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谨以此文献给MQA对数字音乐的贡献《MQA的时域精确性对数字音乐的贡献》

[复制链接]
81
 楼主| 发表于 2020-11-30 13: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成都
cqnacl 发表于 2020-11-30 13:32
俺也觉得7很漂亮...俺学号是末尾07...家里座机和qq尾号676...车牌号77和07...
哦...说mqa都嘛...听沙区一个 ...

看来我们除了音乐以外,还有一个对7 的爱好。谢谢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20-11-30 13: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最好的数字就是7 发表于 2020-11-29 18:05
图4:图中的红色即通过apodizing过滤器以后的频响曲线,设计用于平滑带通,最大消除砖墙过滤器带来的变换带 ...

来挑刺哈,友善地:
1.所有的过滤器,都不对,改成滤波器
2.组延迟,应该是group delay,标准译法是群延时
3.“就指出人耳可以分辨10us甚至更短时间的差异。1976 Nordmark研究进一步指出人类的inter-aural分辨率大概2us。最近,国际研究组织证实人类的听觉系统能够分辨时间的变化信息大于在8us之间。
综上,如果我们简单计算一下,8us代表人类的听力范围应该可以达到125kHz(目前还没有看到任何研究证实人耳可以辨别这么高的频率)。”
——这一段有点莫名其妙,不是说翻译的不对,而是原文。如果将耳朵的时间分辨率,一般是说两个声音先后到达的时间差,那么是ms量级的。其次,8us直接换算成频率的分辨???没有这种做法。要么就是直接给出人耳的频率分辨率。这个分辨率对于不同的频段我记得也有区别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楼主| 发表于 2020-11-30 13: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成都
stormywolf 发表于 2020-11-30 13:50
来挑刺哈,友善地:
1.所有的过滤器,都不对,改成滤波器
2.组延迟,应该是group delay,标准译法是群延 ...

谢谢,非常支持善意的纠正。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20-11-30 14: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最好的数字就是7 发表于 2020-11-29 18:05
图4:图中的红色即通过apodizing过滤器以后的频响曲线,设计用于平滑带通,最大消除砖墙过滤器带来的变换带 ...

“不过这种重叠三角采样内核已经超出我的理解能力,而且市面上的资料非常少,估计是专利保护的原因,讲的也模棱两可,我就不深入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一步了解。”
——这就是加三角窗、重叠(overlap,图中为50%),然后采样。可惜的是没有说是数字重采样还是ADC时。再就是,如果脉冲那~~~~么短,既想知道其强度又想知道其位置,这么长~~~~的采样时间窗/点,显然是不合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20-11-30 14: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cbib 发表于 2020-11-30 08:40
小波分析可以选基波的啊,你是对小波分析有什么误解吗
wavelet是一类数据频谱分析方式 关键是加窗
你 ...

哈工程的?小波也不至于选个sine作为基波啊。你这句话一定是不严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20-11-30 14: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太长了,回去再慢慢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
 楼主| 发表于 2020-11-30 14: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成都
stormywolf 发表于 2020-11-30 14:02
“不过这种重叠三角采样内核已经超出我的理解能力,而且市面上的资料非常少,估计是专利保护的原因,讲的 ...

肯定是ADC的时候。就是要解决ADC时,只知道强度,而不知道位置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8
 楼主| 发表于 2020-11-30 14: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成都
stormywolf 发表于 2020-11-30 14:24
太长了,回去再慢慢看

这篇翻译,也是整的我头发都扣掉了不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30 14: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成都
stormywolf 发表于 2020-11-30 14:02
“不过这种重叠三角采样内核已经超出我的理解能力,而且市面上的资料非常少,估计是专利保护的原因,讲的 ...

