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完颜阿骨打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烧~毁~了

[复制链接]
681
 楼主| 发表于 2024-7-29 23: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我用自己的古董日本静电(型号销售周期79年~89年)比了一下,我那个静电的低频居然比880S要强(指的是调音频段占比分配),卖家说这个静电三频均衡,但是不要和动圈比低频,确实,挺均衡,当年旗舰。
而且的话,古董静电的声音比880S要干净,换句话,真静电,比那几个老的拜亚都要干净,模拟毕竟是模拟,讲真,就不同。
静电没有880S声音那么化散、细腻、雾化,声音颗粒的质感、密度感要略强,所以背景也就相对干净一点,在连贯性上看,都过了优异线,这里并不需要无尽的化散,才能有极致的连贯性,反而,流动性,需要一点干净,否则就感觉有点固化,如如不动,忽现忽隐,变成0101010的表达。
静电,相当于天上的声音,平板当于海里的声音,动圈相当于陆地上的声音。相比而言,动圈阴阳最为均衡,变动范围更广,属性更中庸,这么多年,还是稳居最大量,沉淀,不无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2
 楼主| 发表于 2024-7-29 23: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其实,日本人的耳机摸索,个人认为并不是全然跟在德国人后面,很简单的证明,同样的年代,日本也出了很多尝试,同期也有很好的产品,也不乏残值极高的顶流孤品。
就是,这里讨论不多,我两个日本古董,一个平板,一个静电,都很满意,也都和当代机器过过手,没有什么悔意,倒是挺珍惜,搞个防潮箱,全部封印起来,盖棺安存,日后谁去听,管他呢。
另外,我拿创新gc7声卡,用那个环绕声的模式去试了DT331和880S,上次的2个古董,匆匆,忘了这一茬。
仔细听了一下,这里面是有些问题的,虽然他能让你感觉到一耳朵的开阔,但是他中频方面,会有一个变质,认真听,就露马脚了。
不过无所谓了,当你想切换一下的话,其实是很好的一个方式,很冲击的感受,焕然一新。
再者,不管是990还是880,还是其他型号,耳机的风格本身,对这个gc7声卡的普通模式和环绕模式的影响并不大,并不是说某一种风格的耳机会特别适合环绕,也就是没有预想中的最佳适配,虽然,990和880很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楼主| 发表于 2024-7-29 23: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早年百花齐放的日系耳机,如今仅剩几个代表,却又渐渐抽枝发芽

声如其貌的北欧高度风

熄灭发烧妄念的导火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4
 楼主| 发表于 2024-7-31 16: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黑龙江哈尔滨
高度风的动铁耳塞,早就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至少12年以上的事情,确实,现在的器材,很多是曾经的事物,一晃眼,都十年陈,现在也有新的,但是没有了解,或者尚无口碑,没什么感觉,待到有感觉的时候,也很多年过去了。
之前EQ8的塞子,近乎纯白的一条,遗失在同样纯白的地方,怀念其代表的北欧的那种特殊的纯净,一共两三次折腾。
一次是购入日本高度风的USB线,电源线,虽然也高度风,但是不是完整的故事,是属于有可爱属性的物件,使用至今。
第二次,购入翩美数播,但是没有翩美其他机型那种特殊的北欧“风度”,反而是一个没有短板的万金油,也没有达成目的。
第三次,将EQ7和EQ8一同找来,做一个同门迥异形态的对谈,一个冷、清、淡、瘦、精,一个温、润、透、纯、厚,塞子的好处,无它,自己讲完自己的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楼主| 发表于 2024-7-31 16: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黑龙江哈尔滨
