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不是说商家,卖家什么的,什么都不是,也没有人放毒,就自己独自,用家,也自己带有这个惯性,简单说来,就是似乎暂缺外缘的时候,心里却没有缺少这个惯性,总要扒着看看,兜兜转转,寻找“更好”,诉求“强化”。
这种惯性,你就算明白了,认可了,也不容易甩掉,让我想起偶然听到的书评,讲《百年孤独》里,布恩地亚上校发动战争,从最深层讲只不过是他对抗孤独的另一种方式。发烧那打发无聊的折腾,明知故犯的习气,也无二致。
然后,一堆附件周边就诞生出来,其实,和器材一样,只要能够明显改变声音就好,就能有市场了。
正反两个反向都可以,都有市场需求,和器材一样,做好看,造出来,文字赋能,就会有人要。
周边更容易,便宜、多样、可“试吃”,循序渐进,引导高端 退烧的时候呢,有的时候是不想玩了,有的时候是不想听了,两者不一定同时同步,但是间歇穿插,毁坏动机、动力,减弱折腾幅度,虽然并非根本消除,但仍可有效降伏这一念冲动,也算是一个别解脱。
⑥如果涉及到端饭碗问题,那就严重了,近年来的一波龙卷风,大耳机被塞子冲击的一塌糊涂。
可能准入门槛低,可能多种单元的多种组合迷惑性更高,可能使用便利性、场景更加宽泛,受限条件更少,可能升级、改造更容易……
当我尝试接触塞圈的时候,我深深的震惊了,两个方面: 一方面,耳塞圈绝不容小觑,确实有很多独到的优势,不是抱着箱子就能横扫千军。
相比大耳和音箱,这个螺蛳壳道场里面名堂,多的去了,可玩性非常高,亦非常容易上头,买它一堆剪不断、理还乱。
另一方面,卷已深入多时,后耳机发烧时代,市场不再像当年,几大品牌,每次变革都基于上一回合的范式做递推调整,一切按部就班,而是法无定法,百花齐放,无章可循。
卷猛了可以占领制造业的高地,把握地球上这个行业的主脉搏,卷不动、卷不好,KPI难瞧,日子难熬,熬坏壳子、熬脏心。
这个事情,浸染多了,愈发熟悉,感触更深、更麻木,无数次向山头冲锋,造作出无尽过剩、浪费,也为用户增加了很多机会,降低很多欲望释放的门槛,太多玩具,乐不思蜀去也。
自己卷完疲惫,再去享用隔行别人卷完的产物,痛并快乐着,就像做酒店管理的,一周伺候他人累了,周末休息不爱住家,会找个别的品牌的对等酒店,享受一下别人的伺候,对冲心念,真是无巧不成书,现实比书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