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jimgu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音乐精选有很多,但听上去风格多彩不一

[复制链接]
2221
 楼主| 发表于 2023-3-28 14: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3-29 17:35 编辑
老虎鱼录音……



老虎鱼录音水平具有相当最新高度,关键是可以把声场舒适的充满,因此感染力大增。以前的顶级录音也有这个走向,但达不到现代录音的饱满度。再再去听不用德国录音水准的唱片在旗舰大耳水平上听的话基本惨不忍睹,比如汪峰等的唱片声音不清爽也不饱满。有个汪峰选集音色还行有细节有重点。其它版本应该是母版还行但投放cd时做的母带后期给为了偏重一般器材。但古典录音国内没人敢玩,能出来的也都是DG余拉杨那些音效方面还是相当行的。

《瑞鸣唱片无损37CD》合辑[WAV--整轨]
https://www.xiaobaipan.com/file-31474342.html

(将原分类整理重编:)
-------------------
跨界各国音乐
民歌 器乐
瑞鸣精选音乐
西方乐器中外名曲
戏曲曲艺
演唱类音乐
中国古乐
------------------
-跨界各国音乐
RMCD-1008《琴迷歌剧夜》- 民乐队演奏 - 欧洲古典音乐
RMCD-1013《风琴.风情》- 手风琴与乐队 - 世界民歌
RMCD-1047《未知的旅行》- 爵士乐 - 海内外名家
-民歌 器乐
RMCD-1011《凤凰涅磐》- 中国舞剧音乐精选
RMCD-1012《黑白风景》- 各族民歌曲调 - 民乐器奏鸣曲
RMCD-1014《鼓舞心弦》- 鼓动天下 民乐队鼓乐
RMCD-1015《藏密》- 西藏民歌 - 民乐队与歌唱
RMCD-1016《映山紅》- 各族民歌曲调 - 柴亮小奏
RMCD-1018《三国》- 各族民歌 - 吕思清小奏
RMCD-1027《思乡曲》- 新民歌 - 吕思清小奏
RMCD-1029《门》 - 各族民歌曲调 - 民乐器奏鸣曲
RMCD-1039《心中的玫瑰》于红梅 - 中国电影音乐
-瑞鸣精选 1-5, 摘编
RMCD-1017《瑞鸣精选 1》
RMCD-1024《瑞鸣精选 2》
RMCD-1031《瑞鸣精选 3》
RMCD-1035《瑞鸣精选 4》
RMCD-1045《瑞鸣精选 5》
RMLP-014《瑞鸣十周年紀念.LP》- 各专辑 摘编精选
-西方乐器中外名曲
RMCD-1020《重逢有日》- 各国电影音乐 - 柴亮小奏
RMCD-1023《玫瑰三愿》- 中外名曲 - 马新桦大提琴奏鸣曲
RMCD-1034《47弦的记忆》- 中外名曲 - 张小音 竖琴和其它乐器奏鸣曲
RMCD-1050《重奏之美.德国版》- 中外重奏小品 - 中国爱乐
-戏曲曲艺
RMCD-1010《粉墨是梦1》- 多剧种曲牌演奏
RMCD-1021《伶歌1》-  古诗词和古曲意境演唱 - 戏剧曲艺名家
RMCD-1022《粉墨是梦2》- 多剧种曲牌演奏
RMCD-1025《姹紫嫣红》- 京剧旦角经典唱段 - 赵群
RMCD-1028《小曲儿》- 曲艺曲牌乐队演奏 - 国交协奏
RMCD-1033《伶歌2》-  古诗词和古曲意境演唱 - 戏剧曲艺名家
RMCD-1040《春色如许》- 昆曲旦行经典唱段
RMCD-1041《丑末寅初》- 京韵大鼓''骆派''唱腔 - 冯欣蕊
RMCD-1043《对花》- 黄梅戏经典唱段 - 李文
RMCD-1044《短歌行》- 戏曲曲牌 - 关栋天和古乐器演奏家
-演唱类音乐
RMCD-1007C《宛若微风》- 李函曦 世界民歌
RMCD-1009《蒲公英的天空》- 雷佳 中国民歌
RMCD-1030《瑶山夜歌》- 童声合唱 中国儿歌
-中国古乐
RMCD-1019《国乐炫技》- 古曲与民乐 - 古今中国乐器
RMCD-1026《琴》- 古曲 - 六张传世名琴独奏
RMCD-1032《杏花天影》- 民乐曲牌 - 常静古筝与乐队
RMCD-1048《天人合一》- 古曲 - 独奏和乐队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22
发表于 2023-3-28 19: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武汉
怎么删掉了好多页面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23
发表于 2023-3-29 11: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jimguo 发表于 2023-3-12 23:59
最近关注弗里恰伊。有个对历史寻根朔源的文章很好看。

