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偶然的机会,曾经听过的外星人USB数字界面的作者联系上我。 说他的作品经过一年的打磨终于定稿了,问我还希不希望再试听一次。 这次的进步很大,同时还是老对手,Weissint204 数字界面,全家桶(配PSU101原装线性电源)做对比,当然,还有美国的alpha界面一起参与。   挺有意思,难得的机会,曾经的顶级界面,又相聚,过了一年的时间,我都忘光了这件事情,结果缘分忽然而至,作者持续努力研发,不断的打磨,如今最终定稿,自然乐意再听一次,感受一下变化与进步。 这一次除了204套装以外,还有老欧的数字界面,加持了磷酸锂铁电池(这个界面加持外接电源,和不加持外接电源,差异也挺有意思)。   另外,还有一个,没有参加的选手,不过有隔空的感受,就是Hexi的数字界面。难得在鱼塘上找到了一段视频,可以听一听他的声音特点,再配上宝贝的描述,以及之前对这家产品使用的体验,基本上也算是一个额外信息量的输入,一个本次的“嘉宾“。   首先说一下结论,这次的外星人数字界面和作者说的相符合,确实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站在204西装套装、素质旗舰alpha界面的基础上,外星人界面,终于可以有一个扎实的基底,不亚于这2个强大对手,有得自己发言的资本。 它同时具备了充足的信息量,鲜活度,柔顺性,且无常见不足,如:淡,寡,紧,硬,楞,拙,虚,空,刺,薄,亮等等。 总之,平衡点拿捏的很好,基本上把xmos这个架构做到了极致,这里极致的由来其实是因为这些有名的器材的平衡拿捏,自然形成了认知天花板,故称之为极致,当然,这是我个人有限经验,对应的结论。   这个最终定稿的外星人数字界面,和204有的一比。这里不讨论胜负的问题,还是具体拆开来说一下每一个段位不同的表达方式的特点。用一个不是很恰当的比方,如果说外星人数字界面是iPhone的影像系统的话,那么204界面套装,就是OPPO手机的哈苏相机系统。一个中性轻畅写实,一个调性色彩味道。   说到苹果和OPPO,再补充一点感叹苹果用了这么多年,忽然换了OPPO,试了一下,发现OPPO如闪电一般的快速,丝滑,很直爽畅快。这么多年过去了,家里一大堆苹果手机的包装盒。其实用习惯了苹果对于国产的安卓机一直有一些偏见,但是直到真正上手使用,才发现原来早已不是原来那个世界。各项技能,虽然在不同架构下,大家却都已能做到类同水准,最后剩下的只是意见上的取舍。   苹果,从各个方面都能发现他那种高贵的矜持,怎么说呢? 就是从触感来说,从机器的物理做工,比如按键倒角的做工手感来说;从机器内部软件的调度,各种视觉效果过渡动画来说;从外放喇叭的音效表达来说。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方面,实际上一致性的体现了苹果的调性,那种苹果的味道,从软件到硬件,从里之外,从始至终。各个维度所有方面都统一的高度统一的体现了它的调性。这也是他的高明之处,成熟,成熟的制造业工艺。   苹果更注重的是一种境界的打造,他有他的调性,但并不代表他的实力就一定强。你比如说像第14代旧苹果,它的夜拍功能和OPPO findX8s相比,被打的满地找牙的时候。就算是你看到他已经调用了AI在强行修正画面,整块整块整片整片没有过度的颜色,直接贴上去,力不从心,努力显得苍白。但是,苹果,依旧,努力让自己,表现的似乎能够同样做的很好。   苹果依旧是苹果,它就是老了,旧了,倒下了,他也是以他的方式倒下的。 204界面,也如是,擂主究竟是擂主,调性究竟如是,试图屹立不倒,试图江山永固。也没有错,因为就算是擂主倒下了,他输的也并不多,也不会多,因为他作为一代经典,在原来那个坑里,之所以能够雄霸一方,基本上把想象的空间做透了。虽然,还有提升的潜力,但是他总是说得过去的一个解决方案,也不会过时。毕竟是经典,毕竟是成名曲,界面这个东西,这历史的一个产物,一个时间阶段的特殊器材,在这个群类里面,204永远有一席之地。   而OPPO,更注重的是一种实力的直接表达。