器材,有时候听一个完整故事,比器材本身如何,要有意思。
故事就是故事,和读一本书一样,入其内,达其外,你会发现发烧的导火索,燃速真的非常快,一个器材的感知,带来了几乎无尽的感想,和常识链接在一起,融合在一块,以点带面,迅速铺开。
比如,有的城市,路上跑的车,各个牌子占比相对均衡、分布离散,乃至有很老的型号依旧在路上,那么,敦厚包容之地。有的城市,豪车叠着豪车,量大的是豪车的低端入门型号,量少的是难得一见的限量版豪车,那么,锐意进取之地,鲁国、齐国,从此分歧。
大环境下,趋同于这个水土风格的器材会产生出来,映射着其环境所带有的特质,当然,也有例外,本身就是例外,或者为了差异化队友而有意的例外。
敦厚包容的地方,声音的边角处理的柔和、委婉、无争,没有霸气,没有咄咄,有一点和事佬,当然是相对的。
你可以从器材特性,一众器材里面,大部分的特性,推出那个地方的风貌,也可以反过来,从那个地方的风貌,推出器材的特性,皆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6
 楼主| 发表于 2024-7-31 16: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黑龙江哈尔滨
整天内卷精进的地方,和早已通关每天诉求喝透的地方,也截然不同,前者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不放过一丝一毫,不随便也不马虎的用意见塞满每一个音符。后者慵懒随意,一切无所谓,只求性情流露,不论满堂喝彩,还是一声叹息,总之烟花易冷。
当相对的差异进一步扩大,超过了某个临界值,就产生了吃瓜群众,比如音乐文化非常浓厚的印度,没有听说过有什么器材品牌,沦为英国殖民地,似乎也没有发生什么,一切躺平,没有意见。
相当一部分区域,吃瓜、笑看猴戏,乃至猴面包树下,并不一定要有音乐,一阵凉风,一缕夕阳,就足够悠美,亦不用依仗什么器材,本身就是叹仰之地。
还有一类地方,纯一匠心,或者寂静冷清,不论环境、内心,或者皆然,出来的声音,就很单纯,没有复杂与矛盾的意思,但是,你想找究竟纯在何处?
哦 ,没有,净无处所,找不到浊即是净。
高度风动铁的声音,就是这样的一个形态。他的塞子,初听,让你觉得似乎就是如此,但是细细品发现并不尽然,这是这两幅塞子的一个感受,没有很强冲击力,也没有明显误判的反转,就是会渐渐发现自己理解上的不尽然,其“拐弯”处,不是常见点位所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7
 楼主| 发表于 2024-7-31 16: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黑龙江哈尔滨
动铁这个驱动方式,基本占领了耳塞圈的主流,出了少数纯动圈和极少量纯静电,似乎没有能够直接脱离动铁单元参与或者纯乎动铁单元的存在。音特美打响我认知的第一枪后,满目动铁耳塞似乎就层出不穷,而这个架构,只能在轨道里面发挥作用,与耳机无缘。
动铁的声音形态塑造,类似动圈,千变万化。
铁味,可以做的比较平易近人,不论单单元或者多单元,整体风格走正常态路线的,在我听来,比动圈换静电的冲击感小很多,乃至比动圈换平板的差异还小。
但是,如果要走独特风格,翻过来,不是反过来,反而静电改变最小,平板、铁则可以变脸,而圈似乎可以更大的变脸。
把森海MX985、舒尔SE215、高度风EQ7、高度风EQ8,摆在一起,对比声音,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8
 楼主| 发表于 2024-7-31 16: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黑龙江哈尔滨
一、圈、铁的差异明显,铁的结项密度大,核心发声点的能量密度高,动圈则整个听音感知空间的氛围律动更整齐,那种一个面上的联动感更强。
都是一张膜上的蚂蚱,而动铁那个小铁片就像筋肉斗士,你能感受到他的个人英雄主义。
这个差异,在三频上面,都有所显露,高频更醒神、亮眼,中频更凸显、抢镜,低频更浓缩、Q弹。
动铁衰减快,颤抖还是比晃动灵巧、高速,似乎可以比作一个迷你悬浮的平板。