“DG立体声时代的拾荒者:弗里恰伊与约胡姆”

此人指挥的莫扎特交响曲很有味道,也是高品位的莫扎特音乐享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24
 楼主| 发表于 2023-3-29 14: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钢琴大师……



著名钢琴家
Nikolai Petrov - 佩特罗夫 1943-2011





- 风格:以丰富的情感表达见长。现代钢琴风格基础上,带有诗人心灵深度的情感。
- 现代风格是丰富的音色和力度变化,这一点是专业高度。情感丰富,是在演奏中流露出的情感人格魅力。


Chopin - Ballades & Scherzi (Nikolai Petrov) - 2001, FLAC
magnet:?xt=urn:btih:5CBD552CFED3EC7B4053E74994E6DC62C6F6B9EE&tr=
Brahms- Handel variations op.24, Schumann -Romance,Studies, Saint-Saens- The swan, Piano conc.№2 - plays Nikolai Petrov - piano - 1988, APE
magnet:?xt=urn:btih:D5B0EF5DCB83BA7781D60A726FE0244C546664BE&tr=
俄罗斯钢琴大师 Nikolai Petrov录音集 13CD
https://www.xiaobaipan.com/file-33371801.html
Bach - English Suite, Organ Prelude and Fugue, Chorale 'Jesu, joy of Man's desiring' - Nikolai Petrov.rar
https://www.xiaobaipan.com/file-28739959.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25
 楼主| 发表于 2023-3-29 16: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三重奏……




Gaede Trio - 盖德三重奏组  1991




盖德三重奏成立于1991年,三位成员都身怀绝技。丹尼尔.盖德曾是维也纳爱乐首席小提手。汤玛斯.赛迪兹是德雷斯顿国立管弦乐团」的首席独奏家。提琴家安德拉斯.葛瑞格也来自德雷斯顿管弦乐团,是柴可夫斯基大赛获奖演奏家。
Gaede Trio的演奏,细节丰富音色美妙。风格秉承巴洛克一板一眼古风的同时又有现代演奏法的流畅性。在高水准音乐基础之上诠释了巴赫巴洛克音乐的雅致。比如Gaede Trio将巴赫哥德堡变奏曲原本的钢琴独奏改编为弦乐三重奏,通过小中大提琴的丰富音色诠释巴哈丰富的对位技法。这个三重奏组的唱片主要均由德国以胆咪录音著称的TACET录制。


[SACD-R][OF] J.S. Bach: Goldberg Variationen - Gaede Trio - 2005 (iso) 3.7 GB  
magnet:?xt=urn:btih:6F0B0B7869154321AFBB7E0068BF8E7BE4403B5E&tr=
[DVDA][OF] Mozart - The Piano Quartets KV 478 and 493 (The Gaede Trio Series Vol. VIII) - 2002 (iso) 998.4 MB   
magnet:?xt=urn:btih:59F270425F6507A9338345525418D370FD0589E8&tr=

Schubert, Matthus, Dohnanyi - String Trios (Gaede Trio) - 1998, FLAC  
magnet:?xt=urn:btih:434CE920C5915C3D267554E7265D00A037706579&tr=
Gaede Trio - Beethoven, Eisler, Ysaye - 1999, FLAC
magnet:?xt=urn:btih:39B9B83F7CE346367388B5971884DD864F340F6A&t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26
 楼主| 发表于 2023-3-29 18: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3-31 15:49 编辑

随笔 Blog

有些东西不做对比就不一定能感受出边界和本身特质的区别都在哪里。但经过对比往往就是美梦被破坏。比如dt990以前老看到人说钢丝声和监听耳机。但对比过发现958的细节差揭示力比990还强,把声音的毛刺释放的多。990效果上对揭示力控制的压制反而具有一定音乐性,从这个角度看反而不太监听。
直到对比了ed11的解析度分辨率的提升带来的是真实感显著提升,一些声音真实度的细节空气感都出来了。尽管在音色方面ed11有自己的摇滚风格。不管硬流行还是古典都强了一个档次。一耳朵提升的意思就是不仔细注意去听好几耳朵,也能直接明显的听出提升效果来。
再去看dt990典型的铁片声金属声,越是一般音质的唱片短板效应越明显。而且以前990能听出的各个唱片品牌录音风格的差别,在ed11上就不明显,这是ed11的设计上偏流行调了音色,造成通吃性强一些监听性弱一些。所以说990还是个偏监听的耳机。
但好音质版本的唱片对eq不敏感,直接关掉eq反而更好听。综合几种德奥耳机整体风格都偏严肃是典型的爷们声讲究中正肃穆都不迎合女性妖娆。701压制了一些解析的细节把声音搞得有点手办感营造了一种影视流行声的音色。
(ed11一开始声压很大很夹头,经过加音乐几个月以后也掰了几次头梁两侧就好很多。夹耳的压力大使人感觉声压更强。一开始揭示力较强以后弱化一些,这点和990类似。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突出的问题都会逐渐趋于平缓。对好的古典唱片的诠释越到煲机时间积累之下,越能体现效果。作为适价且以流行为主的耳机也就这样了,阿米罗综合效果偏古典一点但成本高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27
发表于 2023-3-29 19: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武汉



