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2987|回复: 48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歌剧、弥撒及人声版本鉴赏——长桥卧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4-3-31 17:5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歌剧是莫扎特音乐创作的主流之一,但他的器乐作品太杰出了,以至于往往遮掩了歌剧的光辉,而在他所有的音乐体裁中,歌剧则最为直接地反映出他个性特点与性格冲动,换句话说:他的人生价值观、他的思想与精神、他的喜怒哀乐,更多的是浓缩在歌剧中的,创作艺术上,还没有人在用音乐语汇刻画人物性格上超越了莫扎特,他所塑造的众多活灵活现的人物形像,更多的是靠“音乐”的,而非“语言”的,因而,在歌剧的发展史上,是莫扎特首先并开创性的把宣叙调提升到与咏叹调同等的地位,且无后人能比跻,莫扎特的宣叙调同样横溢着音乐的旋律美,可以这样说,他是把意大利的咏叹调与法兰西的宣叙调结合最为完美的歌剧作曲家,他的《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女人心》与《魔笛》《后宫诱逃》分别将意大利的喜歌剧与德国正歌剧都推向了创作的颠峰。

《魔笛》是一部羽化登仙之作,创作于莫扎特生命的最后一年,剧情很简单,描述埃及塔米诺王子与夜后女儿帕米娜的爱情故事,王子受夜后的请求,与夜后的捕鸟人帕帕基诺带着一只魔笛,到埃及祭司萨拉斯特罗神殿营救夜后的女儿帕米娜,两人历经种种考验最后终成眷属,剧情表现了以萨拉斯特罗为象征的光明力量最终战胜暗夜夜后所代表的黑暗势力,并给与帕帕基诺的贪欲自私以富于喜剧色彩的讽刺,以现在的眼光看,剧情简单而略带稚气,但在精神上却体现出“平等、自由”的共济观点,作品音乐明朗、色彩丰富,充满欢乐与明快的情绪,而这一年的莫扎特实际生活之艰辛则令人难以想象。

以我看,初涉歌剧者不必过于在意剧情,关键在于熟悉歌剧特殊的艺术表现方式,欣赏作品的音乐性、了解音乐与人声两条线的和声特点,也在于欣赏它的唱段,唱段是歌剧的灵魂,好的歌剧都有脍炙人口的唱段,众多出色的歌唱家只所以能名扬天下,就在于她们在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时,让我们欣赏着那些醉人心脾的优秀唱段,而《魔笛》正是以大量的重唱与咏叹调闻名, 如果说有哪个歌剧听到半截听不下去,或中途要歇一歇,《魔笛》不会,它确是有一股魔力吸引你一路饶有兴趣听下去,我个人对它的喜爱不在《费加罗》之下。      

版本上,伯姆1964年版很出色,我首推它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很贴近莫扎特音乐的风格,另一原因这版是全剧,它包括了念白,在表演上能领略的更多,也算得上大腕云集(最后一场才露脸的两武士竟然用上了詹姆斯·金和马尔蒂·塔尔维拉,真有点奢侈),而在人物的性格塑造上可说出色,整个风格比克伦佩勒要朴实,乐队没得说,氛围与烘托都好,音乐上不像克伦佩勒那样“硬”,柔软质朴,尺度把握甚佳,几位歌唱家均是当演之年,亮点之一在于文德利希扮演的塔米纳,这个短命的文德里希(1930-1966),不愧为最佳的莫扎特男高音,黄金般的一条好嗓子、极佳的唱功、对发音吐字出色的控制、包括念白都给人美的享受,他头一段咏叹调“多美的画像”(第6段)一开声就抓住你,真好,显得菲舍尔·迪斯考的帕帕基诺倒有几分失色,迪斯考的“我是快乐捕鸟人”(第4段)也不错,但与文德利希一比,有些黯淡,可以说,这版《魔笛》最具光彩的就是文德利希。

作品选角的关键在夜后与帕帕基诺,夜后的场次不多,但这两段咏叹调对刻画人物性格与烘托剧情很重要,角的份量不够,会把整部作品的份量拉下来,两段唱的难度在于兼有花腔女高与戏剧女高的特点,唱段中,咏叹调又与宣叙调因素连在一起,对嗓音、唱功的要求很高,花腔要求的是演唱者在高音区域的持性中表现出精湛的用嗓技巧,而戏剧女高则看你对喷口力度的把握与行腔的戏剧性表达,夜后难就难在这里,听了几版夜后能兼而优者少之又少。

