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ctb35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碟】伊斯特凡·克尔提斯《波西米亚狂想曲》据说很发烧,求分享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22-10-9 17: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昆明
dannielliu 发表于 2022-10-9 16:38
已经消逝的黄金时代,黄金的其实不是录音或者黑胶,黄金的其实是人或者是我们的怀旧情感

许多东西,感情满满,才值得珍藏,真正需要的是情感,磁带年代,现在看有什么音响效果,破旧东西仍然舍不得扔,因为那些能唤起美好回忆。你说的非常在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22-10-9 17: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我毫无看不起黑胶的意思,但是,“爱乐者如果有机会"首先要听的恐怕不是啥音响展,而是音乐厅现场,无论多么模拟还原的,都是丢失了诸多细节的,或者说是人为”加工“过的现场。而从各种现场中,我觉得首先是聆听音乐的内容,所表达的人类情感与思考。
至于人云亦云,妄自揣度,这个共勉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22-10-9 17: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昆明
bomberb2 发表于 2022-10-9 17:07
我想 ,爱乐者,发烧友们 赞赏那时候的录音和黑胶唱片,

怀旧的情感固然是其中之一的因素,

有理,这正是不断追求音响效果的动力,也许并不是音乐作品的本意,何去何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22-10-9 17: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ctb3518 发表于 2022-10-9 16:48
孤陋寡闻,涨知识了,感谢!,去找找这个CD,有没有CD信息?

decca 475 77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2022-10-9 17: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昆明
dannielliu 发表于 2022-10-9 17:17
我毫无看不起黑胶的意思,但是,“爱乐者如果有机会"首先要听的恐怕不是啥音响展,而是音乐厅现场,无论多 ...

当然是现场最真实,是本源,音响设备不就是想高度还原,想无限逼近本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22-10-9 17: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昆明
本帖最后由 ctb3518 于 2022-10-9 17:28 编辑

感谢感谢!去查查,我硬盘竟然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22-10-9 17: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
ctb3518 发表于 2022-10-9 16:15
朋友淘汰的,买新货,我说冤枉钱,不信我就改造你的旧的,高音部分弱了点,加个超高音,改4分频,效果提 ...




您太牛了。。。动手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22-10-9 17: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所谓现场的细节主义其实还是器材观念。大前提出发点是想丢掉器材观念,但是却没想到在潜意识里,其实是被器材观念所牢牢控制和绑架,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器材时代被环境所局限洗脑的问题。

以前的时代根本就没有发烧器材,全都是现场。改开初期北京的音乐厅现场票价都是两三块钱。去了以后能和国内的大指挥家大作曲家坐在附近一起观看。对交响曲的观点能引起作曲家的笑点。家里那点留声机尽管有很多全套的交响曲胶木唱片,78转的一个曲目就要四五张正反面。自带唱片留声机的收音机也都是所谓浓浓厚味的胆机。但没人注意机器本身的味精要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22-10-9 17: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ctb3518 发表于 2022-10-9 17:23
当然是现场最真实,是本源,音响设备不就是想高度还原,想无限逼近本真

任何唱片”高度还原”的是录音工程师的“平衡”和”加工“成果,这也是为啥唱片商从来要标注录音工程师大名的原因之一,某种程度上,录音工程师和录音公司制作人的审美趣味决定了您听到的内容表现形式和程度,往往的,为了”加强”效果,迎合受众耳朵,还会出来本来不应该存在的声音,所以,”本真“仅仅是个哲学概念而已。卡拉扬70年操刀的录音为啥没有他60年代的录音更受认可?原因无他,刻意后少了自然!再其次,棚录,现场,不同演出现场区别,修音手段和修音程度等等,区别太大,太多了。美味可能是罐头,也可能是鲜活食品。看你趣味和需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22-10-9 17: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ctb3518 发表于 2022-10-9 15:07
没有呢,估计有的朋友,没有看这个贴内容

/s/1wvDKOf3__QNc-JjivLGZ0g
提取码:lpi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22-10-9 17: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各是各的,非此即彼没必要。现场的干扰才是最大化的,没有噪音也有占比70%的视觉干扰。这就和看视频类似,不听音乐光在哪里看的话,就连古代“听”戏的高手都不这样搞。

现场肯定综合效果很差。就那点自然度的细节根本就没用。一定要一次花费一套音响的银子才可能坐在合适的位置上。其它边上的整场位置基本都是垃圾坐席,也不便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22-10-9 17: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10-9 17:49 编辑

再多就没必要说了,清者自清,关注点认识程度的年级等级没发展到这个程度跳班的话也认识不了问题。总之任何问题都有核心主流价值点,其它不是主流价值的要点,硬拿出来强调,本身就是一种对问题的搅局和干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楼主| 发表于 2022-10-9 17: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昆明
王者霸小天 发表于 2022-10-9 17:45
/s/1wvDKOf3__QNc-JjivLGZ0g
提取码:lpi1

感谢朋友鼎力相助!太感谢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楼主| 发表于 2022-10-9 17: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昆明
王者霸小天 发表于 2022-10-9 13:07
请问楼主收到了吗?

原来是兄弟,热心肠,再次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楼主| 发表于 2022-10-9 17: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昆明
dannielliu 发表于 2022-10-9 16:36
这张黑胶1974年出过CD的,REMASTERED版本,后来DECCA ORIGINAL系列也再版(台湾也压版引进过),就指挥家而 ...

66楼,有了欢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楼主| 发表于 2022-10-9 18: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昆明
dannielliu 发表于 2022-10-9 17:41
任何唱片”高度还原”的是录音工程师的“平衡”和”加工“成果,这也是为啥唱片商从来要标注录音工程师大 ...

是滴,各有所需,就有了市场,在不同角度,大家满意而归,然而那个“真”只有上帝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楼主| 发表于 2022-10-9 18: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昆明
jimguo 发表于 2022-10-9 17:47
再多就没必要说了,清者自清,关注点认识程度的年级等级没发展到这个程度跳班的话也认识不了问题。总之任何 ...

角度不同,看法就不同,需求也不同,事物具有多面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22-10-9 18: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貌似现在最顶配的临场感还原器材就是sacd机外加静电耳机或者音箱。其它的方式声音凝聚还比较大。听器材也是比较以后高端的更自然,也就是声音更松。和视频显示器4k,8k的显示器,播放高清视频一定更能令人感觉自然舒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22-10-9 20: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
王者霸小天 发表于 2022-10-9 17:45
/s/1wvDKOf3__QNc-JjivLGZ0g
提取码:lpi1

感谢兄弟的无私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22-10-9 20: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
王者霸小天 发表于 2022-10-9 17:45
/s/1wvDKOf3__QNc-JjivLGZ0g
提取码:lpi1

厉害了兄弟,你从哪里搞到的,音质真的很好,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2-14 12:0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