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02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Hifiman HM-801与七彩虹Pocket HIFI C4 Pro对比评测(全部完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4 11: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言
近期国产高端随身听Hifiman HM-801与七彩虹Pocket HIFI C4 Pro是大家非常关注的话题,有部分网友短时间试听过这两个器材,而同时拥有这两个器材的人则很少,而相关的评价也有不少以偏概全的问题,什么秒杀 类的言论也有网友跟着人云亦云。经过长时间的仔细对比,这里特推出一系列详细分析这两个播放器的评测,希望能通过这个评测让广大网友能理性地了解这两个播放器对音乐还原的基本特性,以及各自的优势和弱点,对消费者能起到一个参考作用。

鉴于文字描述即使只使用一些理性地文字避免夸张的形容词,有时还是不能表达抽象的声音特点和差别,因此这次评测用直观的评分图表来对具体的评测做直接演示。具体形式如下:最高分为10分,某项特性分数越高越好的用星星图案表示(比如信噪比),10颗实心星星为满分,某项特性仅仅表达其是否中性的用方格表 示(比如中频密度),5个实心方格为最中性。参照标准为台式CD+耳放系统:君子行星+VC01耳机放大器,这套系统的特点是声音中性、均衡、全面,耳放 的数据指标很高。耳机为森海塞尔HD650

  
第一部分为HM-801C4驱动HD650的表现。对耳塞(森海IE8/Hifiman RE262/272)以及其他耳机的的驱动表现将在第二部分中发布,届时还会有HM-602HM-601客串。试听曲目均为WAV文件,大部分直接由原 CD抓轨,其他为网上下载APE格式转换成WAV文件。

  一、器材介绍:
  HIFIMAN HM-801
去年就曾专门做过评测,相关的介绍包括开发者的自述等等均可参考老贴:http://www.erji.net/read.php?tid=773396,这里不再重复。
  
想当年HM-801是一支独秀,现如今国产高端随身播放器则是百花齐放。而HIFIMAN也充分利用HM-801模块化耳放的特点陆续推出了几块新的 耳放卡:GAME卡、POWER卡(大功率卡)以及尚未上市的平衡卡。并且采取了赠送高素质耳塞扩展内存等优惠措施,通过良性竞争给消费者更多选择是一个好事情。
  
这次试听使用了最新的POWER工程样板卡,这个卡由于是工程样板还是手工焊接的,以后作为HM-801的搭配卡都会采用自动贴片生产,工艺会比现在图片里的要好。
  
这个卡的特点相对老卡高频延伸要好一点,而中频的韵味要稍淡一点,这个差别个人感觉不算很大,属于量变而不是质变,当然也有人对那么点韵味的差别很在意,对比之后仍旧留下老卡的。而GAME卡原本是为推高灵敏度耳塞设计的,声音透明度高,但是驱动力小,推HD650低频明显不足,用来推大耳机有点勉强,这 个卡在第2部分对耳塞的评测时再具体描述。这里也贴一些HM-801602的内部图,均为自动贴片生产。

HM-801/602/601
对比:


HM-801
耳放卡对比:


HM-801
内部图:



HM-602
内部图:





  七彩虹Pocket HIFI C4 Pro
,这个播放器的出现当初让很多人觉得意外,一个做电脑板卡的公司怎么突然出了一个不相干的HIFI播放器?随着七彩虹不断进行的试听活动,有很多网友认识和了解了这个播放器。本人曾与C4的开发者万先生做了很长时间的交流沟通,这里简单介绍一下:C4的开发时间大约有一年半,开发这个播放器是出于开发者对音乐的爱好,他本人就很喜欢古典音乐,那时他们并不知道HM-801,因此C4也不是特意针对HM-801去做的。C4开发的过程据说是相 当艰苦,光PCB就打了几十版,开发的费用相当惊人,这个付出的过程其他国产播放器也会遇到,只是付出多少的问题。(有些人仅仅看到手头器材里元件加起来并不贵,并不了解前期巨大的开发费用分摊到一个小批量生产的器材上所占的比例)。他们用仪器测试了大量的运放等相关元件,尽量做到指标优秀,同时根据听感做最后抉择,放弃了一些指标高而听感差的元件。七彩虹公司本身制作电脑板卡都是自动流水线方式,C4采用了6层电路板,触点全部镀金,工艺非常精致。
  C4
的外观很独特,胡桃头外壳,背后雕花,仿铜面板+滑动式电位器。风格相当古典,并不像个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产品。木头外壳手感相当好,背后的雕花是电脑自动雕刻+手工完成的,个人感觉这个雕花有点繁琐。C4同时具备了3.5mm6.35mm两个耳机输出口,二者是同时工作的,可接两个耳机一起听,这两个输出口的放大芯片是一样的,只是电压不同,3.5mm小口驱动力要小一些,主要针对耳塞。对于同时使用耳机耳塞的用户来说是个很方便的设计。