他不同于苹果,这两者是这样的区别,OPPO更显年轻活力,而苹果更显得成熟稳健。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在很早很早以前,204才出来的那个年代,有一个叫做雅典娜数字界面的产品。 这个产品在论坛上,当时说有一个超级版本非常的贵(因为堆料堆的非常厉害),但是好像没有量产,极其稀有,后续,也没有怎么去做公开的销售。超级雅典娜,在当时的评测是,素质方面已经能够不弱于204,但是,不是靠技巧,是靠堆料,极致技术,达到了类似的效果,而204这所谓的技巧,正是高明调音的经验之所在。   这是我的猜测,当然有可能我是错的,因为毕竟用料比204好的,国产机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我的推断是,Weiss并没有纯粹通过物理硬件来实现效果,而是通过他的多年的调音技巧,手段,经验,达到了效果。说白了就是能够掌控,可以很容易的拿捏住,此所谓实力。如果当时的雅典娜超级版本,和如今的外星人界面,素质方面,表现不相上下的话,也就是说,在音乐重放,信息量梳理,显性与隐性信息量平衡点的取舍上,实际上通过技术的堆叠,在界面这个产品诞生的初期,就已经有人能够挑战成功。   但是,你没有,204厂家Weiss的这个经验,破译不了这个密码,用其他的方式,殊途同归也可以,可以近似。不过,这条路,像这样的行走,通行方式,你还是始终不会,只是找到了另外一种,平替处理的办法。怎么才算成功呢? 就是能够把信息量合理的释放出来,让你觉得它很充沛,但并不怪异。这些信息量怎么从隐性变成显性,合理的去在隐与显之间取平衡点,是一个学问,说起来简单,实际操作应该会比较麻烦。   尽可能最大化,并且是合理的,去释放信息量,使素质和乐感并存,让后CD时代的数字播放,也能够充分释放出实力,是时代产物USB数字界面最大的基础追求(当然204,在这个基础追求上,还不忘了加上,自己的那一点点私心)。其实,无数后续的器材,没有能够做到很成功,多半是在平衡点的选取上面,没有得到一个市场认可的踩位,不能称之为经典,也不能封神。 如今,外星人界面做到了这一点,不过相隔了这么多年,也不知道当年的雅典娜超级版本究竟是怎么样,但是如果就按评论来说的话,听了最终定稿版的外星人界面就让我想起了超级雅典娜这个名字。   另外,补充说一点,调音当中,有不止一个,或者说不止一对对立面。 比如界面这种设备,比较侧重于信息量显隐表达,主要踩这个平衡点,个人比对下来如是,其他层面,没有那么明显、深刻的印象。 所以他的维度比较单一、具体,也就能更清晰的看明白不同产品的差异,不会因为涉及太多复杂纠结,而没办法理清头绪,同时,如果需要再其他层面做调整,那也需要离开考虑界面的思路,另寻它路。   话说,OPPO的调性也很明显,就是直接畅快,他没有那种矜持的折中,没有那种故意的退缩和隐藏,有什么他就直接释放出来。他所追求的是最大化的赋予,赋予性能赋予智能,而不是最大化的维持调性,创造境界,维系感官认知,作为打擂者,他确实有他的一套。外星人数字界面也如是,他是来打擂的,虽然,界面这个产品,似乎以及不再是市场热点,但是外星人还是执着的勇攀高峰,并确实在终稿位置,取得了预期效果。   外星人数字界面,他的本质思路还是国产机那种中庸的思路,他不会去做很个性的事情,不会夹带私货,没有特别的私心,就像OPPO一样,直来直去,充沛演绎性能。所以,在素质方面,外星人数字界面可以做到位,找到了一个比204还要高的水准,一个站在平优秀平衡点之上的,中性的水准,一个因为没有夹带私货,没有标榜个性,而能够更不受局限,更充分,更完整的水准,放弃了独特味道,换来普适性。   从由手机品牌的类比,映射外星人数字界面和204数字界面差异后,再回到对声音的解构方面,琢磨一番界面产品的调音。 这种琢磨,基本上可以说是我写帖子的一个共通的毛病,每一次我都会用一种思路,去琢磨这个声音的表现形态,究竟他们的差异在哪里?差异的原因又是什么?用我自己编造的方式完成我自己的故事。   204还是非常的强。