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gdyy2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CD分享及版本鉴赏 - 长桥卧坡(持续更新中、、、、)

[复制链接]
1061
 楼主| 发表于 2024-8-9 18: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希拉里·哈恩(1983-)在sony这版老肖录于2002年,由马利克·扬诺夫斯基指挥奥斯陆爱乐团助演,哈恩的技术发挥上佳、音色美仑美奂,通篇散发着唯美光泽,但她缺乏深入揭示作品内核的犀利与直接,如第一乐章若即若离的环包游离于主题而不是去揭示主题,这样,演奏的方向感不明确,音色固然很棒,但主题模糊, 他的小提琴对线条的勾勒与和声进行过于“温柔”,你听不到强烈的精神意念的表达,这一部分缘于对作品理解有限,一部分缘于完全西化的措辞,演奏老肖小协,饱满强直、甚至粗犷的俄式语言往往更易奏效,此外,过于缓慢的速度也非最优选择。

这样的“温柔”延续到第二乐章,运弓平滑、步态轻盈,但给的力度明显不够,演奏局限于指法与技巧,但却少有染指作品精神与粗犷强硬的作风,小提琴似乎小了一号,“份量”过轻。

就诠释层面讲,第三乐章哈恩的表演我相对满意,仍然偏弱些,但她踏入了“主题圈”,措辞有了一些老肖的味道,如第二三变奏,但过于缓慢的速度和偏弱的和弦限制了她,这样的节奏与和声进行很不哈恩。

尽管如此,听她机智伶俐的第四乐章仍是令人愉快的,当回到她自身的风格,回到她最擅长的“主动性”上来,她的演奏就不会留下遗憾,换句话说,前三乐章的演奏,很不似哈恩的一贯风格。


https://pan.baidu.com/s/1gUkzK8o0xqXKPizbiLA8tw?pwd=ydo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2
 楼主| 发表于 2024-8-9 18: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伊布拉吉莫娃(1985-)在hyperion于2019年2月和7月录制了老肖两首小协,尤洛夫斯基率俄罗斯斯韦特兰诺夫国立音乐学院乐团助奏,伊布拉吉莫娃是俄裔英籍小提琴家,她的这两首演奏都深得老肖作品精髓——以扎实的推演和精湛的技术表现出深入的情感与强大的张力,特别是第1号a小调,深刻性与忠实感在一干青年演奏家版本中最让我满意。

第一乐章对主题精神的刻画准确恰当,同时不乏美感,揉弦运用恰到好处,把那番内隐而又忧伤的情感表达的出色,小提琴线条饱满而兼有纤细,这正是作品阐述的需要,速度设计很“正确”,持力的稳健性与音色的雕琢感都属一流,而微妙的音色变化颇显大家气色。

再听听她的第二乐章,技术与情趣兼优,当然不是说十全十美,稍有两处随意,但技巧运用给我最深印象是——合理,单音擦弦的分寸感、双音和弦的力度、推进的节奏与表达的内涵融合于一体,听来有味道,而非单纯的玩炫技,况且还有尤洛夫斯基有力致密的烘托。

尤洛夫斯基暗黑色彩的合奏我给高分,而伊布拉吉莫娃在帕萨卡里亚演奏之优秀很令我满意,听听她自小提琴介入直到华彩这悠长的长段落,她所勾勒出的小提琴线条和附着于线条之上演奏家情绪的“点”找的太准确了——我之情绪即作品之精神,它们是完满相融在一起的,说实话演奏与奥胖很不同,她更慢、更愿意在各种深沉壮阔的空间中去经受激荡,但她的演奏足以能“立住”,我曾听过她的巴赫小无,当时就惊异于她在细节上的准确,这版帕萨卡里亚同样是以忠实感与细节取胜。

第四乐章无须说,完全可以抛开思想,享受伊布拉吉莫娃无瑕技巧带来的快感,感受老肖未经修订的1948原始版。


https://pan.baidu.com/s/1l6Cw35PHLMTmrUy-NEr-5Q?pwd=aru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3
 楼主| 发表于 2024-8-9 18: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哈恩和伊布的演奏版我都是首听,在此感谢原发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4
发表于 2024-8-15 10: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5
 楼主| 发表于 2024-8-17 14: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老罗是老肖音乐最积极的倡导者之一,这不仅源于他俩之间的友情,更源于他们对那个背景年代刻骨铭心的认知,我始终忘不了1991年老罗站在队伍最前列的身影,这样一身正义感而又深具高度良知的音乐家,怎么会忽视老肖?

TERDEC这套《全集》录于1988-1995,分别于国家交响乐团、伦敦交响乐团、莫斯科音乐学院乐团合作,其中国家交响乐团(华盛顿)占据了作品主要部分。
想对这套《全集》作出概括性的评价较为困难,也许是和不同乐团、录制时间的周期性较长有关,《全集》的同质性并不突出,作品之间的演绎水准有所差异,达不到张张精彩的程度,需具体作品具体分析。

第1.9号录于1993,老罗对肖1幽默本质的拿捏以及作品色彩感的展示都不错,国家交响乐团究竟是他的“亲兵乐团”,控制上得心应手,但他改变不了乐团的音色,音色还是有点“闷”,并不清丽,我看重的是老罗大气而张驰有序的调度,该沉稳沉稳,该张扬张扬,没有含混犹豫,声部也算清晰,我也欣赏他的大提琴声部——很稳的支撑。
这部第1写作时老肖19岁,有幸得布鲁诺·瓦尔特推崇,并由其推荐登上榜首,说实话,19岁习作,水平之高令人咋舌,听听他的第三乐章,听听他对情感与音乐之间关系出色的融合能力,这种融合是真正的水乳交融,它开启了老肖后14首交响作品的基本模样,而又有几人知?