七彩虹Pocket HIFIC4 Pro图片:




C4
的内部图片:



更多图片参考老贴:http://www.erji.net/read.php?tid=953929



  音乐还原特性对比

  1、高频部分:




  
测试曲目:阿卡多《魔鬼的颤音》专辑,重点听小提琴高频部分的还原。在高频延伸方面台机系统表现最好,有很强的穿透力,C4表现与台机系统比较接近,稍差一点;HM-801的高频延伸不如C4及台机系统,频响曲线上可以看到高频有下降。在高频的细腻程度或者说耐听程度上,这三套器材都表现良好,HM- 801由于高频频响下降,耐听性实际上更强,但是通透感不如C4C4与台机系统都能做到亮而不刺,高频晶莹剔透,对高频段器乐还原很出色。

   2、中频部分:






  
测试曲目包括蔡琴、邓丽君、老鹰乐队等。对于中频特性的分析采用了三个图表,并且添加了上次评测中的IMOD系统(Red Wine Audio iModSR-71)与D50系统(D50VC01耳放)作为参考http://www.erji.net /read.php?tid=773396 由于上次评测中对这两套器材的中频部分印象极其深刻所以只对中频部分添加到这里作为参考。
  
中频密度方面C4与台式系统都很中性,HM-801中频密度听起来会觉得高一些,这可能与其高频下降之后显得中频突出一些。而IMODD50系统中频密 度明显不足,特别是IMOD偏薄严重。中频韵味是HM-801的强项,人声亲切、靠前,对女声的温婉缠绵和男声的磁性醇和都能很好的还原出来。C4与台机 系统人声相对冷静一些,靠后一些,台机系统人声的定位感比C4要好。中频细节的对比是后来才特别添加上去,因为中频的韵味可以用丰富细致入微的细节去表达 真切感,也可以通过美化修饰抹掉一些细节去体现(比如一些胆机),HM-801基本属于前一种,并不缺失中频细节。上次对比听的EMMELINE P51耳放则属于修饰严重,抹掉细节的一个极端,这也许是对付数码味严重的前端无可奈何的一种选择。

  3、低频部分:




  
低频下潜测试曲目为老鹰乐队《加州旅馆》、蔡琴《渡口》,HM-801与台机系统大致相当,而C4低频下潜要浅一些。
  
低频控制力测试曲目《蓝雨衣》第一曲"First wetake manhattan" C4与台式系统表现都很好,低频收放自如响应极快,尤其是C4本身低频下潜稍浅一些,速度感和能量感更强烈。HM-801低频则表现得不紧不慢,即不会松散也不会有很强的速度感,用前面的《加州旅馆》和《渡口》试听的时候HM-801低频与台机系统几乎没区别,只有节奏快的低频才会体现出一些差别来,HM-801低频特性与其整体风格是完全对应的。

  4
、声场表现:




  
测试音乐主要是歌剧《卡门》等,台式系统中的VC01耳放因为是平衡驱动方式,声场指标相当优秀,横向开阔,纵向定位明确,可以算是比较完美的声场表现。 而两个随身播放器声场都还有一些差距。C4的通道分离度指标较高,声场横向表现好,比HM-801要开阔一些,而C4的纵向声场不太明显,人声的定位感不 HM-801明确,HM-801则能把歌唱者与乐队之间的距离感体现出来。

  5
、信噪比:


  
对于驱动HD650这类高阻耳机以及低灵敏度的RE262耳塞来说,这次对比的器材到最大音量都没有任何噪声问题。
  
16欧、125db的低阻高灵敏度的IE8耳塞作为试听工具,C43.5mm小输出口到最大音量也无任何噪声,C46.5输出口、HM-801、台 机系统在安静的环境下最低音量也能听到极轻微的本底噪声,到IE8的正常音量下噪声均不明显,C46.5输出口到接近最大音量可听到轻微噪声。HM- 801与台机系统在超过正常音量以后可听到轻微噪声,到最大音量噪声比较明显。考虑到台式系统通常不可能去接高灵敏度耳塞玩,而这个台机系统测试数据信噪比很高,因此评分与C4相同,而HM-801考虑到可能会有部分用户去接高灵敏度耳塞所以打分低一点。

6
、续航时间:C4充满电,关闭SRC续航时间为8小时左右,开启SRC续航仅为4.5小时左右。HM-801充满电后续航时间为8小时15分钟左右。大 功率输出的播放器续航时间是没办法和普通MP3相比的,8个小时对于一天的听音时间来说也应当足够了。

7
、其他细节:C4SRC功能官方描述是“SRC是当你感觉16bit/44.1KHz采样率在高频时THD较大可以打开 降低THD”,使用普通CD抓轨的WAV文件均为16bit/44.1KHz,按动SRC调节到最高的24bit/192KHz然后跳回16bit /44.1KHz(关闭SRC)听不出有什么区别。而SRC耗电惊人,所以C4用户通常还是不要开启这个功能为好。

  
以上对音乐还原特性的描述,应当基本上可勾勒出这两个播放器的声音特点:
  C4
:相对轻快、有活力的声音,对于喜欢高低频比较刺激的人来说是个合适的选择,当然这种刺激已经完全超越D50/IPC这类数码味的性质。HM- 801则是比较沉稳、耐听的风格。如果将C4比作活力四射的少女,HM-801则可视为恬静优雅的大家闺秀。
  
对于乐曲类型的适用性,我觉得不能简单的用古典流行等大范围的音乐类型去区分。而是要了解器材的基本特性,再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古典有轻快 的圆舞曲、波尔卡之类,C4听起来更爽;也有低频气势恢弘的交响作品,以及歌剧等HM-801会比C4更合适。而流行中注重人声,想听那种甜美诱人的 味道的显然是HM-801,这种韵味很多更高价的CD机也未必能做到。当然流行音乐中也有些人并不在意人声是否有魅力,只是听个过瘾,高频亮、低频劲反而C4更合适。(比如天王周XX的歌,咬字都不太清楚,也就没必要去追求是否有味道,D50都够好了。当然周XX的音乐天分确实是高,希望周XX的粉丝不 要扔砖头)。

  
总结:如果上面的一系列文字描述加图表评分还是嫌复杂,这里就用精炼的文字描述一下两个播放器的特点:
HM-801:中频迷人,低频沉稳,柔和耐听,强大的扩展性。
C4
:高频细腻优美,声场开阔,低频快速,平衡中性。

附加说明:
  
关于对声音还原的评分:其实很早就想通过一种尽量直观、客观的数据方式体现音响器材的特性,这次评测是一个开始,评分的方式能体现出各个频段声音的特点,但是不会设置总分,因为如果不了解器材特性盲目去依据总分来选择最终可能是白浪费钱。
  
基于同样的道理,风格差异较大的器材谈性价比是没什么意义的。不适合自己的器材那怕再便宜也是浪费,哪怕再贵也不一定达到自己想要的声音。因此在HM-801C4这两个器材之间去谈性价比并无多大意义。
  
对于具体的各频段特性的名称这里只是尽量选取大家容易理解的文字,以后可能会另外专门发一个征集投票确定具体文字,比如对中频的描述,有人喜欢用冷、 或者数码味、模拟味去描述等等。对于分数的差别可能每个人的理解不同,这里也欢迎不同网友根据自己的标准参照这个评分方式去打分(前提是一定要认真、仔细对比过)。或者提出不同的评分项目名称。


Hifiman HM-801与七彩虹Pocket HIFI C4 Pro对比评测(二)
                                             



