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抛开脑放,试试你的耳机是否【真hifi】 [打印本页]

作者: kenspeed18    时间: 2021-2-28 16:14
标题: 抛开脑放,试试你的耳机是否【真hifi】
本帖最后由 kenspeed18 于 2021-2-28 16:26 编辑

新人请进。老烧、大神们看看就好,笑笑也行。
退烧了,总算可以静下心来欣赏音乐。回想这个烧的历程,折腾起来没完没了,期间参考了许多论坛上各位烧友的建议,更多的则是受到身边人的影响。后面细说。
回到标题,我的耳机好不好?是否足够好,每个人都是有标准的。一个标准是:我喜欢就好。行,请出门左转。
另一个标准则是:我的耳机(回放系统),可以高度还原真实的声音。众所周知,这就是hifi的标准。很难吗?不难吧!请把你的视线从耳机盒的那个金色小LOGO上挪开。耳听为实嘛!
来了来了。有信心的朋友请开启你的设备,该暖机的去暖机,还能泡杯茶。
先从简单的来,听听你的耳机是否适合弦乐(流行人声的部分后面会有)。
1、《Paganini Diabolus in Musica》又名《魔鬼的颤音》
测试曲目:Paganini- La Campanella - Rondo dal Concerto per Violino e Orchestra No.2
就是著名的《钟》
这首曲是测试小提琴高频细腻度,小提琴在大动态背景中的灵动感,结像是否突出,以及小提琴独奏时指尖与指板接触的细节。
第一个部分在412~422
可以听听小提琴高频的细腻度,泛音的质感,拨弦的细节,独奏时指尖与指板接触的细节、尾音、泛音是否鲜明。请欣赏:这一段小提琴泛音的结尾,衔接了三角铁轻触的声音,极其灵动。
科普一下:“钟”这个曲名只是我们国内的翻译,这首曲正确的译名应该是“铃”。这几下三角铁的声音正是主题的巧妙表达。
第二个部分在448~459
听跳弓的演奏方式和大小动态之间切换,急促的跳弓让小提琴展现出一种类似敲击乐的颗粒感。听听耳机能否始终抓住了小提琴的结像。
第三个部分在734~758
听听小提琴在大动态背景中的灵动感,结像是否突出。
如果以上都能轻松通过,恭喜你。然后再请你仔细听听,Salvatore Accardo演奏用的这把小提琴究竟是什么琴弦?
小提琴的琴弦主要有三种:钢丝弦、尼龙弦、羊肠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百度。
这里测试的是耳机高频的音染,如果音染比较重的耳机,是很难听出不同材质琴弦的区别的。因为很多耳机都喜欢强调高频的光泽感,其实就是所谓的金属声或钢丝声,这种音染极容易抹去器乐高频的质感细节。听着像是悦耳,实则是简单粗暴低级。有很多大名鼎鼎的耳机都在此列。我不想引战,就不举例了。
可悲的是,这类耳机往往都打着适合聆听弦乐小编的旗号。
你有掉进坑里吗?


另外特别推荐:VIVA四季(新编版)
这不是测试,只是推荐。

放上简介。
2013年发行的“Four Seasons (四季)”开始后的七年里,这张专辑成为了全国和世界范围内的年度专辑排行榜的畅销专辑,也成为第一张要纪念的经典专辑。

最新的作品“ViVa The Four Seasons”是一张融合了以竹田诗织(Shiori Takeda)的独奏为特色的UNAMAS弦乐六重奏专辑,并在轻井泽大贺音乐厅设计录音。

轻井泽·大贺音乐厅
大贺音乐厅是由前索尼集团董事长,被誉为“CD之父”的大贺典雄先生斥资16亿日元建造的一个仅有700个座位的小音乐厅。由于它的五边形结构,舞台距每一个座位都相对更靠近。巧妙的空间布局有效规避了可能发生的环境音干扰,使声音的反射总能做到恰如其分,清脆而不出现浑浊,这种独特的平衡正是音乐厅给演奏家和听众们听觉上的卓越体验。

