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懒懒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泽征尔在指挥界属于哪一个等级?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24-2-16 18: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省绵阳市
还是欢迎有理有据的批评、分析、推荐。每次兴冲冲来看本帖的回复,抱着学习的态度,真心不希望只是为了杠而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24-2-16 18: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古尔德不用多说,他是巴赫键盘作品最具号召力的演奏家,在巴赫众多诠释者中,唯有他能以“反叛”的目光审视,且最终行成极具艺术说服力的演奏风格、成为公认的巴赫权威,也就是说:在上世纪50年代业已形成通质的、神性的巴赫中,唯古尔德删繁就简、去缛存真而另辟蹊径,回归于巴赫作品的音乐性表述与巴罗克音乐的本性解读,从而让世人看到一个清爽清晰的、富于乐感的、音乐层面的巴赫,他的“第一枪”就是《哥德堡变奏曲》。      

与图雷克一样,古尔德同样钟情于《哥德堡》,他的巴赫起始于、终结于《哥德堡》,与图雷克不同的是,他录制的三版《哥德堡》在精神层面变化很大,个性的渗入也更强,我们都知道1955年古尔德在华盛顿首演《哥德堡》所造成的轰动,正是它让年轻的古尔德一举成名,CBS这版1955年录音给我第一印象就是“活力”,扑面而来的活力与青春气息,这种活力带有明显的个性——富于生机与个性张扬,它显然大大偏离了传统轨道,却又以“亲民性”的解读开启了巴赫作品新的一页,它颠覆了传统,但又再造了空间。      

这版演奏去掉了所有反复的段落,再加上偏快的速度,时间大为缩短,只用了38.32分,显然简洁的多,曲风追求的是大键琴模式的轻脆利落,这在第一变奏看的很清楚,不再神性,也不再粘滞,当然,以现在的眼光看,多少有些单色,虽然“线性”的感觉较好(如主题的低音线条与每组第三曲的卡农),还是少了一些智趣与幻想,这主要是因为偏快的速度在纵向上很难行成稳定的和声结构,但它的一反传统与指键超人的灵性,不仅在当时令人耳目一新,现在仍然具有一定启示与欣赏性,听听第13-15变奏这一组,它几乎涵盖了古尔德后来巴赫所有成熟的风格,第16变奏后的第二部分更为精湛,而三首小调变奏的情感控制以现在的眼光看也是一流的,到第25g小调变奏时达到了幻想与神游色彩的顶端,十分醒目,艺术的评鉴不能脱离开历史,历史是昨天的现实,尊重艺术,就要尊重历史,如果说有谁改变了巴赫而同时又丰富了巴赫,古尔德当属第一人,他独具的“巴赫模式”,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我们再来听听他临终前的最后一版录音——1981年版《哥德堡》,古尔德只所以被誉为“艺术圣徒”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这版演奏,年仅49岁却已颇显老态,佝偻着身体、戴一副老花眼镜蜷缩在键盘边,却录制了一版最富名声的《哥德堡》,它在精神气质与解读的深度上与1955年版很不同,它的感染力更多是来自演奏者个性刻印的深度和由此形成的凝重与深刻的人生体验,这版录制距离第一版已经过去了26年,五十年代的生机活力已更多让位于对内涵的深刻理解,虽仍保持着节奏精当干净利落的琴风,但情趣已变的超然,对键感与形式的追求也多让位于思考,而在技术上并不输分,有的评论认为1981版在键感上大不如以前并不准确,当然,如果你专注于巴罗克的纯净,这版的某些段落略有一丝燥感,也似有些过于“筋脉峥嵘”,如每组中第二段变奏的某些快速华彩,但它的神游色彩精妙异常,这特别在几段小调与卡农中表现出来,三段小调和有几段卡农令人爱不释手,我们可也听听最后一段主题的回归,引人思绪联翩,于宁静、纯净、超然中又分明溢出几分疲态与几缕凄然,你很难解析古尔德在演奏这一段时的心境,这是需要用心去体会的,我以为:这版《哥德堡》还不仅仅在于演绎的深度、在于精密严谨的键盘控制、在于清晰的力度层次和鲜明的比性,它还有叫人感悟乃至于与人性“贯通”的东西,任何把这部作品仅仅理解为“数字游戏”甚至是更为浮浅的“安眠”效应,都会只得“皮毛”,脱离开人的精神而只谈“乐谱”本身往往不得要领。


