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gdyy2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桥卧坡的古典CD

[复制链接]
181
发表于 2024-3-16 07: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
gdyy223 发表于 2024-3-5 15:18
我一向以为:郑京和、傅聪与前几年的朱晓玫、内田光子是东方人诠释西方古典音乐的最高典范,当然还有,如白 ...

拜读点评 学习了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
发表于 2024-3-16 07: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
gdyy223 发表于 2024-3-8 09:22
演奏不用说,足够好,在《小无》版本中,我最欣赏的就是谢霖和格鲁米欧,它们以完全不同的思路风格与 ...

学习评述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楼主| 发表于 2024-3-16 10: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左尔坦·科奇什,匈牙利钢琴三杰之一,演奏巴托克和柯达伊的专家,涉猎范围较广,从巴洛克到20世纪现代作品都有唱片,但形成有影响力的作品并不多,听说他组建了布达佩斯节日管弦乐团,并使之成为颇有名望的音乐团体,好生了得。

这个现场版的《赋格艺术》录于1984年,一开声就确切的说明属于现代钢琴版模式,钢琴的巴赫,有个演奏模式问题,是大键琴模式,还是现代钢琴模式,前者的主将无疑是古尔德,此外还能列出古尔达、图雷克,后者太多了,菲舍尔、季雪金、李赫特、尼奶奶、席夫,后来的休伊特等等,模式之间无优劣之分,只有优差之别,就像烧菜,别管哪个菜系,关键是:你炒的菜香不香。

科奇什的演奏基本上平铺直叙,这样类型的演奏一般不会对指键有过多控制,但聪明的钢琴家一般会在讲究指键的同时:注意控制踏板,一、避免过多的泛音,二、减降音染,三、争取最大可能保持音粒的“独立”与弹性,使得分句清爽,现代钢琴模式演奏巴洛克或巴赫,这都是必要的,为啥?音染与过多的泛音都会影响甚至模糊复调之间两条线的清晰,弹巴赫,你不能不讲究复调音乐“两条线”的间距感,更不能模糊,因为这类音乐它本身就是“两条线”的,这“两条线”是复调音乐的特征所在,第三点更重要,你须有效控制音符的时值、同时保持音粒的伸缩与弹性,这样弹出来的分句才能清爽干净有活力,才吻合巴赫作品脉搏般均匀的律动性,不管哪种模式弹巴赫,这都是必须的,他们之间差别在于,一个忠实于巴赫与巴洛克的创作精神和本原特性,一个则将演奏注入主观个性与现代意识,甚至使之趋于浪漫化。

在这三点上,科奇什的表演谈不上出色,能听出来他控制了踏板,但不够,或者说在演奏巴赫上,他的思路未能彻底从传统的“主调思维”中脱逸出来,反映在效果上,左右手两条线的“间距感”不够,听听第一曲,分离度不够好的原因显而易见,右手音符的时值、弹性与活力都有所欠缺,同时,右手的音压给的有点重,比重上就侵染了左手织体线条,说句白话:右手未有效下压,左手未有效上提,再加上对音符时值与弹性控制并不是很有效,整体给我造成效果上偏“主调音乐”的感觉,同时在演奏力度上,也多少偏离了巴洛克音乐的复调特性。

其二是演奏略微显得有点僵化,包括速度与力度变化,就难免有些缺乏活力,科奇什太想在忠实感上循规蹈矩了,反而失去了自己的个性风格,大键琴模式的钢琴家在技术上必须循规蹈矩,但都绝不遮掩个性,反而个性张扬,别说古尔德,听听古尔达的《平均律》,仍是大键琴模式,但弹性十足,活力四射,而在力度层次上又不输分,现代钢琴模式的演奏又何必如此的“循规蹈矩”?科奇什的技术无须多讲,但不知为何、这版演奏在一定程度上被“限制”住了,如果他放开思维搞,效果肯定比此版要强。

总得看,一版不错的《赋格的艺术》,但做为一流钢琴家,还是有所欠缺的,我只指出我眼中的欠缺所在,优秀之处无须说。

唱片链接:见173楼,并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发表于 2024-3-16 15: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追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发表于 2024-3-16 20: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gdyy223 发表于 2024-3-16 10:46
左尔坦·科奇什,匈牙利钢琴三杰之一,演奏巴托克和柯达伊的专家,涉猎范围较广,从巴洛克到20世纪现 ...