谢谢推介~下来听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28
 楼主| 发表于 2023-3-30 12: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交响乐钢琴版,偶然在r网遇到就收集。指挥家在台上只给节奏,交响乐一开始是用钢琴创作的。简单是复杂之祖。

Berlioz - Symphonie fantastique - Jean-François Heisser, Marie-Josèphe Jude - 2019 [24-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29
 楼主| 发表于 2023-3-30 21: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4-1 17:06 编辑

随笔 Blog

最近搜索收集了不少柏辽兹幻想交响曲。只听第一乐章一开始段落,横向对比大量指挥家风格之下,发现意大利几位指挥家普遍的风格是意大利美声风格。和其他指挥家的不同在于,总体上是滑着走的地方多,就像歌唱一样有顺滑感。其它地区文化的风格可对比发现共性的一面。
如果能发现各种角度,那么再去做对比,集中注意力之下就能有新的发现。

---
补:飞利浦录音科林戴维斯指挥的柏辽兹交响精选集,音响效果相当自然高级。又找了几个飞利浦大包子,听了音效都很赞。(看来老旗舰的CD等级早就过时了,即便是cd等级的录音也需要旗舰附近的大耳机才能欣赏到位。)
Hector Berlioz - L'oeuvre pour orchestre / Complete Orchestral Works
(Colin Davis, 1965-1980) 1997 [6CD], FLAC (CD tracks)
https://rutracker.org/forum/viewtopic.php?t=2489612

用旗舰大耳听了几个飞利浦大包子,仅仅cd的解析水准音效就绝赞柔和丰富有细节。所以听古典还是一定要上旗舰大耳,最少次旗舰最好直接憋一个880s。实际证明老旗舰大耳就连cd的魅力都不能完全释放,到他们这里cd的等级就变成潜力了。其它高码盘播放出来能听到提升,但对比旗舰大耳这种问题还要看核心价值范围。从结果看,核心价值各是各的,边际价值再有提升也等级不够,遇到大神越级的核心价值,老旗舰的假的潜力就完全不够看了。所以,与其搞东搞西跑肚拉稀不如一把扯乎入门开局直上旗舰。一台高档手机的钱可用两三倍以上手机寿命年限或者只用两台中等手机的成本。老旗舰解析分辨率是绝对的不行。由此对比之下拜亚990果然是个铁片监听耳机。很多评价结论孤立证据不足无法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30
 楼主| 发表于 2023-3-31 13: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随笔 Blog