在图雷克七版《哥德堡》中,Philips《20世纪伟大钢琴家系列》中“图雷克卷”并未选择1982年版,而是选择了这个首录的1957年版,可见在专家眼中这版演奏的出色,从“忠实感”的角度讲,它更加全面与完整(两版每个音轨逐一比较,就会清楚“全面与完整”的含义),在精神气质的纯净、架构的清晰、横向与纵向的交合上为图雷克今后的《哥德堡》定了基调,以后所录制的几个版都有所变化(细节上不断的探索),但最基本的东西未变,1982年版与之比较主要是速度上不同,提速之后演奏平添了活力,智趣与幻想因子更显出活跃,但在表现巴罗克的清纯与巴赫的精神上仍然故我,技术运用的另一不同则主要体现在对比上,82年版相对强化了乐句与乐句之间的比性,甚至细化到音与音之间(听听开始主题两个G音明显的力度差别),包括更加华丽的装饰音处理,都力图使变化更加丰富,更有层次,听起来也更受用,而1957年版相对要质朴,那时的图雷克似乎有意减降变化,使得音符一粒粒自心田弹出,效果上则显出巴罗克音乐不事雕琢的美。录音上82年版背景自然更为清晰,定位准确,声音较为自然,聚焦与结像感也出色,只是音压低了一些,57年版音效并不差,但结像感觉上相对不如其紧凑,略为有些音染。      

诠释上,与古尔德不同的是,图雷克严格控制着个性,尤其控制着个人情感渗入,防止过多的个性理解干扰巴赫作品本身的精神,忠实于原谱是图雷克诠释巴赫最富艺术价值的准则,我以为:演奏巴赫可以给与一定的个性与情感,却不宜过于热情洋溢,尤其不宜情感泛滥,可以拓宽视野,给与诠释一定的多释与丰富,却不宜逐本求末,增添不必要的花稍,可以给与必要的智趣联想以丰富色彩,却不宜过于“现代化”和过于“图解化”,《哥德堡》我之所以首荐图雷克的1982年版,就在于它首先保证了精神气质的纯正与织体结构上的一尘不染,它的清晰与横向纵向的比性没有任何人得以超越,除此外,下面这个1957年版亦不可不听,基调是在这里定下的,从一定的意义上说,由于速度偏慢,演奏需要更多的专注与功力来支撑,在气运的运行与连接更加需要一丝不苟,来不得半点懈怠,听听主题Aria,如此慢速,颇多的“一字一顿”,仍然很顺畅,你找不到一丝“断裂”,真是好生了得,走键上,57年版的“弹性”甚好,只是偏慢的速度使初接触的乐友可能需要一定时间“热身”。

  
尼古拉耶娃1992年的Hype版在理解与个性上与图雷克反照,很少听到这样“甜”的、完全个性化的《哥德堡》,她的键法也有特点,别人重键的,她几乎是“抚”,或是轻抹般的一带而过(如第一变奏等等),乐句处理的节奏、轻重音与速度控制,横溢着尼古拉耶娃自己的、风雅般的个性,她有效把此作的乐感与现代钢琴丰富的表现力融于一体,在不同的音域给与不同的体验与不同的情趣色彩,某些乐段,尼古拉耶娃甚至是真想把它弹成“催眠曲”,如第10变奏等几曲,坐在琴凳上的似乎不是尼奶奶,到仿佛是一初涉人世的“孩童”,弹的一版一眼、方正乖巧,她的长处在于演绎富于想像力,不足也很明显——结构羸弱, 尼古拉耶娃没能从复调感觉和对位思考这个基本角度有效“切入”,横向的线条与音粒太圆润,而纵向的构架被它生生“滑”掉了, 当然,说尼古拉耶娃演奏“复调”感不明显、并非是说这里面听不到“复调”,而是说她的演奏、两条旋律线之间的“间距”明显不够,间距不够的主因在我看来是:左右手键不均匀,造成两条线在“同一时间段”未能达到均衡显示,右手键的声音过度向左手部分浸润,从而给人以偏“主调”的感觉,(听听第15曲等等)。