第9曾被称为战争三部曲则纯属“瞎鬼”,除了写作时间,它与之一点关系没有,而完全是一部嘲讽与看穿后与日丹诺夫之流“对着干”的作品,这是很需要胆量的,转年即受到其狠狠的批判实乃“罪有应得”。而老罗对演奏的精心设计颇为我赞赏,他演奏的精心与精湛不差于任何版本,我依然给高分,尽管他的嘲讽意念并不明显,但我恰恰最赞赏这种“中和”的姿态——他跳出了日丹诺夫圈,把诠释与欣赏空间扩大了,这是一种时代性的进步与前瞻。
你听听他的第一乐章——完全的正剧色彩,几乎隐去了嘲讽,演奏的步伐有“多正”,而你别忘了,作品的第一乐章是遍布嘲讽的,而老罗挣扎于两者之间,演绎出了他自己的个性。
你再听他的第二乐章,陡峭机敏,合奏似乎很喜欢在边缘、半音与下滑音上“做文章”,但蕴意明确,而第三乐章的锐利强横颇为迅雷不及掩耳,很棒,又很适合的导引出后面更精湛的演奏。
很多人只知老罗大提琴而不知他的指挥,他的指挥绝对一流好手,听听末乐章第4.45分的再现——方方整整的动态和弦小方队伍有多棒。

肖4录于1992,首先是他方正有序扣人心弦的节拍给我新颖的好感,没有谁能无视它开声带有逻辑美感的阵列性节奏,第一乐章的措词既沈慎又开放,他同时兼顾了老肖雄心勃勃的不凡写作、又给予其宽广的交响性展开,因而你听:演奏既有微妙的平衡性的细部,又有毫不失态的高潮段落,合奏始终胸有成竹,稳健的步态与极优秀的各声部响应很有说服力,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第一乐章之一,他的优秀完全是职业性的,经受得住任何挑剔的眼光。
第二乐章织体拉伸的弹性与突起的重音节拍的搅动对增强听感起了很大作用,老罗富于洞察力的处理让这个略显得平凡的乐章动感十足。
第三乐章与前两乐章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他有力的控制能让演奏始终不触及危险的动态峰值的边缘,但他的开放性又能让演奏充满激动人心的起伏,这样的起伏对于一个近30分钟的冗长乐章至关重要。

录于1993的肖5我不会打高分,我欣赏他对作品大刀阔斧的改变,但他对声部的控制与调度并不理想,尤其是声音的边缘粗糙,我不怀疑第一乐章的强度和弱处理部分,他在其中表现的张力和弱情感的细节都尚可,但他的推演过程缺乏自然的流动性,奇特的突兀的“大声喧哗”并不合理,好似一列突然就鸣笛起动的机车,明显缺乏制动过程,让人促不及防,展开部这一大段都如此,乏善可陈。
后三乐章音乐思维与设计的的连贯性不佳,乐章之间的联系松散,第二乐章缺乏精巧的和声设计,节奏阵列缺乏合理性,开声和经过句的大提琴庸浊俗莽的像个村妇,声部的一致性较差,木管横冲直撞,老罗是有些太“大刀阔斧”,导致音响听来有些“无厘头”。
largo 有一股内在的情感涌动,你能明显感觉他对老肖发自内心的敬意,因而,它具有能触动听者心灵柔软处的因子,合奏技术与音色都一般,但情感真挚。
看似寻常的末乐章演奏听来反到让我心生好感,几十年过去了,很无必要再去纠结于它创作时的“政治含义”和是否具有“回旋镖”意义,平常心、按谱子走就好,老罗这个第四乐章我最满意。

肖7录于1989年,老罗个性化的理解和国家交响乐团的坦率引起我关注,呈示部两主题的弦乐殷实有效,“侵略插部” 参与的声部表演朴实,尽管声音的递增并不均衡,音压增益的人为痕迹较重,但非常清晰又很扎实,有可能是限于节奏设计的刻板(开始刻板的节奏是必要的),合奏在达到高潮时稍差一口气——动态聚焦的能量释放不够,而我则更欣赏架构的一览无余和过程的朴实无华,这是可以欣赏的一个“点”。
清晰的合奏延续到moderato 的谐谑曲,这样清晰的声音令人愉快,双簧管与中提琴都如此,但有两点存疑:1、A部有时声音太小,轻微至不可闻,影响音量平衡,2、升c小调的B段(5.10分)进入太突兀,但演奏称的上坦荡而直接。

肖8录于1991年,这一年前苏发生巨变,因此我对此版寄与厚望,不幸的是,与肖7一样,演奏与我的期望有距离。
在听过的几版中,第一乐章的解释更细致些,准确的、灰色的、压抑的氛围和令人凝神思索的旋律(0.51分 第一主题)是我乐于听到的,恰当的速度与轻吐的口吻有利于思索性旋律的延展,它与作品的契合度基本让我满意,包括情绪相仿的第二主题(5.02分),老罗的把握尤其对氛围的营造准确,声部衔接略有点松,但基质未变,展开部演奏的强度虽一般,但几段变化展示的清清楚楚,15.54分倾诉性的英国管预示了展开部的尾声,它的结束自然是再现部的开始。
中间的两个谐谑曲 II. Allegretto,III. Allegro non troppo 都有弱点,机械、断裂、灵魂孱弱,与主题的题旨有明显距离,因而徒显喧闹空洞,尽管步伐整齐,第三乐章稍好些,但节奏松散、强度不够、再加上偶发的断裂感是致命缺憾,凶残的尾声则给我好印象。
第四乐章帕萨卡里亚主题加11段变奏基本都是“轻吐”的,它的所谓变奏主要是通过变换声部、形成对位、改变织体的音色来完成,这与我们熟知的变奏曲根本不同,如果不说明是变奏曲式,很难听出,作品具有深沉哀婉的情感。
末乐章饶有情趣,由一首富于田园风情的乐曲结尾很是新颖,老罗演奏的很有想像力,这版肖8的不足集中于中间两首谐谑曲,明显缺乏戏剧性强度,令我遗憾。