打字贼累,先写这些,下一回的项目是钢琴协奏。



作者: 麦蒙    时间: 2021-2-28 16:28
少人阅读,无人回复

作者: kenspeed18    时间: 2021-2-28 16:31
麦蒙 发表于 2021-2-28 16:28
少人阅读,无人回复

晚些放上关于流行人声的部分,可能就多人看了哈哈

作者: 秋季先生    时间: 2021-2-28 16:36
这里测试的是耳机高频的音染,如果音染比较重的耳机,是很难听出不同材质琴弦的区别的。因为很多耳机都喜欢强调高频的光泽感,其实就是所谓的金属声或钢丝声,这种音染极容易抹去器乐高频的质感细节。听着像是悦耳,实则是简单粗暴低级。有很多大名鼎鼎的耳机都在此列。我不想引战,就不举例了。


不吝指教,支持打架!

作者: 姚鹏    时间: 2021-2-28 16:37
第二张四季感觉味精味儿有点重
作者: nickfive    时间: 2021-2-28 16:37
插眼收藏
作者: kenspeed18    时间: 2021-2-28 16:40
姚鹏 发表于 2021-2-28 16:37
第二张四季感觉味精味儿有点重

相对于忠于原版的,的确。但架不住好听啊

作者: xzhfire    时间: 2021-2-28 16:47
测试走起来


作者: 西风南海    时间: 2021-2-28 17:01
常用K501和HD600听魔颤
作者: 蓝色号角    时间: 2021-2-28 17:07
加一条测试曲目,看看耳机组合的高频解析力达不达标,刘汉盛百首榜单首张《醇香大提琴》54分至54分20秒有一段合奏高频泛音,其中有持续两秒高频峰顶是否能准确还原,无破音,无颗粒感。
这首魔鬼的颤音位列38张。

作者: 艾舍长    时间: 2021-2-28 17:14
楼主写得蛮好的。

能否分享一下测试音源和配套系统?

作者: 阿尔托利亚    时间: 2021-2-28 17:20
秋季先生 发表于 2021-2-28 16:36
这里测试的是耳机高频的音染,如果音染比较重的耳机,是很难听出不同材质琴弦的区别的。因为很多耳机都喜欢 ...

我想说老哥您装备栏这个耳机我觉得就很符合您的描述。。。。

作者: zmasky    时间: 2021-2-28 17:35
插眼待试

作者: 秋季先生    时间: 2021-2-28 17:44
阿尔托利亚 发表于 2021-2-28 17:20
我想说老哥您装备栏这个耳机我觉得就很符合您的描述。。。。

问题是t1这耳机听的出材质的区别啊……我身边就是乐器店,乐教这些……

作者: music_hh    时间: 2021-2-28 17:50
好贴!虽然没有这两张碟,但是感觉结合具体的音乐去对比,是很好的方法
作者: ufovv2008    时间: 2021-2-28 17:55
好文

作者: kenspeed18    时间: 2021-2-28 18:06
本帖最后由 kenspeed18 于 2021-2-28 18:15 编辑

第二首测试曲:Piano Concerto No.5 in E flat major Op.73
贝多芬创作的最著名钢琴协奏曲之一
华丽的旋律,庄严,高贵的印象,俗称“皇帝交响乐“
齐默曼担任钢琴
伦纳德·伯恩斯坦 担任指挥
专辑:Beethoven: The Piano Concertos
为何是钢琴?因为钢琴是乐器之王,无论流行爵士古典什么都逃不过。然而钢琴的回放也是最难的,因为音域实在太广。
而这首曲目,前面就有一大段琶音,一串和弦音从低到高、从高到低依次连续奏出,极尽华丽。但这一段还不难,1745~1810秒那段就不简单了。
这段测试的是钢琴声的颗粒感是否分明,是否像珍珠滚过那般,清澈又顺滑。
可以说,如果不是三频均衡且高素质的耳机系统,到了这都会败下阵来。
如果轻松通过,那么恭喜,可以再听下一首。

