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daviw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都21世纪了,为什么好多音箱还那么笨重?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24-6-19 09: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真力算罷了,毫無美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24-6-19 09: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成都
daviw 发表于 2024-6-19 08:55
比如我目前对轻音箱音质满意的有IK MTM(双3.5寸,单只2.5公斤左右),真力8351B(8寸,单只14公斤左右) ...

那IK MTM和IK ILOUD PRECISION MTM相比,哪个效果更好呢?
8351和8361相比哪个更好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24-6-19 09: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2054 发表于 2024-6-19 09:12
那IK MTM和IK ILOUD PRECISION MTM相比,哪个效果更好呢?
8351和8361相比哪个更好呢?

你这是不同尺寸的比较,而且我也没都听过。不过现在讨论的是重量问题,是不是应该比较在相同尺寸下音质差不多时谁的重量更轻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24-6-19 09: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成都
daviw 发表于 2024-6-19 09:22
你这是不同尺寸的比较,而且我也没都听过。不过现在讨论的是重量问题,是不是应该比较在相同尺寸下音质差 ...

不同的重量代表不同的配置,世界上没有哪个厂家提供同样配置而不同重量的音箱供选择。ATC19和20看起来都是150MM低音加25MM高音,体积差升,重量差4.9公斤。50A和50SE看起来单元和功放功率都一样,重量差11.2公斤。

说到底就是定位不同,给的料就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24-6-19 09: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daviw 发表于 2024-6-19 08:18
还是有解决之道的,比如单元背靠背,我就买了一个双八寸的低音炮,背靠背设计,无论多大音量都纹丝不动。 ...

楼主会说你单元都死沉、能不能技术革新让单元做的轻薄一些,你看那些蓝牙音箱就轻得多得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24-6-19 09: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2054 发表于 2024-6-19 09:42
不同的重量代表不同的配置,世界上没有哪个厂家提供同样配置而不同重量的音箱供选择。ATC19和20看起来都 ...

你的意思好的配置都是靠重量堆出来的?那这也太没科技含量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24-6-19 10: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成都
daviw 发表于 2024-6-19 09:55
你的意思好的配置都是靠重量堆出来的?那这也太没科技含量了吧

好的配置需要更多物料,就这么简单。
哪怕现在魔域的振膜做到了极其轻,但他家的大单元也一定比小单元重。多阶分频也一定比一阶有更多元器件。
魔域算是当前科技含量很高的箱子了吧,他家Q5一对差不多400公斤了吧。

模拟设备无不如此。MBL 6010D和下级前级相比,线路一样,就是供电不同。MC1400和MC800电路就差在变压器和电容,主板都可以互换。
在数字设备中,供电的不同可以彻底改变器材的档次,对此,二嫂老大专门给HAPI做了线电。
这些都是重量的体现。
然后是避震。把8351的单元功放放进同体积纸箱里试试?音箱需要一定重量的箱体去消除谐振或者实现特有的谐振,需要内部填充吸音材料,需要内部结构的设计去实现声学设计,这些设计最终就体现在重量上。同样英国箱,雨后初晴、ATC、BW箱体设计迥异,也就带来了迥异的箱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24-6-19 10: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成都
daviw 发表于 2024-6-19 09:22
你这是不同尺寸的比较,而且我也没都听过。不过现在讨论的是重量问题,是不是应该比较在相同尺寸下音质差 ...

要说轻量化,那以前的英国器材就是轻量化的先锋。LINN 、NAIM、美丽安、雅俊这些小而美的器材比起老美的黑又硬如何?历史早有定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24-6-19 10: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本帖最后由 土制炸药 于 2024-6-19 10:22 编辑

如果产量高,做成塑料也是很不错的,结构强度和箱体造型都能优化的很好的,还能大幅度降低售价竞争。
但,中高端音箱,一年卖不了几对,不是必需品,且带家具属性,不可能开这个模子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24-6-19 10: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本帖最后由 zhdpg 于 2024-6-19 10:42 编辑
daviw 发表于 2024-6-19 08:27
我目前对轻音箱音质满意的有IK MTM(双3.5寸,单只2.5公斤左右),真力8351B(8寸,单只14公斤左右)

我不否认8351很优秀,但未必能比的上更大更重的8寸箱的空间感和下潜深度,我没用过真力的高端,但用过真力的低端,在同尺寸单元里很明显真力的动态规模感气势明显小一圈,这就是小尺寸的弊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24-6-19 10: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本帖最后由 flight8888 于 2024-6-19 10:49 编辑

只要音箱单元还是现在振膜+驱动器的结构,那么技术再怎么发展,大体的规律也不会改变多少,因为技术也不可能违背物理规律。
举一个例子,现代音箱单元为了提高声音的声音的准确性和素质,振膜从以前的纸盆发展到各类复合材料,硬度也越来越高,因为越是硬,振动的控制越强,瞬态越好,这是物理规律决定的,但振膜一旦硬了,那么驱动器的驱动力要求自然高了,因为它驱动振膜做往复运动所需要的力变大了,力变大意味着磁体的增大,驱动器体机增大,那自然就是单元的重量提高,这也是物理规律。
其实即使是个完全不懂音响的人,也能明白一个最简单的逻辑,那就是对于大家都在做的产品,尤其是产品的档次、水平、素质都差不多的情况下,不可能有谁说自己的技术能够超越他人很多,如果有那个品牌说自己技术如何如何突破,可以用更少的材料、更小的体积、更轻的重量、更小的口径,做到其他品牌厂家同档位音响的水平,那就是在吹牛和忽悠。尤其都是在最顶尖的那些旗舰产品里,你说我的6寸低音比你的8寸更好,我的8寸比你12寸好,这都是不可能的,而可能的是我2个6寸比你1个8寸好,这是有可能的。但你2个6寸能比1个8寸轻吗?很简单的逻辑。
当你的技术突破的时候,别人的技术也在突破,而同等技术水平的前提下,依然是越大越高端、越多越高端,有20多个喇叭的汽车肯定比6个喇叭的高级,你可以说你6个喇叭都是高端货,那么别人20多个为什么不能用一样的高端货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24-6-19 11: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daviw 发表于 2024-6-19 08:04
目前还没找到大口径(8寸以上)轻的好听箱子,继续关注中...

慢慢找,找到最轻的也行,不一定非常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24-6-19 17: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郑州
音箱很重是振动力学问题,普通人没学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24-6-19 17: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南宁
新手多了解下喇叭工作原理就自能解答这个问题了,那销售估计也是个对人说人话的角色,也不想跟小白说太多,随口一说而已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24-6-19 18: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因为想消除谐振,箱体就必须要重,这样才能使箱体不被喇叭的声波干扰到。轻的箱子容易觉得吵,缺乏安定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24-6-19 19: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都21世纪了,像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用料、质量远不及以前的好。至于技术也没啥突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24-6-19 21: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珠海
我是挺反感又重又大的音箱,不说效果多好,用起来就特别不方便。至于声音,就跟便利性折中一下吧。最近看上挂墙音箱,容积应该比同系列小书架大,但重量和便利性同样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24-6-20 06: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贵阳
既然花了大价钱,即使质量不行,至少在重量上也要对得起客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24-6-20 08: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人类用电都100多年了,本质上所有电能还是靠恒星燃烧和爆炸。
物理学就在那里,不会因为一点小小的进步就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24-6-20 09: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南宁
有些物理特性,不是这么好能突破的,当然,你觉得真力好听,那就听真力呗,全家桶买上,乔布斯同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23 13:5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