肖11创作于匈牙利事件之后的1957年,标题“1905(冬宫)”,这两个事件的勾联促成了老肖这部史诗级伟大作品的产生,也诱发老罗对作品的演绎赋予更多的思考,1992年这样的反思往往比作者1957年的思考更为清晰深刻,更接近真相,如果站在历史的角度看,老罗这样静幂的、声音几乎不可闻的段落有着他充分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如果单纯从演奏或录音制作的角度看,它缺乏两者之间的平衡掌握,就像肖7肖8一样,你有时得旋大音量才能听清楚中低音部分。
作品四乐章,其中兼容不少当时所谓的革命歌曲,四乐章都有标题,我以为它更接近于交响套曲,不间断的连续演奏,四个标题是:1.冬宫广场,2.1月9日,3.永恒的悼念,4.警钟。
类似于第二乐章引子的首乐章符合我的预期——一个涌动着暗流的彼得堡冬宫清晨,老罗对合奏的调度没啥可挑剔的,主题很好辩识,阴霾灰暗的动机性引子和带有召唤意识的管乐主题(1.27分加弱音器小号主题),即:小调引子之下由定音鼓勾联出降b大调的A部主题,这个乐章,记住它和它的转调足以,其它没啥。
如瘟疫传染风般的第二乐章是作品的主乐思,老罗的演奏克制而有风度,但他的第二乐章,同时表现出他的矛盾心理,你听不出他的“定位”在哪,这从演奏的角度看有点麻烦,事实也如此——有些模糊不清,但关键的“节点”却又能提供出爽利强悍的动态范围,令人耳目一新。
在阐述第三乐章葬礼进行曲时你能听出老罗的真诚和极其复杂的心理,他把握的速度更宽缓,葬礼的意念更集中,包括三声中部都受其侵染。你再听听他引人入胜的末乐章,斩钉截铁的节奏和克制的音流响应颇为入耳,老罗总有自己对肖交的个性理解,我敬服其者就在于此,他也许不那么“正确”,且有“争议”,但他个性的东西绝对有他历史的存在价值,他在合奏中对“痛苦”的超越极其令我个人敬佩,人一旦步入老年,“超越”乃至“超逸”是极难的事,停滞不前、固步自封往往笼罩一生,所以,老了,恰如我类,该下岗就下岗,那是明智的选择。

肖13“娘子谷”录于1988,男低音:尼古拉·吉乌谢耶夫,合唱:华盛顿男生合唱团。作品内容敏感,从略。老罗的演出精彩,可以说是肖13最好的几版之一,没啥可挑剔的,特别是吉乌谢耶夫的男低音,标准、惊撼、有魂,为演出增色。


https://pan.baidu.com/s/1geewPwIuoDdoDpT9oEeg6Q?pwd=4iuu  (感谢原发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6
发表于 2024-8-18 11: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gdyy223 发表于 2024-8-17 14:18
老罗是老肖音乐最积极的倡导者之一,这不仅源于他俩之间的友情,更源于他们对那个背景年代刻骨铭心的 ...

感谢楼主周末送来的精神大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7
发表于 2024-8-18 16: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8
 楼主| 发表于 2024-8-19 08: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杂谈——由古拜杜丽娜小提琴协奏曲《奉献》所想到的
      
古典音乐发展到20-21世纪犹如进入到战国时代,一个字可概括——乱,如果说在19-20世纪之交你还能清晰理出几个主要的脉落,找到一些“标帜性”的东西,20、21世纪则全然不见,你找不出能够代表这个时期音乐风格的作曲家和作品,在音乐创作上千奇百怪,啥新奇的东西都能派上用场,调性上,12音序列、无调性、多调性、微分音、不协合等等,风格上更是五花八门,表现主义、新古典主义、随机音乐、复合节奏音乐、偶然音乐等等,不一而足,现代作曲家们在创作理念和创作风格上差异极大,你同样也找不到能在其中普遍应用的共通元素与标地模版,原因何在呢?道理其实不复杂——调性音乐创作在历经文艺复兴、巴罗克、古典浪漫时期后已经发展至顶峰,但同时在应用上也基本穷尽,途穷就必然要有新的开拓,尝试新的创作之路,如果仔细看一下,你会发现,自马勒开始已经在寻求新的创作尝试,他的创作在音乐史上有“界碑”意义,浪漫主义的创作在他这里已经走到了“极限”,“调性”模式也已经很难在完整的“包住它”,在他的音乐创作上,有一些乐段已经自觉不自觉地冲出了调性的束缚,他已经开始在“撞击”现代音乐这扇门,而老肖更不必说,他的一些作品已经具有了一些“泛调性”特征。

但同时也应看到,现代音乐创作虽杂乱无章,却并非没有“规化”的可能,音乐的发展究竟有“连续性”在里面,他的不同在于:文艺复兴、巴罗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是一条粗壮的“主脉落”,由此而衍生出不同的流派,但到了现代音乐时期,“主脉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支流”,每一条“支流”都有自己的创作理念与创作模式,有的“支流”流经甚远,而有的“支流”依然与“主脉落”保持着传承上的关联,从古拜杜丽娜的小提琴协奏曲《奉献》,我们可以清晰地觉察出来自巴赫《音乐的奉献》的重重回声。

先来看看巴赫,巴赫的音乐在当时是守旧与复古的,与音乐的发展潮流“反动向”,巴罗克中后期,主调音乐已然兴起,维瓦尔第、亨德尔、泰勒曼、包括他的俩个儿子C·P·E 巴赫和J·C巴赫都在紧跟时代的脉博,开始了大量主调音乐的创作,而固执的巴赫却依然坚守老旧的复调音乐创作,毫不为时代潮流所动,今天,我们不得不感谢巴赫的“固执”,整个西方音乐发展史也不得不膜拜巴赫的“固执”,有了这份在当时为人所不屑的“固执”,才有了我们现在熟知的巴赫,一直以来我有一个观点:不要以为因循守旧就不好,开拓创新就一定有多好,没有那样的事,那往往是专家和利益集团所臆造出的“大旗”,所谓“拉大旗而作虎皮”,把这个观点用在音乐艺术上尤其荒谬,音乐创作,守旧也好、创新也好,都非判定价值的标准,标准只有一个,即它的“艺术价值”,巴赫在音乐史的地位上只所以高于亨德尔、维瓦尔蒂,就在于他将复调音乐的艺术性与丰富性提升至前所未有的境地,复调音乐因巴赫而发扬光大、他“光灿”了整个西方音乐史,并为古典音乐的再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作于1747年的《音乐的奉献》就是巴罗克复调音乐具有经典价值的力作,此作与《赋格的艺术》不同在于,它明确是为演奏而创作,而后者则更加具有学术价值,它们的相同之处在于:这两部作品代表了巴赫复调音乐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同时、也是巴罗克复调音乐的最高艺术体现,你完全可以把它看作复调音乐高级“对位法”活的教科书与音乐指南。