羽管键琴版,我最欣赏兰多芙斯卡,现代钢琴的出现是器乐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事,更宏亮的声响与更明显的强弱音和机械装置对触键敏感的反应,大大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这显然是羽管键琴所不具备的,因此,自现代钢琴占居了键盘的中心舞台后,羽管键琴慢慢退出演奏舞台,以至于到1900年前后,很少有羽管键琴演奏家出现,它的复活就源于这位颇具贵妇风范的波兰女性万达·兰多芙斯卡(1879-1959),应该说:巴赫键盘作品,除了管风琴外,多有羽管键琴与现代钢琴之争,本真派们以为只有用羽管键琴演奏才是贴近巴赫作品的精神,而钢琴家们并不赞同,60年代后随着莱翁哈特、吉尔伯特、平诺克等羽管键琴演奏家的掘起与推动,这样的争论已经掩旗息鼓,两者最终在各自的领域相安无事,有竟争但有序,谁也不能”吃“掉谁,但羽管键琴的先驱毫无疑问是兰多芙斯卡,她的这版《哥德堡》应居于首荐地位。
      此版录于1933年,录音太老了,但仍能感觉到兰多芙斯卡的理解与现代钢琴家们不大相同,如第一变奏与以很柔和的明暗处理,远不如现代演奏具有活力,而后面的变奏在力度上又毫不含糊,演奏明显带有“练习曲”风格,情感上不动生色,整曲听下来,它带给我的更多是历史的苍桑感,在表现巴赫此作的精神上,兰多芙斯卡不遗余力,她的解读,表述出老一辈艺术家对巴赫作品的基本理解,这版的意义多在于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部作品的古貌,在老一辈眼中,它并没有现代人理解的那么复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24-2-16 18: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以上文字写于十几年前,一字未改,不免粗鄙,楼主与众家见谅!空占楼主空间,也一并对不住了!从此不在搅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24-2-16 18: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省绵阳市
gdyy223 发表于 2024-2-16 18:19
以上文字写于十几年前,一字未改,不免粗鄙,楼主与众家见谅!空占楼主空间,也一并对不住了!从此不在搅扰 ...

言之有物,多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24-2-17 16: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gdyy223 发表于 2024-2-16 18:15
古尔德不用多说,他是巴赫键盘作品最具号召力的演奏家,在巴赫众多诠释者中,唯有他能以“反叛”的目光审视 ...

精彩至极,全篇没有一句废话,全是干货,过瘾。那位神神叨叨不知所云的大佬这次算踢到铁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24-2-17 16: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抄袭天碟商业蛊惑太多,只能是小白中二拜神阶段。听了几个天碟,先说说什么时间从哪里看到这些文字的。

还是那句话,深度基础不够的只能抄袭盗版商业宣传,理解不了更专业的客观实验。大可以搜索一下这些说法都是哪里来的。也可以说说自己是如何听出来的。所以,搞高度文化艺术和科学,一定要客观。一旦走下三路不是抄袭就是扯个人情绪,那就无法理性对话了。一群幼儿园孩子跑到大学阶梯教室只能当宝贝送回去吃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24-2-17 16: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建议搜索一下,客观性这个在高等级欧洲乐坛的概念。临时发挥情绪,只能是同类理解程度的一些小白,自己希望看到和自己画等号的东西。古典音乐并不是即兴音乐。

不过中的小白能接触到网文也就算十分努力了,再往上还早呢。有的人一辈子只听卡大的贝多芬。这就够老烧几十年的了。个人随意是肯定的。但不要拿出来鸡蛋碰石头,宣称可以涵盖整个理解力。