一、HM-801C4 驱动3大热门高端耳机的表现
  
选了3个近几年来最受欢迎的高端耳机来测试两个播放器的表现,分别是:AKGK7012010年冠军)、森海HD6502009年、2008年冠军)、拜亚DT8802007年冠军)。本来是想直接买K701DT880 二手,省得褒机的麻烦,但是二手区成色好的并不好找,出现了几个也很快被白菜党秒走。最后买到一个二手K701(卖主说只听了十几小时),DT880 则干脆去买了一个全新的32欧版本,老版DT880很早听过,所以这次想听听32欧版本的特点。之后是长时间的褒机,断断续续,这也是这次评测时间拖延比较长的原因。
  HD650
本来就是上次测试的主力,这次主要是测试K701DT880,先说说K7012010年最受欢迎的高端耳机,刚拿到K701的时候接 RME9632声卡,初听声音很糟糕,高频很生硬,虽然不是那种尖锐的刺耳声,但是有明显失真,低频也很紧,虽然知道是没煲开的,但还是很吃惊会是这样的表现。之后连续放了1个小时音乐,再听声音明显自然多了。然后就和DT880一起进入褒机时间,没再细听。陆续大概煲了100小时左右,这次评测之前曾经 CD机、耳放试听,初听仍然很糟糕,和第一次初听的时候几乎一样,开始以为是耳放问题,听了近30分钟之后发现不是耳放问题,是耳机才进入状态。到正式试听的时候,不出所料,K701还是需要一个热身过程才能进入状态,不清楚这是不是耳机没彻底煲开的表现。
  1
、听惯了HD650再听进入状态的K701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K701的高频非常出色,延伸好,细腻、悦耳,中频有一些修饰,这种修饰实际上是对声音 做了一些圆润的处理,抹掉了少许细节,这和HD650那种真切、醇厚,细节极其丰富的风格是完全不同的。K701听女声非常好听,因为实际上是经过了 ,邓丽君的《甜蜜蜜》真的是甜到心里去了,而HD650的女声是非常真实距离感非常近,再听男声,比如Aaron Neville和老鹰乐队等歌曲,K701就感觉有点别扭了,少了男声那种醇厚的感觉,而这正是HD650的强项。常有人说K701奶油味其实还是 挺贴切的,男声多少有点奶油小生化的趋势,不过总的来说这种修饰不是很夸张。低频方面K701仍然是AKG公司传统的重质不重量,低频下潜不深,弹性好。声场方面K701非常开阔,超过HD650DT880。大致听下来K701可以说是K501的高频强化版,继承了了除高频外K501的其他特点。佩戴上 K701那个向下带凸起的横梁是个败笔,压着头顶很不舒服。
  2
DT88032欧版本初听感觉和当初的DT880老版差别也相当大,32欧版的高频不像老版那么刺激,低频也比较松。连续褒机之后低频的速度感上来 了,高频基本没变。新版32欧的DT880相对另外两个高阻耳机更容易推响,整体属于监听风格,中频没有K701HD650那么特点鲜明,要说真实还 原,感觉还是HD650做得更到位,DT880的那种直白缺少亲切贴近的感觉,真正的歌唱显然不应该是毫无感情的。和K701对比,DT880的高频延伸 和细节与K701差不多,但没有K701那么悦耳,实际上K701高频也有类似中频那种修饰,只是更不着痕迹,没有DT880这样的白开水监听风格做 对比感觉不明显。DT880唯一胜出的是其低频既有很深的下潜,又有极快的速度感,弹性极好。对于喜欢节奏快、低频强的人来说是个好选择。HD650的低 频相对松一些,但对于类似交响等音乐,这个特点恰恰可以烘托气氛形成厅堂感,这也是森海演绎古典的优势之一。DT880的声场比HD650略窄一点。
  
  K701/DT880/HD650
HM-801C4播放器的搭配:
  HM-801
C4推这3个大耳机都有足够的驱动力,有些新手常常用推耳机到多大音量来衡量前端的驱动力,其实这是很不科学的。推好耳机不仅要求有足够的音量而且必须是在小失真状态、能够推出耳机本身的动态这样的前提下才能算合格,有一些MP3体积很小但照样能把高阻的HD650推得很响,但是低频混、高 频失真等问题明显,这就是体现出其推力不足的问题。也有人说我只用高灵敏度小耳塞,不需要这些大推力的砖头,实际上即使是小耳塞,有些型号在强大的驱动力下也能表现令人意外的潜力。这也是很多人热衷捆绑党的原因。
  
