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拉揚唱片的-個特點是,他不錄製它,因為這是他在音樂會上多次翻唱的熟悉曲目,而是因為無論實際音樂會如何,它都是-張受歡迎的唱片。比才的歌劇《卡門》是卡拉揚最喜歡在歌劇院和音樂節上演出的歌劇,這部歌劇的組曲和同樣由比才作曲的《阿爾勒少女》的兩組曲被選為LP唱片的媒介。卡拉揚於1958年 EM |時代首次錄製了這三首歌曲,這張以梵古的阿爾勒風景油畫為夾克的LP唱片受到高度譽,並立即成為暢銷書。為了重複這-成功,卡拉揚和德意志留聲機公司於1970年12月在西爾維斯特音樂會上練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時錄製了這三首作品,這張專的封面上印有阿維尼翁著名的貝內澤先生/貝內澤女士的遺骸,迅速成為模擬時代的經典之作。卡拉揚精選了四首色彩感鮮明、對比鮮明的作品,並將它們組合成 -個組曲,就像是管弦樂隊的展示,卡拉揚將柏林愛樂樂團的音色和活力展現得淋漓盡致。有很多東西可以聽,比如《卡門》第三幕的間奏,《阿爾勒的女人》第-組曲的阿達格托,第二組曲小步舞曲的濕情感,《阿爾勒的女人》第二組曲的田園和威嚴的威嚴,以及歌曲的精心算的傳和法蘭多爾的戲劇性漸強。也許最的部分是《阿爾勒少女組曲》前奏曲中的薩克斯獨奏和第二組曲的間奏不是由柏林愛樂樂團演奏的,而是由法國演奏家丹尼爾·德法耶(Daniel Defayer, 1922-2002 )演奏的。
柏林愛樂樂團對管弦樂的精確再現
古諾德的《浮士德》的芭蕾舞音樂和華爾茲是在比才演出后的-個月錄製的,再加上奥芬巴赫的《巴黎的喜悅》的選段,還與勞特累克著名版畫的封面-起發行。Gounod和Offenbach的這結合實際上是對1958 年為EMI錄製的暢銷唱片的重新錄製。重點不在於舞蹈的芭蕾舞音樂,而在於配器的樂趣,其中色彩和節奏改變了-千事情,看到擁有精湛技術的柏林愛樂樂團認真、毫不費力、生動地實現它,真是令人心酸。
卡拉揚以無可比擬的精確度翻譯了古諾德樸素明瞭的管弦樂作品,但遺憾的是,他有錄製任何歌劇或其他管弦樂作品,除了《浮士德》的芭蕾舞音樂和華爾茲,只有梅菲斯特的-首詠歎調和《浮士德》中的《聖母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