一上来就能明显感觉到,确实有两把刷子,他的个性也很明显,也就是说204实际上是在素质的基础上具备了他独有的个性。这个是进口机,特别是高档进口机通常的一个情况,素质是作为基础,个性是作为发扬。   这次我的观点,就是回放,高保真的回放,如果就信息量呈现的显隐而言,就是信息量的梳理,梳理,就是声音的能量传递,实际上分为两类,一类是阴属性,一类是阳属性,一类是显而易见的,一类是隐而不现的。在调试的过程当中,实际上是在阴阳两个属性所呈现出的占比当中去做一个取舍,去取舍它的平衡点。   阴属性是那些可以“见“得到的,很具体、很形象的东西,能够清晰描述的东西,比如质感,解析,密度,结相,说白了就是典型的素质感。这些都是属于阴属性,因为它能够看得见,是属于“带质“的。 阳属性是那种,似乎是隐隐约约,说不出来,但是也能有具体的感受,是伴随着阴属性。同时存在的,要是勉强的形容一下,你可以说它是润泽度,光泽度,水润度,饱满度。这些就是属于打辅助的一个角色,属于加持的一个状态,属于一个基础,属于一个基底。   当然分析感受容易,调试起来可就不容易了,说的容易,做的难。 从感受上讲,阴阳属性的平衡点,也就是说同样的信息输出,在同一时刻,你选择把多少给露出来,把多少给藏进去。 因为整体能量是守恒的,所以说你怎么样去梳理,怎么样去分配?就决定了你调音最终的一个结果。   各种设备都是如此,界面只是其中的一种,不过我的感受,界面尤其在这方面显得突出,有人说界面是信息量的承载和托举,但是,我体会下来,不是单向性的,这里面的取舍,铸就了不同的风格和审美,而非硬是把一个所谓理论上纯粹平台的东西,做的够硬就行,它不是仅仅是设备,而是一个器材,具备调音属性的器材。   如果阴属性偏多的话,你就会感觉到声音比较有张力,有解析,非常具体形象,但是听起来会比较累、比较硬,会缺少一些柔顺度,会感觉整个空间都填的很满很密,满耳朵的信息量非常充沛,但是没有喘息的空间,没有宽松度,整个画幅全部占满了,或者说是感觉有一点密集恐惧症。   阳属性如果偏多的话,你就会感觉声音会比较虚,好像带有质感的东西比较少,信息量似乎不足,都被藏起来了。总是感觉抓不住什么东西,空空如也,但是很顺畅,整体感会很强,而且比较儒雅,柔顺,水润这些属性就上来了,但是具体的东西就少了,有形有相的东西就少了,无形无相的感受反而就多了。   比如老欧的Violin数字界面,很早期的产品,后续一直在和各种其他界面对比中,都显得相对素质不足、信息量相对缺乏,但是一再对比后,它自身的特点,渐渐也能被接受,尤其搭配自家海外版O1解码耳放的时候,形成了完整套装,流畅、完整、均衡中正且润泽的审美独具一格。   它就是属于阳属性比较多,水分比较多,如果不加持外接电源的话,它的信息量会更进一部分的少,同时它的有形,具体,有质感的这些成分会显得更加偏软一些,偏虚一些。 就是说白了,结项的凝聚性要更弱一些,更松散一些,也因此,它的宽松度会很好,整体感和流畅度也都一流(这是阳属性的主要贡献,阳属性决定基底调性,本底深层基调),但是感觉它的素质会偏差。   外星人界面和204的界面就要扎实一些,他们的阴属性的占比比较多。也就相当于露出水面的小岛,老欧Violin界面,露出来的部分要少一些,给你的立足之处不够多,你总感觉站的不是很稳,一不小心就掉水里了(这个比喻就是一种感觉的变相表述)。但是204、alpha和外星人USB数字界面,露出来的陆地面积要大一些,你可以站在上面欢快的蹦跳,会觉得比较踏实,比较坚实。   这个感觉为什么像这样去描述呢? 因为你在听老欧的界面加持了电源以后,声音当中具体,有质感的部分,变得更加凝聚、坚实、也略微的饱满了一点,总之有了一些嚼劲,但还是会觉得在质感方面稍微差一口气,也就是干货够干,但是,数量上、占比上少了一点,也就是说在信息的量,这个方面相对来说还是要弱一点,换来的是柔顺度,耐听性和整体性,也就是说你不纠结素质的话,老欧的界面实际上是不差的,也是独具一格的,嘿,物以稀为贵,反向来看,Violin的优势就在于此,因为其他家都奔着素质去了,味道更为大同小异。   在商业定价的逻辑上,说Violin不够素质,比较老的机型,价格又很便宜,肯定不够班,是站得住脚的,这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话术,一种商业手段,也是一种世俗观念。