1747年,巴赫到柏林看望他爱子菲利普 巴赫(1714-1788,老巴赫第三子,主调音乐推动者和现代钢琴语汇的关健人物,时任柏林弗雷德里希大帝的宫廷大键琴师),并到宫廷献艺,他根据大帝给他的一个主题,即兴创作并演奏了一首“寻求曲”Ricercar(赋格的一种、也就是这首《音乐的奉献》第一曲),回到莱比锡,遂根据这个主题,专门创作出此作,献给弗雷德里希大帝,此作明显具有比《赋格艺术》更为活跃的音乐性与生机感,却觉察不出有蕴于其内的教程、学术气息 ,我在听这首作品时,习惯于将其大致化分为六个小的演奏单元来品味:一单元;1-2曲,二单元;3-9曲,包括六首二声部卡农和一首六声部赋格,三单元;10-11曲,两首卡农,声部不一,四单元;12-15曲,四首三重奏,最后单元;无终卡农,从欣赏的角度讲,“音乐的奉献”更为赏心悦目,复调气息浓郁、情趣浑厚丰腴,也易激起人们头脑中音乐细胞的颤动,宗教的清纯感、宫廷的庄重与市俗的音乐性并行不悖,我们可以亲身体验巴赫怎样从弗里德利希大帝一个简单主题入手,运用他那不凡的音乐思维,“水银泻地”般地将其构筑至一雄浑、瑰丽与庄敬的音乐圣殿。


我们再来看看古拜杜丽娜,她被誉为前苏作曲家“三杰”之一,与其它前苏作曲家不同的是,她创作的音乐灵感与精神与复调大师巴赫存在着难与抹杀的联系,乃至于她的一些作品直接来源于巴赫,或是音乐之源、或是音乐之魂,她出生于前苏少数民族的鞑鞳共和国,身上一半鞑鞳血统,一半斯拉夫血统,当时正值苏统治时期,自小接受“无神论”教育,但民族的特性与大地的熏陶使她难以割舍对宗教的信仰,一自条件许可,她立刻加入了东正教,与巴赫一样,这同样是一位宗教信念深入骨髓的音乐家,她的作品中,或多或少总是涌动着宗教之魂,我们也总能从中感受到某些宗教的信义与神秘色彩,在谈到她的音乐创作时,她说了这样的话“当我写作时,什么都没有,我只看到太阳、天空、大地、河流,我了解了所有,又忘却了所有,我面对天空、大地和自己,我觉得一切都是音乐,到处都是音乐”,每当看到这番话,我总能对她的音乐与思想有更深的了解,也总让我一下子联想到巴赫,它与巴赫的精神与音乐何其相似,200多年前的巴赫之魂,仿佛穿越时空,与古拜杜丽娜的思想“对接”,这些“姻缘”若灵魂附体般地在她的音乐中频频闪现,这在她于1980年创作的小提琴与乐队《奉献》中留下了清晰的印迹。

《奉献》其实是一首单乐章的自由变奏曲,变奏主题就是巴赫《音乐的奉献》中的“六声部赋格”,它首先由木管与圆号以略微变型的面貌呈示,这一呈示本身具有提示意义——即它不会是一个规则的变奏曲,然后独奏小提琴以华丽的演奏“技术性”地介入,此时小提琴演奏仍明显可见巴赫主题,乐队则以向下俯冲般的背景衬托,引出一巨大的惊撼高潮,在2.53分再次稳健回到巴赫主题中 ,3.41分音乐打开另一番气象,富于现代色彩,变奏纵然展现出“奇思妙想”,但巴赫主题如灵魂附体般时隐时现,古拜杜丽娜不断用现代人的思维去探寻挖掘巴赫主题的多种歧义,音乐的发展也越来越精妙,独奏小提琴就像一多维的触角,时而灵巧快速、时而悠然荡然的向时空触伸,就在这看似自由的轨迹中,9.20分的碰钟声具有“提醒”意义,它让你从多彩的音乐回归到宗教现实中来,和声可谓巧妙,随着音乐的逐步展开,在缤纷多彩的变幻中,越来越表现出现实的新意与巴赫主题的精妙,所不同的是,音乐个性完全是古拜杜丽娜自己的,她在用令人目炫的现代语汇去和老巴赫诉说,中间的变奏段落不禁令人击掌叫好,之后是一大段小体琴绝美的独奏,看似巴赫主题的原型已不见踪迹,实则你仔细品味,巴赫主题中主属音仍不时精灵般地闪现出来,古拜杜丽娜天才地将巴赫主题仿佛置身于天空、大地、山川、河流,溢泛着不同的风彩,斑驳着万花筒般的绚丽,21.00-26.03分这一段富于震撼力,音乐变化多端,充斥着奇音异响,动态之大、动静之间比性之强、色彩之多变令人瞠目,27.05-32.00是一大段小提琴在钟声般背景下深情如圣咏的倾诉,让人联想到巴赫《音乐奉献》中深沉浑厚的宗教气息,似乎是对上帝的凝视,之后,小提琴扶摇向上,仿佛天光普照,在经一段无伴奏炫技后,以乐队强合奏的余音目送小提琴结束。


我以为,20世纪后现代音乐的创作,说到底无非两种:一、美于形,二、发于心,美于形者以欧美现代作曲家居多,他们着力于音乐形式的探索与创新,而东欧和前苏作曲家则大多在“心印”上下功夫,这其中尤以古拜杜丽娜与坎切利最具代表性,施尼特凯、帕特则居于两者之间,当然,不能完全将形式与内容割裂开,一个绝美的音乐形式往往附带着内容的精妙,反过来,音乐作品优异的内涵也脱离不开形式的承载,但这两种东西究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能独立分说的“元素”,在现代音乐五花八门的表达上,表现着各自不同的传承关系因此,看待现代音乐的传承,若仅仅将眼光局限于形式,你很难摆正“着眼点”,它们之间更为紧密、或着说更为耐人寻味的“联接”,往往内喻在精神和音乐的灵魂上,它们往往取材于原作品的“精华”,与以充分现代化、个性化的展开,而不是在形式上生搬硬套,古拜杜丽娜的《奉献》可以看作是此类音乐的杰出代表作,它的精魂来自200多年前古老的复调艺术,却又闪烁着20世纪新音乐斑驳陆离的现代风采,不失传承,又不失现代,不失内涵、又不失形式,它应该成为现代音乐发展的一条具有引导性的道路。

