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87|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 -3万价位有源监听音箱 大洋路Pro 3 个人使用体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8-29 17:2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嘉兴
本帖最后由 lowfi一名 于 2025-8-29 23:11 编辑

个人推荐使用距离:0.8 - 1.8 m 桌面近场监听  
个人推荐使用空间:7 - 15 ㎡

价位:2- 3万

竞品:kh150 psi a17


综合下来的听感:


我的空间是20平方米 可能对于Pro 3 是大了些 接的也是入门器材 已经听了2天了 对我个人而言还是蛮好听

没有特别的去在意 解析 动态 声场 定位 每个价位对应每个价位的产品 基本各大品牌素质差距不大

大洋路的调音我一直挺吃的 中正耐听 有论坛烧油批评大洋路是监听中的邪修
虽然是监听也不会干冷薄 这人声都冒出情感来了 能让我长时间愿意听下去
这箱子应该更适合小空间 我自己的小书房 7㎡ 搬进去 没做任何处理 箱子随便一扔 效果反而比20㎡舒服

看来这次是真桌面近场了 如果客厅远距离使用 个人觉得没有 小书房出彩拉 建议还是使用空间控制在15㎡以内

个人认为特色:

在听感宽松舒适的 小音量区间 居然还能有一定的低频规模感 真的让人非常精喜 泪流满面

在我的7平米小书房 人声 和 高频 顺滑自然 因为临时随便放桌上 低频 没出来

自己瞎想:

可能买这个价位有源音箱的 大多数处于发烧未满 阶段

2 - 3万元价位的有源音箱 对于非发烧友 还是蛮贵的 对于 烧油 可能就是一根线的价格

入门监听音箱还是建议去线下试听 顺耳为主 也不用刻意追求素质

烧无止境 老烧们一根线都几万 我这种lowfi 哪敢谈啥素质

虽然我自己是大洋路用户 还是强烈建议 有机会去线下试听 我自己都是大木耳 我喜欢的 不代表 其他人喜欢












DSC_9254 (2).JPG (368.6 KB, 下载次数: 6)

DSC_9254 (2).JPG
来自 13楼
 楼主| 发表于 2025-8-29 22: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嘉兴
本帖最后由 lowfi一名 于 2025-8-29 23:05 编辑

忽然突发奇想的放到7㎡的小空间测试

直接桌面 没有任何声学处理 人声和 高频的质感和流畅真的不错

可惜没有垫子 和 空间处理 低频是出不来了 间距目前轴中是80cm
CD转盘也不用了 直接ipad 连接

随便录了一下人声 和 高频的曲子 低频自动忽然就行

【大洋路Pro 3 7㎡小空间 桌面测试 : 秋樱 - 柴田淳】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thRz6EC8/?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4ff690f9b604c70be3570c4eece88b4f

【大洋路Pro 3 7㎡小空间 桌面测试 : 最爱 - 陈洁丽】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98hRzuE9x/?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4ff690f9b604c70be3570c4eece88b4f

DSC_9255 - 副本 (2).JPG (269.69 KB, 下载次数: 0)

DSC_9255 - 副本 (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25-8-29 18: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楼主如果都是这样发帖大家正常交流不是蛮好的。
帖子里如果有描述这3对箱子的各自声音特点。这样发出的帖子参考价值就更大了。
流行、爵士、器乐、小协奏、交响等等都说说特点,那就是价值很高的对比贴了。
理性的对比各箱子的声音特点,让玩家去判断。
能最后选这个箱子,前面应该也玩过不少了,讲讲对比,这样大家对这个大洋路会有更清楚的一些认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5-8-29 19: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这个pro2和pro3哪个贵?我咋觉得pro2好听 。。。当然,也可能是录音问题。

另外2w买有源有点冤大头啊,20平,我实际1w入手的系统挑战你估计没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25-8-29 19: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嘉兴
本帖最后由 lowfi一名 于 2025-8-29 20:01 编辑
fearsdotcom 发表于 2025-8-29 19:34
这个pro2和pro3哪个贵?我咋觉得pro2好听 。。。当然,也可能是录音问题。

另外2w买有源有点冤大头啊,2 ...

认同你的观点

我也是觉得有源监听坑蛮大的

素质都挺高 价格也不便宜 就是不太好听

大洋路已经是我听过有源监听里最顺耳的了

发点文字也纯属娱乐 不敢班门弄斧
方面发您1万整套无源的录音 给我欣赏欣赏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8-29 20: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8-29 20:17 编辑

聊点题外的话~
有源音箱的看家本领,大品牌很多是集中在8-10英寸3分频,平时很少见,产量少,价格高,真正走量多是6.5寸,总的来看6.5寸组合超低音系统,性价比很高,产量大价格就显得低一些。
缺点其实也没什么缺点,主要是音量和使用距离受限,但和旗舰的比,不开大声是差不太多的。
像我这种不开大声听,平均75db都不到的用户,很容易得到满足。
从6.5寸2分频,到8寸3分频,最终售价经常是很飞跃的。导致了8寸3分频的音箱非常少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25-8-29 20: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嘉兴
本帖最后由 lowfi一名 于 2025-8-29 20:25 编辑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8-29 20:15
聊点题外的话~
有源音箱的看家本领,大品牌很多是集中在8-10英寸3分频,平时很少见,产量少,价格高,真正 ...