谢谢,评价中肯:当初就是冲着这个版本演奏的像主调音乐才容易入门,听久了觉得复调的味道不够,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但其中部分还是很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楼主| 发表于 2024-3-18 10: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Pierre-Laurent Aimard(1957-)不是熟悉的名字,欧洲二线钢琴家,有些类似白建宇,演奏范围较广,尤擅长20世纪新音乐,如梅西安、德彪西、拉威尔、斯克里亚宾等,他自上世纪末开使有意识扩大演奏范围,突出成绩是与哈农库特合作在teldec录制了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全集。

这版给我印像是语调亲切与行走自由,几乎没沾染古旧感,而予以现代的轻松步态,看不出强调啥、他所表现出的均衡,是将音符等值化与均分化的均衡,而非我们通常理解的声部之间与线性之间的均衡,也不强调严谨的层次与对位,因此,对位与线性的间距感非常一般,他以自由的而非严谨的、宽余的而非紧凑的、舒展的而非对位化的方法演奏,复调感觉很不明显,左手键偏弱,与科奇什版一样,明显主调思维模式,尽管如此,但赋格各声部的线条并不显得纠缠,也不零乱。
      
触键上尽量减少强弱,他以现代的眼光与另类的均衡来寻找那种建康丰腴的巴罗克风情,演奏总的基调以澄明柔和为主,甚至带有几分单纯,令我联想到巴罗克音乐中常见的“孩提样”,这“孩提样”放在别的作品里能增加愉悦感,但溶于“赋格的艺术”里则很少见,只是彼埃尔—洛朗特的演奏特色能在多大程度上引起受众的欣赏是未知数。

演奏自第11首四声部赋格开始有了一些变化,对位相对变得清晰,快速段落也显出轻脆利落,如第14、15曲,也开始注意到情感因素的渗入,几首卡农从听感上都优于赋格,不仅对位相对精确,织体也显出清晰,表明彼埃尔—洛朗特并不想偏离太远,他开始注意逐步贴近巴赫的本原,当然,这变化仍然是“量”的,整体看,此版表现出的纯正性、技术特性、精神力量距名版有差距,如最后一首三重赋格,相对于古尔德,缺少宗教与情感交汇时的冥冥气息和那番仿佛冲出天穹的深沉呼唤。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KbQ4R_ttPtNnfT0MV6_FxA?pwd=oq2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7
发表于 2024-3-18 10: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汕头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楼主| 发表于 2024-3-19 10: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波里尼属典型的“国际派”,琴风毫无地域色彩,凭着一手过硬的技术打天下,从巴罗克到现代作品无所不能,而在所有所涉猎的领域都有好作品。
这是我个人极爱的一张唱片,它简直令人叹为观止!我们可以听听彼时波里尼是何等的精益求精,同样是技术流,却是高度理性下的产物,这几首作品难度之大绝非古典浪漫可比,难度又不仅仅在指键上,他对演奏者音乐头脑的逻辑性形成严峻的考验,弄不好,杂乱无章,弄好了,既使对现代音乐不大了解,也能让听者感觉到几分逻辑之美,特别是韦伯恩与布列兹,肚子空空如也是碰不了的,心里没谱演奏咋能靠谱?他会让本就支离破碎的音流变的更加支离破碎,而波里尼就像一高明建筑师,貌似杂乱无章的音符在他指下立地成形。

《彼德鲁什卡》在我听过的钢琴版里出类拔萃,艰难的技巧段落依然清晰无比,全曲听下来没有一个音含混,又如水晶般的晶莹剔透!在波里尼指下,彼得鲁什卡活灵活现,机械而有筋有骨,让人惊叹的力度实际上恰到好处,特别是第三乐章,我不知道还有谁能弹的这么棒!指键表现出千奇百怪的变化,而每一个音又这么“正”,根基牢固却又变化多端,波利尼令人信服地把这看似矛盾的两个方向“粘合”的了无痕迹,真是绝了。   

普罗柯菲耶夫的第7奏鸣曲第一乐章就难于把握,有介绍认为是由七个“片断动机”组成,这其实增加了理解认知难度,我是以复合三段体框架它,即A-B1-B2-A-B1-A,这样,A与B分辨起来相对容易,也贴近音乐发展轨迹,演奏难度在于结构一定要搞得精细,而在精细中一定要将敲击性的A段与梦幻般的B段突出来,使整个音乐脉搏清晰,而第二乐章的厚度与情感的深蕴也被波里尼以殷实的笔调描绘出来,第三乐章丰繁急促的托卡塔曲风更显示出游刃有余的技术与灵巧坚实的触键,这是一段居于键盘技巧顶端的名曲,此作因之而知名,虽属调性音乐,但现代味很浓,前两乐章明显削弱了主音作用,无论是演奏还是欣赏,把握住音乐的方向都是重要的。
   