第三首,曲名:Ballade No.1 In G Minor, Op.23
演奏者:Krystian Zimerman 齐默曼
整首曲子都在挑战耳机的各个频段的素质,能力。相比鲁宾斯坦版本在房间录音,齐默曼版本在诺大的独奏厅内,更有空间感。让钢琴独奏也能享受斯坦威9尺钢琴在演奏厅带来的音场。
专辑:Chopin : 4 Ballades (肖邦:四首叙事曲)
这首曲子就不分时段了,整首都在极限地挑战你的耳机。各位老烧可以试试,能顺利通过的都是顶级器材了。



作者: 巴赫打瞌睡    时间: 2021-2-28 18:32
那张四季的种子呢

作者: 非微软不用    时间: 2021-2-28 18:39
当年就是在店铺插着DT990试听的阿卡多,还有贝九、马勒才入坑HD600和DT990的……一晃都十多年了
作者: 非微软不用    时间: 2021-2-28 18:39
对了,你那张新编版四季的链接呢?上种啊,光说不练啊,哈哈哈……
作者: kenidcn    时间: 2021-2-28 18:40
反正我的耳朵应该是没问题的。。。MP3跟无损的区别还是能听出来
作者: kenspeed18    时间: 2021-2-28 19:12
非微软不用 发表于 2021-2-28 18:39
对了,你那张新编版四季的链接呢?上种啊,光说不练啊,哈哈哈……

索尼精选上有,没下载。这段时间便携听流媒体,舒服。

作者: kenspeed18    时间: 2021-2-28 19:15
秋季先生 发表于 2021-2-28 17:44
问题是t1这耳机听的出材质的区别啊……我身边就是乐器店,乐教这些……

T1是很好的,白牙的音染是有点,但还是中正严肃的底子,支持!

作者: 潇潇417    时间: 2021-2-28 19:23
看到退烧了三个字,以下的内容我就不相信了

作者: netsmaster    时间: 2021-2-28 19:29
怎么算是好,感觉文字很难描述

作者: 詹皇    时间: 2021-2-28 19:45
现在是20世纪吗?

作者: kenspeed18    时间: 2021-2-28 19:57
詹皇 发表于 2021-2-28 19:45
现在是20世纪吗?

也有新的,马上

作者: lilongduzhi    时间: 2021-2-28 20:28
秋季先生 发表于 2021-2-28 16:36
这里测试的是耳机高频的音染,如果音染比较重的耳机,是很难听出不同材质琴弦的区别的。因为很多耳机都喜欢 ...

大乌?金属光泽感很强,犹如金属感强烈的虚幻引擎3的效果一样,颜色过艳,光影对比过于强烈,各种炫光效果,喜欢的人甘之若饴,不喜欢的觉得令人作呕
正常的的声音和有光泽(油腻)的声音



作者: 潇潇417    时间: 2021-2-28 20:31
在tidal或者qobuz找到了相应的版本,确实不错,注意到了许多原来没关注的细节。楼主可以多发发这种帖子,提升广大烧友的听音水平,哈哈。

作者: kenspeed18    时间: 2021-2-28 20:31
Dream Songs: The Essential Joe Hisaishi专辑:久石譲 in 武道館 ~宮崎アニメと共に歩んだ25年間~
曲目:オープニング「风の伝说」

现场录音版本,虽然有精修的降噪版本。但是说到大动态和音场。这个录音版本应该是最能体现耳机定位,音场,结像的了。
0~30秒,开篇就是层次分明的渐强定音鼓。定音鼓几乎是乐团最后排的乐器。能听出耳机的纵深。
当竖琴引出钢琴时,背景安静下来了。能听到环境的一些细节声音。
1分40秒~2分15秒,double bass提琴的伴奏虽然不明显,但是很有质感
2分25秒开始,几十人的合唱团的规模感,如果没有足够的声场和分离度支撑会非常难受。就像一个酒吧挤满了人。
如果是听专辑的画,风之谷被分成了5个部分。建议直接抓轨连起来听。