但是在对比的逻辑上,其实没有真正的优劣,只有取舍而已。尤其是审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维度,总有不同的答案,不同的曲目,不同设备,任一的不同,就体现出不同的适用性、适配性,204、alpha亦不能免。   204是属于那种一上台马上就能够语惊四座的界面,他确实是有相当的水准。就是你可以理解为让这个界面登台表演一下,他上来就有两把刷子。让他把这个音乐给呈现出来,那他就大大方方的上来,一展身手,一开声,就是比较成熟,老练的一个手法,你会感觉到那种很惯有的,家族式的特性,那种品牌个性,能卖到这么高的一个价位,其实就是成熟的调音。204本身的个性,是有比较浓厚的烟火气息,也就是说,这个界面,从一开始上市就被烧友们评价为富有鲜活感。   说白了带点味道,天下美食一把盐,这个声音富有鲜活感,也就是有点咸,怎么叫做有点咸呢?声音怎么能够咸呢? 就是偏暖色调一些,偏向人间烟火一些。不是那么寡淡,总要加一些配料,红烧,黄焖,而不是水煮、清蒸。说白了就是相对来说中亲更侧重一些,而且更偏暖一些,使得味道更足一些。所以204并不是非常中性,而是很善于去演绎人的声音,铜制乐器的声音,木制乐器的声音,因为他们都是黄颜色的,都有偏暖的一面,都有看似不相关联,但实际上却相关联的一面。   204让你能够很快的拉近生活感,十足的烟火气息,这是他的特点,也是他的局限性。这个局字,其实就是一个边界,他只要展现这个特点,这个局字一定会出现,这就是取舍,用此换彼。204它的界,会更窄一些,个性就是这样,要个性,就得放弃普遍的适用性。那怎么样具体的理解一下呢?怎么样才能形象的理解呢?   就是在信息量的梳理当中,外星人界面和204都具有足够的信息量,但是204在整个信息量当中,在中频段信息量更为凝聚(我的表述不一定准确,说白了就是在声音最主要的频段最常见的那个频段有所强化)。就显得那个浮出水面的岛屿的那块土地,其中一部分更为坚硬,旁边,稍微松散一些,但是外星人界面呢,它就比较均衡,它浮出水面的那些陆地的硬度,都比较相似。所以你可以说204在某一个环节点上凝聚明显,那么这是他个性使然,也是他局限性之所在。这也是外星人界面,能够听起来感觉信息量比204要更多的原因,其实并不是谁技术更先进,而是大家各自选择了什么?   当然有一点,外星人界面在上一个版本当中是做不到这样的状态的。所以,技术是基础,在技术都已经达到同类水平的时候,接下来的就是个性上的选择了。如果你没有一个基础的技术,那还谈不上到这一步。所以国产机经过一年的打磨确实进步很明显,这个可以安心的作为204的一个平替产品,乃至于有它的优势之所在,产品究竟如何,厂家提供对比试听,是一种很硬朗的打法。   另外,国产机是基本这个调性,不管声音做成什么样,但是秉性方面,咱们国人做机器不是很喜欢去做那种,为了个性而个性的机器。 那这里就引申出一个问题,怎么样去定位国产机之间的所谓的水平?实际上怎么说呢,这个划分是非常微妙的,也就是说在还原声音的时候,界面作为一个通道,你在还原的过程当中,需不需要体现你的存在?   那如果不需要的话,实际上像老欧的界面,或者说hexi这样的界面都很好,都没有问题。他们退居舞台的幕后,让音乐本身呈现出来,他们自己不去做什么,而是提供一个很好的基础,一个纯净,安定,稳健的基盘。 那如果说是像204这样的,他要跳出来,他说我来调整一下,我来修正一下,让声音变得更好听,他也确实能做到了。 他把他的个性展现了出来,而且没有把事情搞砸,虽然说不要这些东西,不要他的个性也能够很美好,但是他上台来。发挥了一下。也能自圆其说,颇为不易。   那么像外星人见面呢,实际上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所以在这种很微妙的情况下,你不大好去定义,谁是有所作为,谁是没有作为,因为作为与不作为,或者是作为多与少,实际上很微妙。但总的来说,若作者不想干扰音乐本身回放,不想“有所作为”的话,那他做的东西个性要少一些,乃至于素质,可能也并不凸显。   