不似动圈,低频一出,就排山倒海,直到声场的边际,而是点穴一般,稳、准、狠,不蓬松,高频缺少延续,绵延的余韵较少,声音利落、爽快,中频没有动圈化散,声音纯粹、背景更干净。
动铁的声音点亮的那一刻,仿佛从之前的声音背景里面,站出来了一个新的焦点,动圈则是带着整个背景韵律开始了新的齐动,似乎一个更偏重独奏的聚焦,一个更偏重协奏的配合。
尤其高度风EQ7,线条感强,结项精致,EQ8化开一点,多点混响,声音厚润一点,似乎可以瞒过去,可是在动铁对比时候还凑合,换了动圈,还是漏了马脚,不过,多少贴近动圈的柔性一点,没有那么硬朗的铁味。
这么一比,主流驱动方式,动圈反而变成那个独特的存在了,静电、平板、动铁,这些面动作的发声模式,多少有几分类似之处,但是,圈味独特,胜在柔韵。其他的三家,各有功夫,各有特色,各有优势,就是显得不够中庸,单一维度,或能胜过动圈,综合感官,不见得得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9
 楼主| 发表于 2024-7-31 16: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黑龙江哈尔滨
二、森海MX985、舒尔SE215对比,后者单元更小,更快速,入耳更密闭,所以,就是一个柔中有刚的存在,有类似动铁的质感,也有动圈的韵味。
所以,虽然MX985名声很大,SE215更为全能、均衡。
这种入耳动圈在动铁,尤其多单元动铁冲击下,不是很多产品,要么就是混动,单单元营销的时候,不是很好开脑放,但是那正是难得的似大耳机一般,完整不分割的表达。
小尺寸动圈单元,不因为其小,而有弱势,反而,正因为其振膜面积小,刚性更强,是动圈靠近动铁优势效果的一个办法,配合入耳封闭架构,补全低频,很是厉害,很能打。
这里补一点,七彩虹M2小尾巴,对于清丽风格的动铁,属性搭配上,不若奥地利宝碟的小尾巴适宜,特性叠加后,容易过了火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0
 楼主| 发表于 2024-7-31 16: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黑龙江哈尔滨
讲故事的机器,就是一心讲故事,甚至不顾其他,所以部分很有特性的机器,你不能怪它素质不够凸显,它并不在乎,他就是讲故事而已。
这个特性,在非主流的区域,更突出一些,越是小众市场,内卷竞争不激烈的地方,那种衣食无忧的心境,闲云孤鹤的态度,就愈发明显。
当然,为了利润,还是会拉开自品牌细分型号,达到目的,乃至有些过,旗舰变成紧绷硬声素质机,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脚。
不过,以讲故事为主要目的的机器,特点会很明显,很有个性,北欧不少品牌如此,传说中的安徒生童话名不虚传。
日本人代工,做出北欧高度风的生意,能做出北欧的风格,国人代工做进口机,做出对应品牌的特色,说明同理心的作用,可以近似甚至等同。
那换句话来说,如果不用这个同理心,就是自己本性的表述,心都可以灵活变化。
但是,反过来看,美国人收购的AKG,从K500跨越到K501,收购的天龙,从D7000到D7100、D7200乃至D9200,就加入了美国意见,哪怕一点点,你知道那是什么,高频的显露和全尺寸低频的霸气。
这样的机器,声音依旧表现优异,意识形态不决定优劣,只是纯粹风格不同,优劣是对比后加于之上的概念,但是,风格本身柔和个人的喜恶,促成着这种分别思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1
 楼主| 发表于 2024-7-31 16: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黑龙江哈尔滨
因潮湿受损而险些挂掉的T1初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2
 楼主| 发表于 2024-7-31 16: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黑龙江哈尔滨
发烧的地狱,交易的烦恼,器材的异灭,意见的纷争。离此三类,相对舒适,但是没有远离根本烦恼,就是发烧的躁动,声色的沉迷,感官的需求。