韦伯恩的钢琴变奏曲和布列兹的第二号奏鸣曲(其实也以变奏为主)都属尊循12音序列创作,简单的说,它们之间的不同是——前者趋于简约、后者趋向复杂,但结构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里的变奏已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变奏曲大相径庭,它以一组音程序列为主题,变奏只是这组音程序列的镜像倒影逆行与反射,它的结构基本上属镜像结构,简单吗?但展开后却无比复杂,很难听出主题序列的倒影与逆行,文字上要想把它说清楚很困难,颇费笔墨又累人。

这两首作品有兴趣者可听听,一但听出门道,其乐无穷,但若不习惯它的结构方式,也支离破碎。波里尼的演奏实在精湛,特别是压轴的布列兹这首,精雕细琢对精雕细琢,不夸张的说,他把这部作品清脆的音响、大起大落的音程序列、错综复杂的结构与多变的节奏、冰雕般的装饰音手法,弹的无可挑剔,对作品吃的这样透彻,真乃外星人一般!啥叫叹为观止?波里尼此版绝对配得上,可惜的是,没几人喜欢听它。

https://pan.baidu.com/s/1lEpV5pdGwIJM0eVz_s-09Q?pwd=ni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发表于 2024-3-19 10: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通
gdyy223 发表于 2024-3-18 10:34
Pierre-Laurent Aimard(1957-)不是熟悉的名字,欧洲二线钢琴家,有些类似白建宇,演奏范围较广,尤 ...

巧了,09年买了这张唱片

DSCF3744.jpg (106.58 KB, 下载次数: 317)

DSCF374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发表于 2024-3-19 12: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发表于 2024-3-20 17: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感谢楼主先生的用心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发表于 2024-3-26 21: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gdyy223 发表于 2024-3-11 10:35
俄罗斯钢琴家叶甫根尼·科罗廖夫1990年在德国TACET的录音于1999年发行,他对慢板拉慢时值的演奏让唱 ...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pmpCV1LUkKeuVdP_7aOGGg?pwd=8x6o
提取码:8x6o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会员V7的分享


补充个无损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3
发表于 2024-3-26 22: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hanshan123 发表于 2024-3-26 21:54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pmpCV1LUkKeuVdP_7aOGGg?pwd=8x6o
提取码:8x6o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 ...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楼主| 发表于 2024-4-6 10: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现代钢琴版的巴赫,尼古拉耶娃(1924-1993)是重要的一环,另一个肯定是图雷克,两人在演绎的理念上相异,手法也相异,图雷克最大可能的限制踏板,因而她的发音不仅清透且绝无音染,而且有一种“钝感”,这种“钝感”的声音让她接近巴洛克演绎精神,尼奶奶相反,她演奏的巴赫是将其最大可能的现代钢琴化,也就是所谓“物化”了,她的发音晶莹透亮,节奏张驰有序,尽管在复调的线性上没有优势,但听来有一种将技术、音体与情趣高度融合后的表现力,特别是音色令人愉悦。

这版演奏录于1992年,两首里切卡尔弹的稳健而富于意趣,它的魅力主要来自于音色而非复调,有一种来回闪烁的光泽感,六声部这首肯定关注到了线性,速度之所以调慢的原因就在这里,尼奶奶有意将其与上一首三声部里切卡尔区分开来,不仅是声部,而且在力度与音色明暗上尽力给予听觉上的“间隔感”,这很有想法,弹的也够漂亮。4首二重奏中规中矩,曲子本身安静而寡淡。

不带有任何情趣来弹《赋格的艺术》的主题让我意外,速度很慢但并不空灵,而且后面几段也没有把对比作为主要的艺术选项,演奏大部分都是恬淡如烟的超然情趣,似乎是年龄老去之后性格与风格转变的结果——主观诉求与附加越来越少,任由作品自律的发挥越来越多,但这只是一部分,我是将其理解为“开场白”,听下去味道则逐步变得丰盈起来,情趣虽仍是超然,但个性新理解与新体验的比重在明显增加,特别在第5曲之后,能听出一种浑然的凝重开始散发,情趣逐步上扬而多变,而尼古拉耶娃这样的《赋格的艺术》才是我所期待的。

CD2这一张完全的个性化了,弹的清亮、浑圆、刚强,特别是高音区,似乎更能彰显她的个性与心底诉求,这时的尼奶奶已经彻底的“作品化”和“音乐化”了,恰当的形容词是“浑然于一体”,技术明显不如她80年代那几年,尤其在指键的清晰度,但在精神的强大与格局的开阔有所弥补,弹的大开大合,颇显胸襟雄阔,而个性的挥洒随处可见,结尾这几段开始回归于情调上的诙谐意趣,并顺理成章的转向深沉,指键也以更宽缓更深层的韵调指向令人浮想联翩的、断崖般的最后乐章。