个人认为
主要是有源监听厂家的产品 产品分布跟使用场景挂钩

2m左右的距离 近中距离 其实 8寸2分频已经基本满足工作需求了

在加一个8寸三分频 这有点。。。。

我看产品线经精简一点的 最多加个10寸三分频

更精简一点的 直接来3m左右的主监听了 15寸或者双12寸
也不排除有些厂家 3 4 5 6 8 全部来一遍还不够 还得不同产品线来一遍 有点类似机海战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8-29 20: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8-29 20:34 编辑
lowfi一名 发表于 2025-8-29 20:21
个人认为
主要是有源监听厂家的产品 产品分布跟使用场景挂钩

这个,8寸设计2分频会有一些可能听不见,但是看得见的问题。比如指向性(我觉得无所谓),还有大音量的稳定性,当然这个是成本上的问题,通过堆料可以解决。

但其实喇叭的性能,尤其是低失真的工况,可能比多数宣传来得要低不少,我很熟悉的PSI A25MS,即便是88db1.5米的音量,这就让工作者在一个细腻和粗糙之间临界状态下做工作。
回到欣赏音乐的话,我可能会降低到80db平均才觉得它在一个特别舒服的工况。当然,PSI的不失真音量,在同类别的音箱,同价格的音箱,很多时候是低半个档次的,这也是它的产品定位。

专业用户工作的时候,好像司机开车, 10万的车,也得开120时速,20万的车,可能要开140时速,40万的车,可能会开到160时速。但欣赏音乐,家用的话,自己开车,没有工作,肯定会在降低一些,以舒适度、安全为主。这可能也是一个音箱,不同用户之间的感受吧~~~
唉,机海战术搞死人的,一个品牌,6寸音箱居然可以有2到3种,过分了。设计的层面,肯定只有一种,然后缩水员在原设计的基础上领工资给它缩水降低性能,NN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25-8-29 20: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嘉兴
本帖最后由 lowfi一名 于 2025-8-29 20:49 编辑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8-29 20:31
这个,8寸设计2分频会有一些可能听不见,但是看得见的问题。比如指向性(我觉得无所谓),还有大音量的稳 ...

这个还是频响的问题 和 失真度的问题

psi a25 是10寸了啊。。。。。。

同样的大洋路也有8寸的hr4 双号角系列 号角的优势也蛮大的 价格也到了7万出头

具体也没见有人对比 2.5m左右 psi a25 和 hr4
Pro 3 和 Pro 2a 其实用下来挺明显的

小喇叭 小箱体 在听感舒服的区域 低频出不来 高频也更适合近距离

大喇叭 大箱体 在听感舒服的区域 低频能出来 高频也更适合远距离
不过Pro 3 有点还挺感人的 在听感舒适的 小音量区间 居然还能有一定的规模感 真的让人非常精喜 泪流满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8-29 20: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8-29 20:52 编辑
lowfi一名 发表于 2025-8-29 20:41
这个还是频响的问题 和 失真度的问题

psi a25 是10寸了啊。。。。。。

这都是比较冷门的产品,不太可能有人同时拥有的。而且,也很少单位舍得投资这么贵的一个设备,毕竟音响是系统工程,单个音箱就8万了,那低音系统、校准系统一套下来,就没底了。
后期很难通过盈利赚回来。
双8寸可以理解为和10寸各有所长,各有侧重。

对于玩家来说,应该是这么理解: 这个价位比较接近,尺寸换算一样,A不满意,B也不可能满意,C也不会满意,最靠谱还是升级3-4倍价位,跨越2个尺寸的。所以也不会想方设法去对比了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25-8-29 20: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嘉兴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8-29 20:49
这都是比较冷门的产品,不太可能有人同时拥有的。而且,也很少单位舍得投资这么贵的一个设备,毕竟音响是 ...