这个录音的位置听感比较靠近指挥位置,胸口的附近。偶尔的翻铺声有种声临其境的感觉。
而且这个版本有现场版,不妨先闭眼享受,再看录像找乐器的位置。


如果前面这段音乐你能get到我说的点,相信你的设备跨过了好好欣赏曲子的门槛了。
接下来随着乐章的进行,越来越复杂的旋律和几处急促的间奏才是真正考验耳机性能的地方。
总言之,这首曲子就像照妖镜,能不能搞定大编制,就得先过这关。
如果你闭上眼欣赏完,带着疑问再回去看现场视频版,能找到乐器的位置,就真正领略到了大编制的魅力了。


作者: kenspeed18    时间: 2021-2-28 21:19
lilongduzhi 发表于 2021-2-28 20:28
大乌?金属光泽感很强,犹如金属感强烈的虚幻引擎3的效果一样,颜色过艳,光影对比过于强烈,各种炫光效 ...

大乌的确是这样,它听欧美流行极强,如果说听其它耳机,人声能听出形体感,也是雾状的,那形体并不稳固。而听大乌,那声音真是有若实质。材质 菱角,样样分明。但听纯音乐,大小编制就完全不对味了。
所以说,拥有一个这样特色鲜明的耳机是很好的,专注于其擅长的范畴就好。虽然它并不hifi。哈哈

作者: kenspeed18    时间: 2021-2-28 23:55
潇潇417 发表于 2021-2-28 20:31
在tidal或者qobuz找到了相应的版本,确实不错,注意到了许多原来没关注的细节。楼主可以多发发这种帖子,提 ...

恭喜,Tidal的确好,索尼精选的音源还是太少了。

作者: kenspeed18    时间: 2021-3-1 00:24
本帖最后由 kenspeed18 于 2021-3-1 00:26 编辑

补充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来自某天和一家耳机实体店店主闲聊,他和拜亚总部的人都挺熟的。他说,拜亚的封闭大耳总是被人诟病,桶音(山洞音)严重。
为什么?因为拜亚的人根本就不在乎,他们觉得有桶音甚至是好的。因为这样更像音乐会现场——教堂、音乐厅室内结构的声音反射。也更有利于乐器的定位。
很有意思吧,是不是刷新了你的观点?
作者: lilongduzhi    时间: 2021-3-1 07:57
kenspeed18 发表于 2021-3-1 00:24
补充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来自某天和一家耳机实体店店主闲聊,他和拜亚总部的人都挺熟的。他说,拜亚的封闭 ...

也许山洞音就好像游戏引擎的各种光影特效吧,炫光,倒影,漫反射,光线追踪等等,让场景更贴近真实的环境。用的合适挺好,用的多了就感觉画面太脏了

作者: kenspeed18    时间: 2021-3-1 10:09
本帖最后由 kenspeed18 于 2021-3-1 10:10 编辑

再回到正题,说到各大品牌的旗舰次旗舰大耳,中高频还是相对稳定的,素质也容易表现出来。低频往往是个难题。
AKG低频残废,要用胆机去补,天龙家的低频容易过量,需要很好的控制力,这几乎都成了共识了。那怎么样的低频才算是好的低频?如果要快速测试,我就会听这首曲子:
神思者(S.E.N.S)的专辑《Palace Memories》,单曲Palace Memories
这曲子没听过的烧友应该不多吧,就不介绍了。
其48秒第一下重鼓音下来时,如果耳机低频下潜、包围感不够,就会显得软绵绵的,一点力度都没有。
而如果低频量过了,就像胸口被人打了一拳似的,难受死了。
所以用这首曲测试低频,我都测出心理阴影来了……
但如果高质量的、刚刚好的低频,这下厚重的鼓音,既有足够的凝聚感,也会有沙锤式的泛音扩散,即庄严又舒适,和空中漂浮的风铃声形成鲜明对比。是美妙绝伦的声乐享受。
可以说,这首曲子的低频真是多一分嫌多,少一分嫌少,烧友们可以试试。