数码产品选择标准上不用想那么复杂,但也不能严重脱离实际只想核心原理脱离可实现过程。其实大道至简只有解析分辨率清晰度这一条才是王道。大牌唱片一般不会有问题,除非不是原品牌的信息版本。但剩下的那就是器材,但如果耳机不行别的都没戏,耳机是投入会最小但也是最关键的环节,一开始不要思维狭窄才是直达目的的最省钱路线。
基本原理,就是本来声音各频率出来的很宽,但最后到了耳机这个环节解析不行分辨率低了,那么声音频谱必然被收窄形成失真。在这一个问题之下,任何问题就全都来了。闷糊就是分辨率极端粗陋,一些唱片为了销量照顾这些低端器材做了后期调音,使声音刺激化。被美其名曰为现代声。目的是刺破垃圾器材的闷糊,综合效果显得比太差的闷糊要好一点,所以现代声就是垃圾声和手撕音符类似。
其实很多顶配的流行音乐唱片,录音效果也是自然纯真圆润放松浑厚的同时细节清晰。可以搜索 SoundProLab,听听这三张非标题党cd等级试音碟的声音效果是如何的天碟。后面也有带弦乐的古典音乐录音如维瓦尔第弦乐协奏曲,一些国乐效果同样清晰和震撼,什么黑胶箱子声全都满了。爵士乐天碟艾灵顿公爵 For Duke 也可以。结果证明什么,只能证明然和环节的不要菲斯的商家们都存在大忽悠和戏弄用户银子的现象,而且不是一点半点的戏弄直接就是坑爹。单纯在cd的16-44等级的唱片录音效果,就能做到比24bit的常见唱片普遍都好的效果。
说明什么,只能说明即便是cd的16bit等级,通常情况都是从片源的源头就是坑。厂家压出来的cd本身就是再版碟的收紧狭窄音质了,后面的器材再努力也没用。听到了好的cd抓轨也有来源问题。流传过多的刘汉盛100碟常见的包子里的同一张碟的音效,就不如另一个发烧大包子里的同名专辑音效更好。但是音效碟里也存在基本上够得上头版碟的效果,但这里面也存在细节上的各种不足权确和人工再次后期拉皮扩张的怪声问题。用旗舰大耳一听,细节上的问题全都摆在了明处。但跳过了cd头版碟的高度,直接上升到24bit,遇到的通常也是加了鸡血的刺激掉细节的现代声。比如飞利浦的同一张碟的高码就不如飞利浦古典cd大包子的音效好听。到处都是坑,坑里都是残垣断壁。
最优路线肯定是有识之士公认的纯正古典无染路线,这条路线也是成本最优路线,更是顶端的时代天花版路线。差一点的就是各种风格色彩的角度,性价比存在有破费之处。同等的也存在理解力差抄袭概念的错误选择现象。等级角度看到存在台阶式集群现象台阶内烧多烧成本也没有发烧的显著效果出现。老旗舰大耳机等级现在看来连cd等级都勉强,不是这个时代的一个好的选择角度。直接上到旗舰才是当下最优最省路线。再往上就是吐血发烧领域,但实体盘和高端数码需要时钟加持等收窄了可听片源的范围,又不是网络时代海量版本的路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31
 楼主| 发表于 2023-3-31 13: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4-1 16:59 编辑

随笔 Blog

大道至简是最高原则铁则,思想越繁杂越离散越歪。任何数码领域的唯一高下标准就是清晰度,叫什么别称都行比如像素点距解析最后全都是这个问题。现实里清晰度提升也不是连续变化的,而是台阶式聚集效应。用大耳机群体来衡量比较有谱。所以老旗舰领域就是一个台阶集群,尽管之内也存在清晰度差距较大的问题。问题是从现实来看,老旗舰群体在对比了旗舰之后全都充分释放不了16bit的cd片源。如果升级到旗舰次旗舰大耳机后,才能显著分辨出16bit cd天花板的音效,更可以分辨与24bit核心效果区间的差距。所以,老旗舰为什么过时了二三十年就是这个问题。现在这个时代的核心价值最少是旗舰大耳机等级,但是音效显著一耳朵提升。
其实从效果和器材的普遍存在于日常消费水准之内来看,这个等级只属于手机消费成本等级的小烧。其实理论家走向本质上是没有领域消费习惯造成以为太贵的潜意识干扰,老想以小博大实现实里吃着地沟油却逃避现实去幻想中南'海。但开放思想看看现实旗舰大耳也就一台高档手机的成本,加上可以用七八年的话那就只相当于4年一换的中档手机消费。其实并非什么实际的障碍而是理解力没跟上,结果搞了几个小的不如直接憋一个大的更划算。

随笔 Blog

摸高旗舰大耳对空气感的认识,以前以为是在原本老旗舰大耳的雕塑实体声之外增加了周围空间的声音在空气里增加了可闻的各种飘在空气里细节的感觉。而现在听到的是原有的整个实体声音全都化开了,基本开始变细而融化在空气里,这才叫空气感。直接的效果就是把老旗舰大耳机本身的僵化花岗岩声音形体给破了,可见从下往上去胡猜乱想的可笑。同样从单纯原理去跳过现实猜想现实也是可笑的,那工作原理就是完成任务拿钱那为什么人和人之间会形成巨大差距。
比如去听RCA红印100碟、EMI-icon大系里的立体声新盘,经过EQ调音压制高频和低频还原到音色舒适就是这样的效果,只需调整EQP-4对高频低频加以适当缩放,会觉得化开的溶解的声音开始有了脱箱感。比如一些交响乐,富田熏改编的电子未来版交响乐。飞利浦小双张的声音要素的底子和比例保持的可以,但压盘的时候把高频拔高了。只要用eq压掉高频和提升过量的低频,古典音乐各个要素互相不抢戏的顺滑声音就可有接近脱箱的效果。所以现在的认知就是,老旗舰大耳机全都是门外台阶上的程度,本身就连cd都没诠释充分。到了旗舰大耳机以后在分辨率程度加持之下才刚刚可以把cd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因此认知和描述都需要更高的境界视角才能下到具体的一些要点上去看到和走到。
实践出真知也需要路子和角度对头,对有必要的走向才有值得去验证的比如爱因斯坦的理论需要先看到严密的论证,然后才有决定必要花费成本的试验和观测计划。先决条件就是具有认识问题的理解基础站位选择能力,才能找到问题点去做实验。这样还要有可以描述清楚的洞察能力。所以有了机器灭霸直接憋一只hd800s的路线对古典音乐欣赏人来说是最正确的无染走向选择。那种总是去想机器不行作为第一原因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道理上越普遍的就是越低级的初哥小白思维程度。为什么只能有耳机论坛没有机器论坛就是选择的结果谁也不能逆天肯定也都血泪试过结果全都没这个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32
 楼主| 发表于 2023-4-2 17: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随笔 Blog