公平的讲,接受现代古典难度较大,音乐说到底是感觉艺术,因感觉而产生联想,所谓感觉就要头脑中的音乐细胞与音乐产生“同律”,有了同律、和谐的一起颤动,才有愉悦,才有美感、才有听下去的欲望,显然,现代音乐较之巴罗克、古典等能与音乐细胞产生“同律”的机遇很小,这是大部分人感觉现代古典较难接受的主要原因,想接受它,一、需要积累,二、需要更专业一点的耳朵,作曲家未必不清楚,但他们只能这样走下去,现代古典音乐创作与接受的“裂变”不可避免,现代音乐创作不可能再回到“调性”上来,我们所期待的是裂变过后的“重合”,我还是那句话,接受它并不轻松,一但入进去,自有妙境。

《奉献》的变奏主题来自巴赫《音乐的奉献》,听的顺序,最好先听巴赫,再听古拜杜丽娜,它属于自由变奏曲,音乐在巴赫主题上海阔天空、溯流往返,变化千般,听进去,它其妙无穷,听不进去,它支离破碎,我说过几次,现代音乐,需要积累,也有个接受过程。

古拜杜丽娜的音乐实践证明,创新之路并不绝对的否定传统,古拜杜丽娜与巴赫跨世纪的“对话”便是一次很好的尝试。巴赫的《音乐的奉献》堂而皇之地走进二十世纪,不论是作为音乐架构的主题,还是作为某种宗教体验的再现。而作古拜杜丽娜的巴赫,小提琴独奏的激烈炫技,和后来的温情脉脉,不仅仅彰显了古拜杜丽娜作为巴赫“继承者”的自信,更彰显了她“内化”古今的深度和真诚;现代音乐写作虽然不再是“集体化”的模版实践,但是古拜杜丽娜也好,坎切利也好,都在不知不觉地与彼此、与过去进行着重要的互文关系,古拜杜丽娜的《奉献》里的宗教内涵当然也在坎切利一次又一次“悲歌”式的音乐叙述中产生巨大的回响,而评论家之所以倾向于将东欧、前苏的音乐放在一起来看,正是因为彼此的某种同质性,所谓的在“心印”上下功夫。这样的音乐,在技巧上不让西欧的先锋派,情感上却更容易让人产生共鸣。

梳理20世纪新音乐其难度比梳理巴罗克、古典等要大的多的多,你很难扼住一个能提纲掣领的主脉落,但把握住几个主要的“支流”还是有可能的,聆听二十世纪古典音乐的历程,多崎岖不平、磕磕绊绊,很难顺畅的走进去,走进去也很难用形象的“文字”来书写体验,更不用说表达其愈来愈个体化的意境,好在这些现代大家们音乐意境或试图“论证”的哲学都有某种深刻性,所以对于听者来说,“探索”便显得尤其有意义,现代cm人最大的问题就是“畏难”,把音乐纯粹作为消遣,做为玩耍、得意于上传下载的物流快感,而又大大忽视“听”这个最主要的责任命题、从而忽略它严肃的使命感,在我看来,20世纪古典音乐最大的意义,就是“逼”着去你去体味真正自由的语境和飞翔般的思想(即使是幻象),当然,追寻这自由的过程,并不轻松。


https://pan.baidu.com/s/1sIIohLyQXWOlz2e8hSojyQ?pwd=ecm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9
发表于 2024-8-19 11: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0
 楼主| 发表于 2024-8-19 13: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天使的祈福——坎切利 PSALM 23

坎切利此作Psalm 23(圣歌诗篇 23)共五乐章,为女高音和室内乐队而作,创作于1993年,ECM的唱片封面则直接选用第五乐章标题EXIL为封面主题词,这个单词含有流亡、流放与放逐之意,使作品的旨意更加清晰,第一乐章“psalm 23”来自旧约/希伯来圣经第23篇,这首诗歌的主题是说上帝扮演保护者和供应者的角色,因而为犹太人和基督徒所喜爱,对基督徒、“主”是指耶酥,因为在《约翰福音》中,耶酥自称“好牧人”,正如“诗篇23“所言,此篇的作者是大卫,由于大卫原是牧人,这篇以牧人和羊作比喻的诗篇与大卫的身世十分贴切。 后三乐章歌词均来自保罗 策兰诗,最后一乐章歌词来自汉斯 赛赫诗。其中第三乐章所用保罗 策兰诗这样写道:



  “数一数杏仁
  数一数,哪一颗苦涩,哪一颗使你清醒,
  把我一起归到杏仁中去吧:
  
  我寻觅你的眸子,当你睁开眼睛,没有人
  注视你的时候,
  我纺织那根神秘的线,
  露珠,你思念的露珠,
  顺着线儿滚下去,滴进瓦罐,
  瓦罐受到那句没人知道的经文保护。
  
  在那里,你头一次理直气壮以你自己的名义出现,
  迈着坚实的脚步向你自己走去,
  钟摆,在你沉默的钟架里自由地摆动,
  声音传向你的耳际,
  死亡伸出手臂将你拥抱,
  于是你们三位一起向着夜晚走去。
  让我发苦吧。
  把我归到杏仁中去。”

诗人是在对他母亲讲话,不久后,诗人称她为“杏眼的影子”,并想起“死者的杏眼”。诗人想要把自己算进去的Mandeln(杏仁),让人想起她烘烤糕点时放在里面的杏仁,还有吟唱锡安寡居女子的意第绪摇篮曲“葡萄干与杏仁”,那是高尔费登轻歌剧《舒拉密》里唱过的歌。杏树在以色列最早开花,产出的杏仁有甜有苦,其椭圆形状很像地中海东部地区累范特人的眼睛,在策兰看来,杏仁代表犹太意识。以色列人在荒野中使用的烛台,往往都有杏树开花的图案(《出埃及记》,25:33),亚伦的杖也结出熟杏(《民数记》,17:23)。先知耶利米蒙神传召,拿“杏枝(shaked)”这个字眼来做双关词,证明神会“留意保守我的话,并使得成就”。