作者: 秋季先生    时间: 2021-3-1 10:24
测低频,我倒是有一首推荐一下
《The hunter》中的 way down deep

作者: kenspeed18    时间: 2021-3-1 10:31
本帖最后由 kenspeed18 于 2021-3-1 10:34 编辑

好了,关于器乐大小编制的部分就写到这,流行人声包括爵士ACG的部分我会新开一个帖子,毕竟受众差异性太大,喜欢流行的朋友或许很难看得下这篇文章。相反喜欢我这篇文章的朋友也可以那边去逛逛。看看我的观点。
嗯,我准备做个愤青,袖子已经挽起来了……别拉我。
作者: michael206    时间: 2021-3-1 10:48
那张四季我最喜欢用秋那首开头的雷声来测试耳机。目前只有HD800推好了的话,能给我天雷滚滚,天降正义,浑身寒毛直竖的感觉……
作者: kenspeed18    时间: 2021-3-1 10:49
michael206 发表于 2021-3-1 10:48
那张四季我最喜欢用秋那首开头的雷声来测试耳机。目前只有HD800推好了的话,能给我天雷滚滚,天降正义,浑 ...

赞成。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3-1 11:17
插眼,楼主继续啊
作者: kenspeed18    时间: 2021-3-1 12:42
嗯,继续聊,说完对音乐对Hifi系统的一些理解,接下来就可以聊耳机了。
我个人嘛,还是比较喜欢德奥三家的。没办法,好多年前第一个算是比较好的塞子就是AKG的,前几年工作时还偶尔需要处理一些音频文件,戴的也是K240。同样的耳机,朋友几十万弄的录音棚里照样搁着一个。
虽说现在AKG已经不是以往了,但我退烧还是选了K872。

没办法,我现在的办公室已经挪到咖啡店里了,喝着咖啡、听着音乐,写写文修修图什么的。舒服是舒服,但听不了开放式,对易推性也有要求。
德奥三家,音染不大,除了T5 就是872了。T5 便宜,但声音有些缺点。我太杂食,需要的是一个六边形战士,就只有872了。
正好也是一种情感的延续。

作者: lofi    时间: 2021-3-1 14:57
楼主要发福利啊,弄个可以下的链接

作者: 随风7986    时间: 2021-3-1 15:18
丁元英那套能不能gaody?

作者: mercurial989    时间: 2021-3-1 16:47
测来测去还是歌德好听嘿嘿
作者: big-eblis    时间: 2021-3-1 17:24
木耳表示啥都是浮云

作者: d电嘤大耳控b    时间: 2021-3-1 19:49
木耳表示要听出这个泛音延伸够不够好这个音色够不够鲜活很ok 但是要听出指尖与指板接触的细节和琴弦的材质怕是做不到的
作者: kenspeed18    时间: 2021-3-1 23:00
d电嘤大耳控b 发表于 2021-3-1 19:49
木耳表示要听出这个泛音延伸够不够好这个音色够不够鲜活很ok 但是要听出指尖与指板接触的细节和琴弦的材质 ...

这些细节如果你对乐器不熟悉,是有点难的。建议有机会多去听听现场演奏,不一定要大型音乐会。一些很小型的演奏会甚至商场的演出都行。或喜欢哪张专辑了找现场的录像看,回过头来再听,会有新发现。


作者: 烧友王    时间: 2021-3-1 23:35
魔鬼的颤音


作者: 玛丽莲孟获    时间: 2021-3-1 23:45
魔鬼的颤音那张需要很大电平才能达到需要的响度。

作者: 秋季先生    时间: 2021-3-2 09:27
玛丽莲孟获 发表于 2021-3-1 23:45
魔鬼的颤音那张需要很大电平才能达到需要的响度。

扭大音量

作者: angel5631    时间: 2021-3-2 14:58
不错,四季我都多个不同名版。不同的演奏,声音差别还是巨大。还有个骷髅之舞我也特别喜欢拿来试音。尤其是一开始的敲击梵音丰富,一直连起的尾音。
作者: tomtrp    时间: 2021-3-3 10:56
本帖最后由 tomtrp 于 2021-3-3 11:02 编辑

