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懒懒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泽征尔在指挥界属于哪一个等级?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24-2-14 12: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以前的细节控学习时代,是个人涉猎录音版本告诉成长的特色。也存在存储空间不足的时代特色。

到了这些年存储基本自由可以大量收集录音的时代,对以前的不收范围就有所放松。小泽伯恩等等以前有保留的对象就开始收集了。说明以前对伯恩斯坦和小泽征尔,还不大算超一流的印象。主要是细节上的艺术表现问题。
沉淀了细节控以后,也可以对音色差异性有所关注了。这就和喝咖啡喝红酒那种绝对控的入门时代一样道理,喝了好的一般的落差巨大。但是等到沉淀下来不再去挖掘细节,过了几个月以后细节印象就会消失。可以随便接纳一些差不多可以的了。

现在任然坚持不收卡大的包子,他的贝交粗糙的一个版本也欣赏不了。别人的好的都听不过来,何况军乐团的老棒子茬大老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4-2-14 12: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jimguo 发表于 2024-2-14 12:35
如果单纯评价录音本身,那就要排除和录音无关的影响要素。

- 细节角度:小泽征尔和伯恩斯坦,在细节处理 ...

你心中的大师排行请说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4-2-14 13: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山水潇湘 发表于 2024-2-14 12:45
你心中的大师排行请说一下。

倾向于客观标准和依据。前面也说过对领域深度认知,是随着个人成长有所升级改变的。
这一点不能说太多,会影响不同成长程度的人的涉猎的旅途欢乐,破坏别人的涉猎乐趣并不好。也没那个时间精力和义务。
前面那些偶然流出的一些信息就足够超范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4-2-14 13: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欣赏交响乐是一种自我学习过程,有别于应试教育:主要是射猎和鉴别的过程,从中得到对比效果。这个问题上不存在应试教育的比拼、没有时间紧迫下的大量数据输入。只看个人的时间自由选择和安排。也是结合各种背景信息的搜索学习,得以对音乐和指挥的理解力不断提升,反过来对录音和演奏得到更好的理解。

另外就是需要每个时期的沉淀和重新捡拾的再认识过程。每个时间段平均五年吧,中间可能会放弃一段时间甚至更久。
只限于一个时期的学期式的各种抓,那是不行的。全靠个人根据个人时间精力自我设定深入的方向和和高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4-2-14 13: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希望到处能抓到前人的认知经验,这一点就是应试教育的缺点和奢求了。

应试教育,不强调同时时毁灭个人成长的辛勤和乐趣的,对公认的课本知识大量无脑输入和理解有学期的严格时间段限制。因为没有那么多时间给一个人浪费,只能集中火力全开去接纳前人总结下来的经验。但是只存在于短期记忆之下的数据装载,并没有个人感受的选择方面的鉴别的成长历练。所以会造成学习尖子到了社会上往往只能成为员工尖子的现实。因为应试教育让一个人失去自我学习的习惯,只会到处抓知识,不会和没这个时间安排让自己从优劣之下选择和总结出来。因此就失去了这个习惯的建立,也等于毁灭了这个自学和广泛联想的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4-2-14 13: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说太多,可能会引发一些无脑器材党的严重反感。其实大道至简,话太多主要是处于给人解惑用的。

一句话:实践出真知。不怕不识货。对比之下知细节。

挫折是成长的必要要素,这样才能知晓找寻价值的方法。一开始对器材都是被满网的阶段出钱认知的信息海洋所蒙蔽,也容易涉足一些标题党的唱片。等全套的受骗经历过了,就能去伪存真找到价值所在。

对真理的寻找,越求越模糊。到了量变质变的时候,会看到一线阳光穿云出,突然找到超越既往的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4-2-14 13: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
再次翻阅此书,共渡午后时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4-2-14 13: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
jimguo 发表于 2024-2-14 13:12
说太多,可能会引发一些无脑器材党的严重反感。其实大道至简,话太多主要是处于给人解惑用的。

一句话: ...