南方潮湿,耳机容易折损,还是需要一个干燥的道具,性价比和使用便利性最高的,还是干燥箱配可反复使用干燥剂,那种扔微波炉里面很快可以脱湿的干燥剂,比插电自己恢复的实用,不接电的箱子,哎,让我想起了多年以前的往事
那是十几年前,一个晴空万里的日子,一个热情好客的骨灰级老烧,一个蓝盖透明身的干燥箱,索尼010,R10,K1000,D7000等等,统统在那里面,好似机器猫的口袋,无尽的法宝,聚集、堆放,统统让我尝了一遍鲜,还有最初的高登琥珀耳放,一切一切,仿佛就在眼前,而如今,我也用上了箱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3
 楼主| 发表于 2024-7-31 16: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黑龙江哈尔滨
欲海情天,中间相对均衡的摆着一个爱,放起音乐就摇头晃脑,立刻入境的一类人,可能没空去琢磨器材,浸泡在音乐海理;来回折腾,各种调整尝试,乃至理论探讨至上的一类人,飘在天上,知行合一,边烧边听的一类人,走在路上。
写这个帖子,很长、太长;初衷简单,记录、分享;原则单纯,无诤、无拘;期望保守,无害、参考。
过程则不尽然,每个部分,各个时段,情境、状态皆不相同,情绪、内容、表述各方面,输出上,尚欠稳健,尤有糟粕、迷惑、引恼。
一方面,只要是思想、是意见,就一定有争执,有不和,不论显隐,只要不同,就是对待,会引发思绪,亦能惹得烦恼;
另一方面,正如我在前面所反思和阐述的,每次的内容、结论,都是不,也不可能全面、客观、稳定的存在,都是妄念的泡沫,浮光掠影,受诸多制约下的凑缘,尤其也包含了作者自身的状态种种,难以或者无法复制,参考的意义十分有限;
再一方面,发烧之所以总有“新意”,并非真有本质的不同,但是确是相变,每每都可以辩证的不一样。
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在我们希望寻找新的希望的声音的时候,就如同希望走出去透透气,看看风景。心理的需求,各类的调音方式,却神奇的似乎总可以想办法契合。
这里有两个原因:
一、不是因为对上了需求,而是因为需求并不是真正的需要,我们的需求的不准确、不固定、不真实。
一厢情愿的预期,多半是单一维度的变化诉求,或者是几个单一维度变化诉求的组合。
但是在脑放里面“化合”的境界,不一定按假设的参量变化,就能不动其他要素的单纯改变至此,这里改变了,往往整体就变了,所以可能无意中惊喜,有意中失望。
二、调音“不讲武德”(当然,在乐器上面,早有类似做法),尤其是近代数码声,相比较模拟声,跨度更大,更远离保守。
似乎你感觉的所谓平衡,早已不是以往传统意义上的均衡,重新排列组合过后,让人看不懂的测试曲线,非同寻常的音色,几近所能的变化,在巨大灵活性支撑下,总能有新的花样,无穷无尽,空拳诳小儿。
再三考虑这个帖子价值在哪里,它的影响在什么地方,实在是没有定解,似乎也没有意义,乃至有害而无益,唯一不一样的就是长,东西都塞在一处,聚集,好的、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4
 楼主| 发表于 2024-7-31 16: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黑龙江哈尔滨
发烧的导火索,是好奇、联想、迷恋,更是攀缘,音乐似药,必要的时候,可“活血化瘀”,无用的时候,可以一声不响,清净自在。
这个导火索,燃速太快,火势太猛,用神太过,乃至塞进水里,都依旧难止,所以并非良方。
烧到此处,下一步如何?本身有悖。就算没有重复,新念头也会似乎无穷无尽,瞒天过海,还是假象,都是折腾的习气。
有意思的是,习气本身,拆解开来,就分了几类:
一是喜欢识“意”,推敲、琢磨文辞,他人的表述,自身揣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基本所有折腾,都有这方面的特点。
二是喜欢折腾后,输出心声,摆弄表达,阐述感受,分享心所得。
三是喜欢生“疑”,同时也爱好“平反”观念,在经验与统计相违背的情况下,顿生疑惑,又忙去找原因,之所谓研究,排障,梳理,熟悉,掌握,把控。
看似复杂且快速的思维,就其本身而言,引导了发烧,但是也就那么回事,就是分别的重演,折腾的继续,很重复、单调、简单的一件事情,不过日复一日,这种“东西”,知道是知道,明白也明白,可是惯性大,你怎么去熄灭它呢?