搜索带来的新体验。整理美国乡村歌手长发妹 Crystal Gayle 的唱片,长发妹的风格比较唯美。同时看到长发妹的姐姐,洛丽塔·琳恩 Loretta Lynn 其实在美国更家知名,是70年代格莱美天后。风格是带有叙事色彩的乡村音乐。嗓音比较质朴,歌词以自己大众生活内容为主,直接触动听者内心,深受歌迷欢迎。录音相当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33
发表于 2023-4-2 21: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成都
本帖最后由 bigriver73 于 2023-4-2 21:21 编辑

Jim兄看来对HD800S比较推崇,看到坛子上很多坛友的意见似乎是HD800更适合古典音乐,800S适应面更广一些。不过确实是800停产了,可能只有800S容易上手一点了。而且如果800S,解码,耳放上恐怕就需要另外投入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34
 楼主| 发表于 2023-4-2 23: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4-5 22:45 编辑
bigriver73 发表于 2023-4-2 21:16
Jim兄看来对HD800S比较推崇,看到坛子上很多坛友的意见似乎是HD800更适合古典音乐,800S适应面更广一些。不 ...

古典耳机绝对宗旨就是来不得半点染色和风格,绝对中正才是福。下一步瞄准800s。800万号以内二手价上万但应该也值比大乌强。这是一种走向,但业界古典声音最好的耳机不多出的弯弯绕看不大懂。hd800和T1都是一代万号以内的好听,一些用820一体机的都能听出来,那这就是问题了玩还意外和2代的只能算是凑合听比没有强。目前选型有了基本指标定义的话,那就只可能偏但不会错,但是认识的提高不一定能和市场窗口衔接的上。建议先考虑上市价3万的t410 其它烧错不起。最优先确定耳机不要幻想硬件,起码等价位的顶配产品是可比的。就解码运放都概念角度的开发完毕几十年了,一些不过是才六七根管脚的大大的微芯片。放在纳米血拼的cpu里才能占多少个纳米的地方。以价论声还有点靠边,以体积论声基本就是被割肉的脑痴走向。
现在对网上的说法存疑很大,都是认识不足的产物。造成的效果就是有一定误导。倒不是谁有意误导。主要是缺乏认识角度和方法的选择水平。很多人看待一件事想切题都普遍不在状态。看上去很大程度的思维方式,基本都有自我预设主题偏离现实的封闭思维走向。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98979&extra=page%3D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35
 楼主| 发表于 2023-4-5 10: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钢琴家……



俄罗斯钢琴家
Oleg Boshniakovich - 博什尼亚科维奇 1920-2006




新近关注了一位俄罗斯钢琴家,十分具有令人惊奇之处。
- 听到的是一种明显有很强的基础和技巧水准,演奏上透明灵动的同时却令人感觉带有一种毕加索绘画式的童趣天然效果。

- 但是听他早年的录音,就比较灵动精准。
zachevrak
神奇,白开水的C大调竟成迷幻药。
【博什尼亚科维奇】肖邦弹成这样差不多就到顶了 - -
Oleg Boshniakovich肖邦演奏集(玛祖卡,前奏曲,奏鸣曲,圆舞曲)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k4y1177r/?p=22&vd_source=53eb0977b9823a04cb6cfaf5fad53c20