怎么不死吹卡拉羊了。好像几个五年时代,不断有个别人隔五年就有新的几个中二白丁出来喷,不允许认识到卡大是窝头的普遍发现,一定要喷一下才能表现自己才是卡大的中二信徒。然后大肆抄袭盗版商业宣传文字,,,不可自拔,,

为什么不建议回复那些宣称点报纸烧木柴发射火箭,主要是马大神自己也不懂。再往上,刺激一下这些白丁,好让他们更加努力的展示,如何抄袭标题党天碟,不费太大力气就能让这些傻子自己展示自己,,,嘿嘿嘿。玩点东西,都玩出一线阳光就灿烂了。除了会盗版没别的自己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24-2-17 16: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一个好的主题,说不上半个字。硬盖歪门邪道歪楼一大片,还想当许家印。有这个精力自己发一个主题不更正当吗。网盲最喜欢跟在别的主题后面大肆刷屏,还有出来搬小板凳站队的马甲。回应招猫逗购建的围墙不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24-2-17 17: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巴赫 哥德堡变奏曲版本鉴赏 朱晓玫 古尔德 图雷克 兰多夫斯卡】https://www.360doc.cn/article/4409833_246548053.html

盗版禁止转载的文章,连错别字都抄袭过来了。日了勾了。

古尔德只所以被誉为“艺术圣徒”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这版演奏。
只需要搜索这句话,当做检索关键句,照妖镜效应就出来了。

几个从没发过有水平主贴的小白,一点谦虚自醒精神都没有。还是一群以为别人都傻的网盲。所以对这种起哄的老烧,还是送回家还好吃奶去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24-2-17 17: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宋丹丹小品,盲流和六毛差不远儿了。几只一丘之貉凑一堆,不是坐地炮扯个人情绪,就是不耻抄袭大肆用盗版刷屏盖歪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24-2-17 18: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
gdyy223 发表于 2024-2-16 10:07
与此情景相仿者还有古尔德,我很少看到有人去探究古尔德演奏巴赫的奥妙所在与精髓所在,以艺术眼光去分析他 ...

