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轻烧党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同价位大耳解析比不过耳塞?试试就试试。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23-4-5 18: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揭阳
大耳和箱子可以共存,塞子出门tws够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3-4-6 09: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地球人都知道!声场宽松是大耳强项!别说同价位,贵点的大耳也不一定打得过耳塞!且还要前端搭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3-11-25 22: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佛山
acura0 发表于 2023-4-5 10:17
塞子在夏天没空调时的优势,是大耳比不了的

大耳对耳朵的保护作用是入耳耳塞比不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3-11-26 10: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北唐山
一般来说解析力由以下几点决定:
1.信噪比,环境噪音大的情况下,降噪好的耳机解析力好。
2.失真,失真越低解析力越好,这一点直接排除所有动铁耳机和所谓的声扬静电高音,平板耳机和高压静电耳机相比动圈耳机失真更低,这是自身性质决定。入耳式耳机失真比头戴式耳机高也是如此,目前没有哪一款入耳耳机可以做到 0.001% 的 thd 表现。
3.频响曲线,频响曲线接近中性的一般来说整体均衡,解析力高,原因是掩蔽效应影响的少。
4.瞬态响应/group delay,或者用玄学的话来讲:微动态。这个指标直接决定振膜的响应能力,决定了声音浑浊与否。振膜越轻薄,磁路设计越均衡的整体瞬态表现比较好。


综上所述,入耳式耳机的解析力整体不如头戴式动圈耳机的原因有 2、3、4 点的影响,解析力高于头戴式耳机的有 1 的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3-11-26 10: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北唐山
忘了强调一下,解析力不只有高频部分,那些刻意强调高频解析的入耳式耳机往往高频失真严重,刺耳不等于高解析!!!这个需要对比静电大耳后才能体会到,另外一个小秘密是极高频解析只有部分平板耳机和静电大耳有,啊这个比较尴尬,频响曲线上能看出来,现在好多耳机还是停留在极高频有就是好的状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0-1 15:1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