也是笨办法,一点一点磨蹭,一点一点丢弃,一点一点不理会冲动的念头,渐渐降速,渐渐远离,渐渐淡化,这些都不关键,关键是要有一个渐渐的替代,然后,顺理成章,这么多渐渐就能一一达成,但也只能褪去发烧,不能褪去那些好想、好说、好体会的习气,既不根本,也不究竟,换一个折腾而已,还是累,繁体累字,三块田系心上,颇为贴切。
只有折腾之心歇息,大脑功率降低,放松、舒适、自在、清凉,从感受上反过来驱动,促使大脑功率进一步再降低,而不是类同事物的替代,可以切替发烧的效果,也可以消亡折腾的习气,用一个“更”烧的行为,来削弱当下的发烧,是为可行,切断导火索,得一个安然无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5
 楼主| 发表于 2024-8-3 13: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自动黑胶唱机黑胶便当
来自“底层”的声音
发烧的融通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6
 楼主| 发表于 2024-8-4 17: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第一节 “便当”LP机

无意间涉足一个“新”的领域,古老的自动 LP机,这些机器,多出自日本,80-90年代。
特点很明显,一些可以做的相当轻便小巧,基本有顶盖,实用耐造,自带唱放,形成一个固定解。
我曾经折腾过一段时间黑胶,后来因为调试功夫不到位,弃机留碟,如今发现这块“新天地”,那留下的廉价LP碟也能有个“门当户对”的歌者来一展歌喉。
就是这类机器,价格低廉,多半没有折腾空间,大部分直驱,基本看不到皮带,唱头除了唱针外不可以换,唱放内置。
乃至无法外接、外设,甚至连电源及模拟输出线都是固定死的,整套声音形态固定,是完整的声音解决方案,以及能够断绝杂念的无法折腾。
LP系统中,搭配点位尤其零碎,相比数码系统,变量更大。
零碎的调整点位,意味着不是声音的好坏,是你难以知道自己折腾出来的是什么样的声音,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而不能依仗于一个基础上做微调和优化。
这就好比唱K的时候,你面对未曾涉足的曲目,不能开伴唱一样的幽暗、崎岖。
但是这种“便当”廉价机型,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你直接听着解决方案,去做的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7
 楼主| 发表于 2024-8-4 17: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这些自动老唱机的味道,说来挺有意思,这些味道,几十年来,至少35年+了吧,品牌不垮,调性不变,居然不变,如今和当年,好似一般。
索尼(金色辉煌,就是偏暖,偏收敛不毛糙,修饰打磨的光洁音符)。
夏普(类英国但是更均衡化散,在日系里面相对独特)。
松下、东芝、山水、先锋、天龙(冰清玉洁,这一派懒得细分谁更硬、谁更光洁、谁更素了,有相似点所以摆一起)。
国产(当年的调性和如今类似,还是国产机器的那个味道,不由一叹,秉性难移)。
英国机(浓浓的中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8
 楼主| 发表于 2024-8-4 17: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还是感叹CD系统的整体性相对最高,是我听过讯源中最稳定的声音,就是有点太稳,比数播什么的安定,比黑胶晶莹、润泽。
所有数播一类,声音比CD躁动,但是鲜活度、素质感似乎更佳一点,就是圆润度,安定度不如。
LP它不以安定为主要特点,而是以瞬态、对比度、密度、质感为优势,不浮躁,所以可以说安稳。
乐器还原,LP这个架构,简直一绝,用九牛二虎之力也难以让数位音乐有黑胶的特性。
DCS顶配组合,全副武装,乍一听,很模拟向的声音,外带几分华丽同贵气,但是细听,依旧和黑胶的呈现,有明显分歧
琢磨适合古典的解码,在LP面前感觉有点兜圈子,角度不同,如要感受基本面上的犀利,整体上的真实感,LP容易有一个高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9
 楼主| 发表于 2024-8-4 17: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廉价古老LP碟,炒豆会多一点,但是不纠结的话,这点外扰不大影响欣赏的兴致,听整体,抓重点,欣赏过程可以依旧愉快。
玩LP,听的内容也不是问题,这点很有意思,新的LP贵价,且LP资源面远没有数字宽泛。
廉价老LP,乃至说那种盲盒式的购物,却更能满足我,这里面挺有意思。
我反而不喜欢指定式的选听,因为一旦知道内容,乃至熟悉的内容,就厌倦了,越来越不喜欢反复听什么。
数码音乐里面,收藏的那些QQ音乐里面的曲目,数千首,真正调出来再反复听的,几乎没有过。
有时候我会想,我去点那个红心做什么,为了点赞么?后面还是去听流水随机大数据推送了。
这些廉价古董LP碟,内容我没有任何了解,没有记忆,听完也忘了,这样就很好,不腻,乃至还可以反复听听,不知道何时又会熟悉和厌倦,起码试听了半天,发现至少现阶段,LP比数码更不容易腻味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0
 楼主| 发表于 2024-8-4 17: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另外,很有意思的一点,一旦用上LP,我就开始听古典,听乐器,相比之下,还是LP下的乐器入耳,收放自如。
人声来言,LP的优势没有那么明显,有几分凸显氛围、烘托腔调,而数字的柔美动听,就显得更加传神、丝丝入扣,分数有所加成。
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地方,有所长=各有所长,如果数码声属性偏阴柔,模拟黑胶就阳刚十足,人声肉嗓,乐器金木,这里面似乎很有几分契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11-17 05:1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