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36|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PCHIFI最容易被忽略的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8-28 00: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西
最容易被忽略的点就是内存频率。很多人觉得内存频率越高越好,其实不然。频率高了,电磁辐射会更多,对数字电路有干扰。亲自听一下,会发现内存频率不同,声音完全不同。我用树莓派5锁定内存频率,降低到固定的441MHz,声音明显更细腻,人声更清晰,没有齿音。再听原内存频率的声音,明显粗糙发冲,而且人声模糊,有齿音。
36
发表于 2025-9-3 19: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西忻州
这是我见过最离谱的帖子,虽然知道肯定不对但是没能力反驳  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5-9-3 17: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宁波
看不下去了,其实不光是pchifi,可以说所有HiFi最重要的2点你们是从来没提到过,恒温恒湿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5-9-3 06: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宣武
多试试比打嘴炮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5-9-2 17: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博士仑 发表于 2025-9-2 11:24
还有显示器,对声音也是一耳朵差别,LCD的中频没法听,OLED低频量感足但高频偏毛刺,最好的还是TN面板的, ...

特丽珑CRT才是永远的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5-9-2 11: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还有显示器,对声音也是一耳朵差别,LCD的中频没法听,OLED低频量感足但高频偏毛刺,最好的还是TN面板的,声音温润衔接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25-9-2 10: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SSD(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HDD)都会产生射频干扰,但它们的**干扰来源和特性不同**。下面这个表格汇总了它们的主要区别,方便你快速了解:

| 特性         | SSD (固态硬盘)                                                                                                  | HDD (机械硬盘)                                    |
| :----------- | :---------------------------------------------- | :---------------------------- ---------------------- |
| **主要干扰来源** | 主控芯片、缓存(DRAM)、电源转换电路(开关噪声)                            | 盘片旋转、磁头寻道(机械振动)                |
| **干扰类型**   | **高频电磁干扰(EMI)**                                                                          | **机械振动传导**(可能影响机箱内精密电路)       |
| **干扰特点**   | 电路工作产生的高频噪声,通过电源线和数据线传导                                      | 物理振动,通过硬盘支架和机箱传导,可能引发共振      |
| **典型表现**   | 可能影响高灵敏度音频设备或无线电接收                                                       | 振动可能传导至机箱,理论上可能影响敏感的模拟电路     |
| **屏蔽需求**   | 金属外壳、良好滤波电路设计对抑制电磁干扰很重要                                          | 减震支架、硅胶垫等机械隔离措施对抑制振动传导更重要   |

🔍 **如何减少硬盘的射频干扰?**

无论你使用SSD还是HDD,如果担心射频干扰(尤其是在对电磁敏感的环境,如高保真音频系统或专业无线电设备),可以考虑以下措施:

*   **优化硬盘选择和安装**:
    *   为**HDD**使用**减震支架**、硅胶垫或重物压制,以减少振动传导。
    *   选择**主控方案成熟、EMI电磁兼容设计优秀**的SSD产品(如一些企业级SSD)。
*   **改善电源和信号隔离**:
    *   考虑为硬盘使用**独立供电**(避免与音频设备等敏感电路共用电源回路),或使用**线性电源**以降低电源纹波。
    *   使用**带屏蔽层且质量较好的数据线和电源线**(如屏蔽SATA线),并确保线缆长度适中。
    *   对于外置存储,可以尝试使用**USB隔离器**(针对SSD的电干扰)。
*   **机箱布局与屏蔽**:
    *   在组装电脑时,让硬盘**远离无线网卡天线**、音频接口等对干扰敏感的部件。
    *   选择**金属材质且设计良好**的机箱,其本身能提供一定的电磁屏蔽和机械稳定性。

💎 **简要来说**

SSD和HDD的射频干扰**类型不同**:SSD主要产生**高频电磁干扰(EMI)**,而HDD主要产生**机械振动**。

*   在对**振动敏感**的系统里,妥善安装减震后的HDD,其干扰可能得到较好控制。
*   在对**电路噪声非常敏感**的极致场合(如专业音频制作),一些用户可能会倾向于选择**EMI控制得更好的SSD**,并配合严格的电源滤波和屏蔽措施。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5-9-1 15: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沈阳
eysirs 发表于 2025-8-28 15:14
我也是PC hifi,但是光纤直出,没有任何干扰,爽。

好多人看不上光纤。
我就喜欢光纤,一台pc播放,通过光纤给到另一台pc(或笔记本)连接的外置声卡上。
通过连接外置声卡的pc上,用录音软件进行录音(啥也不播放的时候),只看那底噪。就相差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5-9-1 12: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lzf19791030 发表于 2025-9-1 08:55
这么说的话,应该是固态声音最好,机械盘叠瓦不叠瓦的都有电机呀。

固态的EMI频谱里都是强而杂乱的超高频,滋滋啦啦的干扰了PCM信号的传输,给音乐里注入了刺耳和无序。
机械盘EMI频谱里的杂乱高频少了很多倍,取而代之的是稳定强劲的电机低频可能传到DAC后,有效的增强某些中低频的力度。
以上理论建立在你的音频设备PSRR非常低、EMC架构不合理的场景下,半真半假。信则有不信则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5-9-1 08: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南宁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8-28 08:59
我猜是机械硬盘上有电机,电机产生的EMI信号通过电源反哺到DAC部分参与调音了。

