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089|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音乐收集硬盘箱的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9-1 09: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北京
以前有专帖,但那些事以前时代的情况。目前发现一些问题:
- 经常需要调整大硬盘之间的类型集中。比如添加新的大硬盘时。在这个时间点之下,同样性价比的存储量提升了一个档次。这就需要调整各个硬盘之间的分类集中的问题。
- 1. 老的容量配比不好,需要计划大小存储量定位那些分类合适。
- 2. 具体处理硬盘间类型的时候,大量转移文件还只能用“剪切-粘贴”方式。因为,旧的里面难免存在一些超长文件名的文件。如果用复制方式,就无法分清哪些是因为文件名超长没复制过去的。这样就容易丢失大量的超长名声轨。但也存在一些温度文件名本身复制到根目录后,文件管理器还是认为超长,就连改名都不允许。
- 3. 原因,这都是因为遭遇了win7的限制。主要是文件管理器的性能存在未统一升级的问题。超长文件名系统是允许存放的,只是经由了文件管理器就不行了。- 压缩打包转移复制解压方式就没问题,因为不经由文件管理器处理。但也没那个精力先压缩再转存。除非真的有精力。

- 4. 最直接简单的方法,就是买一台支持usb3.0接口的微型二手笔记本,比如ThinkPad x系,一般都支持win10。这样作为硬盘箱专用挂机处理服务机用,拷贝复制传输速度提升很大。win10之下一般也不受长文件名的困扰。同时作为下载专机也更好,内存大性能更强不受浏览器标签过多拖慢速度的困扰。
- 5. 经典音效笔记本作为音乐专用机,和服务机分开,用无线网听音乐。那就不用选配置太高的了。只要打开服务机上的无线连接带宽允许最大值,音乐机能通过家庭无线网百兆100M宽带传输下顺利听sacd就行。其它笔记本可以通过无线网,远程操作服务机笔记本。这样硬盘箱和服务笔记本,可以放在一个接近入户光猫的附近,直接用网线连接。同时也不在自己常用的桌面,可以远离硬盘箱的噪音干扰。



2
发表于 2023-9-1 09: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本帖最后由 venhow 于 2023-9-1 09:55 编辑

居然还用windows自带的复制粘贴???

Fastcopy,最佳拷贝移动软件。。。


  • FastCopy 是 Windows 上最快的复制/备份软件
  • 它支持 UNICODE 和超过 MAX_PATH(260 个字符)的文件路径名。
  • 因为它使用多线程进行读/写/验证、重叠 I/O、直接 I/O,所以它能发挥设备的最佳速度。
  • 它支持像 UNIX 通配符一样的包含/排除过滤器。
  • 运行速度快,不占用资源,因为没有使用 MFC。(仅使用 Win32 API 和 C Runtime 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23-9-1 10: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 产品迭代问题:

电脑产品都是这样,与时俱进更新换代的特别明显。往往最着急追时代的人,都要多付出半年到一年提前量之下的损失。但同时也提升了生命的价值,早一天都是一种超前发展。这就是买口号东西的同时必须给足银子的逻辑。不能要求又能得到好东西,又不用付出代价。

但是,如果完了七八年的话那就是另一个局面了。笔记本产品往往能跳水十倍,经典机型肯定最多而不会断货。

硬盘的问题谁也无法预测,以后会出现政策打击挖矿的问题。未来往往不可预测。
搞了几年2.5寸笔记本移动硬盘,遭遇不良业界说明提示和劣质数据线随机的陷害不提了。以后业界遇到打击挖矿,台式机3.5寸硬盘的价格又被打下来,性价比超越掌上移动硬盘了。这个时代就是这样的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23-9-1 10: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 硬盘箱问题:

最好是知道原理才好办事,不能乱蒙。瞎蒙的话不是过度就是不足。逢赌必输。
硬盘本体本身没任何问题,故障主要出在使用方式和数据线上。现在最后剩下没坏的掌上移动硬盘也从来不出问题了。主要就是供电不足问题,外部供电带两块绝没问题。一旦超了供电不足就会不可逆的损坏硬盘。另外就是数据线不能虚接或者碰到。尤其是在开关电脑的时候不能碰线。

选择硬盘的问题。硬盘的使用损耗,主要就是频繁读写,主要是写操作是损耗的主要原因。为什么网上买的很多二手硬盘都宣称2万小时以下使用时间。主要就是这个问题,时间再长就不能保证硬盘完好性。谁也不是傻子,尤其是玩服务器的专业界的理解水平。

因此,反过来再看个人家用硬盘箱。
个人不是用来作为矿机或者人工智能网络服务器,没有频繁的写操作,听歌玩音乐看个电影全都是只读的。
所以,没必要无脑跟随,去和频繁存取操作的专业用途去比什么Raid安全设置。Raid安全冗余设置只是一种本机数据安全妥协的折中方式。对硬盘运行的损耗节省没有任何帮助,只是瞄准数据安全,采取同一段数据多个地点保存的办法。一两块硬盘坏了也不影响数据完整性。

但是,个人家用硬盘根本就不存在频繁写操作的问题,你多一个Raid反而增加了写操作的频繁程度。还要增加3分之一冗余硬盘的成本。
所以为什么有的乐友说,自己的Raid也损坏硬盘。这些问题不都是自己的选择所造成的吗。

另一个问题就是买了狂盘。本来淘汰下来超过2万小时的硬盘,就到了安全使用年限。您在往下玩同样的Raid频繁读写状态,不玩坏了才怪。

买新盘,也有18TB,1千多的。但很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23-9-1 10: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9-1 11:05 编辑
venhow 发表于 2023-9-1 09:51
居然还用windows自带的复制粘贴???