是的 认同观点
同尺寸 同价位的产品 再会调音 最有经验的音箱 工程师 他也就能让音箱 有点精喜 不可能质变

Allen 已经是最顶级的工程师了 也就让Pro 3 有一点精喜 所以我觉得竞品就是kh150 和 psi a17 这两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8-29 21: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云听感觉有点刺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25-8-29 21: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嘉兴
本帖最后由 lowfi一名 于 2025-8-29 21:27 编辑
beijixiong 发表于 2025-8-29 21:21
云听感觉有点刺激

收音问题了 这个云听意思意思拉
实际个人听感还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5-8-29 23: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珠海
lowfi一名 发表于 2025-8-29 19:56
认同你的观点

我也是觉得有源监听坑蛮大的

录了一些,这里好像不能直接发,只能B站转一下了好像。明天有空弄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25-8-29 23: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嘉兴
fearsdotcom 发表于 2025-8-29 23:19
录了一些,这里好像不能直接发,只能B站转一下了好像。明天有空弄一下。。。

跟大佬多交流交流

好听的话 我也搞无源试试 一直不敢玩怕费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5-8-29 23: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有时候,价格这个东西我喜欢这么看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自己的看法或者思考过这方面的问题。

瑞士人自己的收入,买一套psi a23,会不会像我们13000买套惠威差不多。
而且实际成本,性能也差不多(只是举个例子,惠威没有对应的产品,但以惠威的技术储备,是15分钟内就能有的)。只不过惠威、漫步者不投资这种产品。

我们国家有央企国企生产电子管,胆机有国企斯巴克,大厂有丽磁,这些随便拿出来都能在很低的价格,对标瑞士奢侈品牌。

我知道,骂的人多,我个人认为理由很简单,只不过是价格低,能拥有的人多,如果瑞士也卖这么便宜,其实结果就是骂的人一样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5-8-29 23: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8-29 23:42 编辑

市场环境不同吧主要是,发烧也偶尔需要理性和冷静看待高价产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5-8-30 07: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珠海
本帖最后由 fearsdotcom 于 2025-8-30 07:49 编辑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8-29 23:39
有时候,价格这个东西我喜欢这么看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自己的看法或者思考过这方面的问题。

瑞士人自己 ...

国产箱子没玩过,但解码前级后级这些玩了不少便宜货。我个人感觉,水平参差不齐很严重(当然也可能是系统适配性问题)。但有功夫淘的话,真是有好货。而且结合出口欧美那边的评价,很多是非常不错的。老外其实对品牌没什么执着,谁性价比高就站谁。

至于欧美高价设备,主要还是成本+小市场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5-8-30 08: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8-29 23:39
有时候,价格这个东西我喜欢这么看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自己的看法或者思考过这方面的问题。

瑞士人自己 ...

还是看发达程度
本国此类东西发达,本国购买就便宜。毕竟你买国外的关税、运费成本是增加的
像国内目前的厂家数量跟10多年前已经不是一个级别了
现在我逛论坛因为退烧了好多年,现在全是琳琅满目的各种不认识的牌子。
以前比较响亮的一些牌子已经销声匿迹,只能在闲鱼还能看到一些他们的东西在卖。
现在的技术发展太快了,尤其是数播这块。
我感觉国内再发展一段时间,HIFI入门级的门槛会降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5-8-30 08: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8-30 09:17 编辑
fearsdotcom 发表于 2025-8-30 07:48
国产箱子没玩过,但解码前级后级这些玩了不少便宜货。我个人感觉,水平参差不齐很严重(当然也可能是系统 ...

玩点专业厂的旗舰,次旗舰嘛,不要玩土炮和本身就故意降低成本做低端的产品。

国产不一定等于就是要玩作坊或者便宜货~~


关于好听,这个很难
但是广告宣传的角度高端必须等于好听,实际上就不存在,好听只有私人订制,把所有种类的高端设计罗列出来听一遍,然后按照客户的听感量身定做。高端产品的定位,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发烧世界的大难题。多数时候,高端音响,给多数人的主观听感只是正常。除非遇到了他运气好特别敏感,同时又恰好这个音响的优缺点分布,和某一类音乐配合出来刚好符合某个人的想象,但大概率换个人又没有这个感觉了。所以发烧世界就没有太多的同感,就算是atc20,一个90年代的人,和70年代的人听,它就感觉可能不一致,因为大家听的音乐大概率不一样,对音箱优点的需求就不一样。

每个人欣赏音乐的点位不一样,大脑结构不一样,耳朵每个频段的听力也不一样。
有人享受超大音量的沉浸感,有人享受力度,有人享受弥漫,有人享受干净的基频,有人享受泛音本身,亚洲需语言很排斥齿音,有部分发烧友很讨厌鼻音,有的发烧友不喜欢音响,喜欢的是真实,而是想通过音响还原真实,而不是要还原录音文件。最后还有更多的音箱在房间里是接近于故障的状态,比如驻波无法处理,混响过大。一通下来不成体系的发烧,把这些捋一遍,十几年可能就玩过去了。
我自己的感受是这样,想象中多么的美好,听一圈就一句话说不出了,挤了半天从我嘴巴说出∶”老板,我听出来了,贵的就是可以很大声不走样。” 老板气急败坏轰我出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31 13:4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