从风格特点上看,C4有些类似K701HM-801有些类似HD650,实际听下来,互补类似的音源和耳机搭配会更平衡,C4+HD650,HD650的高频和C4的低频都得到一定改善,HM-801K701也是一样的道理。但是这样的中庸之道也可以说抹杀了器材的部分优势,未必人人都喜 欢,C4+K701的组合高频优势发挥的更淋漓尽致,中频保持K701原有特点,只是低频相对下潜更少了点,整体有点往上飘,对于欣赏弦乐、轻音乐、女声等类型的歌曲不错。HM-801HD650组合前面第一部分评测也说过,高频会比较暗,通透感要差一些,而中低频的优势会更明显。我用的HD650是老 版本,新版据说高频方面有一定改善,因为没实际听过也就不去细说了。而DT880由于本身监听风格没什么特定也就不挑前端,用两个播放器基本都能体现出播 放器本身的特点。这里特别提示一下,要注意的是,耳机风格的差异远比这两个播放器的风格差异要大得多,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上面说的风格互补只是部分改善了耳机的特点,不可能把K701变成类似HD650这样的风格。所以耳机系统的选择最重要的还是耳机本身,其他通过前端去改善和增强其特点最多也是量变,不 可能质变。


二、HM-801C4 驱动耳塞的表现

HM-602
与健伍B9对比图







  

  
参照播放器介绍:健伍B930G硬盘)、HM-601B9也算是一代名机,在外观上HM602/601与其有些类似,B9的使用上碰到两个问题,一是对中文支持不好,很多中文歌名显示不出来,二是需要电脑安装软件后才能导入歌曲,有点类似苹果的播放器。到论坛里找了资料才搞明白。B9的推力比较小,和 HM801/602/601以及七彩虹C4不是一个级别的,推高阻耳机音量都不够,所以只在耳塞部分出场。
  HM601
HIFIMAN价位最低的播放器,中频相对HM801/602来说更薄一些,韵味也淡了,而高低频延伸更好,从801的中频为王到更中性的 601,可以说是HIFIMAN向现代流行风格的一定妥协,而HM602介于801601之间,这次就不再加入讨论了,一次测试太多器材对比起来是相当费劲的。
  
测试耳塞:森海塞尔IE8,这个耳塞是2010网友最喜爱入耳耳塞冠军,近期讨论也非常多。这个是直接买了个二手行货,彻底煲开的。由于IE8/7等耳塞 假货非常多,很多打着工包”“散装”“X之类名头的假货有些仿真度极高,所以大家购买新品及二手要特别注意分辨。IE8初听感觉很好,整体很平衡, 高频即也有一定的解析力也相当耐听,中频有一定的密度,低频清晰不混,头中效应不明显。而以前听过的一些高端耳塞除了ER4外,很多都是解析差、染色重、低频混的风格,不知道是不是特意为了搭配那些冷硬薄的MP3刻意设计的。而IE8显然风格更接近其大耳机系列,这在耳塞中是很难得的,受到欢迎也不奇怪。 IE8的可调节低音设计令人赞赏,通过耳机上的低频控制旋钮调节低频量感大小,即使调到最大也不会出现含混及掩盖中频的问题。这次测试为了公平起见把低频旋钮调到中间位置。
  
健伍B9搭配IE8的表现不温不火,高频不冲,中频密度也不错,基本没有冷硬薄的数码味,这在大众化的随身听中算是做得很好了,缺点是低频控制力稍差,特别是低频较多的时候人声就不那么清晰了。另外B9的底躁是个问题,在切换歌曲的间隙B9会自动予以静音,而歌曲一播放就能听到底躁,特别是独奏或者清唱时比较明显,HM801测试耳塞的时候已经换上了正式生产版本的大功率卡,底躁不明显相对上次的测试版有进步,HM601基本听不到底躁。C4小输出口即使 是调到最大音量也听不到任何底躁。
  