策兰在zahlen( “计数”)上用了三重强调,这样让人想到zahlappell,就是纳粹集中营里点名时用的词。虽然只是一种猜测,但有可能杏仁气味是从纳粹党卫军使用的zyklon B(氢氰酸毒气弹)里散发出来的。正是在这样残暴的历史背景下,我们才能听出这位诗人和他母亲在沟通和命名上所做的种种努力。诗中的“你”在尽量多的句子里出现,一共达12 次之多:“你在那里第一次完全进入属于你的名”。Namen(“名字”)这个词回响在策兰的所有作品里,它要为那些被夺走名字的人们恢复正身。这首诗最后又用了两个祈使语气词Mache和Zahle,因此我想找出比“给”和“计数”更具仪式意义的词,以便使他的亲族关系牢不可破。

上面的诗被用作第三乐章歌词,下面的两段注解来自网络,非常精彩,不仅对理解原诗,甚至对聆听坎切利这部作品都有意义,不忍丢弃,一并保留。原诗作者保罗·策兰,1920年生于一讲德语的犹太家庭,父母均死于纳粹集中营,策兰本人历经磨难,是战后闻名欧州的大诗人,后期作品阴暗晦色,反映了策兰对人世百态极度失望情绪,于1970年4月投塞纳河自尽。

在我看来,策兰这首诗是理解、感悟这部作品的一把钥匙,读懂它,尤如拨云见日,豁然开朗!坎切利此作的音乐语言一下子变的清晰了,诗里所蕴藏的至美至纯的人性、对死的无惧、与已经上升至伟大的亲情、乃至对生死的豁达与悯爱、恰如暗夜中的一道惊雷闪电,撞击而又照亮了每一个充满爱意的心灵!我脑海里总也挥不去策兰诗的最后几句,多少情怀、何等无我、无私的大爱!表现出来的确是极简单的两句!就是这两句简单的话语,对人心灵的震撼力极其巨大!难以称量!是的:“让我发苦吧,把我归到杏仁中去”。


像坎切利前两首作品一样,找不到有关此作的注解与评论,但从第一乐章诗篇23和第三乐章寓意看,坎切利此作无疑是为祷念二战期间在纳粹奥斯威辛集中营死难的众多犹太人而作,xeli这个单词、让我们想起了德国法西斯灭绝人性般地将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拥赶到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悲绝情景,作品基本以阴郁、凄冷、荒漠中突出盘桓于乐队之上的、女高音天使般纯净的演唱,除了几处惊悚旋律外,你感受不到愤怒与激烈,作曲家以博大的胸怀,将激愤情绪完全化作对逝者亡灵的祈福与追思之中,美妙的女高音演唱出如“羔羊经”般的宁静与幽远,一尘不染,表现出天使般的纯净与关爱,于平静冥思中带有隐隐几丝不安与悲悯,而坎切利内心巨大的、对逝者无尽的体恤与怜悯渗透到作品每一段落、每一小节,每每听来都不免动容唏嘘!你听听最后一章,声响中隐含着死亡悄然的哀鸣、人性微微的颤抖、又传导着恐怖惊悚场景和死神无情的跺脚!但这一切最后又都化入女声平静、宽博的包容之中,残暴、丑恶终究要被人类唾弃,而追思与祈福永恒,就像善行与精神永恒一样!

此作对于我的吸引力、不亚于他的“心弦”,坎切利的音乐,总是不俗,透着大气,此类题材若由国人或其它二流作曲家创作,必是一惊一咋、掀天动地一番,但坎切利没有!出乎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集中于天使般的抚恤与祈祷,犹如将万千气象化于一羽!创作的思路、手法与作曲家的胸矜真是让人叹服。 此版唱片录于1995年,女高音:玛莎 多伊布娜、 指挥:弗拉基米尔 朱罗夫斯基, ECM公司出品。

唱片目录:
01 Psalm 23[18:22]
02 Einmal[04:20]
03 Zahle Die Mandeln[09:13]
04 Psalm[06:55]
05 Exil[08:47]


https://pan.baidu.com/s/1OTMGLcTzjRAR_WKDTFxSpg?pwd=f1y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1
发表于 2024-8-19 14: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2
 楼主| 发表于 2024-8-20 09: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七绝三首 · 答友人
余自幼与常人反向,又不愿交际,至近年更是孤癖成瘾,无可药救,然在自我天地听与写都觉舒适,这三首逆思维,虽与众趣不和,却甚合我意。

小草
陌上阡边任来风,孤标向背谁与同?
荣枯到了终归土,勘破红尘万事空。


败荷
花季塘莲绿涨波,我独破处看衰荷。
劝君切莫伤迟暮,自古哀歌胜赞歌。


栁枝
无筋无骨漫多情,柔媚拼得堤畔名。
一自孤帆江阔去,婀娜依旧惹流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3
 楼主| 发表于 2024-8-20 10: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沁园春   无题

偶看俺的诗词,无意中看到这首,想起是因为朱践耳的第一交响与陈钢的梁祝在一网站引起纷争,一二武士上窜下跳,黑白颠倒,颇令俺难解,遂假沁园春曲牌以记之。潮起潮落中最容易看清人的本性,君子当修为自敛,潮起时不趋炎附势,潮落时不落井下石,而小人之所以成其为小人,是一定不肯的,是一定会找机会“运作”的,所以老话讲: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当为箴言,今再看这首词,纵然文字落白,仍能会心一笑,是为序,想到不几日将把手里的几版梁祝与钢琴协奏黄河写完,也觉合度。

一抹青脸、几回聒噪、如架鼎汤。
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狼子野心、巧扮凤凰。
假学以博、指鹿为马、昨天姓王今姓张。
待休矣、再回眸一瞥、只剩“短长”。