由于以前砖块时平行的,而三角形是可以用sinc函数计算角度的,所以理论上是可以计算位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20-11-30 14: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好帖要顶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
 楼主| 发表于 2020-11-30 14: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成都

太感谢你的支持了。后续还有好文章,敬请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
发表于 2020-11-30 14: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唬弄不明真相的群众买数字专辑。
     然而,由于数字母带无法销售,发烧友仍然不得不为此买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
发表于 2020-11-30 15: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实际上,在声波转换为模拟电压/模拟电流的时候,很多时候是连续的。这些在时间上,在幅度值上是连续的,在极微小的时候,量子化的。
           唯一的方向是,不断地微细化。
            MQA注定是现在火热的格式,因为方便买卖又能满足发烧友和数字音乐制作商的诉求。
                    将来,必定有新技术出现,将MQA取代。
           MQA的三角形取样,我觉得有迷惑性。不论怎么取样,都需要取得信息并记录,并且需要在模拟中还原。可能,它不是直接记录信息,而是间接记录后通过播放时再运算还原。也就是说,原来的每个脉冲,它都有间接记录。我估计是时间信息,通过时间信息和三角形的斜率,计算出更准确的信息。而没有解码时,就是CD格式的音频数据;有解码时,就是更准确的信息,相当于提高了采样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
发表于 2020-11-30 15: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我推测:
            通过比较CD格式数据和数字母带数据中同一时刻的脉冲,由于在1/44.1k的时间内数字母带数据的脉冲多于0个,根据斜率很容易计算出这些多出来的脉冲,距离CD格式数据和数字母带数据中同一时刻的脉冲开始后经过的时间长度,这样就得到了时间信息。
            播放时,在根据解码器的不同,播放CD格式数据还是运算插入新数据并播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
 楼主| 发表于 2020-11-30 16: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成都
Shiwdb 发表于 2020-11-30 15:37
我推测:
            通过比较CD格式数据和数字母带数据中同一时刻的脉冲,由于在1/44.1k的 ...

你的解释挺有启发性的。
看来大家对于三角重叠取样很感兴趣,后续我看看能否找到相应的文章仔细研究一下推介给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发表于 2020-11-30 16: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成都
最好的数字就是7 发表于 2020-11-30 13:46
看来我们除了音乐以外,还有一个对7 的爱好。谢谢支持。

以前我是只关心下音乐...毕竟听雪狼湖起步的...后来知道了器材也跟着同学蹭了些...
现在可以交流的少了...商家的宣传多了...大家似乎都迷茫...
金三银七啊...太羡慕某同事凯迪拉克的车牌号...7?7?7...那家伙停洗浴中心楼下是很气派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7
 楼主| 发表于 2020-11-30 16: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成都
cqnacl 发表于 2020-11-30 16:30
以前我是只关心下音乐...毕竟听雪狼湖起步的...后来知道了器材也跟着同学蹭了些...
现在可以交流的少了. ...

你说的很对。所以我才希望翻译一下,来自国外的技术资料,希望大家也能或多或少了解各个技术的缘由。
这个网名也是我注册的时候的灵感,没想到会吸引到你这么一个好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8
发表于 2020-11-30 17: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长宁区
本帖最后由 cbib 于 2020-11-30 17:14 编辑
stormywolf 发表于 2020-11-30 14:04
哈工程的?小波也不至于选个sine作为基波啊。你这句话一定是不严谨的。


但是小波分析就是由加窗傅里叶变化来的 当然它并不是傅里叶变化
不是哈工程 反正要毕业要发sci的 不过那时wavelet很容易发文章 不知道现在如何
我那时候还发现 用小波处理股票大盘数据 可以分析出系统性变化
不过这个没发论文 因为不知道发哪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9
发表于 2020-11-30 17: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新加坡
这东西做出来就是要坑你钱的。
信不信?再过几年他们就会重新将所有音乐都锁上MQA的DRM,到时你们等着哭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发表于 2020-11-30 17: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fenk 于 2020-11-30 17:30 编辑
魔神Z 发表于 2020-11-30 09:55
AES67是标准,IEEE1588是标准跟MQA又有啥关系?HIRES算骗子的话,MQA那就是马保国了,有好几个厂家都公开 ...

关于MQA和SACD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学术上的文章有很多,至于Hi-res,请给我几篇业界的文章阐释其原理。因为是标准因此没有原理也成,将标准文件给大家看看,我们和aes67等标准的文件对比一下内容,看看到底有多“丰满”。
技术层面和听感层面目前是没法很统一的,包括视频领域,在最新的h265这一类标准中,也只是加入了一些与人视觉主观观感可能相关的指标考量。我做电子信息类学术期刊五年,还没见过哪篇文章是纯粹讨论主观听感是否Hifi,是否hi-res的。与音频,声学有关的声场重建是纯粹基于主观听感的,但表达方式也必须纯粹是模型,而不是咱们日常hifi杂志里见到的那样。因此,Show me the paper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11-1 07:2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