七彩虹C4的两个耳机输出口推IE8差别相当大,3.5mm输出口推IE8听起来类似B9的风格,而低频控制力要优于B9,声音层次分明,大场面也不会出现混乱的感觉。加上底躁控制极好可以说是B9的加强版。换到6.35mm输出口,试听邓丽君的《甜蜜蜜》感觉高频有些偏亮,低频控制力强,收得更快,但低 频的包围感减弱,整体有点飘,听感不好,而且音量滑动很小就会改变巨大的音量,操作的时候需要小心。使用C4IE8的网友建议把IE8的低频控制旋钮调 到最大。
  HM601
IE8,动态方面是这几个随身听中最出色的,低频下潜深,弹性好,听快速低频流行音乐很过瘾。HM601的低阻和高阻开关除了音量大小的差别也听不出音色方面的明显差异,建议用低阻档,音量调节的范围更容易进入电位器最平衡的位置。
  
三个播放器整体听感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而具体到高频和中频的对比则差别不大,IE8的毕竟和大耳机有明显差距,作为鉴别器材的工具很多小的差别反映不明 显。仔细对比了中频,B9能听出一些修饰美化的痕迹,细节要少一些,女声也更柔美,有点类似K701对中频的处理方式;C43.5mm输出口中频略偏明亮一些,细节丰富,歌手感觉都偏年轻一点;HM601中频则非常中性,密度感和真实感比前面两个随身听要好一点,但比起HM801那种醇厚的味道差距就相 当大了。
  HM801
接上IE8那种熟悉的中频的味道和音乐的包围感又能听出来了,虽然大功率卡有点大材小用,不过强悍的驱动力还是将IE8的低频潜力给压榨了出 来,有点大耳机的意思。缺点还是高频偏暗一点,能感觉到IE8HD650虽然整体素质差距很大但还是有那么点风格延续的。
  HIFIMAN
RE262272这里也简单的说说,RE262曾作为HIFIMAN播放器的赠品发送过不少,相关听感也有很多,总体来说还是 HIFIMAN传统风格的延续,注重中低频,高频延伸略差,搭配C4倒是相当平衡,而RE272这个新产品则彻底改变了以往风格,高频延伸和解析力很好,细致而不刺耳,中频还是继承了HIFIMAN的优秀传统,低频则明显偏少,这个风格特点使其与HM801的搭配显得比较合拍,整体平衡感较好,而搭配其他 播放器就觉得中高频过于突出了。相对IE8RE262272虽然各有优势但整体平衡度还是要差点。

  三、HM-801C4对高码率音乐的表现
  C4
支持24bit/192khzWAV文件格式,HM-801支持24bit/96khzFLAC文件格式,为了测试高码率文件的效果特地下载了一个对比文件,李娜的《嫂子》,文件包括了24bit/192khz版本和16bit/44khz版本FLACC4需要通过foobar将高码率FLAC 文件转为WAV格式,而HM-801更麻烦点,还需要用千千静听软件把24bit/192khzWAV文件降频24bit/96khz,然后 再用foobar转为FLAC。希望这些高端播放器以后能直接支持24bit/192khzFLAC文件,就省得麻烦了。
  
先听的是C4,测试耳机包括HD650K701,从16bit/44khz版本换到24bit/192khz版本初听感觉是相当震撼的,中高频细节明显 丰富了很多,声音非常真切,歌手与自己的距离感一下拉近了,再换回16bit/44khz的普通格式,仿佛声音都隔了一层纱。HM801切换到高码率的 24bit/96khz文件时同样能明显听出中高频清晰化的改变,变化幅度比C4上要略小一点。初听的感觉非常惊喜,不过多次反复听高码率的文件还是感觉到一个问题:这种音乐高频有点抢耳,听音的时候注意力容易被高频吸引,另外可能试听歌曲的录音和歌手声音本身的特点也不是特别出色,耐听方面有时感觉倒不如低码率文件。
  
每个人对音乐不同频段的敏感程度也不同,建议有这两个播放器的网友都去试试体验一下高码率文件。有些声卡也支持高码率不过输出效果未必会这么明显。这种极至的高频解析可以算是把双刃剑,对原始文件的录音质量以及录音对象的素质都有非常高的要求,而且庞大的文件数据会占用大量存储空间。
  
这次测试前后延续了很久,也难以做到面面俱到,以后看情况把遗漏的地方补充进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11-17 03:1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