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amuling 于 2025-10-23 13:44 编辑
有时候,一件器材的魅力,不在于初听时的惊艳,而在于它能陪你“折腾”多久。对我来说,飞傲S15就属于那种“越用越顺,越顺越离不开”的设备。
选择S15,应该都会看中了它的“堆料”。在硬件配置上,S15的芯片、时钟与接口规格直接对标更高级别的数播,不仅具备AES输入、输出、I2S等专业接口,还提供独立的M.2硬盘盒、SD卡槽与完善的前后USB扩展,堪称连接性标杆,“硬指标”也为其赢得了EISA 2025-2026年度大奖的肯定。
“软功能”上S15更像是一台“音频小电脑”——它的系统与APP仍欠打磨,菜单逻辑需要用户耐心摸索。但如果你喜欢捣鼓设置,愿意花时间调试滤波等各类选项,那么它的灵活性会让你满意,也可以满足多种需求,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音频中枢。
从ATC 50ASLT 到JBL4329P,再到丹拿PRO Core7,今年我换过三套有源音箱,而S15始终还在。尤其十一节前更新了1.0.4固件,让我感觉这台机器终于“成型”了,也值得分享一些体会。
ATC 50ASLT:飞傲 +iPad,前面板 USB 的小惊喜
最初,S15是作为数播备机,放在主系统搭配ATC 50ASLT。这套箱子我用了十年,密度和气势让我非常满意。原本我用的是JRiver+专机USB输入CHORD DAVE的传统流媒体玩法,声音虽好,操作稍显繁琐。某天为了听新专辑,我直接用iPad Pro 连接S15前面板的USB-C 口来播放 Apple Music。
有一耳朵被惊艳到——质感强烈、层次清晰,还带一点淡淡的“模拟味”。和直接AirPlay推送相比,简直天壤之别。S15的USB解码实力确实不错,它不像高端解码那样追求极致的空气感,或真实乐器再现,但解析、延伸和动态都相当到位,没有低价器材常见的厚重暖糊。
那时我就知道:飞傲S15不是样子货,值得好好玩。
只是没想到,为了提前还贷,DAVE和ATC都被我卖掉了(笑),系统归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