这么说的话,应该是固态声音最好,机械盘叠瓦不叠瓦的都有电机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5-8-30 02: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不会这个变成月经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5-8-30 01: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eysirs 发表于 2025-8-29 13:01
对的,你找主板带光纤输出口的。

好的,谢谢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5-8-29 16: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纯粹是脑放。。。。最关键的是降低抖动也就是jitter,,时钟才是最重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5-8-29 16: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lchair 于 2025-8-29 16:13 编辑

错。什么内存啦、频率啦八竿子打不着。真正的问题在于输入源相位噪声越低越好!音频芯片都有FIFO先进先出内存机制,主机CPU频率也不是音频范畴中。这杆子还真打不着声音裂化。倒是干扰源也是主因之一。所以不要用计算机理论化恒评音频客观核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5-8-29 15: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长宁区
wayp2000 发表于 2025-8-29 14:43
您连最基本的计算机工作原理都不知道啊

我就是做这个的,我不知道,好吧,你说啥就是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5-8-29 15: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本帖最后由 死翘翘 于 2025-8-29 15:30 编辑
SDK 发表于 2025-8-29 14:27
移动机械硬盘HDD、移动固态硬盘SSD,都是内存播放,文件完整读取到内存后,拔掉移动移动机械硬盘HDD、移 ...

就算是同文件同系统播放,只要是不同时间、位置,就不可能声音完全一样。因为影响声音感觉的变量很多,譬如环境或系统的温湿度气压变化、脑袋的位置、心情变化、周边的电磁干扰等等。所以,我相信大部分人包括我会在脑放里非自主的把这些变量过滤掉。就像我们几乎从没有注意过眼前的鼻梁遮挡视野一样。

也许有人能主动控制脑放的过滤函数,由此感觉出区别,这不奇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反正我试过在同一张TF卡/U盘上面的两个完全一致的音频文件,在同一个播放器播放,那是真听不出区别。我的数播、手机、电脑、录音笔、车载都听不出区别。而且,我认为人类中能双盲听出区别的可能万中无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5-8-29 15: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很多玄学是解释不了的比如那些玩 交换机 光猫 网线的

你要说原理,你把在线听歌,听歌途中你把网线拔了,这首歌依旧可以完整播放完毕,说明歌曲早就现在在内存里了。

但是人家高价玩交换机,说明确实有用,不然也不会花那么多银子去搞,甚至交换机一层套一层

不能看原理,只能看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5-8-29 14: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铜陵
genius_xp 发表于 2025-8-29 13:34
你觉得是吗?你想象力够丰富的

您连最基本的计算机工作原理都不知道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5-8-29 14: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贺州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8-28 08:59
我猜是机械硬盘上有电机,电机产生的EMI信号通过电源反哺到DAC部分参与调音了。

移动机械硬盘HDD、移动固态硬盘SSD,都是内存播放,文件完整读取到内存后,拔掉移动移动机械硬盘HDD、移动固态硬盘SSD后一个小时,然后开始内存播放,你会发现,即使是完全的内存播放,从移动机械硬盘HDD完全读取文件后的内存播放,出来的声音跟移动机械硬盘HDD直接读取播放的声音风格一致;
从移动固态硬盘SSD完全读取文件后的内存播放,出来的声音跟移动固态硬盘SSD直接读取播放的声音风格一致;

并不会因为你把这两种移动设备拔下来,静置播放设备而改变

固态硬盘SSD、机械硬盘HDD、TF卡、SD卡音乐文件提升重整软件HiFi Plus+ AudioFileRebuilder了解下,

超级无敌任意门:http://www.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69891&page=1#pid36257468

你们是否遇到过以下疑惑,
1、在同一张TF卡或者SD卡上面的两个完全一致的音频文件,在同一个播放器播放时听起来不大一样?其中一个听起来非常HiFi非常好听,另一个听起来比较糊,然后这两个文件MD5、Hash哈希校验完全相同说明没有任何信息上的差别;
2、复制进TF卡或者SD卡上面的音频文件播放器播放时听起来总是糊糊的,一点也不HiFi;
现在,通过SDK开发的HiFi Plus+ AudioFileRebuilder V1.2 PreView程序支持对存储器包括但不限于固态硬盘SSD、机械硬盘HDD、Flash存储器如SD卡、TF卡内的音乐文件进行处理、使其重新生成适合播放器播放的HiFi状态,并且完全不会改变文件的任何内容,MD5、Hash哈希校验与源文件完全一致。
使用方式非常简单,打开程序后,直接将音频文件拖入程序窗口,按提示回车即可!
温馨提示:可以将原始音频文件复制后,再处理复制好的文件,便于对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5-8-29 13: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长宁区
wayp2000 发表于 2025-8-28 15:09
请问这是您想象的吗?

你觉得是吗?你想象力够丰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3 22:1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