古尔德真有这么历害吗?在我看来,格伦.古尔德弹奏的巴赫,堪称20世纪最重要的音乐标记。为什么是古尔德?为什么不是另外几位同样是以弹奏巴赫的键盘作品著称于世的演奏家,比如,在古尔德之前曾如此优雅地弹过巴赫的兰多夫斯卡,在古尔德之后被DECCA唱片公司全力推出的安德烈.希夫,以及和古尔德大致同时代的图里克,或赫尔姆特.瓦尔恰?将这几位巴赫专家演绎的巴赫对照起来细细聆听,然后以之为镜鉴,去折射和过滤古尔德的巴赫,我敢说,我们得到的肯定是一个最低限度的巴赫。
古尔德的巴赫是有争议的。如何诠释巴赫历来就众说纷纭,但在将巴赫音乐理解为净化和提升这一点上,则是众口一词的。古尔德对那个高高在上的巴赫不感兴趣,他追问的是巴赫在“元音乐”意义上的最低限度在哪里?多年来,人们在演释和欣赏巴赫时,总是将宗教信仰的内核视为巴赫音乐的精髓之所在,总是从这个角度去把握和界定巴赫。这似乎没有错。但是,当人们对于巴赫的这种预先规定好了的神学阐释成为一种固有现实,一种权威性的意识形态时,我以为,像古尔德这样的异端人物的出现就是必要的、意义重大的和决定性的了。实际上巴赫远比我们已知的和愿意知道的要复杂得多,除了神学巴赫,是否还存在着一个元音乐的巴赫呢?这正是古尔德想要追问的。巴赫在写作声乐作品和乐队作品时,可以说是一个宗教音乐家,但在写作键盘作品时(少数几首管风琴作品除外),他则主要是个用半音和持续低音来思想的复调作曲家。他透过键盘作品提出或解决的全是关于音乐本身的问题。例如,在《十二音平均律钢琴曲集》这部被誉为钢琴文献中的“旧约”的作品中,巴赫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当时使用的全音平均所内含的各种不同的半音安排在八度以内,以便使音阶里的各音调比率相当,而又连成一气。巴赫将八度音大致区分为十二个平均的音调,尽管它们无一完美,但借助于一协调原则,音调之间就可任意转换了,且每个音调任择其一都可充作主调。不难看出,这部作品中的音乐主题和素材都是关于音乐本身的。又如,《戈德堡变奏曲》也处理了一个音乐原理问题:当左手部分的持续低音(thorough bass)不间断的运行时,音乐的主题如何在右手部分的呈现过程中,保持平行主题与逆行主题之间的变奏张力。至于巴赫的《赋格的艺术》(巴赫没有规定用何种乐器演奏,而我将其视为键盘作品),这部堪称对位法压卷之作的不朽杰作,更是为讨论赋格思想、确立对位原则而写的,属于那种“在百万颗钻石中总结我们的”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24-2-17 18: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
像这样一个巴赫是神学阐释所能穷尽的吗?古尔德的出现对我们是一个提问:巴赫的全部已经被弹奏出来了,还是部分?古尔德是巴赫的一个开关,关掉了巴赫音乐中的宗教成分,打开了元音乐。古尔德减少了巴赫,但他的少是如此之多。因为附加在巴赫音乐思想上面的神学演释已近乎陈腔滥调,古尔德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使之消声。也许我的耳朵出了问题,怎么我听古尔德弹奏的巴赫,会时不时产生出某种难以解释的幻觉来,觉得他把巴赫弹着弹着就弹没了声音,仿佛巴赫的复调音乐在最深处不是用来听,而是用来阅读和思想的。在一本古尔德的传记中有这样一个细节:他弹奏巴赫作品中某些极为艰深的多声部段落时,常常是用棉花塞住耳朵。我以为,这么做是为了排除听觉的干扰,以便专注于思想本身。古尔德令人信服的证实了演奏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不听,听又在何种程度上可以转变为观看和阅读。不少古尔德迷都注意到了他弹奏的巴赫具有那种不仅能听、也能观看和触及的特殊性质。这种特质使人着迷。想想看,巴赫复调思想的音乐织体是何等复杂缜密,经由古尔德条分缕析的演绎,被赋予了具体可感的仿型形状,直接呈现为思想和精神的袖珍风景。这样一个巴赫无疑是我们能听到和看到的所有巴赫中最为清晰的巴赫。
幻想性和分析性的兼而有之,以及技术控制与对位头脑的交相辉映,所有这些加在一起,共同分享了古尔德的清晰度。这样一种清晰度像空心玻璃体那样笼罩着巴赫的音乐王国,巴赫本人站在玻璃的内部,他太透明了,以至成了他自己的囚徒。这不仅在音乐表现力上,并且在原理上限制了巴赫------而这正是古尔德想要的。将兰多夫斯卡,图里克,尤其是德国正宗气度的瓦尔恰与古尔德加以对照,我们不难看出古尔德的局限性:他的巴赫没有外观,没有世俗人性的广阔外观。他在演奏巴赫时所呈现的每一个侧面都是内省的,收敛的,反弹的。而且,古尔德式的内敛并不是指向被宗教信念或世俗情感定义过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古尔德是冷漠的,他只对与音乐原理有关的东西感兴趣。他的巴赫的魅力来自他的局限性------既无外观,也无世俗的或宗教的内核,只有元音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24-2-17 18: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省朝阳市
呃,我的一个质疑卡拉扬的回帖竟然引出了这么多争辩,实在是不好意思。不过我确实不是跟风黑,完全是自己的真实感受。总感觉在我听过的作品里,卡拉扬指挥的相对欠缺点味道,不过卡爷的录音无数,我听过的也只是冰山一角。毕竟不是专业的古典乐迷,欣赏水平也极为有限,所以认知上的盲区在所难免,因此才想向大佬们请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24-2-17 18: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
本帖最后由 simplerbt 于 2024-2-17 18:37 编辑