枉自黯然神伤、叹本末倒置论煌煌。
想清平世界、乾坤朗朗、小人招摇、意在称王。
巴赫凄疏、乐圣难觅、何况践耳与陈钢!
抬望眼:却大浪淘尽、唯余绝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4
 楼主| 发表于 2024-8-22 15: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我从不看电视剧,但n多年前却对王志文、左小青主演的《天道》颇着迷,它的故事深度、台词的哲理与犀利给我留下不错印像,如今n多年过去了,剧情忘的差不多,但剧中借主人公丁元英之口,对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几个版本的评价仍然记得,他这样说:“我个人觉得,穆特拉的《流浪者之歌》还不足以冠一个好字。同一首《流浪者之歌》的曲子,以穆特与弗雷德里曼的小提琴相比较,穆特诠释的是悲凉、悲伤、悲戚,弗雷德里曼诠释的是悲愤、悲壮、悲怆,不一样,穆特多了点宫廷贵妇的哀怨,少了点吉普赛人流浪不屈的精神,海菲兹是伟大的小提琴大师,但是单就《流浪者之歌》这首曲子,他的诠释也不一定是最高境界。也许他太在乎技艺精湛了,反而染了一丝匠气,淡了一丝虔诚。以他们3人各自演奏的《流浪者之歌》相比较,我觉得穆特是心到手没到,海飞兹是手到心没到,只有弗雷德里曼是手到心到,心是愿望,神是境界,是文化、阅历和天赋的融汇。咱们都相信穆特想演奏好,但她的性别底色是上帝给她涂上去的,只要她不能超越上帝,她就抹不去性别底色的脂粉气。穆特的手,是一双女人的手”。

抛开语言的咬文嚼字,他对这三版演奏的评价有合理性,但一版演奏若仅以好与不好论,视角就显得狭窄,从演绎的角度讲,判断依剧是演绎与措辞准确于否,与作品之精神贴的紧不紧,技术层面有好与不好之分,演绎层面则只在此和个性渗入的分寸,音乐与其它艺术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它的抽象性,抽象性的本质又决定了它必然有不确定性,因而在主脉根基不变的情况下它永远存在“多释”的可能,为什么?——作品越抽象,想像的空间就越大,诠释的空间也就越大。仍以《流浪者之歌》论,这部作品本身不仅具有悲壮悲怆成份,同时也有悲凉与哀怨成分,就演奏上说,关键看演奏是否仅仅停留在悲凉与哀怨层面上,还是同时注入了刚烈与激越的情感,如果从这个角度去听赏,穆特的演奏无疑是好的,弓法上的确有柔的一面,但不失刚烈气质,说她仅仅诠释出“悲凉、悲伤、悲戚”,显然片面,也与事实不符,次而求之,判断一版演奏的艺术价值还要看演奏者个性分寸与表情因素,这又涉及到演奏整体的平衡,刚与柔本身就是演奏平衡的需要,就演奏本身说,我反到认为穆特的第一弓就带有厚重与悲壮悲愤的色调,听听第4.54分钟这一段,饱蘸深情,醇厚的箱体音沁人心脾,充分表现了穆特纯与真的一面,后面表现刚烈情绪段除了拨弦略显零乱外没什么可挑剔的,运弓足够有力,任何严肃客观的评鉴都不会对这样的演奏持否定态度。

海菲兹1951年的RCA版即使抛开海菲兹的大牌与声效因素,也不是很理想版本,偏快的速率使作品本身的苍桑感减色,整体看处理上也嫌随意,中间抒情段虽不错,但还是穆特版更入耳,而后面的华彩段过于匆忙仓促,不仅技术上看不到优势,诠释也显得苍白,丁元英所说的“技艺精湛”我丝毫看不到,到是略显几分拗口,至少并非每个音符都精确与清晰可辩,这是演奏小提琴快速段落最容易出现的问题,避免其出现需要两点:1、调慢速率,2、严格控制指法,但在这两点上海菲兹都有所欠缺,他的演奏不仅心未到,手也并未到。海菲兹“太上忘情”的演奏风格为其赢得无数荣誉,但这版则失之于“忘情”,情感的处理过于草率,心里没有,手亦没有!可见,单调,缺乏韵致,是此版的短板。

弗里德曼是海菲兹的学生,他的这个1961年演奏明显强于乃师,可为首选,当然,我得指出:大牌录音师莱顿无可匹敌的录音为演奏大为增色,特别是小提琴细节录制极为清晰,但首先是演奏出色,弗里德曼反其道而行之,明显把速率降下来,给音乐以充分的伸展空间与想像空间,这样的结果显而易见——音符饱满了,音色饱满了,韵致丰盈,激情充沛,作品的风采脱颖而出,的确是心领神会,手到心到。那么,速度慢就好么?非也!我曾经说过:任何演奏都不可以将速度单独拿出来说,就像人五官中的所谓大眼睛、双眼皮,也分长在什么样的脸形上,在**脸上还算匀衬,换一张面孔就未必适当,这是个需要综合起来考评的问题,单独地说速度意义并不大,同样的节拍数,放在弗里德曼这里恰如其份,放在别人哪里,可能就“拖”了,因为承载速度的基础不同。

那么,弗里德曼演奏好在什么地方呢?一言以蔽之——真诚,怀着对作品的敬畏之心真诚的演奏,他给每一个音符都注入生命力,使之活跃律动起来,音符随弗里德曼而哀婉、而苍凉、而激越、而刚强,透过弗里德曼的琴音,你能明确感觉到吉普赛人热情、强悍、狂放不羁的民族特性!而海菲兹演奏恰恰失之于此,他缺乏的正是对作品的敬畏,他太明星太大牌,对这样的中型作品,专注力不免走神!这再一次说明:多好的技术,也必须辅以内涵与精神的强大支撑,否则,再好的技术也是苍白的。天下无论什么东西,若只混到玩的境地,价值立减!就像爱情,必须出自真诚的爱的心灵,不可亵渎,因为那是魂之所在。

这三张唱片基本上囊括了中型小提琴与乐队作品的精华。

海菲兹这张出自RCA VICTOR gold seal(金封印系列),熟悉这个系列朋友会知道这是中价版,专门收录文献性的历史录音,同时暗示听者,演绎有可能并非是最高水平,该片同时收有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圣桑的《哈瓦奈斯》《引子和回旋随想曲》,肖松的《诗曲》等。对这几首作品的演奏,我都愿意以中规中矩来定评,不失规皋,亦无可夸耀之处,当然,他的演奏仍然是一流与在辙的,小提琴清雅洁净,一尘不染,这个无须说。曲目分别录于1951和1952年,RCA胜利交响乐团助奏,老牌指挥家威廉姆·斯坦伯格和伊策尔·索罗门协助演出,mono录音,1998年再版,《企鹅》评鉴三星保留一星。