因为素质本身就是个性的一个部分,那如果说是这个作者希望他的东西能够有鲜明的旗帜,同时也能够让人感觉到很成熟,很高明,那么他一定会在素质方面有所发挥,但是在普遍适用性上会有一定程度的折扣。 外星人界面的作者希望,这个东西能够更加中庸、中正,所以外星人界面,因为没有204的那种特殊的个性,却在信息量上比204更进一步,在属性上比204要中性。   中庸和不作为两者之间,究竟如何判定,如何界定?其实很微妙,两者只有一张窗户纸都不到的隔阂。 如果一个器材只是一个单纯的通道,尽量少的去体现他的参与,究竟好不好呢?这其实可以用一个情景来做比喻,没有绝对的答案,但是这个情境的比喻能够引人思考。   这个情景是这样子的,在一个风景如画的季节里,老人带着小孩走在路上,一路上老人家总是会提起话题,看!这个树、这个落叶、这个石头、这个雕像多美,在场景当中塑造了无数的意义,目标、对象,显得充实、丰富,有生活气息,有人情味。是嘛,这样才叫做会玩,才有味道,比那个默默经过整个场景,一言不发,但实际上一草一木都也同样尽收眼底,似乎更能动情,似乎哈,都是过,怎么过,随心而异。   再说回到ALPHA界面,其实很有意思的,是什么呢? 就是要对比的这三组界面,外星人套装,204套装,还有ALPHA界面,有两组是套装,有一组是单独的界面。阿尔法这个界面实际上也是价格很高,素质很强,名气也不小的。尤其是美国风格的Alpha界面,他的素质是这三组当中,最强的,用素质感会更合适,为啥? 因为他能给你带来那种很有素质的感觉,顶流的素质感。 但是从商业竞品的角度上来讲,竞品对抗的话术:分离度,旋律,控制力,流畅度,立体感而非平面,分离度,鲜活度,空间感等等,alpha吃了亏。   其实对比老欧的小提琴界面,素质只要更强一点,听起来都会觉得更累一点,这个是比较老实的一个结论。但是呢,往往我们都希望,宁愿累一点,也希望能够在短暂的时间里面爽一点,宁愿不是那么耐听,但是希望他能够更抓耳,宁愿不是那么平淡,但是希望他能够更下饭。所以怎么讲呢,见面这个东西稍微有一丢丢素质,其实也就多了一丢丢劳累。有很多很多的素质,那听起来真的就很耗神了,Alpha就是典型代表。 要说204和外星人,他们不论是单体还是套装,其实,听起来,劳累程度,比较接近,也就是说,换言之,他们的素质感,比较接近,比阿尔法界面,要相对弱一点,但是多了其他维度的优化,优化的那种感觉,说白了,就是,没有孤注一掷,全部放在素质上。   那么Alpha,吃亏吃的很有意思,因为分离度,旋律,控制力,流畅度,立体感而非平面,分离度,鲜活度,空间感,这些东西看起来,好像是很多方面,很复杂,好像很不一样,而且呢,能够在这么多方面都有所提升,那一定。对吧,那一定不用说,绝对是更好的东西,肯定很确定的是更好的东西。 但是有意思的地方就在这里,实际上这些东西,都是一种改变所带来的不同维度的感觉变化。 所以,从信息量阴阳、显隐角度上来说,它是平衡点的取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的体现。   所有的这些描述点,都没有错,而且也确实存在,但是它都是,同一个取舍的结果。你把它分开说,可以说好半天,把它合起来说,其实它们之间是贯通的。 这就是最有意思的地方,也就是说,比如,分离度提升了,那自然就显得控制力强了,他们有这样的一个关系,他们是彼此牵连的、相关的,是这么一回事情,是一件事情的一体多面。   但是呢,经常,往往,我们,习惯,把它分开来讲,作为不同角度产品力的提升。似乎产品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全方位的提升,会比较有迷惑性,让你觉得哇塞,但是当你有足够多的听音经验以后,你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动心。 你知道他们之间的关联了,所以动了一个,你也就知道,其他几个,会相应的,怎么去动了,最终,乃至于你会觉得不动心,发现这些名堂和花样,就像看电影一样的,一个最原始的剧本拍出了太多不同的影片,总觉得不一样的影片不一样,后来发现他们的根都一样,就是这样的感觉。   