Fastcopy,最佳拷贝移动软件。。。

这种工具对喜欢玩技术走向来说是一种处理要素。

这里的方案是全面全方位多项要素全体系的角度,综合解决问题。剩下的个案问题都可以尝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3-9-1 11: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
好的硬盘箱也不便宜
我是直接买一个可以挂12块机械盘的大机箱,上面挂12块16T的硬盘,下载存储一台机器搞定。
然后麻烦一点的就是,复制要听的音乐到1T的固态硬盘上,然后挂在达菲主机上,推送到PCP收听,有的时候也直接从主机推送到达菲再到PCP收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23-9-1 12: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您这种超级版的厉害。一般五盘位的几百块,以前联想现在不做了,绿联的还行。主要是有个小的主板,管理电源和一些硬盘安全保护,好像还有点自动碎片整理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23-9-1 12: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现在凑合这6,7年,就不再去搞了。以后存储和计算领域说不定会出现巨大变化。因为未来超级高速宽带之下的数据量,会发生超级倍增的。那么硬盘也会跟上性价比竞争的巨大提升。

机械硬盘的上限的每块100MB,除了性价比外,主要还有体积价值比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23-9-1 12: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9-6 00:37 编辑

前些年一千多14TB新盘的还够用。

个人配比参考。14TB:
- 经典老唱片cd无损,经典包子,1块。
- 轻松音乐。古典精选集,爵士乐,轻流行,轻音乐,新世纪等,1块。
- 节奏流行,国乐其它,1块。
- 音效欣赏包,黑胶SP、LP,sacd包等1块。

18TB:
- 数量较大的放24bit高码古典。当代交响、新时代音乐家8.5T。追加一块18TB。
(- 韩包那种,需要20TB才够玩齐。其实搜了一下和很多包子里也是重复的,尽管多数独特。) 目前只能追一点新的凑合一下。
- 现在都买18TB新盘一千多合适。可以减少一块的体积。或者五盘位硬盘箱全部18TB,可以玩全韩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3-9-1 12: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
本帖最后由 tyl1355 于 2023-9-1 12:28 编辑

那些2T,4T的机械硬盘全部被我淘汰了,一块2T的固态盘专门用来下载,存储用16T机械盘,韩包我是挑着下的,没必要全部下回来,然后现在已经没有再升级硬盘的欲望了。在咸鱼上半岛铁盒F20大机箱很便宜,就是硬盘贵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3-9-1 12: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您的下载专盘方式值得借鉴!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3-9-1 16: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昆明
放在云盘上,挂载在电脑文件管理器,如同本地资源一样播放,基本不存在丢失风险,除非云盘服务商破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3-9-1 16: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昆明
一个很厉害的软件CloudDrive,这个软件可以把很多国内国外的网盘挂载到本地,让电脑像访问自己的硬盘一样,通过文件夹的形式访问网盘空间,配合一些软件使用,非常丝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3-9-1 16: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
13楼14楼这种方法也非常好!
但是不能满足那种可以看着一堆硬盘并且装得满满的那种满足感,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23-9-1 17: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宽带足够宽可以按年购买网盘丝滑,也是未来纯粹数据传送时代可能的模式。但现在百分百不想被人卡的话,现有硬盘模式感觉最安心。深度听音乐最大的烧钱因素就是图个放心听到最好的音质。否则可以各种随便。
硬盘目前就折腾到这里基本打住,能再安心听个5,6年就阿弥陀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3-9-1 21: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不是NSN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23-9-1 21: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NSN和Raid是一路货,个人只读没必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3-9-4 09: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14T外置快塞满了,也在考虑这个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23-9-4 10: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需要综合考虑,够用,性价比,以及安全问题。安全肯定第一,所以应该考虑新盘,其它实事求是必要的才考虑,不能本末倒置,多花了钱还陷入读写频繁的危险。
Nas,Raid都是重复危险体系,再排除危险。多花的钱都在搞抵消。

一切问题都在于是否存在“频繁写操作”的问题。- 二手IDC盘就是因为频繁读写2万小时开始进入危险区。- 建立Nas可插拔换硬盘是谁需要用的,用在频繁写操作的网络服务器或本地工作站的图形视频编辑机等。
都是因为这个“写操作频繁”会发生损换硬盘几率,所以需要可插拔安全冗余的Raid设置。还必须有一套稳定供电电池组支持,不要直接接交流电,被浪涌或者停电闪一把就危险。

如果不搞懂原理,只是粗粗感觉堆积技术走向就是好的,其实违反了多只香炉多只鬼原则。所以有的乐友搭建的可热插拔冗余Nas/Raid硬盘塔会出现硬盘损坏问题。数据是可以保全,热插拔也方便。但一个单位一千多两银子的硬盘就没了几块,几千两银子就飞了。可插拔的是银子,银子安全考虑了没。而且一开始就要多买1/n的硬盘余量的硬盘,前后都要多花钱。这样再去省前入二手硬盘还有意义吗。

总结:
- 所以,为什么可以直接跳过个人家用不存在频繁写操作这个关键点。其它一切就平衡过来了。买价格合适品牌好的新盘,不要什么冗余投入。写操作最小化问题,可以用一块老的5TB单独供电的硬盘做下载专用盘。等下载完折腾完编辑以后,再找到合适分类的物理盘存进去。最多只需一次写操作,以后调整最多也只增加两次写操作。
平时使用的全都是只读方式。何乐不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3-9-4 14: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用网盘,便宜+方便,风险是网盘商破产。移动硬盘也有损坏的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2-9 01:1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