小白盘搜索一些古典音乐主题之余偶然找到了一些账号,看到底下还有一些唱片名称和一些演奏家。其中有位钢琴家博什尼亚科维奇 Oleg Boshnyakovich 有个专辑小包子。The Art of Oleg Boshnyakovich [Denon]
经过搜索网上信息极其缺乏,还是在视频网哔哩上看到一些他早年的经典胶片转的视频。很明显,他早期的演奏水准是十分高水准和快速流畅走向的。但一位钢琴家可以发展出和以前截然不同的效果,这在很多保持一致永远加强路线的西欧音乐家身上很少见。
西欧德奥系的音乐家往往显得倾向于受限商演要素,追求迎合市场的高大上和保持这种状态。但俄罗斯音乐家往往显得不在乎这些东西,会去追求和实现自己想要的新的目标。类似于法系音乐家。意大利音乐家好像有点折中。
一些音乐史学家也谈到过,像莫扎特这样聪慧的超一流音乐家道理上肯定是想法多样,道理上是最不会拘泥在一个层面自己把自己冷冻起来的。但是莫扎特因为家庭原因不得不长期服务于宫廷,整天着类似重复的曲子不能自由发挥自己的新的想法,经常感到十分苦闷。这就证明,顶级艺术家最怕停滞不前、止足于同一种模式,这样的艺术生命就等于已经死亡。更不用提去降低自己媚俗世人这就更不是艺术家所可以容忍的。

浏览网上信息顺藤摸瓜模式是最差的。因为事先都有了目标那么所搜结果也在这里面,思想就根本没出去。网上信息生命力的实际情况,是旁敲侧击随波逐流,六度空间线索无限。一个线索可以带出无限多的可注意点。汇总了各种查到的信息,

博什尼亚科维奇Boshnyakovich 先后跟随老师伊古诺夫与涅高兹学习。
老师伊古诺夫是希洛济的学生,而希洛济是李斯特的学生。
老师涅高兹是苏联著名钢琴家、钢琴教育家、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奠基人之一。著名钢琴家里赫特、吉列尔斯都是涅高兹的学生。涅高兹有一句话成为无数后生晚辈的钢琴家的座右铭。这就是:“学钢琴的学生,应该是首先做人,然后是艺术家,再是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傅雷家书里也引用过这样的名言。


1969 (1, 5-7), 1972 (3, 8-15), 1987 (2, 4), 1975 (16-19)
Oleg Boshniakovich: Chopin: Mazurkas, Preludes, Sonata No.3 - 1998, FLAC
magnet:?xt=urn:btih:22F9F6E29D74747693C46316BC962B1ADBD9D8D2&tr=

Rachmaninov, Tchaikovsky - Russian Romances  (Oleg Boshniakovich) - 1991, FLAC
magnet:?xt=urn:btih:FC6882AEDAAAE7AFDACB4D382609A4489A1BC78B&t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36
 楼主| 发表于 2023-4-5 18: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4-6 17:59 编辑

笔记博客 Blog

单纯从音响和录音这个体系来看。一个人的认识外在的东西再多,如果不能落实到提升自己的认识水平升级,最后在行动上和离开物质的时候,最后一切行为基础出发点还是要落到自己现有的认识层面上。这是个体最大的潜意识的主导因素,放到道的高度看个人也有最高指导要素。和世界平均基本无关,个人就是个人。比如考试临阵磨枪都是建立在自己原有的理解和记忆基础上的,横向一比较到了发卷发榜的时候一切外在的东西就没影响力了。
所以,最高目标关注个人理解力才是本质需要关心的。外在的东西一旦离开了个体理解基础那就都是寒号鸟插在身上的羽毛。遇到问题还是一副肉身现有的理解程度。很多人梦想以小博大用外在物质的东西来堆出自己的高度,那些花样的水准高低只能用来证明思想承载宽度渺小程度的大小。

因此认识论很重要,能提高多少就是多少,深入关注和环境因素才会有新的细节问题的发现。这种情况在现实工作里经常能见到,不深入就不能发现深层还存在的问题,那么距离解决问题必然更加渺茫。越是关注这方面的逻辑问题,就越能发现日常观察问题到处都能体现形而上为道的价值引领高度。一般人在这个时代都容易被外界信息吸引,生活环境和科学教育体系就是这样的外在。古代中国高高在上十分有见地的道统,因为不落地养不活一群急需生存的饥民所以被群众抛弃。

比如音响这点事,结构上应该是人是第一位的。最终的终端器材最重要,耳机音箱等就是。那么声音的来源无非就是通过一些中间环节,把原来由艺术家们创造演奏的音乐记录下来。所以这两个环节的认识等级应该最高,各种中间环节无论是如何录音还是什么录音载体媒介,以及释放录音还原到声波的中间环节,否应该放在次要位置再认识结构里不能喧宾夺主。这样,每一层环节都有上位引领环节在前面更加重要,只要把前面的问题理解透彻作为基本原则和方向,那么后面的问题就只剩下细节了。如果不全面看问题经常就会出现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关的精力浪费,出来的结果也会误导自己连带误导他人。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99339#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 ... 979&page=2#lastpost