那么产品升级呢,唉,产品升级也就那样,年年都要改,最后不知道怎么改。其实,做调音来说,厂家完全是可以,做到这样也可以做到那样的,但是他在考虑今后怎么样让这个东西,在市场上继续维持热度,又能够基本维持调性,那他就会琢磨,在不同参数、感官当中去调整平衡点,去调整eq,让这个东西每一代不一样。 而且下一代比上一代的不一样,是能够配套的上对应的商业话术去引导用户去购买,让用户觉得似乎是增强了,实际上是变化了,而且这种变化,在第1代产品的时候就已经能做得出来,只是故意,熬到了后期,才把它给做出来,当然不是每一个情况都是如此,但是绝对有如此。   或者说,在当时技术确实,还不够成熟,所以还玩的没有那么溜,但是一旦能够玩的这么溜,之后,再去做其他的产品,那么也基本上,也逃不出这样的一个情况,就是左口袋和右口袋都能够找得到了,只是怎么去摆放东西而已,定量控制,精准切割,刀法锋利。 制造业的后时代,所有产品迭代的魔咒,无法完全脱离为了变化而变化,预设变化,很难有那种彻底改头换面,纯粹、绝对意义上的提升,因为如果有这样的事情存在,那么它的第1代产品也就几乎不能够成功,如果第1代产品成功,再往后,那也基本上是变化。。   如果一个品牌不做套装,依然可以卖得很贵,同时也能够在这个领域站得住脚,那么就反过来衬托出套装存在的意义,不是必要的,而是一种商业的诉求,一种选择加持与否的考量,这就是逻辑。除非必须是套装,所有品牌到了顶级,都是套装,才能打破这个魔咒,一旦有人够强却不做套装,那么套装一定强,就是悖论,就不攻自破了。   但是很有意思的是204的套装,它的加持是线性电源,但外星人套装它的加持是usb洗水,这两个东西属性不一样,但是效果的方向却很类似。 虽然说,效果的结果,有一点差异,但是就效果方向类似这一点来说,那也可以说,两个厂家在对这个设备进行加持方面,他们的考虑,大的方向,是相同的。 那么他们考虑相同的方向,他们所认为是好的方向是很一致的,这个一致性,具体体现在什么方面呢? 就是把界面,本身的素质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削弱,然后增加了,上述所提出的其他维度的感官效应(分离度,旋律,控制力,流畅度,立体感而非平面,分离度,鲜活度,空间感等)。 因为204界面,如果用磷酸锂铁电池供电,那么它的素质感,单纯来说,是比加持了PSU101线性电源,要强一些的,就会更接近于Alpha数字界面,外星人界面的话,如果单独用界面本体,素质感也是打满的,加上了洗衣水以后,它就多了其他维度听音好感的提升。   这个说的有点抽象,具体一点的话,从一个角度简单的描述一下,就可以理解了。 如果不用附件加持,那么素质感会更高体现在。什么方面呢? 做一个比喻,就是用一张白纸在上面作画,但是整张白纸都被画所占满,没有留白的空间。 这个就让人感觉素质感打满了,而且的话,会让人感觉纤毫毕现,这样非常的充沛,但是听起来也会比较累,感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的那种感觉,就是缺少流畅分离度,没有空间给你喘息,随时都有满满的信息量扑面而来。   好像你身处在一个非常繁茂的丛林当中,你每走一步路,都有各种灌木、草、花、树挡住你,你必须要把它们都扒开,你才能过得去,所以说流畅度啊等等这些,其实都会有一些折扣,但是它的质感会非常的强,它整个声音的形象、样貌会显示的非常具体,细节到位,生涩而非流畅,让你觉得哇塞,这个素质真是绝了。 然后你说,我想要一点控制力,我想让它变得流畅一点,我想让它稍微润泽不那么生涩,好了,素质感马上就被控制住了,那换来的这些东西,就是一个交换,典型的交换过程,不可能在这些东西存在的同时,还拥有原来的素质感,因为他们就是一个替代关系。   一旦压制住了素质感,你会觉得整个画面开始有留白的空间了,那一旦留白了,就有了喘息的机会,剩下的特性,就接踵而至,接二连三,这些效应就都一一体现出来了。 但是那种非常具体形象,非常有质感,栩栩如生的细节也就被做了一定程度的打磨,所以说更加的柔顺,更加的精致。 