夜后的扮演者是美国女高音、大都会名家罗伯塔·彼得丝,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到还可以,最有名的两首吃功力的唱段虽算不错,但还是显得功力不够,特别是高音区域瑕疵明显,她的问题在于实力上差,唱功上与这样重要的大角色放到一起,自身条件不够用,表演能把这个角稳稳当当“拿下来”,但显然缺乏亮点,说实话,唱夜后还得说露琪亚·波普,能听出点光彩来。另一关键主角是帕帕基诺,他在全曲中份量很重,不仅有很多唱段,同时是整部作品一条“串联”的主线,在人性的善恶与个性性格上与塔米诺形成鲜明对照,这是一极富喜剧色彩的人物,菲舍尔·迪斯考的表演棒极了!真是难得的歌剧表演艺术家,唱功不用讲,人物的刻画就入木三分,为全剧大为增色,把几个版的帕帕基诺都比了下去,克拉斯扮演的萨拉斯特罗气质堂堂,对白与唱段都显出大祭司的威严与正气,伊夫琳·丽尔的帕米娜中规中矩,表演到没啥明显不足,但我感觉她嗓音的纯度不够,偏厚,声线与帕米娜的纯情似乎有距离。

这版《魔笛》总的看,男角都强于女角,女角“集体般”的偏弱,与菲舍尔·迪斯考、文德利希等男角比较,明显缺少亮色。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9yFphIfofJgLARwWGSOoWQ?pwd=kw7s


1_副本.jpg (57.38 KB, 下载次数: 1267)

1_副本.jpg
489
发表于 2025-4-13 17: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淮安
MusicAV 发表于 2025-4-13 17:14
谢谢!不用了。
2003年还玩不起SACD,把目光投向了DVD-A,可惜没兴起来。这套SACD用的就是96K,记得这套 ...

SACD一般都有5.1音孰,不知道你的有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8
发表于 2025-4-13 17: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wpx426 发表于 2025-4-13 13:48
谢老兄,我可以洗掉蝴蝶夫人的24-96版了。我看了一下,都是Pavarotti 50 years系列的。

Karajan的贝交 ...

谢谢!不用了。
2003年还玩不起SACD,把目光投向了DVD-A,可惜没兴起来。这套SACD用的就是96K,记得这套SACD也只有双声道,只下载了SACD图片,最后选择下载的是96K的蓝光Audio, 蓝光最后有排练。
本想提取音轨但一套提取加上标注等工作量太大,后来下载了媒体版96K,和提取的部分对比频谱是一致的。最后只提取了蓝光中最后一张的排列,因为下载的那套FLAK96K里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7
发表于 2025-4-13 17: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lzleele 发表于 2025-4-13 13:02
如果成品是SACD再怎么处理也过不了100K吧

音频100KHz是DSD的设计值,如果硬件播放时截掉就没有了。
说一下:常说的PCM的44.1/48/88.2/96/176.4/192/352.8/384K是指采样频率,能采样到的声音有效频率是采样频率的一半。所以CD格式就是22.05,FLAC192K最高就达到96KHz,接近100。

机器里正好有一个刚才说到的Pentatone,早期DSD64录制,除发售SACD外也发行数字版FLAC96K。选了一条音轨,看频谱切掉了,而不是像常规的96K采样自然爬升到48KHz.
如果不处理切掉,30K以上就是越积越多的噪音音频。如果DSD128录制的,转96K后量化噪音突起频率就会在48K以上,DSD256能跨过192K采样的96K以上

直接听16KHz以上音频人耳是难以听到的,但它的存在和其他声频叠加在一起,就会影响到听感。

Pentatone 96K.jpg (275.5 KB, 下载次数: 25)

Pentatone 96K.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6
发表于 2025-4-13 13: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浦东新区
MusicAV 发表于 2025-4-13 12:44
有半年多没怎么关注,这两天注意到了、昨天特意查看了部分发布者标注的Digital Remastering信息。

DEC ...

谢老兄,我可以洗掉蝴蝶夫人的24-96版了。我看了一下,都是Pavarotti 50 years系列的。

Karajan的贝交是1963年版本2020年remastering。我手边听的一套是2003年的,曲目上没有VC,但有一张排练的bonus,老兄有兴趣不妨拿去比较:

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x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 (1963) DG SACD
链接:https://***.com/s/1StQOk0bOk9mTFBwD2hcGcQ?pwd=pqj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5
发表于 2025-4-13 13: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南宁
如果成品是SACD再怎么处理也过不了100K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4
发表于 2025-4-13 12: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wpx426 发表于 2025-4-12 19:04
谢老兄!终于找到了Metha的Turandot SACD,我原来听24-96的,一开声就被比下去了!

