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烧路总结以及近期玩过的一些便携前端—v3/v6/btr17/q15/mub1/xd05bal/xd05pro/ru9等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9-17 15: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hldfish 于 2025-9-17 15:42 编辑

       不知不觉玩耳机也近二十年了,注册账号也已近十五年,看了一下寥寥无几的发帖记录,其中多半还是二手交易,实在是有点惭愧。其实时不时都有写点儿分享的想法,只是做为拖延症末期患者,经常拖着拖着…就无了…这回又集中玩了一些小东西,基本是国产,一方面发现国产这些年进步相当大,另一方面想着也不能总是白嫖大佬们的经验,于是强行治好拖延症,写点小听感供大家参考,也为论坛贡献一点微薄之力。emmm…本人理工科出身,文笔不佳,这回想到哪写到哪,有点乱,大家勿怪。

      先说说K812,这只耳机应该是十年前入手的,再之后就毕业了,有了自己的空间,烧箱子去了。说起来也巧,耳机一路玩了HD600/650/800,DT880/T1,最后停在了K812,箱子玩了S3/5,CC Premier,marten duke2,estelon xb,目前停留在Quested HQ210。这两个耳机/箱子,都是属于监听但又不那么“典型”的监听,是总体中正里带点儿韵味不那么直白的监听器材,这可能就是我个人的听音倾向,也是后面描述的基础,各位大佬自行根据听音观对比调整看法即可。

       这级别设备素质都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就不对三频啊解析什么的一个一个对比了,说一下总体上的感觉和突出的优缺点,其它没提到的就当都足够用即可。
手上这只K812在3000号出头,没错,我已经换过排线了=。=……不知道为何,K812这只耳机前些年似乎风评不太好,印象中在当年动圈三大旗舰的推荐里,经常大比例落后于HD800,和T1比略有劣势。然而我个人觉得,略过质量不提(哈曼你看看你干的什么事儿),声音上对K812的吐槽经常是声场不如HD800,声音像隔层纱不通透等等。但在我看来,K812是很好地结合了T1和HD800的优点,有只比800略小的声场,T1的密度,还有好听的中频和强大的解析,而对它们的缺点没有过多的继承下来,是一只非常均衡且好听的耳机。最近看了一下,似乎风评有所好转,特别是
http://bbs.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69559,以及AF大佬的帖子,我觉得说得很详尽。

      T1其实也是个很均衡的耳机,只能说相对于另外两个的不足之处在于声场不大,解析没有那么高,优点在于它的密度很高。另外还有个特点是中高频有点突出,容易出现齿音,特别是一些录音不好的流行;二是由于密度很高但声场不大,有时候会有化不开的感觉,另外可能和并非像812和800那么开放的设计有关,声音也相对没有那么通透

      HD800的优势在于非常大的声场,在那时候真是闻所未闻,但是缺点也来自于此,少有前端能填满如此巨大的声场,获得一个声场巨大密度又高的整体框架,导致声音有点“虚”,,另外HD800我反而一直有不够通透的感觉。当推力足够以后,上述问题会得到减轻,但是大推力的耳放下,又会有人声发硬发冲,齿音明显等问题。听过印象比较深的有拜事通BHA1(好像是叫这个,太久远了有点记不清),还有RP030,都有这些问题,也许是耳放不够给力,但那个时候也没有更多更好的耳放了,现在应该有更好的耳放能同时解决这些问题。

       K812也几乎是开放的设计,正常听音的时候旁边两米远都能听到声音,声场介于T1和HD800之间,一耳朵比T1大一圈,比HD800略小一些,声场和密度平衡得很好,声音足以填充整个声场,给出一个很健康的框架。并且声音线条是凝聚但不过细小的,由于恰到好处的声场大小和线条或者说结像的凝聚,在一些大编制的时候能感受到各个声部错落有致的排列和乐器的能量感,非常容易让人的情绪代入到音乐之中。在整体中正健康的基础上,中频略微突出,再加略带华丽的中高频,在听流行时也能获得抓耳的听感。我觉得在把大编制做好的基础上,让人声也能好听,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这意味着能在高素质的基础上欣赏人声,这点其实也是很重要的,尤其对于一些配乐较多,场面较大的流行,或交响合唱是一个非常大的助力。总得来说,K812是一个技术全面且特长突出的…选手…