-------
ed11的细节是揭示力大的沙化表现和严肃的,尤其是听歌剧美声演唱。所以能显得小提琴有松香味,钢琴不那么金属。但人声歌唱的嗓音细节也是沙的并且风格偏严肃。990的人声顺滑,但声音薄。ed11的声音浓厚,像音箱。
ed11和t1/3都在4千左右。所以t1/3应该最适中,也必然还是具有拜亚人声顺滑的传统。
可以说各有各的特点。
ed11特别挑盘,录音不好被各种垃圾后期调过的一听就不好听。现在发现声压大的原因就是垃圾盘调音造成的。只有一些超级好的试音碟和新的高端录音,比如老虎鱼原版的还行,声音顺滑饱满也没有声压问题。国乐的比如瑞鸣系列是老虎鱼录音的和一些顶级试音碟入SoundProLab,在ed11上就相当惊人,声音细致饱满舒适顺滑充满整个声场。这点在990上就不大明显,都是点到为止的感觉。
旗舰等级偏科听感差距反而大,因为细节多听到的花样差距就多。老旗舰其实连cd码率等级都不能揭示完全,在旗舰大耳上能听到的cd细节更多。而且旗舰上好的cd盘起步的空气感,连声音本体都细节和空气化了。比如用旗舰大耳去听eq调音好的飞利浦小双张。并非常见的坐在老旗舰的经历错误想象认为的新旗舰的声音还是在本体实芯之外周围的才是新增的空气感。

又浏览了一遍有名有姓的包子。发现现有唱片的大多数都是录音垃圾。有的是再版出来造成的,比头版碟的声音差很远。有些从录音理念就差,头版就拉跨。有些是乱做了调音。
很多24bit都做了Hi-Res调音,就是一种锐化。造成细节丢失较多,声音细节都是被火燎过的毛的感觉。失去了原有的自然毛绒。
这点DG的盘都有这种倾向。目的是偏重一般随便的器材用户,听上去也行。反倒是老欧洲的几个老牌子讲究注重接近原始现场。比如emi里好的古典录音,细节好。飞利浦小双张类的也不错。decca的也行。拿索斯的稍微Hi一点但总体还行。日耳曼系的几个,DG,奥菲欧都偏刺激一点点。
上海中唱是沿用的emi录音体系和理念,所以风格接近老EMI的细致。但有的理解力差也做了声场加空俗了点。
香港雨果唱片其实就是emi风格,细节也挺细。雨果主要是民乐采风录音保留了大批8,90年代的内地艺人的演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37
 楼主| 发表于 2023-4-8 20: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录音室古典录音,不限场所。但录音室演奏不用考虑和观众交流因素,完全以效果表现为目的,全神贯注精准认真的演奏,所以演奏诠释曲目的总体稳定性最强,这样包容性也就最大化。现场局限于和观众的关系以及当时的心情等影响干扰因素太多,音乐厅的混响也不如录音室客观干净。

https://mp.weixin.qq.com/s/PkQq43iA00CEU3Sp4b6Gn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38
 楼主| 发表于 2023-4-8 21: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油腻大叔吃美了拿牙签指挥老柴,北京春季音乐节开幕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39
 楼主| 发表于 2023-4-8 21: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4-10 19:39 编辑

听完央视直播姐夫柴五,又仔细对比了一下大耳机在手机上的表现,播放杨松斯柴五ed11还行。但仔细一听反倒显得海贝播放器缺乏音乐性,揭示力一大堆高频细碎刺激就是不大协调,还是用回到jetAudio调音完美顺滑。
而海贝播放器相对更适应耳塞的情况。

所以,前端部分的设备录音都是为了和终端的耳机需配合取得均衡而定的。很显然目的地是为了适应用户设备等级。
分辨率高的大耳机,对细节敏感。需要对细节揭示力有所收敛,不能憋出失真。
但分辨率差的耳塞,需要刺激才能显得细节更好。反正也听不出来高频琐碎的揭示力失真问题。
一对难兄难弟,互补平衡。这应该就是很多器材和唱片一定要突出现代声的原因,主要就是为了面向低端器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40
 楼主| 发表于 2023-4-8 23: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4-12 10:26 编辑