就表达20世纪对巴赫的元音乐空想而言,没有人比古尔德更深邃,更迫切。不是说别的巴赫专家身上没有这种空想,但细听之余,我的感受是,兰多夫斯卡的巴赫有太多时代精神的回声,图里克的巴赫则嫌少了点理念抽象。瓦尔恰是博大精深的,他把自己的“瞎”嵌入了巴赫的内在精神空间,就音乐性格来说,瓦尔恰的巴赫显然倾向于圣詠传说,因而带有信仰的烛照力量,但在追溯“使语源虚无化”的元音乐源头方面,瓦尔恰不及古尔德走得远。至于希夫,这个以古尔德为对立面的钢琴家,他的反古尔德的巴赫曾短暂地风靡一时,这个巴赫是凉爽清新的不带精神性的,无深度的,讲究礼貌的,一言以蔽之,希夫将巴赫中产阶级化了。与希夫相比,古尔德太过极端,太冒犯人。没法子,古尔德在骨子里是个一意孤行的左翼知识分子,谁也不知道他在弹奏巴赫时到底设计了多少只耳朵,就像我们不知道一个厨师在晚餐中放了多少盐,这属于生活本身的秘密。考虑到古尔德有时连自己的耳朵也塞住不听,没准巴赫本人复活过来听古尔德的演奏,耳朵也会被他关掉。群众的耳朵不是已经被关掉了吗?要听古尔德必须借助机器的耳朵。
古尔德年纪轻轻就告别了现场音乐会,他只面对录音系统弹奏钢琴。别的钢琴家在音乐会上告诉我们该如何倾听那个本真的、全人类共有的巴赫,但是古尔德却躲在自己的录音室里,告诉我们为什么再也没有巴赫可弹奏了,除非巴赫以录音技术作中介,成为批评的对象,成为专家和现代消费者身上的双重隐身人。录音技术被古尔德用了个够,但不是用来纠错和制造噱头的,而是用于剪裁思想,勾勒音乐性格的。能不能这么说,洋溢于古尔德的巴赫深处的那种有如神助般的发明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的音乐天赋与他对录音术的迷恋共同构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24-2-17 18: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24-2-17 18: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24-2-17 18: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
尽管古尔德弹奏的巴赫对20世纪的众多听者称得上是启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是将巴赫作为圣言、神迹、传奇、戒律来弹奏的。况且,“过多的启示成为某种使魔力丧失的东西”。我想,正是这个原因促使古尔德在演奏巴赫的某些重要作品时,将启示录式的弹法与招魂术的弹法合并起来考虑。例如,在弹奏《平均律钢琴曲集》时,古尔德持一个知识分子钢琴家的立场,但这部作品听久了,会听出某种蛊惑的异味来,仿佛在古尔德的元音乐立场后面隐隐约约还存在着某些未加澄清的含混事物。虽然再含混的东西的东西都能被古尔德清晰明确地呈现出来,这证实了古尔德的过人之处,------含混本身从古尔德身上获得了直接性;但为什么他只是将含混的东西清晰地呈现出来,却对其内涵不予澄清?李赫特在70年代初精心录制的平均律比古尔德的平均律包含更多的“神奇成分”,相比之下,古尔德过于个人化。尽管李赫特公开声言他的秘密是“弹奏时从不思想”,但他的平均律带有相当浓厚的人文思考色彩,他的演绎是深思熟虑的结果,音乐本身被赋予了超出音乐的意图。这里我无意对李赫特版与古尔德版的平均律细加比鉴,但我想指出两者之间的一个重要差别。我不知道李赫特是在什么地方录音的,但他这个版本似乎有一个被预先规定了的内在精神场所,听者仿佛是置身于一座古老庄重的教堂在听。而古尔德的平均律则是传达出录音室特有的那样一股零件空间的超现实氛围。
古尔德曾两次为哥伦比亚公司录制《戈德堡变奏曲》。将古尔德的版本与其他演奏家的版本加以比较,肯定是一件有趣的事。不仅前面提及的几位巴赫专家全都有《戈德堡伴奏曲》的CD版本,阿劳,鲁道夫.塞尔金,费耶茨曼,玛丽亚.尤金娜等钢琴家录制的这部作品也流传甚广。不过我认为,将古尔德自己的两个版本作对比,较之于别的版本对比更能说明问题。在我看来,古尔德的两个版本中采取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演奏法------我称之为消极奏法和积极奏法,两者的差异不仅是技法上的,而且是观念上的。