至于Pavarotti和Ka ...

有半年多没怎么关注,这两天注意到了、昨天特意查看了部分发布者标注的Digital Remastering信息。

DECCA的96K提取最早是20多年前(70多张那个Legends系列,后来The Original系列CD封面也有96/24标注)。
2003年左右高码实体碟是以SACD(如60年代卡贝)极少数DVD-A出现。2013年左右是一批BD-A(卡贝外还有几部歌剧等)

波西米亚那个封面LP/SACD/FLAC都采用了这张,演唱只写帕瓦罗蒂,是不是要给老帕单独来一套Remastering?

从新制作的SACD.ISO频谱分析,2020年前两三年肯定采用了不低于DSD128,这几年应该DSD256采样了,但难以判断。
若192K或DSD128/256从模拟母带采样,SACD.ISO已显得不合适了,因为DSD64码率低,此外据说因为DSD64量化噪音问题SONY要求DA芯片播放SACD时把30Khz以上音频截去(不过SONY的FLAC从不截掉,Pentatone官方发行的(DSD64录制)FLAC都给处理掉的,这样实际数据也就和88/96相当,但上限还达不到88/96)。

记得去年讲过,环球有些乱,有的时96/192PCM,有的是DSD,然后相互来回转。
发布者给的转制信息给了提示,但不是每个都有。

Puccini-MadamaButterfly-Freni,Pavarotti,Karajan+WP [2SA] PROC-2082&3
magnet:?xt=urn:btih:BC70E4561B6171B3AE6C1DFDFD610A8F6C0BE754
DSD remastering by Classic Sound UK from the original analogue master tapes in 2017

Beethoven-9Sym&VC-Ferras,Karajan+BP 60s [5SA] UCGG-9183~7
magnet:?xt=urn:btih:4DA858215DD3877AD36E0543229B12FAFB6A86F8
DSD remastering by Emil Berliner Studios from the original analogue master tapes in 20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3
发表于 2025-4-12 19: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浦东新区
MusicAV 发表于 2025-4-12 14:09
推荐几张SACD哈
Puccini-Bohème-Pavarotti,Freni,Karajan+BP  [SA] DECCA-4870503
Remastered using a ...

谢老兄!终于找到了Metha的Turandot SACD,我原来听24-96的,一开声就被比下去了!

至于Pavarotti和Karajan的Boheme,封面简单就不说了,居然连tag都没有,”Unknown Album“,象个山寨版。我对比了一下二嫂的,有点不一样,老实说我不知道谁的更好。Abbado的Mahler 2的SACD第一次看到,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2
发表于 2025-4-12 14: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wpx426 发表于 2025-4-8 21:52
明白了,您继续吧。我一般有了SACD就可以了,除非有DSD128,256....更高的规格

推荐几张SACD哈
Puccini-Bohème-Pavarotti,Freni,Karajan+BP  [SA] DECCA-4870503
Remastered using a 192kHz/24bit transfer of the original analogue master tapes in 2024
magnet:?xt=urn:btih:DAF6AA0C1D74FE1834A5BBD68DB2C0EFC17DE109

Puccini-Turandot-Sutherland,Pavarotti,Mehta+LPO [SA]  PROC-2344&5
DSD remastering by Classic Sound UK from the original analogue master tapes in 2021
magnet:?xt=urn:btih:524DFF169FB10B3853AB51B1EEE76061A310D15A

Mahler-S2'Resurrection'-Horne, Neblett,Abbado+CSO [SA] PROC-2417
192kHz/24bit remastering from the original analogue master tapes by Emil Berliner Studios in 2024
magnet:?xt=urn:btih:1171B03538084CAB84613AAC4055F31A656292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1
发表于 2025-4-8 21: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浦东新区
MusicAV 发表于 2025-4-8 20:31
大约前年我在这里分享过Karajan在DECCA的几部歌高码歌剧。当时数了一下,记得还有几部歌剧还没看到有高码 ...

明白了,您继续吧。我一般有了SACD就可以了,除非有DSD128,256....更高的规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0
发表于 2025-4-8 20: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MusicAV 于 2025-4-8 20:50 编辑
wpx426 发表于 2025-4-5 07:17
这个录音不是有二嫂的SACD了吗?