不知你对小泽征尔指挥演绎的《古雷之歌》听下来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4-2-14 14: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simplerbt 发表于 2024-2-14 13:47
不知你对小泽征尔指挥演绎的《古雷之歌》听下来如何?

可以自己找到并对比别人的同曲目录音。听某个曲目一般都是刚好有这个兴趣才去听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4-2-14 14: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同一个指挥家不大可能在一个时间段里出现超常发挥,一般都是恰好好了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24-2-14 15: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有些人先入为主,完全接受不了更好的后入。
这类人完全不能求同存异,海纳百川;只有固执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4-2-14 16: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日本
jimguo 发表于 2024-2-14 12:35
如果单纯评价录音本身,那就要排除和录音无关的影响要素。

- 细节角度:小泽征尔和伯恩斯坦,在细节处理 ...

同感
1.德奥指挥家的感觉就是不一样!天生的环境与天赋
2.艺术的细胞不是靠后天的努力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4-2-14 19: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朝阳
说到指挥家,就不得不向诸位大佬请教:为啥卡拉扬的名器和影响力会那么大?真的感觉他指挥的作品很一般。初听还行,可是当我听过旺德,切利,约胡姆,阿巴多这些人的指挥之后在回头听卡拉扬,就感觉相当没味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4-2-15 19: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武汉
sydlin 发表于 2024-2-13 20:25
還有兩位同時代的是卡拉揚和阿巴多?


卡拉扬和索尔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4-2-15 19: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jimguo 发表于 2024-2-13 18:13
在世界指挥乐坛处于大师阵营的基本水平。
比拥有大师要素但还有点漏洞的巴伦朱力尼强。基本和他的老师伯恩 ...

Giulini 伴奏水平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24-2-15 20: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有些指挥家严谨程度还行,但节拍器节奏一明显就显得有些不想好好搞的味道。小泽征尔还是不屑于节拍器应付差事降低自己,属于在艺术上有追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24-2-15 20: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铸剑山庄武公子 发表于 2024-2-14 19:11
说到指挥家,就不得不向诸位大佬请教:为啥卡拉扬的名器和影响力会那么大?真的感觉他指挥的作品很一般。初 ...

卡大出唱片的速度快,曲目多,因此就引了无数白丁尽折腰。反正也听不懂太深,看谁的广告最厉害。
再以后,猫王这些流行歌手和流行音乐一出来,唱片业的竞争就大了。最高端的立体声唱片也开始普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24-2-15 20: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4-2-15 21:01 编辑

社会社会甚至生物界都是智慧稀有的,金字塔结构中下段就是最大面积的大众人数,靠数量取胜用永远不是智慧走向。上学的时候学生数量远多于老师就是个例子。地摊耳机,免费耳机数量占绝对优势。
卡大是二战后,60年代欧洲经济再起步阶段出来搞钱的存在。类比中国82年开始呼吁打擦边球发财万元户那个时代的情况。面向大众卖钱才能多捞,即便是立体声唱片这种超级旗舰存在起步时代的60年代,一般的胶木唱片还是玩不起顶配大众主流。那个时代也没有流行音乐,古典音乐就是最大的音乐来源,所以卡拉斯能成为那个时代的超级巨星。因此,卡拉扬就是这个时代出来混的。基本就是军乐团的要求,有点整体完成度就可以摸门音乐厅,细节一概不管。卡大因此和众筹集体所有制的柏林爱乐乐团的牛人演奏家们,不断发生要艺术还是要数量捞金的争执,过了一些年合作终于崩了。然后卡大跑到维也纳乐团指导他们捏鼻子捞几年银子。对比同一曲目当时就知道高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24-2-15 22: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绵阳
卡拉扬现在的意义,就是被拿来贬低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24-2-15 23: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还是对事不对人,主要是对比之后的效果指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2-9 07:1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