1955年版本是古尔德以消极弹奏法诠释巴赫的一个典范之作,在这里,古尔德将一切与音乐无关的感受性东西都排除在外,不仅外部世界的现状被排除了,包括外界境况在古尔德心灵世界投下的影像,包括他的生存体验、他的伦理观、他的情感状况和价值判断,所有这些全被排除在外。在消极弹奏的整个过程中,弹奏者身上的织体性是被抽空了的,经过消声处理的,仿佛不是演奏者本人在演奏,而是另有一个抽象的、提炼过的人在他身上演奏,此人只考虑音乐的内在意义,而不把这种意义与外在世界加以对照和类比。“与世隔绝是它的现实。”正是这样一种消极弹奏法,给古尔德比别的巴赫演奏者多得多的诠释自由,使他得以将注意力专注于音乐本身,而不必理会他自己的人生观,也不必理会诸如巴赫音乐中的宗教内涵、时代精神、自传成分等一大堆文献性因素的干扰。就音乐能量而言,古尔德在1955年版的《戈德堡变奏曲》里称得上是一个超人,听者能从音乐能量的热烈释放中捕捉到一丝透骨的冷漠:它是超然世外的,非人类的。消极奏法使古尔德在1955年的版本中自己成了自己的替身,这有助于他保持至关重要的心脑平衡,使演奏听上去既是任性的又是极度克制的,既带点孩子气又成熟得可怕,既传递出一种隐士般的禁欲气氛,又是嬉戏的,无比快乐的,心醉神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24-2-17 18: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
1981年4月,古尔德在纽约曼哈顿东30街的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录音棚重录了《戈德堡变奏曲》。考虑到古尔德一生中从未将同一部作品重复录制两遍(现场音乐会的实况录音除外),考虑到他在重录这部作品后不到一年半就辞别人世,或许我们可以将1981年版的《戈德堡变奏曲》视为古尔德的音乐遗嘱。去纽约录音的前几天,古尔德重听了他自己26年前弹奏的《戈德堡变奏曲》,尽管从技术角度他仍与这个版本认同,但古尔德公开承认:“我无法与录制这张唱片的那个人的精神形成认同。就好像这张唱片是一个别的人录制的,与我无关。”主体性在1981年录制的这个版本中现身了,古尔德把他生命暮年所特有的那种秋天般的精神状态,以及弹够了巴赫的那份倦怠感和沧桑感,感人至深地在巴赫的复调织体中作了变奏式处理。现在,速度比1955年版明显慢了下来,这是一种适合对话的速度。的确,1981年的版本是对话的产物,我们在其中听到了两个声音,一个是巴赫的,一个是古尔德自己的,它们扭结在一起,彼此是对方的亡魂。我不知道古尔德为什么要把《戈德堡变奏曲》谈得像一个亡灵在弹,或许他深知这是他最后的巴赫了,也是20世纪最后的巴赫。古尔德是在告别。即使这部作品能够放到死后去弹奏的话,我想,古尔德也不会弹得比1981年的这个录音版本有更多的乡愁和挽歌气息。无疑,这个版本是古尔德本人用积极弹奏法------我对此一奏法的定义是:将主体对生命和世界的体验带入音乐的内在语境,作两相辉映的呈现------所能弹出的最具安魂力量的巴赫。在这个巴赫之后,对古尔德来说,已没有巴赫可弹了。剩下的巴赫,让希夫之辈、那些二三流的人去弹吧,随他们弹成什么样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24-2-17 18: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这是2011年的原稿,不管你劳力费神在网上找到多少,都是转载于我2011年11月在原百度博客发表的文章,网上常有转载我文章的,这样版本比较的文章,我还有几百篇,你要看么?你要看的话,我可以另开贴给你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24-2-17 18: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2024_02_17_18_03_IMG_0416.JPG (69.6 KB, 下载次数: )

2024_02_17_18_03_IMG_041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7-7 09:4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