至于是否吻合于巴赫的精神已无关紧要,这个时期的尼奶奶,每一款录音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https://pan.baidu.com/s/1B6HHnE3zFK7n5Pi4HU6Pwg?pwd=lbp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5
发表于 2024-4-6 14: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gdyy223 发表于 2024-4-6 10:35
现代钢琴版的巴赫,尼古拉耶娃(1924-1993)是重要的一环,另一个肯定是图雷克,两人在演绎的理念上相 ...

G大,没有 CD1.CUE,可否贴一个上来,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6
发表于 2024-4-6 14: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楼主| 发表于 2024-4-6 15: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巴赫《小提琴奏鸣曲BWV1014-1019》大约作于1717至1723的六年间,为小提琴和羽管键琴而作,和他的“小无”一样,都创作于克滕时期。

音乐史上,1750年值得记住,这一年老巴赫仙逝,这一年还有另外的意义——即1750年是奏鸣曲发展的一个界碑期,在此之前,奏鸣曲指一件或几件乐器加通奏低音伴奏的体裁,它可以区分为一个至四个声部,巴罗克时期的三重奏鸣曲是它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它多由两把小提琴+一把大提琴+一架键盘演奏通奏低音,而为一个声部所写的奏鸣曲我们熟知的就是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只是此类作品在巴罗克时期并不多见,说句更直白的话:1750年前的奏鸣曲可以只有一个声部,也可以是多声部由室内小型乐队演奏的作品(我们可以在罗西尼那套有名的《6首四重奏鸣曲》中看到它的影响),而1750年之后,奏鸣曲仅指一架键盘乐器或独奏乐器外加键盘乐器演奏的作品,它已经与重奏作品严格区别开来。

巴赫这套作品最大的意义在于:在乐器组合上,它已经具备了现代二重奏鸣曲的基本特征,在表现形式上已经不同于科莱利、普塞尔、亨德尔那样巴罗克式的二重、三重奏鸣曲,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可惜,这部作品在发展上的重大影响很少有人论说,若不嫌罗嗦,我再说两句,以巴罗克三重奏鸣曲为例,它特指具有三个声部的奏鸣曲,最起码需要四件乐器来演奏,两把小提琴演奏上方旋律(上方的两行谱),而通奏低音部分(也有称作数字低音)也至少需要两人,一人演奏低音弦乐器,另一人用键盘的左手演奏低音旋律(固定低音),而右手则演奏由数字标明的和弦,在低音旋律谱表上一般会用数字提示演奏者在哪里去用右手去实现和弦,为啥要这样?为啥通奏低音部分至少需要两人?其实道理并不复杂,一、巴罗克时期音乐的复调特征(线性),决定了它一定要把通奏低音部分突出来,也就是说,低音部分是低沉的,但一定是明晰有力的,否则就难与构成“多重线性”,也难以对上方旋律形成有力的支托,这是根本性的,二、从当时乐器的音量上考虑,低音维奥尔琴和羽管键琴的音量都不高,表达有限,一件乐器肯定玩不转整个低音声部,也很难与上方小提琴声部搭配对置,非至少两件乐器不可,因此,巴罗克时期的三重奏鸣曲至少需要四人来演奏。

但巴赫这套作品具有特别意义,老巴赫大胆的化繁为简,它将上声部的两行谱合并为一行,两把小提琴变为一把,同时去掉了维奥尔琴的低音旋律部分,保留羽管键琴的两声部,这样,现代二重奏鸣曲的“雏形”在这里确立了,尤其需要关注的是:键盘的右手部分竟然和小提琴一样去分享旋律,在这里,谁还能说巴赫“保守”!他在这里的“创新”是历史性的——即键盘的伴奏不再是一种简单的陪衬,就像他独创性的把大提琴拉上独奏的历史舞台一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键盘的伴奏也有了质的改变与提高,这在当时非比寻常!而且对后人形成决定性影响。

再提醒两句,当时的奏鸣曲分为两类,一是室内奏鸣曲,世俗性质,乐章不等,一般由前奏曲风格、赋格、舞曲等乐章组成,慢快相间,二是教堂奏鸣曲,四乐章,音乐性格相对要严肃,将它定型的是科莱利,作品尊循慢-快-慢-快的对比乐章,巴赫这套作品除BWV1019外,均采用教堂奏鸣曲式,就巴赫这套作品说,对比不仅在乐章间的速度上,同时也表现在每首之间,如第一首与第二首,情趣表达明显不同,两首作品的第一乐章恰成映照,一首凄美如颦,一首平缓如歌,这在聆听时是需要关注的,总得看,此作复调色彩略淡,突出了深刻的内在体验与力量。