听完捷杰耶夫在中国大的北京春季音乐节的柴五直播。又对以前下的名包进行ed11上的再次播放。美国水星这些1959,61年第一批高端立体声的录音还是强。开始有了酥酥的高级厅堂感声场的效果,当然要除去录音设备的历史局限。但出手即拼王炸是因为美国当时的录音公司用的录音器材都是世界最顶配。

但是西欧更强大。有张里赫特1961年录音的李斯特第一钢协,在水星第三集最后。对比同时期、哪怕十年二十年后半个世纪以后一些地方的唱片,还是更强大的存在。这个第三集是综合包子,里赫特的录音是飞利浦的35mm胶片光纹高码唱片。和前后不同品牌唱片风格比起来其它的音效就参差不齐,有的所谓的立体声效果仅仅类似于单声道的效果。相比而言,水星自己唱片的压盘调音风格比较偏硬派,细节和优雅程度都差。这就是具备历史传统的西欧,和美国追求器材超额效果的区别。这种区别到现在仍然存在,一些偏重扩大销量向中低端倾斜的品牌无论是唱片还是器材都是走刺激路线的,美其名曰叫做现代声。听一些新出的古典品牌唱片的压盘调音风格差距较大。(且不说最前端的素材录音环节,压盘之前都会按市场定位有所调音,做成母带用来大量复制成唱片。)
飞利浦的录音理念还是高级,音效和信息量和以后的小双张类似。有限理性厅堂感之余带有一些弹性的力度显得顺滑舒适。这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档立体声观念的录音风格之一。emi等自己也有。
Mercury Living Presence The Collector's Edtion -3 -53CD Box-Set (flac)  18.6GB
- CD44 Liszt Piano Concerto No.1 & 2_Sviatoslav Richter (珍品)

这里就不想再去对比老旗舰大耳机了,因为很多以前得到印象的听感其实和录音本身相比都是反的。曾经认为的RR录音很垃圾,其实问题是因为老旗舰大耳机990就没有把录音的原味全部播出来,听上去声音怪是自己这款耳机等级的问题而不是录唱片有太大的问题。号称拼音效的水星唱片的揭示力肯定比RCA的多,但声场和基本声音风格情况类似。
因此为什么徐渭要说,高书不入俗人眼入俗眼者非高书。就是除了中间状态雅俗共赏两边不靠万金油之外。真的高度是一般人欣赏不了的,用一般的器材听者反而不好听就是效果。以前只有一些豪门器材才能听的到高端立体声入门的魅力。

注意力才是辨别之本。经常会发现以前常见的问题里一旦有了新的注意点,就会发现以前视而不见的问题。从ed11就能推测出耳机到了新旗舰等级那就到了可以洞见新老旗舰大耳之间区别的高度,所以才能听出老虎鱼制作的渡口的价值在哪里。绝对不是一大群老旗舰cd减号听感程度的理解力那种。这些程度只知道关注低频下潜口齿音色恋母之类的枝节问题,等等关注点不在状态的肤浅门外汉的认知角度。
新一代的录音风格和老一代的录音风格,主要是在声音综合饱满度上有本质区别,这才是老虎鱼录音等级的特色。飞利浦迪卡RR都是如此,以饱满度之下的自然典雅为核心特色,其它细节毋庸多言都在其中。老一代的高端录音风格已有初见倪端的效果追求,主要是受限于以前的拾音器材性能局限性难以达到饱满度,以前的还音设备和器材也是同样的受限。但是到了新旗舰时代,从录音到还音一切都变得不同了。因此,新旗舰大耳机这种设备程度和新一代的录音风格一致,面向未来才是新旗舰大耳机的基本定位。老的录音不加以调整很难适应新的器材,有的调整了也有难度。所以老的录音最好还是用老的耳机听更合适,眼不见为净。也可见很多问题上讨便宜并不是价值所在,但选型的理由不吃螃蟹根本不知道,也不是一般理解程度能关注到核心价值所在的,核心价值才是差异性的区别要点所在。
佛度有缘人自己度自己。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要设定诉求目标领域限制,多使用逻辑思维减少具象挖坑,从领域外围因素反过来认识现在状态的不足,才能超越目的性认知限制。如果基础和理解力差距太大的话基本思想就不在同一个频道,诉求差距很大也就没有交流的基础。而且网络观察会发现流水不断刻舟求剑无益问题,人的认识水平永远都是分层出现的,这也是教育现象永远都会有新的小孩出生长大,所以社会永远都存在整体分层规律,只能随着社会整体发展整体有所提升。个体的话只能看个人成长环境基础的塑造和自性觉悟程度与社会平均位置关系,认知本身也具有震动效应,有共鸣的认知必须在认知程度高度上接近才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11-24 01:4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