场,决定确认一下音响。普门馆方面为准备此次公演,在大厅天花板等处增设了大型的调整残响用的装置,为测试其效果而由早稻田大学交响乐团在大厅内进行演奏,卡拉扬穿梭于坐席的各个位置进行声响比较,最后做出了大厅原有布局足矣的决定,因此,我记得直到演出结束也几乎没有使用上述的装置。
    我们这些收录的人员不是在演出当天而是在第一天公演前的排练期间就开始测试录音麦克,但意想不到的是,在这个声响发干的巨大空间里通过麦克收录之后,大家认定乐团的音响平衡相当不错。录制第5和第6交响曲的工程师是FM东京的桥本正文,另外7首则由若林骏介担纲。著名的自由录音师若林的录法是以在中央吊起的一根单点立体声麦克(NEUMANN SM69)为核心,同时整合舞台上的辅助麦克,大厅的残响未被多方采集,从而得到了细致绵密严实凝缩的声响。与此相反,桥本在收录时(他是我偏爱的监制)善用吊挂在听众席上方的回声麦克,采集了比靠近乐手麦克的声音晚听到的音声(残响),其所使用的是重视量感与临场感的方式。即使是在同一会场同样条件下演奏的曲目,由于麦克位置摆放的差异而得到不同的印象,录音业界早已有之。
    此次作为CD复刻的卡拉扬与柏林爱乐演奏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其演奏呈现了他们1970年代中期的演奏风格,这一点无须质疑吧。其中,我们随处都可以听到与其访日前夕刚在DG录制全集的演奏风格相同的快进速度与雄伟能量的特征,但多少也恢复了以前某些抑制的部分。例如《英雄》的第1乐章“灿烂的快板”的感觉就比DG唱盘稍显紧凑,节奏感富有力度并清晰复现。在DG的第8交响曲第4乐章中令人异常吃惊犹如风暴那样的速度虽然也在重现在普门馆但却有所收敛。第7交响曲第4乐章等等音乐的壮阔动力在DG唱盘与普门馆的实况都如出一辙。但第5交响曲在普门馆里的演奏,可以说与他们留下的任何录音里相比都增添并洋溢出激荡的力度,特别是第4乐章,有一种到达魔界的强烈之感。
    现场录音当然属于一锤定音,但即使是柏林爱乐乐团也常会发生意外。其中一例就是第7交响曲开始时双簧管的失误吧,担任主奏的是代替著名首席Lothar Koch的年轻乐手,估计他当时过于紧张而吹错了,在现场录音的境况里,这样的情形不胜枚举。
    然而,双簧管的失误还不足以与在第9交响曲录音时我方录音器材出现的故障的影响相提并论。
    在此,我希望事先得到来自聆听第9交响曲的听者们的谅解。当时的情况是,就在演奏马上就要开始的时候,此前一直顺畅使用的收录用放大器(Ampex AM10)突然失常,事实上它已不能使用也不可能恢复,好在连接索尼Betamex盒式录像机SL-F1主麦克SM90的连线没有出现故障从而使得录音能够顺利进行,而该CD唱盘就是从这条连线采得的音源。如果从一开始就采用单点录音方式的话,无论如何都需要使用辅助麦克对偌大舞台上不断展扩的乐团的乐器细节、合唱和独唱以及大厅的残响等等予以补遗,因此如果这些连线有一条不畅,尤其是在录制第4乐章声乐部分的时候就会出现明显的失衡。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我们会有怎样的如履薄冰的紧张心情,笔墨言辞可谓难以尽述。再加上演奏结束之后来自作为主办方的大阪国际音乐节协会带来了“大师说他认为今天的演奏能够得到最大的满足,恳请录音工程师们多多关照”的口信,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我只能在心里暗自诅咒早不坏晚不坏偏偏在最需要它正常的时候却不能使用的那个放大器。
    在电台播放录音的时候虽然对第4乐章的录音带做了尽可能的修补,但平衡性不佳的现状却很难复位,现在重新校听,感觉还是原始母带更加自然一些。作为当时的制片,最初我并不想将这个不完美的录音转制成CD,但不能就此埋没了卡拉扬与柏林爱乐的不可替代的遗产,我改变了初衷,谨请谅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4-29 21: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
kkk101 发表于 2025-4-29 21:23
这个是 24/192 的, 听听看

http://***.com/s/1o8uqx0Q 密码:bk5l

谢谢您的分享,节日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4-29 21: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4-29 22: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
大师不是普通人说爱和不爱,说懂与不懂,这么简单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4-29 22: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在电脑里面找了一下,DSD64格式的。大师级的贝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5-4-29 22: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kkk101 发表于 2025-4-29 21:23
这个是 24/192 的, 听听看

http://***.com/s/1o8uqx0Q 密码:bk5l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5-4-29 22: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kkk101 发表于 2025-4-29 21:23
这个是 24/192 的, 听听看

http://***.com/s/1o8uqx0Q 密码:bk5l

这个收了,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5-4-29 23: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有一说一,我觉得东京的这一版贝交全集是卡拉扬所有贝交全集中录音效果最差的一版!是我错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25-4-30 00: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网事如风2010 发表于 2025-4-29 23:37
有一说一,我觉得东京的这一版贝交全集是卡拉扬所有贝交全集中录音效果最差的一版!是我错了吗?

每个人的偏好不一样,你应该没有错。针对今天我听到的这两首,我觉得录音质量很好,我是在听兴奋的情况下发的这贴。当然,我对具备的录音效果不是太看重,或者说敏感;我更在意感觉、或者说味道吧。如斯托科夫斯基的作品,第一耳朵我很喜欢,音效好,但第二耳朵就不行,对我来说不耐听,没味道,不时有把他的文件删除的冲动,对索尔蒂也是一样情况。按说他俩的网文洗脑应该有正面加分作用的,只能说与他俩无缘。对卡拉扬的77版布交很好的音响效果,我就喜欢。
77年东京这版我好像下载有一般16-44.1版的全集,但没听过,今天翻到24-88.2版的文件,好奇下点开一听,听进去了,这高码可能也有脑放加成。
都是耳缘,这两天看隔壁贴子,我还着急邓丽君这么美的人和歌,怎么一个个说不感冒,是不是在赌气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5-4-30 08: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汕头
kkk101 发表于 2025-4-29 21:23
这个是 24/192 的, 听听看

http://***.com/s/1o8uqx0Q 密码:bk5l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25-4-30 09: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vcnola 发表于 2025-4-29 22:29
在电脑里面找了一下,DSD64格式的。大师级的贝交。

若专注听老卡,负担是最重的,太多的版本。当然乐趣也会最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5-4-30 18: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成都
我留的也是这个版本。
不过是FLAC MQA绿点192版。
实事求是地讲,MQA对背景的处理很好。安静。
MQA只是被其他厂家收买了,并不是不行。
据说,MQA新东家手里也掌握着HDTT的那些资源。计划重新MQA高码出版。非常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5-5-12 15: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网事如风2010 发表于 2025-4-29 23:37
有一说一,我觉得东京的这一版贝交全集是卡拉扬所有贝交全集中录音效果最差的一版!是我错了吗?

你说得对,这版录音效果确实一般。
但是我觉得是卡厨质量最高一版贝交全集,反正在我心中能排前列,我尤其喜欢这版的贝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5-5-12 15: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dxs390413 发表于 2025-4-29 21:39
只有夸克网盘有空间可用
「Beethoven - BPO, Karajan - Symphonies Nos.1 & 3 (2012) [SACD ISO & 24-88.2 ...

兄弟,能再分享一次吗,想试试SACD原本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5-13 10:5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