大约前年我在这里分享过Karajan在DECCA的几部歌高码歌剧。当时数了一下,记得还有几部歌剧还没看到有高码的:阿依达、鲍里斯、费加罗、蝙蝠。这张波西米亚和阿依达、鲍里斯应该是TAS上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发表于 2025-4-5 12: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南宁
MusicAV 发表于 2025-4-4 21:58
冰凉的小手、我的名字叫咪咪

DECCA新发行波西米亚人192K。十年前是96K,难道又从母带上重新提取模拟音频 ...

Remastered using a 192kHz/24bit transfer of the original analogue master tapes in 20242024 年使用 192kHz/24bit 转换的原始模拟母带重新制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8
发表于 2025-4-5 07: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浦东新区
MusicAV 发表于 2025-4-4 21:58
冰凉的小手、我的名字叫咪咪

DECCA新发行波西米亚人192K。十年前是96K,难道又从母带上重新提取模拟音频 ...

这个录音不是有二嫂的SACD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7
发表于 2025-4-4 21: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冰凉的小手、我的名字叫咪咪

DECCA新发行波西米亚人192K。十年前是96K,难道又从母带上重新提取模拟音频了?
下载中:Puccini-LaBohème-Pavarotti,Freni-Karajan+BP [192]  magnet:?xt=urn:btih:227E7127742C36D08DCA0A4057A7999F27F4FBDC
这封面也太简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6
发表于 2024-10-20 21: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gdyy223 发表于 2024-10-20 17:21
CD存档192:巴洛克时期音乐之14:夏庞蒂埃《为8个声部和 8把小提琴和长笛的弥撒》捷尔吉·瓦舍吉[/backcolo ...

lossless版
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CHARPENTIER - Messe à 8 voix et 8 v...
链接:https://***.com/s/1vGb_IIaaWcKDfyd4PEY4IQ?pwd=wsrn


这类音乐我一般做背景音乐,一点也不闷,久听感觉要成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发表于 2024-10-20 17: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4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0 17: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CD存档192:巴洛克时期音乐之14:夏庞蒂埃《为8个声部和 8把小提琴和长笛的弥撒》捷尔吉·瓦舍吉
唱片:Hungaroton(匈牙利)HCD 32146  2014年出版


内容:瓦舍吉(Gyorgy Vashegyi)率普塞尔合唱团和奥菲欧管弦乐团演出夏庞蒂埃《弥撒曲》

评介:此曲应创作于1671-1672年,原作已失传,现在通行的稿本是1680年的改编稿,夏庞蒂埃受巴黎耶稣教会会士委托,为庆祝他们的将军弗朗切斯科·迪·博吉亚的封圣而作。

演出阵容强大,8个独唱声部的歌唱家分别是女高音2+高男高音2+男高音2+男低音2,普塞尔合唱团分为I&II两个团体、排出25位歌唱家的强大阵容,奥菲欧管弦乐团更是不容小觑。

此作在结构上庞杂而松散,又很难找到能统一串联全曲、同时又能给人以深刻印像的旋律主题,节奏上也显得沉闷缓慢,因而很难流行起来,版本之少在意料之中。

捷尔吉·瓦舍吉1993年毕业于布达佩斯李斯特音乐学院,获得指挥学位,他参加了赫尔穆特·里林和加丁纳的大师班,他们的影响使他对历史古乐产生兴趣, 作为匈牙利早期音乐表演的先驱,他是两个颇具影响力的乐团:普塞尔合唱团 (Purcell Choir) 和奥菲欧乐团 (Orfeo Orchestra) 的创始人和音乐总监,他还指挥过匈牙利及其他地区的管弦乐团,并指挥过多部歌剧演出。

https://***.com/s/1H5eGT1xDwW2wdT1ENPj8vw?pwd=zbmy

MesseMotet book cover.jpg (66.05 KB, 下载次数: 35)

MesseMotet book cover.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3
发表于 2024-10-18 16: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
太牛了,我愿称之为”大家坛最强音乐帖“

刚开始我以为这是摘抄的碟评,配上资源分享
看下来,却发现这竟然是楼主的的“私人藏经阁”

神贴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2
发表于 2024-9-22 16: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北石家庄
谢谢 好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1
发表于 2024-9-22 11: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多日没来,链接还在,多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0
发表于 2024-9-21 22: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5-26 08:2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