      另外专门说说齿音,相信这是一个大伙儿都头疼的事情,毕竟虽然张口闭口大编制,但是谁还不听个人声流行呢是吧~~~个人感觉812的齿音是要比T1容易控制的,时间过去比较久了,凭印象来说,812像是能量分布在一个较宽的频带内,可能有齿音的地方更多,但是齿音的能量更弱,不一定让人觉得刺耳;T1像是有一个很窄的频带过于突出,有齿音的地方相对没那么多,但是一出现就能量较强,感觉有点刺耳,总之在用T1的日子里,经常在想办法和齿音做斗争,用812的日子里也有斗争,但相对就舒服多了。另外K812是这三只耳机里相对适合直推的,当然这并不是说812直推就很好了,只是相对而言,都在驱动不足的情况下,812还是能给出一个相对健康的框架,直推的情况下,每项得分都不高,但整体还算均衡。总之T1和800双持了一段时间,后来实在搞不定800,就留下了T1。之后812上市,试听了812之后,果断出了T1换成了812,在后来的一两年时间里还有听过一些类似或者更高一些价位的耳机,但都没有觉得能在整体上超越812的,当然大奥这个级别的没听过,别跟我杠,要杠就是我承认我穷,听不起~~~再之后大概15 ~16年以后就转玩箱子,耳机就抱着K812退烧了。再后来耳放也出给朋友了,平时偶尔用电脑时拿出来听个响,也还凑合。现在好像看到大佬们开发出了MXHPA,THA3等等丰俭由人的玩法,有机会向大佬们学习一下,败一个回来试试。

      然后再说两个会挨打的,哈哈哈哈,就是009和arya u。009是15年左右在一个富哥同学那儿听的,当时的前端应该Woo audio的静电耳放和嗓子的老旗舰CD,反正那时候这两加一起得要十多w大洋吧。确实能感受到高端静电的细腻和解析素质都比812高一大截,但似乎动态和能量感总是要差一点,像是一个更冷静的旁观者,没法代入到音乐的情绪中去。当然这纯属个人爱好,整体素质上确实是009要更高。

       Arya U,是这次复烧的时候在一个朋友家听的,以下评价基于凯音HA3和高登序曲Pro,当时带上了K812,想着看看K812和现在的万元平板差距有多大,值不值得升级一个。然而听完大失所望,,先说优点,声场大,声音细腻厚润,齿音控制良好。然而,这只耳机我感觉是为了高端的定位做了一个很大的声场,但是为了给更高端的产品让位又阉割了结像和定位和密度,像是个外表壮硕但实际虚胖的人。在听稍大一些编制的曲目的时候就可以明显感受到散乱。另外声音有一种油润感,当然这方面各有所好,我做为不喜欢的人,觉得声音不真实,但喜欢的人可能觉得声音顺滑,这方面的调音可以理解。但上面说的非常明显声音密度和结像的问题,我觉得不应该出现在一个近万元的耳机上。另外也用spec功放推过,大体的问题还是在的。

       好了废话完了,下面说说这回玩的便携前端......数了一下,大概有节奏坦克v3、v6,飞傲BTR17、Q15,乂度XD05BAL、XD05PRO,乾隆盛MUB1,凯音RU9、N63,ibasso dx340,不过有的不是同时在手上,仅能凭借印象对比,先挖个坑放着.....
2
发表于 2025-9-17 23: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沈阳
Mark一下,期待更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18 04:3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