更加的细腻,其实细腻也就是粗糙的反面,细腻也就是对粗糙的打磨,对素质感的压制。 可以这样理解,关键是看你怎么去想这个问题,如果你被思维和概念框住的话,你就会有一条确定的道路走下去,如果你思维和概念是不确定的话,其实你并没有哪条路可以走,因为没有真正的最优解,只有你的分别心。   那究竟是PSU101电源的加持效果好,还是外星人usb洗水的加持效果好呢? 我个人比下来以后,觉得半斤八两,各为其主而服务,各为其主,而围绕其所希望表达的特点,而服务。尤其是204的电源,因为我这个是第2次再去听这个套装,上一次也是对比外星人界面,因为我自己是没有这个电源的,我是用磷酸锂铁电池来供电的,所以说如果第1次还没有完全听明白的话,那么在经历第2次的反复试听,就更加明白了。这几个界面,包括我之前使用各类界面的经验,都融合在一起,那么整个场景,地图全开,越来越明白,越来越清楚。   这两个加持的道具,在厂家的定位上面,实际上是要比界面本体略高一筹的,无论是在价格方面,还是在厂家技术层面,下功夫的方面,都要更多一些,因为还是那个通俗的话术:从60分提升到90分,虽然难,但是总比从90分提升到100分要简单一点。 那么这个加持,其实也就是最后一段路,确实不是很容易做到的,所以这个加持的产品,隐隐约约,其实,厂家想给用户塑造的一种形象,是它的分量会更重,你拥有了它以后,你就拥有了全部。所以,他的,引导消费的这种效果,心里种草的这种效应,在这些维度的条件下是非常强的。   不过有意思的一点是,如果就我个人而言,204界面用不用它的原装线电,在不同曲目,或同一个曲目的不同桥段,实际上结论是不一致的,也就是说我不能给出一致性的好评,就我个人的感觉,用与不用各有取舍,哪怕用上线性电源以后,在多数情况下,或者说相对比较多数的情况下,声音会更优雅一些,但是他所舍弃的,那种纯天然的质朴的素质感,在可能比较少的板块,的一个缺失,也是一种遗憾。   外星人界面的usb洗水呢,其实加上了以后,声音变得更加中庸耐听,这个是他最大的一个特性,也就是说,要包容、要普适。 但是不用他的话,他的素质是能够盖过204单体一点的(这一点也就是前面所说的204需要展现出他自己的一个调性,所以就增加了一分局限性,在素质上面的释放就差了一点),当然比Alpha界面是要更温和一些,没有那么激进,毕竟作者的调音理念,还是向着欧洲派系,英国籍的风格去走的,据说作者是茗的粉丝,所以这个机器,应该也会有英国茗,这个品牌相关的、一定的特性的加载。   Hexi界面,说一个客串的角色,他其实更有一点类似于老欧的小提琴界面。但是他又没有老欧的那种独特的调性,他有他自己的调性,他是属于那种很明确的站队,就是选择听起来似乎无所作为,似乎哈,退居幕后,把音乐本身给托举出来的做派。 难得也能找到几段对他的评论,所以我也把它呈现出来,这些历史的资料,信息的碎片。其实其他的发烧友的描述也是很正确、准确的,可能措辞与你想的不一样,但是表达的意思就是那个意思,我也听了链接上的音频,虽然不是现场实地,不过基本上能够对得上描述,吻合度很高,也是有一个很有意思,能够自圆其说,能够交得了作业的产品。   界面这个东西,其实有挺多的名堂,也没有什么名堂,玩多了以后,各种花样各种风格都见过了,你就知道它的边界在哪里了,之前还有一个林德曼的界面,也是很有特点,通过巧妙的调音,让你感觉到了别样的风格,作为它最大的卖点,它声音的特点,上一个帖子我也写过了。 那么就此打住吧,如果还有机会,还有缘分,我可能会遇到更好的界面,或者是界面类似的产品,到时候可能会打破我现有的边界,看到不一样的东西,也可能还是在这里面轮回,在不同的平衡点之间取舍跳跃。虽然,后者几乎是一种肯定,但是,为了世俗的开心与成就感,我还是宁愿迷糊一点,把所说的东西,都给忘掉,忘光光,开开心心的承认,自己确实做了升级,做了改善,做了优化,做了有意义的事情。   哆啦a梦的口袋里有很多东西,每一个都不一样,他每次都能带来很多的惊喜。那你觉得层出不穷,但是这些东西都源于他的口袋,他的口袋是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