第一号第一乐章b小调,前奏曲风格,巴罗克式抒情的典范之作,沉而不溺、忧而不伤,一缕淡淡的思绪随风飘零,小调特征明显,在键盘恬静优美的序奏后,小提琴深情进入,两者在主音与属音和弦上相互纠缠,小提琴演奏主导旋律,键盘则多在属音和弦上点缀,并不时给与八度和声,呈现出线性与点位的构架之美,第二乐章仍是b小调,但由于速度加快,音乐变的激昂,键盘始终与以紧密追随,织体很稠密,第三乐章转向D大调(关系大调),键盘演奏分解和弦,并不时给与装饰音点缀,使音乐平添情趣,第四乐章回到b小调,赋格性质,小提琴与键盘步伐一致,音乐坚定地在小调和弦上行走。

第二号第一乐章A大调,行板,如歌的前奏曲风格,模仿性行进,或者说依靠小提琴与键盘的相互模仿来建构音乐的结构,键盘的模仿属过度性质,小提琴自然是歌唱的主角,第二乐章A大调新颖别致,三声中段小提琴与键盘有精彩的对话,尤以键盘16分音符与小提琴8分音符和快速的分散和弦极精妙,这样的音乐在当时别人很难写出来,第三乐章棒极了,又是小提琴长线条的旋律与键盘点奏性分散和弦的绝妙结合,其中键盘的右手时而上去分享旋律,更平添了丰腴,第四乐章回到A大调,创意曲风格,以赋格方式推进,旋律通俗易记。

这样枯燥的文字说两首足矣,但作品则接下去越发精彩,一首比一首好,科莱利也作有一套12首四乐章小提琴奏鸣曲,对比着听会觉察巴赫此作无论在曲式、情趣与器乐的布局都大大向前跨了一步,这样的作品实不应错过,即使抛开上面所说的意义,单从音乐的美上也值得一听。

版本推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版本,一是吉米·拉雷多与古尔德版,录制于1976年,SONY1994年再版片,它的特点是以钢琴取代了羽管键琴,古尔德独特的风格和钢琴比羽管键琴丰富的表现力是此版的听点,与羽管键琴助奏明显不同的是,古尔德俨然一副和小提琴平起平坐的姿态,张扬或更准确地说“放大”了键盘声部,考虑到巴赫创作本身就有提升键盘声部的意图,古尔德的演绎是有根据的,拉雷多是波利维亚小提琴演奏家,室内乐高手,也算得上是演奏巴赫和亨德尔的专家,他的演奏节奏偏缓,若与格雷米欧比较应该属另一番体验,虽在厅堂音色与高雅情感上不如格雷米欧,却也得巴赫的真谛,他的温婉、挚秀、深沉与古尔德精灵而富于颗粒的技巧性钢琴构成很动人的魅力,这套作品不以技巧取胜,却要求诠释出深刻的内心体验,拉雷多的含蓄内敛正好与之趣味相投。
另一是格雷米欧与雅克泰特版,于1978年8月录于瑞士,1996年再版,Philips双张系列,《企鹅》对它评价很高,冠以三星戴花,它确是以无人能超越的姿态居于首选位置,特别是格鲁米欧的小提琴,格调高雅、气质脱俗、音色美若皎月,极好表现出巴赫此作的音律之美与情趣之幽。

https://pan.baidu.com/s/1Zs7DQBuhbKzwU6hRG4i62A?pwd=eai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楼主| 发表于 2024-4-6 16: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lqh 发表于 2024-4-6 14:39
G大,没有 CD1.CUE,可否贴一个上来,谢谢。

碟没在身边,过几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9
发表于 2024-4-6 17: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发表于 2024-4-20 18: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
gdyy223 发表于 2024-3-13 09:57
刚刚看到,这话题偏学术,因为它涉及到和声与调性,我只能简单的说:

1、无论何种音乐,若想保持它的 ...

拜读了您的见解确实茅塞顿开,这也印证了我之前看到的一个介绍大调和小调的视频,就说同样一个曲子,分别用大调或者小调演奏风格截然不同,对比明显的例子就是中国传统音乐和日本音乐,中国音乐更倾向于大调,日本音乐更倾向于小调。是这样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11-28 00:5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