弗里德曼的RCA红封印版录于1962年,分别由伦敦交响乐团与芝加哥交响乐团助演,马克西姆·萨金特爵士与瓦特·亨德尔分别担纲指挥,1963年出版,2011年再版,唱片同时收录维尼亚夫斯基《传奇》,圣桑《哈瓦奈斯》《引子与回旋随想曲》,帕格尼尼《第一号小协第三乐章》,肖松《诗曲》与拉威尔的《茨冈》,宗师级录音师莱顿极为出彩的声音效果让这张唱片名声大噪,但弗里德曼令人叹为观止的精彩演奏才是这张唱片持久不衰的真正动因。弗里德曼1939生于美国新泽西。6岁学琴,先后拜师于加里米安等,50年代后期有幸成为海菲兹的学生,技艺大长,60年代后成为独立的小提琴演奏家,可惜好景不长,60年代后期因交通事故受伤迫使演奏生涯被迫中断,其后主要从事教学与指挥。

他的风格尽管在凌利的琴风上与海菲兹相近,但节奏感却与乃师很相同,两版《流浪者之歌》的差异一听即知,分句中的八度大跳与十度大跳极为有力,滑音凌利而性格鲜明,运弓的力度别人难与企及,4.46分的抒情段即饱满温厚又让人明白什么才是恰当的表情因子,这时才20来岁的弗里德曼已颇具大家之相,圣桑《哈瓦奈斯》老练而不失光彩,《引子与回旋随想曲》更是“满堂彩”,他把小提琴丰富的音色变化、抒情特点与作品忧郁苍凉的风格恰到好处融到一起,特别是节奏处理生动,音色飘逸,颇具欣赏性。维尼亚夫斯基的《传奇曲》拉的一步三叹,如实传递出作曲家内心深处的爱与孤独。帕格尼尼的《第一小协》演奏出如王子般的风流倜傥,节奏稳健的令人发指,各种技巧运用炉火纯青,分句的跳越、连奏、断奏、连音、双音和弦等等,莫不引人入胜。

穆特的《卡门幻想曲》无须介绍,天碟级录音,CM怕是人手一张了,此碟录于1992年,转年首版片很快被一抢而空,DG公司不得不多次加印以满足市场需求,该片同时收录了维尼亚夫斯基的《传奇曲》,塔蒂尼《魔鬼的颤音》,拉威尔的《茨冈》,马斯奈的《沉思曲》,萨拉萨蒂《卡门幻想曲》,弗雷《摇篮曲》,詹姆斯·莱文率维也那爱乐乐团助奏。

说穆特这版演奏“是一双女人的手”很不准确,柔情的一面是穆特的基本风格之一,她是偏爱柔弦的小提琴家,但她同时兼有刚强的弓法与凌利的气势,她在表现吉普赛人热情奔放、狂傲不羁一面上并不比“须眉”们差,而《传奇曲》的A部则充分显示出女性的柔与媚,三声中部的双音和弦仍以女性的视角新颖表现出伴舞的妖娆身姿,她对作品在个性理解上与弗里德曼很不同,但各臻其妙。在《魔鬼的颤音》中,穆特的长处与技术缺陷一目了然,我们不得不赞赏她在表现哀愁情绪时超棒的表现力,也不得不忍受她在连奏上的暇疵。说实话,她演奏拉威尔的《茨冈》我曾很担心,担心在开始独奏的Lassan部分她能否自如流畅,过了这关,后面的Friska就容易多了。《沉思曲》拉的缠绵悱测,一如即往的优异!主打的《卡门幻想曲》是我听过不错的版本,穆特力求完美,颇有气势,技巧运用也是好的。

我看过一些对穆特演奏的负评,极少见客观准确的,他们所指摘的有时甚至恰恰是穆特的强处,可见评家多有糊涂者,穆特在力与柔的平衡上一流,她对小提琴分句的雕琢很有功力,这就使得她在“长线条”的分句上有优势,个性与表情因素的渗入也不失范儿,但也有流露出演奏“偏腻”的弊端,她真正的弱点在技术上,当快速运弓时,她在指法上有缺憾,因而演奏快速艰难技巧乐段时,就明显不如穆洛娃来的轻盈自如,文字码的够多了,无须再谈,俩人都有大量音源存在,一听即知。


https://pan.baidu.com/s/1B7jt9tmu9SLw1ik-f6NHWw?pwd=b4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5
 楼主| 发表于 2024-8-22 15: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怀念逝去的风 发表于 2024-8-20 12:14
一盘炸酱面,三两二锅头,

酒面穿肠过,心中无事愁.

洒脱!

56度二锅头就是爽,最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6
发表于 2024-8-22 15: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7
 楼主| 发表于 2024-8-22 19: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怀念逝去的风 发表于 2024-8-22 16:30
一觉醒来,发现又出来一篇大作.

赞美不多说了,说几处微瑕:

是,应为“反倒”和“圭臬”,谢指正。
海菲斯版我听的是金印版,但此版无图,才找了这版红印上传,属一个录音,不同版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8
发表于 2024-8-23 16: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gdyy223 发表于 2024-8-22 15:14
我从不看电视剧,但n多年前却对王志文、左小青主演的《天道》颇着迷,它的故事深度、台词的哲理与犀 ...

碰巧也听过这几张盘,就是穆特的版本声音比别的高。谢谢讲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9
 楼主| 发表于 2024-8-25 07: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刚看到一位朋友要撤号离开绿坛,内心五味杂陈,想在帖中劝几句,却是难言半字,这年头,想真心干点有用的事艰难得很,你眼见反智的、逆淘汰的潮流汹涌澎湃,却无能为力。

我来论坛时间不长,偶然露了相,又偶然的想系统将我手中资源重温并留下评鉴文字来回报论坛与诸位无私分享者,更重要的是为我听乐20年的艰辛和感悟留下客观、系统、全面的总结和备考,这是个极漫长过程,我不需要点赞,也不愿意与谁讨论,而唯一需要的是宽松的客观环境,以有益于生成与生息。

一个好的生态环境是能留住人才,尤需要能留住真心待之的分享者们,怎么说,他们都是论坛赖以发展的原动力。

唯愿朋友能愉快吧,善者会记得你有价值得分享,感谢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0
发表于 2024-8-25 09: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
怀念逝去的风 发表于 2024-8-25 08:18
多谢以朋友相待!

不能陪你到底了,就此别过.

去百度贴吧吧,那里的氛围远远好于这里,老哥建个吧,自己当吧主,啥事儿自己说了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9-17 14:3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