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30|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4最大教训,线材补短法不可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1-10 14: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线材最多只能微调,补短不如换器材。用线材去救器材缺陷永远只能赔了夫人又折兵。
         最早我用线材补短法是享声p1+沐声da004推hd800s的时期。这套搭配,低频非常薄瘦,中频非常虚薄,结像涣散,高频非常的亮和硬刺
       然后我就搞压高频加低频中频厚度线材去救,因为一条线只能微调一点嘛,紧接着我就接连换了两条…三条…直到整个系统的所有线材都是压高频加中低频的。虽然系统声底改不了但相对没那么刺激了。薄亮刺严重偏上盘,变成了薄但暗一些的相对均衡了。因为高频暗一些了以前偏薄的中频和低频也显得没那么少了。
         这套线材我一直用到年初的何庆华m8+da004+s16组合。换完何庆华m8,hd800s低频下潜和厚度感推出来了,但是s16这个数播中频和我之前用过的qa661比明显的薄脆虚干。我以前的线材虽然全是压高频加中频低频的,但是但中频厚度有改善作用,声音也相对顺滑,最重要的是我觉得我这个数播用不久所以就这么用着了。然后推hd800s成了低频够厚实,中频薄脆虚干,高频又被压暗的偏下盘的声音。
       第一套p1的低频中频厚度没救回来,高频还被压了。第二套s16的中频没救回来,低频是靠换耳放救回来的。高频其实把全套压高频的线材换掉也不会差,但是中频永远是残的,索性直接等换数播先不折腾线材了。
      qa662数播到以后,hd800s果然这次低频量足的同时,中频…很醇厚。那套线材就是压高频加中频低频厚度的,所以这才正常,换点高频正常或者好的线材,三频表现良好指日可待。随后我把线材折腾一遍,hd800s的低频中频高频表现都很良好。古典流行都很好听。
     你的系统必须低中高频都够好,靠线材补短,短补不上还压制优点。要想没短,首先器材得没缺陷         
            

38
发表于 2025-1-14 22: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硬着头皮看完全部的回帖,怪不得老烧都不爱来绿檀,水平一如既往的低,没一个能整明白的,大多数都是键盘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25-1-13 15: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cs机加好的耳放比你换线材强一百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25-1-12 12: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椎名酱说的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5-1-12 09: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乾龙盛调音风格就是低频量足的同时,中频…很醇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5-1-11 17: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陕西西安
不怕见笑,我折腾耳机线主要是为了柔软和好看,因为不同线材带来的那点差异,平常听音乐过程中不是仔细对比,基本听不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5-1-11 13: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
线材是没法“补”的,因为线材只能做减法
不可能做加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5-1-11 13: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中肯的,所谓线材可以改变机器和耳机风格走向的,我认为都是线材厂家的人和他们的写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25-1-11 13: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成都
不是2024而是玩音响的基本定律,音源 放大 音箱(耳机)决定了98%走向,这三者搭配协调(三频)上咸菜后才能景上添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5-1-11 13: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线材不到一定价位就只能出现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5-1-11 12: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耳机系统中,线材补法是性价比最低和风险最大的,所以我一直反对酱油贵过鸡的论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5-1-11 12: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线短的话就可以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5-1-11 10: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嘉兴
调音线材我一般只用在整个系统末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5-1-11 06: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也可以大调,n年前买ALO R8给846换上,声音好了一个档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5-1-11 00: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肯定全频都好最完美,但基本上很难做到,按照优先级划分,低频大于中频大于高频,硬要说也只有极高频可以疏忽牺牲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5-1-10 21: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通
我的经验和楼主不一样,哪种线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避震,那些散乱背景不黑都可以通过避震解决,粗线我用挪威钉加双面胶和纳米胶固定,坚决不放在地上,细线绕桌角桌腿,这样接触面很小,形成类似于挪威钉的效果,器材放在最便宜的aba上,最后声音很有能量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25-1-10 21: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吉林
当痔疮来临 发表于 2025-1-10 21:35
我最近也是线材看的有点上头,这玩意没底,记得有人说过一般线材投入不宜超过系统投入的15%,我现在酱油 ...

某宝专业选手卖线的都告诉我线材投入总体1-2成最合理。线占比高了绝对不如升级大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5-1-10 21: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莫忘初心 发表于 2025-1-10 21:14
缺陷就是无,无中不能生有。但线材确实也有用,做到锦上添花还是可以的。

我最近也是线材看的有点上头,这玩意没底,记得有人说过一般线材投入不宜超过系统投入的15%,我现在酱油贵过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25-1-10 21: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吉林
当痔疮来临 发表于 2025-1-10 21:12
很有意义的帖子,让人少走弯路,不走错路。好的线材也不便宜,大几千上万,有这个钱,完全可以换器材换耳机 ...

缺陷就是无,无中不能生有。但线材确实也有用,做到锦上添花还是可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5-1-10 21: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梧州
器材搭配也是一样的,也是不能互补式搭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2-11 11:1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