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随亲出游,路遇友众人,闹热同行,途中遇寺,众人购物留念,年少无知,欲夺人所爱,执拗顽固,家人劝阻未果,友人遂赠于我,小巧别针挂牌一枚,简单朴素,深蓝底并四白字:“难得糊涂”。 若是全然糊涂,自然不会折腾,兴致起时,购置一套漂亮、合宜的器材,就可以长期用下去。可惜全然糊涂和全然清醒都比较困难,伊甸园也呆过是苹果也吃过,所以来回反复折腾。 意识流淌,总得寻个去向,安排精神,音响发烧较摄影发烧,一般而言,观多于作,都偏静活,整个过程算是一个特别的安心方式,主观察,静态下的观察,尤为仔细深入,可以洞见许多平时未察。 下述琐事几桩 一、欧亚德的薄型唱片避震胶垫,可以让声音不再聒噪,安稳取代鲜活,一时兴起,不放在机器上,放在地上,垫了一下小米除湿机,正好和机器那个白桶形状投影面积相似,黑色被遮盖不凸显,还挺合适。 效果嘛,听出3~4分,感触出6~7分,怎么说呢? 听要仔细听,才能有体会,毕竟除湿器内含压缩机,运作起来动作不小,噪音也可观。 但是触感,就比较惊人,用前用后,变化明显。 最直白的描述,就是震动感、抖动感,变化、转化成为晃动感,动的幅度加大,频率下降,触感明显增强。 如果单纯如此,在杂音消除方面没有变化,我是不会继续如此使用,因为晃的似乎幅度、力度大了一点,不一定是好事。 但是,噪音方面,那种躁的感觉也下去了,这里细说一下,压缩机本身运作的声音,主要主干的那个,中频范围段的声音,是几乎不受避震垫加载与否的影响的,加了也还差不多是那个调子,没有抹失掉。 但是偏高频段那种若隐若现的毛躁感,这里用感不用觉,也就是更偏重感受而似乎不是耳朵主要听到而能明显判断的那种知觉,不是那么明显、直观,这一块被“净化”了,低频听不出来,不在识别范畴内,只是触感增强晃动,避震垫成功的挪移了能量分布,有效去噪。 因此,在反复确认后,我就索性保留这个使用方法了,虽然不是发烧电源线接电饭煲煮米香的那种逻辑,但是让我想起了一桩往事 这个事情贴里好像也提过,原来一块复合ABA避震板,我摆在iMac一体机座子下面,机器散热风扇声音就消失了,机型硬盘噪音也变小很多,但是,整个CAS系统的声音也没那么鲜活了,发现这个问题,去掉避震板之后,好坏声音都同时驾到了。 避震这种东西,对声音的改变非常巨大,个人猜想,电和震,或有所互通(电指标里面某些维度参数的变化,似乎就是震的变化),而不只是2个平行的影响因素,改震相当于改电,一切变化。 而这种变化,不是消除,却是挪移,想找到新的,讨喜的平衡点不易,想要有所效果,那基本上都会有,关键是有没有足够样本量的避震器材,能让自己选准所爱。 反观,这类针对性的道具,远比市面上那些生活、工业用的避震垫,在“化”声效果方面针对、专一且强力。 虽然,可能看起来外观要孱弱很多,它的使命,却是改声。 所以,如果想去躁,转化能量输出形态,“一小片”往往可以解决“一大块”力所不能及的问题,达到意料之外的效果,是发烧器材的另类运用场景,值得一试,或得一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