如果追求还原录音文件本身的话,实话说,耳机根本就不是好选择。
能比较好的做到这点的是各大品牌的高端近场监听音箱,能做到35-20khz +-1db的在轴平直响应且拥有良好的离轴响应,在经过声学校正的房间听,你听到的就十分接近混音师和制作人听到的声音。
用耳机去听非人头录音的立体声音乐(绝大部分都由监听音箱制作),要想等效房间内音响平直,你听到的是哈曼曲线(低频或需衰减2-3db),但是这样的哈曼耳机是几乎没有声场和空间感受的,因为音响有反射声+单侧耳可以听见另一侧音响的声音,这在耳机上不可能做到。所以耳机要想得到不经染色的音色+不错的声场体验,就需要类似HD800的腔体设计增加反射声,同时在频响上作出调整,粗略地说,就是略微调低中频,拔高高频的一些频段来增加定位感和空气感。因此,耳机是不存在完美还原录音的同时,做到声场和定位体验很好的。耳机的频响必须要在还原录音和空间感受上作一个取舍,平衡。要想真正了解录音本身的样子,还是要以房间处理不错的高端近场监听音响发出的声音作为参考。
当然,音响房间内平直和低频衰减的哈曼(和音响房间内平直还是有点误差的),不一定是每个人最喜欢的音色。

作者: kenspeed18    时间: 2021-3-3 11:24
tomtrp 发表于 2021-3-3 10:56
如果追求还原录音文件本身的话,实话说,耳机根本就不是好选择。
能比较好的做到这点的是各大品牌的高端近 ...

专业人士!!!
没办法,音响烧不起,因为烧的不是音响,烧的是房子啊!!!
作者: pilipalabiubiub    时间: 2021-3-4 15:13
新人小白太喜欢看这种贴了,低头看看自己,已经没那么小白了(不是)
作者: 雪山一枝蒿    时间: 2021-3-4 16:28
用NT-505+外时钟,较真实


作者: yodingdong    时间: 2021-3-4 17:16
單單就不同琴就有不同timbre了
說真的不是經常去現場或是音樂家真的很難判定什麼是"原本聲音"
我年輕時也接觸過小提琴一段時間, 考了個8級
用自己系統聽完感想也就是"很真實啊, 不過真的不感冒"
膽石兩部機都過關, 但質感上有決定性的不同
作者: paul123    时间: 2021-3-4 19:54
其实音响是为了还原专辑,还原专辑制作人演奏者想要表达的。和现场,和真实乐器的声音,其实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叫罐头音乐(production music)。

上面几张专辑我都听过,回放没有什么压力。楼主提出的细节和如何欣赏都是很好的,谢谢楼主。补充一点,除了听,颗粒感,泛音,是不是真hifi,也要注意音乐的跟随度。越好听的回放,越容易跟随,耗费的精力越少。所谓心随音动,音乐应该是带来共鸣,愉悦的影响,音乐可以轻松地把你带到舒服的世界。或者说当那些颗粒感,泛音都调整到位后,你的状态应该是很放松,耗费的脑力很少,很享受的状态。而不是竖起耳朵,数着鉴别生怕这个泛音有没有放出来的状态。那个不是真hifi,或者还不够真hifi。

上面有人说要发福利,拿去: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hGIbw5ekiJ_83ORv7cNGAw
提取码:exmb

我买这张黑胶里附送的电子版下载码下载的,不是什么很hifi的专辑,不过获得途径比较特别,与大家分享。




作者: nosounds    时间: 2021-3-4 20:49
kenspeed18 发表于 2021-2-28 20:31
Dream Songs: The Essential Joe Hisaishi专辑:久石譲 in 武道館 ~宮崎アニメと共に歩んだ25年間~
曲目 ...

数了一下,两百人是有了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4411a77r?from=search&seid=10713267146629136645

顺便说一句,腾讯里的那个,声音品质比B站这个差

作者: kenspeed18    时间: 2021-3-4 21:09
paul123 发表于 2021-3-4 19:54
其实音响是为了还原专辑,还原专辑制作人演奏者想要表达的。和现场,和真实乐器的声音,其实没有什么关系。 ...

太喜欢她,声音的气质,人的气质,神秘而危险的女人。收藏了,谢谢

作者: eelo    时间: 2021-3-16 13:10
按楼主提示仔细听了2遍帕格尼尼的钟。楼主的标的三段时间有没有搞错?尤其是第三段,压根就没啥大动态的背景声。这曲子总时间是9分02秒吗?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2.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